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
-
>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 :五四时期中国史坛的学术论辩(精 历史卷)
-
>
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 :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术(精 历史卷)
-
>
清帝国性质的再商榷:回应新清史
-
>
(精)三国志(全六册)
-
>
清代名人奏折书系:年羹尧
-
>
(精)甲骨文·普法战争:1870-1871年德国对法国的征服
-
>
(精)甲骨文·肇造区夏:宋代中国与东亚国际秩序的建立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 :五四时期中国史坛的学术论辩(精 历史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6477632
- 条形码:9787806477632 ; 978-7-80647-763-2
- 装帧:简裝本
- 版次:1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印刷次数:1
- 所属分类:>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 :五四时期中国史坛的学术论辩(精 历史卷) 内容简介
本书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发生在五四时期中国史坛上影响与规模都比较突出的几个论辩问题,如关于井田制度有无的论辩,对老子和孔子生卒时间及先后问题的论辩等。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 :五四时期中国史坛的学术论辩(精 历史卷) 目录
章 对“整理国故'运动的提倡与批评
一、关于“国故”的争论和胡适力倡“整理国故”
(一)关于“国故”的争论
(二)胡适力倡“整理国故”
二、国学必读书目之争
(一)胡适、梁启超在“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上的分歧
(二)《京报副刊》“青年必读书目”引发的争论
三、对“整理国故”的阐释、批评与反思
(一)对“国故”的阐释及其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二)“整理国故”与科学方法
(三)对“整理国故”运动的批评与反思
第二章 古史论战及其评价(上)
一、古史论战产生的时代背景与顾颉刚疑古学说的提出
(一)古史论战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顾颉刚疑古学说的提出
二、古史论战的发生
(一)刘掞藜、胡堇人对“层累”说的质疑
(二)顾颉刚对“层累”说的进一步论述与刘掞藜的再质询
(三)胡适等人对古史论战的意见
三、古史论战的继续
(一)柳诒徵的批评——古史论战再起波澜
(二)王国维对古史与疑古说的观点
(三)《古史辨》册的出版及对“古史辨派”的批评
第三章 古史论战及其评价(下)
四、三四十年代对顾颉刚古史观及相关问题的不同看法
(一)三四十年代对顾颉刚古史观的评价
(二)关于“信古、疑古、释咕
五、新中国建立后对“古史辨派”的评价
(一)世纪年代对“古史辨派”的批评
(二)世纪后二十年以来对疑古学说及“古史辨派”的评价
(三)关于“走出疑古时代”说的分歧
第四章 两个史学理论问题的争论
一、历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关于历史学性质的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编辑后记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 :五四时期中国史坛的学术论辩(精 历史卷) 作者简介
章 对“整理国故”运动的提倡与批评 一、关于“国故”的争论和胡适力倡“整理国故” (一)关于“国故”的争论 辛亥革命后不久,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他继续实行统治,通令全国“尊崇孔圣”、尊孔读经,大搞祭天祭孔活动。一批遗老遗少、旧派文人闻风而动,乘机鼓吹复辟,攻击共和。各地纷纷建立了孔教会、经学会、孔道会、宗圣会等组织,打着“尊孔”的旗号,发泄他们对共和制的不满,要求,为袁世凯废除共和、复辟的阴谋企图摇旗呐喊。一时间,思想文化领域被搅得乌烟瘴气,出现了一股势力强劲的尊孔复古的逆流。 以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复古逆流进行了全面反击,对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旧文化作了激烈的、的批判,由此掀起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由北大教授轮流主持编辑的《新青年》杂志,高扬“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提出要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成为抨击旧文化的先锋。
-
东方历史学人(第13辑)
¥11.4¥38 -
职贡图-古代中国人眼中的域外世界
¥14.4¥45 -
约翰王:背叛、暴政与《大宪章》之路
¥34.8¥52 -
两个人的江湖-大人物的党与仇
¥25.9¥39.8 -
追寻富强: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1850—1949
¥45.6¥68 -
干掉太阳旗-二战时美国如何征服日本
¥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