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区域视野下的中亚研究:范式与转向

区域视野下的中亚研究:范式与转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7-01
开本: 20开 页数: 46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89.2(8.2折) 定价  ¥108.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区域视野下的中亚研究:范式与转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167246
  • 条形码:9787520167246 ; 978-7-5201-6724-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区域视野下的中亚研究:范式与转向 本书特色

集合了“一带一路”视野下学界对于中亚史研究的很新思考。

区域视野下的中亚研究:范式与转向 内容简介

本书把中亚放在优选史的大视野上,从理论、方法、具体问题上讨论了中亚史研究。篇为“‘一带一路’与区域研究”,在“一带一路”的视野下,从世界大历史的角度,审视古代目前中亚地区的历史地位,强调中亚地区是古代连接欧亚大陆的中心;第二篇“重思‘中亚’”,主要论述前近代18—19世纪的中亚历史;第三编“转型中的‘中亚’”,以学术史为主,讨论我国中亚史研究1949年以来相关的学科建设、范式与话语的转换。

区域视野下的中亚研究:范式与转向 目录

导 论
黄达远 从域外与周边重新理解中国——以丝绸之路研究的区域转向为中心/3

“一带一路”与区域研究
昝 涛 “一带一路”、“丝路学”与区域研究/23
黄达远 欧亚时空中的西北:“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地缘区位观/34
施 展 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一带一路”倡议/52
袁 剑 丝绸之路、地方知识与区域秩序——“丝绸之路”的概念、话语及其超越/68
李如东 试论区域关系史视域下的“西域”/81

重思“中亚”
昝 涛 地缘与文明:建立中国对中亚的常识性认知——“世界历史上的中亚”会议发凡/95
施 展 历史哲学视域下的西域—中亚/121
袁 剑 从“西域”到“中亚”——中国的中亚认知及其历史变迁/136
黄达远 从鞑靼利亚到亚洲俄罗斯与中亚:17~20 世纪初的东方主义、地理考察与空间建构/148汪金国 
洪丽萍 从1897 年全俄人口普查看俄罗斯帝国穆斯林的社会阶层状况/164
恽文捷 19世纪初俄国对中国新疆和中亚汗国的探索及其影响/176

转型中的“中亚研究”
杨 成 中国俄苏研究的范式重构与智识革命——基于学术史回顾和比较研究的展望/203
杨 成 去俄罗斯化、在地化与国际化:后苏联时期中亚新独立国家个体与集体身份的生成和巩固路径解析/296
李如东 身份变换与权威再造:苏联解体后中亚“东干人”精英的社会组 织化过程/368

附 录
黄达远 李如东 从朝贡体系到地缘体系: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历史关系概述/397
欧文·拉铁摩尔 著 李磊鑫 译 **批探险家/445
后 记/457
展开全部

区域视野下的中亚研究:范式与转向 节选

作为自由通道的西域—中亚 要探究西域的历史哲学意义,首先还是要来看一下其历史赖以展开的地理空间。西域属于地理意义上的广义中亚,广义中亚大致包括今天的中国新疆地区、中亚几个“斯坦”以及阿富汗等地。在中亚地区沿着天山—锡尔河大致画一条线,这条线以南是定居性地区,兼营农耕与商业,以北是游牧地区;这条分界线向东大致可以与分隔游牧、定居区的长城连起来。中亚与东亚的游牧-定居之共生体关系有个重要区别,就是东亚的农耕区的规模足够大,从而足以支撑农耕区与游牧区的长期对峙,或者在游牧者入主中原以后,可以用中原的庞大财富赎买游牧部落当中的军事贵族,从而破解了因游牧帝国周期性继承危机所致的“胡虏从来无百年”。但是中亚地区的散落绿洲,既不足以独立对抗游牧帝国,又不足以让入主的游牧者能够完成对军事贵族的赎买,于是其历史节奏便会与游牧帝国周期性的继承危机有共振关系。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界,大中亚亦可进一步区分为东、西两个亚区域,这两个亚区域在历史上很少处于同一王朝的持续统治下。因为帕米尔高原的存在,使得跨越高原进行统治的行政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持久。强大如西突厥,重心在西部亚区域,其统治中心位于七河流域,却也难以持久地占据帕米尔以东。后来一度囊括几乎整个大中亚的喀喇汗王朝、察合台汗国等,都是统治没多久,便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重心在帕米尔以东的准噶尔汗国、大清,则都没有持久地统治帕米尔以西的中亚地区。可以说,帕米尔高原构成了帝国的天然疆界。高原的东、西两边,各形成一个次级的游牧-定居共生体。 中亚的地理因此是很破碎的,但中亚的历史哲学意义,正是出自其破碎性。就中亚的游牧地区而言,破碎性基于草原帝国无法克服的周期性继承危机,可以说是时间意义上的破碎性;就中亚的定居地区而言,破碎性则完全是地理所决定的——绿洲彼此是不相连的,中间都被大漠戈壁所隔开,同时每个绿洲的规模又都很小,这是一种空间意义上的破碎性。 中亚的破碎性使得其定居地区无力保护自己,总是需要外部力量的某种进入,以在当地形成政治秩序。外部力量的进入,可能来自北部的游牧地区,但是这又不断遭到时间破碎性,绿洲城市仍处在周期性的失序之下;也可能是来自更远地方的轴心文明所形成的帝国,如中国、波斯、俄罗斯等,周期性失序或可化解。但是对远方的轴心文明帝国而言,中亚本就遥远,再加上其空间破碎性,使得在中亚的统治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必定是入不敷出的。所以,远方轴心文明帝国对于中亚的统治,若欲持续,必定要采行间接统治方式,这样才能够把统治成本*小化。 于是可以说,无论外部力量是如何来的,它都要服从大中亚的一种亚区域特征,即它在政治上有着不同于周边区域的主体性——间接统治实际上就意味着承认了当地进行自我治理的必要性,从而就是对当地的主体性有了一种承认。这并不是周边的轴心文明帝国有着足够的雍容乐于承认中亚的主体性,而是轴心文明帝国面对政治地理所带来的硬约束,所不得不接受的统治原则。即便轴心文明帝国派遣自己的人马去征服当地,欲做某种直接统治,前去完成征服的大将军也会迅速地从该帝国中自我剥离出来进行割据,再次形成一种事实上的自治。前秦大将吕光,曾被苻坚派去征服西域,结果吕光到了龟兹(今库车)一度就不想回来了,意图割据当地,即为一例。至于帕米尔以西的中亚,我们可以看到,它被阿姆河以南来的轴心文明帝国进行统治的时间更是有限。公元前300多年的亚历山大大帝时期曾经出现过一次,8世纪初期的阿拉伯帝国时期也曾经出现过一次,这两次持续的时间都很短暂,此后的再次出现就要到来自北方的俄国征服中亚的时期了。 中亚的地理破碎性,使得不仅外部难以持续地统治它,在其内部也始终保留着欧亚大陆东、西部的传统帝国中被消弭掉的自由。这种自由集中体现在中亚定居地区的诸多城市,彼此互不统属,也不长久地被外部世界直接统治上。集权秩序在这里难以持续,一个个互不统属的自治共同体推动着一个超越单个绿洲城市之上的自生秩序。这不是在政治哲学意义上建构出来的自由,而是一种社会风俗意义上的源初自由。 中亚地区的自由特征,天然地适合于贸易对自由秩序的要求,可以说,“自由通道”就是中亚地区的世界历史命运,其破碎性成就了它的这种命运。中亚因此有了一系列以经商而闻名的定居城
市;中亚的商人群体在古代到中世纪大有能量,虽然他们要依赖于游牧帝国的保护。比如中古时代*重要的中亚商人群体粟特人,他们依赖于突厥的保护,但正是他们的商业活动才使得突厥各种基于商业过程的军事后勤运输工作乃至战争融资活动成为可能;唐朝也经常以同样的方式受惠于粟特人的活动。以至于,粟特人成为突厥人*重要的参谋,他们帮助突厥人制订外交方案,规划军事战略,因自己的商业需求,而试图引诱突厥去与拜占庭帝国建立联盟关系以打压萨珊波斯帝国,或是帮助回鹘策划如何压榨安史之乱后国道中落的大唐,等等。在中亚逐渐伊斯兰化之后,信奉摩尼教、祆教等波斯宗教的粟特人渐渐淡出历史舞台,继之而起的是中亚的萨尔特人。据巴托尔德的研究,11世纪,萨尔特人形成庞大的商人团体,其发行的支票甚至比政府支票的信用度还要高,以至于check(支票)这个词*初是在这里出现并作为外来语传入欧洲的。 这个庞大的商人群体,不受中亚走马灯般的政治变换之影响,一直在进行跨境的商业活动。丝绸之路上,运输的商品可能很多是产自中原,但真正从贸易上控制这条道路的,是中亚商人。这种基于贸易的世界史,更呈现出历史在政治与战争之外的一种深层结构,让人们意识到,轴心文明地区以及游牧帝国与中亚之间深刻的相互依赖关系。 从文明传播的角度讲,中亚有着更加深刻的历史哲学意义。中亚绿洲地区贸易发达,人均财富量很大,但由于其太过破碎,总财富量却很少。于是,它无法成为轴心文明的生发之地,轴心文明只能生发于大片农耕区域财富总量很大的地方。但是这些轴心文明生发之地又一定会建立起轴心帝国,集权秩序的政治力量会对文明本身发展的逻辑构成一种压制,使得文明内在的各种可能性无法被充分释放。中亚地区同样有对文明的需求,伴随着贸易和战争等,各种轴心文明都会传播到作为自由通道的中亚地区,这为中亚带来了世界性的眼光,较大的人均财富量也让中亚人有余裕来思考这些文明所提出的问题。诸文明在这里各施解数自由竞争,同时由于中亚无法被强大的轴心文明地区持久地直接统治,这又使诸文明在这里都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摆脱政治性的压力,从而充分释放出各种可能性,这对于人类的文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比如,诞生于印度本土的佛教,是通过中亚才传播到中国的,而它在中亚的发展却呈现出与印度本土的诸多不同,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这些鲜活的精神要素传入东亚地区,对东亚的影响与改造是全方位的。再如,公元3世纪诞生于伊朗高原的摩尼教,在波斯帝国本土命运多舛,无法摆脱与政治之间的复杂纠缠,忽而被捧杀忽而被打杀,始终不得其正。摩尼教逐渐传播到中亚的河中地区,在公元6世纪后期,中亚摩尼教宣布与巴格达的总教会脱离关系,独立出去,号称电那勿派,这只有在中亚这种注定自由的地方才有可能。嗣后的摩尼教反倒在东方获得了更大的世界,以至于成为回鹘的“国教”——当然,这又重新与政治形成勾连了,但我们毕竟还是在中亚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的出现。 *具象征性的是伊斯兰教。它在8世纪开始传播于中亚,到10世纪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据巴托尔德的研究,世界上*早的独立伊斯兰经文学院,不是出现在作为伊斯兰教大本营的中东,而是出现在中亚。除了这里在佛教时期便有着经文学院的传统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远离伊斯兰教的中心,不受哈里发的控制。哈里发由于其统治的正当性完全系于对《古兰经》的解释,便不能容许解释权外落到他人手中,所以有可能形成独立解经力量的经文学院便会受到压制,只有官方学院才能成立。再一次,只有在中亚这种注定自由的地方,伊斯兰教更加丰富的可能性才浮现出来。正是伊斯兰教在中亚的这种自由发展,结合于此地流传已久的古希腊哲学,才孕育出了几位历史上*伟大的伊斯兰哲学家,如阿尔法拉比、阿维森纳等。这些伟大思想家的工作后来辗转传入西方世界,对阿奎那等经院神学家产生深刻影响,奠定了后来欧洲文艺复兴的基础。美国学者斯塔尔评论道:“在数世纪的文化繁荣中,中亚是世界的知识中心。……在约公元1000年的前后四五个世纪中,是中亚这个地区推动了世界上所有其他文化中心走上前台。” 虑及此,可以说,中亚正是以其无,成其有。中亚虽然不产生轴心文明,但它却构成轴心文明的挪亚方舟,轴心文明的精神力量在这里真正获得释放与壮大,并在轴心文明的母邦因帝国的衰朽而陷于颓靡之际,予其反哺,为人类的文明重新带来活力。 更有趣的是,作为“自由通道”地区,中亚需要一种稳定的秩序,这在很多时候是靠外部轴心文明的帝国来提供的。但是只有在外部轴心文明帝国对中亚不表现为直接统治(而是间接统治)的时候,中亚对于轴心世界的价值才*充分地体现出来。其功利性的价值体现在中亚作为贸易通道的高效率上。贸易的高效率依赖于一种自由的环境,只有在中亚不被外部轴心世界直接统治(而是间接统治)的时候,一方面有了秩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自由才能存续;一旦它被直接统治,自由不再,则其贸易的效率受损,而轴心帝国还得投入大量资源去进行吃力的统治,所有的价值都变成负数了。这也是为什么轴心文明对于中亚的直接统治往往得不偿失、难以持久。就非功利性的价值而言,“自由通道”地区可以呈现出轴心文明的更多可能性,这可以反过来构成对于轴心地区的文明启示。在这一点上,中亚与东南亚有着可以类比之处——两个地方都有着天然的地理破碎性,从而注定要担当起“自由通道”的历史命运。多种轴心文明在此处的延伸与碰撞乃至变化,可以构成该文明之母国的世界历史意义的某种启示。

区域视野下的中亚研究:范式与转向 作者简介

黄达远,男,浙江嵊州人,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疆与中亚问题研究。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边疆热点地区城市民族关系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首席专家,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获得者,入选陕西省高校“首批人文社科青年英才计划”。曾作为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第七批援疆干部于2011.9~2013.1在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支教。李如东,男,彝族。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亚与西北穆斯林社会与文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