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粤剧审美与批评

粤剧审美与批评

作者:李才雄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44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3.4(7.3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粤剧审美与批评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6068583
  • 条形码:9787306068583 ; 978-7-306-0685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粤剧审美与批评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审美的维度,对新世纪以来广东粤剧(戏剧)剧目的编演和相关戏剧现象进行了颇具专业性与个性化的评述分析,对具体剧目的审美欣赏、审美判断不循故常,新人耳目;对一些落后的创作理念和滥俗戏剧现象的透视剖析,引人思考,令人醒豁。全书内容新鲜,见解脱俗;篇章简约,内涵丰富。为艺术创作中追求审美价值的创造,以及读者增强审美意识、提高自身人格品位的一本参考性辅助读物。

粤剧审美与批评 目录


粤剧审美资源的现代构建与创新
剧目主题“鲜明集中”的艺术悖谬
粤剧要超越平庸先行戏剧观更新
粤派戏剧的瓶颈与希望
粤剧转型与剧目生产模式创新
戏剧是艺术家个人的表达
重大叙事激情与个体真实再现缺陷
——粤剧《刑场上的婚礼》与《梦·红船》观感
《八和会馆》:故事演绎的新尝试
缺乏充分的现代性是粤剧的硬伤
戏剧编演的伦理视角局限
——粤剧《疍家女》观后感
《伦文叙传奇》:抹不去的观念化色彩
剧目专注于伦理价值创造的得与失
——以粤剧《刑场上的婚礼》编演为例
戏剧也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艺术形象塑造仍是粤剧短板
期望跨越长期徘徊的艺术坡地
——小议广州粤剧院部分新编剧目
谈粤剧的“戒虚妄”问题
警惕艺术创作中的“题材先行”思维
创作优秀剧目 粤剧尚须努力
——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新编粤剧指疵
淡化艺术创作中的社会学评判标准
提高剧目质量与遵循文艺创作规律
——粤剧《南海一号》编演得失谈
励精图强 再展粤韵新风华
大众疏离粤剧的因与果
梦幻式的新招行不通
没有好编剧粤剧要“执笠
外聘编导是与非的争议
创新机制以凝聚编剧人才
品曲赏舞心自醉
“坚少”曲目风采别样新
戏剧为什么比不过流行曲
戏剧不应藐视对票房的追求
戏曲“走市场”漫谈
戏曲界几个流行说法之我见
唯有好戏活钱来
让戏剧生产进入市场化轨道
“定制题材剧”大量涌现好吗?
艺术美不等于人物形象品格美
超越流行观念 回归戏剧审美
具标杆意义的戏剧评论“大家精品
——《情解西厢》《漫谈郭启宏剧作与语言》批评视角
赏析
助力艺术本性的回归
——《罪与文学》读后感
后记
展开全部

粤剧审美与批评 节选

  《粤剧审美与批评》:  以主题思想的“鲜明集中”,对文艺作品特别是戏剧作品进行艺术衡量和质量判断,至今还是一个相当流行的做法,诸如反腐倡廉主题、爱国主义主题、坚守诚信主题、舍己为民主题……这类可以用概念明确表述出来的作品主题,可谓“鲜明集中”“一目了然”。但创作实践证明,文艺作品一旦纯粹追求这种概念性主题的集中体现,作品的艺术性往往就要打折扣了,舞台上常见的那些矫情多、真情少,人物虚假的剧目,其中不少就是这种概念性主题的产物。  然而,当我们面对古今中外那些经典名著时却又是另一种情况,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曹雪芹的《红楼梦》,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曹禺的《雷雨》等,其主题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说法,以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事实上,这些经典类作品的主题是很难用“概念”明确表述清楚的。然而,恰恰是这种主题立意不那么鲜明集中,显得较为“宽泛模糊”,属于审美性主题一类的作品,更具有艺术魅力和永恒价值。  戏剧作品追求“鲜明集中”主题的悖谬,在于这类剧目的主题其实只是一个明确的思想观念。为了体现剧目主题即某个思想观念,必须围绕这个主题,按图索骥地进行合乎主题理念的内容编织和人物塑造。剧目中主要人物的言行、情感及其命运结局,必须以体现“鲜明集中”主题而进行设置铺叙,而不是由人物本身的欲望、动机与内在情感所决定。因为如果以人性人情主导人物的描写塑造,由于复杂的心理和错综的人格才是人的真实面貌,那些在特定情境中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人性现象,有不少绝对是不利于“鲜明集中”主题的体现,甚至是与之相悖的。因此必须滤去人物思想、言行、情感、性格中相关的异质杂质成分,包括像福楼拜描写包法利夫人偷情时的动人容貌情态,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屠友弑君后的心理折磨、灵魂挣扎等一类极具审美魅力但却违逆道德伦理的人性表现。这样一来,追求主题“鲜明集中”的剧目,就无可避免地造成了人物的简单化概念化,以及剧目的寡趣无味和意蕴的肤浅了。  艺术的审美特性,决定了艺术作品的主题必然是较为“宽泛模糊”,特别具有感性色彩、直觉特点的,尤其是偏重于对人性(人性化)现象审美观照,以及对人生感悟交流的作品更是如此。  前者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如果按照王子为父报仇这一悬念构成若干场戏,其中可能充满着斗智斗勇不乏紧张厮杀的场面。但莎士比亚接下来描写的王子不是去为父报仇,而是无所事事地耽于沉思,或装疯扮傻,或借演戏试探国王,或责怪母亲、劝说恋人,或对信仰与行动的价值怀疑,或诅咒人间罪恶,或叩问生存的意义和毁灭的价值……这一个个看似散漫的情节,聚焦的是王子心理冲突、灵魂格斗中表现出来的复杂与丰富至极的人性,因此很难说它体现了一个什么明确的思想观念(主题)。但莎士比亚创作提供的这一“有意味的形式”含蕴却非常丰厚,正如歌德所说:“莎士比亚多么无限丰富和伟大呀!他把人类生活中的一切动机都画出来和说出来了!”事实上,该剧目给予了人们巨大的解读空间和无穷的阐释力,让历史中的代代“今人”,不断地感同身受,遥想近思……哈姆雷特也成了世界文学艺术史上*有诗意、*动人和*有精神价值的艺术形象之一。  ……

粤剧审美与批评 作者简介

李才雄,广东省罗定市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当过农民、工人、政府机关干部、文艺刊物编辑、文学创作辅导员、粤剧演出队指导员,现为自由撰稿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