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财政中国三千年

财政中国三千年

作者:刘守刚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07.6(7.8折) 定价  ¥1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财政中国三千年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615812
  • 条形码:9787547615812 ; 978-7-5476-1581-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财政中国三千年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财政中国三千年》通过三条线索来考察中国历史。
**条线索是财政要素(收入、支出、管理)的变迁史,即探讨财政收入形式、支出项目、管理制度在各个历史时期是如何变化并呈现出成长样态的。
第二条线索是中华国家的成长史,即探讨中华国家如何从城邦走向帝国并在晚清开始走向现代国家的。
第三条线索是公共权力的成长史,即探讨财政权是如何从依托于人(依靠共同体领袖的个人权威并要求共同体中不同人群亲身服役),变化为依托于土地财产(在君主拥有天下土地产权的基础上向土地耕种者征收田赋),*后依托于主权(对工商业活动中的个人财产与收益征税),在此过程中权力越来越理性化、公共化的。

财政中国三千年 内容简介

本书是基于财政视域下中国的成长和现代转型的基本过程与基本逻辑的研究,作者围绕中国财政中产权安排、收入来源、支出责任与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制度建构方式,以及在历史中的变迁充分梳理了中国财政史的主要发展脉络,解释了中国成长的内在财政逻辑及其向现代转型的财政路径与财政动因,呈现了三千年财政史的思想路径。

财政中国三千年 目录

导论 用财政之眼回望三千年中华

一、 财政与公共性

二、 国家与财政收入

三、 本书的安排



走向帝国 从税人到税地

**章 城邦时代的贡助国家及其解体

一、 在国家层面上的封建制度状况

二、 在社会层面上的人口聚居状况

三、 城邦时代以人为支撑点的贡助型财政

四、 封建制瓦解的现实

五、 作为帝国制度雏形的“王制”

六、 转向以“土地”为支撑点来获取财政收入



第二章 商鞅变法与家财帝国的筹建

一、 商鞅变法为帝国立基: 价值取向

二、 商鞅变法为帝国立基: 组织基础

三、 商鞅变法为帝国立基: 体制结构

四、 商鞅变法中的重农: 一种竞争性帝国立国方式

五、 商鞅的历史地位: 变法者何求?



第三章 管仲学派的商贸立国构想

一、 以掌控资源作为商贸立国的条件

二、 以商贸为手段来调控国内经济与社会

三、 以商贸为手段赢得对外战争的胜利

四、 商贸立国的艺术手段: 货币、无形之税、侈靡之术

五、 商贸立国的原则: 国家的公共性

六、 商贸立国原则的后世发展



**帝国 舍地而税人

第四章 秦代建制与汉初家财帝国的重构

一、 秦对帝国制度的建构

二、 汉初对帝国制度的重构

三、 社会中的德性伦理对国家的柔化

四、 重构家财型财政



第五章 汉武帝财政改革与司马迁的异议

一、 汉武帝财政改革的背景

二、 汉武帝财政改革的内容

三、 司马迁及其对汉武帝财政改革的评论

四、 理解《平准书》中的“物盛而衰”

五、 “网疏而民富”的现代解读

六、 汉初减税: 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第六章 回响二千年的盐铁大辩论

一、 国家职能定位: 积极与消极

二、 经济政策选择: 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

三、 暴利性资源商品管理方式: 国家垄断与民间经营

四、 帝国治理在财政上的显基因与隐基因

五、“盐铁会议”上的其他重要财政问题



第七章 帝国的制度病变与无力的财政挽救

一、 在国家层面上出现的制度病变

二、 在社会层面上出现的病变

三、 财政视野下豪强势力的兴起

四、 王莽的财政努力

五、 东汉诸帝在财政上的努力

六、 **帝国的灭亡及其遗产



第八章 南北竞争中君主与士族的财富争夺战

一、 南北竞争的总体背景

二、 “士族”盛极而衰背景下的南方财政

三、 重建君主产权的北方财政

四、 隋王朝以北统南的国家制度与财政基础



第二帝国 从税地鼎定到税商突破

第九章新的帝国鼎定新的财政基础

一、 唐初强大的帝国与不可持久的财政

二、 两税法兴起的契机

三、 两税法改革

四、 第二帝国财政制度的初步成型

五、 唐宋间税地财政制度的进一步巩固



第十章 特别的大宋与税商的突破

一、 作为特别存在的大宋帝国

二、 来自税商的财政收入扩大

三、 公共性突出的支出职能与富有创造性的管理方式

四、 税商突破的案例研究: 王安石变法

五、 财政视野下第二帝国的衰亡



第十一章 王安石大战司马光

一、 国家治理中的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之辩

二、 对财政危机的不同态度

三、 对财政制度作为治国平衡手段的争辩

四、 治国理财官员的选择与使用



第十二章 为救帝国浙东学派倡言功利

一、 浙东学派及其救国方案

二、 叶适的义利合一理财思想

三、 叶适对理财的方法与原则的看法

四、 陈亮的功利思想

五、 陈亮对治国理财的具体主张



第三帝国 回归税地不动摇

第十三章成熟的帝国与保守的财政

一、 第三帝国财政形成的背景

二、 第三帝国财政运行的制度环境

三、 以土地为基础的夏税秋粮

四、 以丁身和资产为基础的差役

五、 来自工商业的补充性财政收入

六、 量入为出原则:第三帝国财政僵化的表现



第十四章 税人制度的终结与张居正篡权式改革

一、 王朝中期财政改革的常规路径与张居正改革应对的问题

二、 张居正改革对“役归于地”的完成

三、 张居正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的比较

四、 张居正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的差异原因及效果比较

五、 小结:张居正篡权式改革的不容易



第十五章 非正式收入与雍正帝完不成的理性化

一、 非正式收入体系与帝国财政收入的弹性

二、 第三帝国财政收入体系中的紧张状况

三、 雍正帝的财政改革:以“火耗归公”来消灭非正式收入

四、 雍正帝财政改革的限度

五、 帝国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财政动因



第十六章 帝国的功能与支出的危机

一、 日趋成熟帝国中的军事支出

二、 再分配特征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支出

三、 趋于严格的皇室经费与沉重的经济桎梏

四、 微薄的官俸与大规模的陋规

五、 财政支出安排与潜在的危机



第十七章 财政治国在第三帝国的现实呈现

一、 作为财政管理工具的货币之发展

二、 财政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

三、 国家通过财政对社会实施管理



走出帝国 现代税商的兴起

第十八章 晚清财政大危机与帝国财政的终结

一、 帝国框架内已无法解决晚清的财政大危机

二、 财政收入向新的类型转化

三、 财政管理方面的变化

四、 对财政转型的认识

五、 对国家转型的要求



第十九章 度支部与国家转型的机构体现

一、 帝国财政中的户部

二、 晚清中央财政机构的改革过程

三、 度支部的设立

四、 从户部到度支部的转型意义

五、 度支部作为现代国家机构的成绩:试办全国预算



第二十章 社会基础变化撑不起民国的税收国家

一、 利益原则的合法化

二、 重商主义的兴起

三、 民国时期财政转型的继续

四、 财政失败及社会转型的要求



第二十一章 现代家财型财政的兴衰与税收国家的再造

一、 财政重构的总体环境与思想渊源

二、 现代家财型财政的兴衰

三、 税收型财政的再建与现代财政的基本成形

四、 社会对国家的反向塑造:以推动财政进步的民众行动为例



结束语

第二十二章 从财政再看中华国家的成长

一、 “双轨”的帝国家财型财政

二、 通向现代国家的财政道路

三、 中国国家成长的财政动因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财政中国三千年 节选

用财政之眼回望三千年中华(节选)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国家,自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商代以来,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晚清开始,中国一直行进在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过程中,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所曾经历过的*为深刻和根本的变化。在此进程中,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的目光多数时间聚焦在西方世界或者曾经的榜样苏联,试图模仿或者超越它们显示出来的景象,将古老的中国升级更新。时至今日,当那些景象已大多成为中国的现实之时,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应该回望一下,这三千多年的路究竟是怎么走过来的?也许只有认真地回望中华,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如果要回望中华,那你有没有想过,是不是可以用一根相对独特的线,比如说财政,将浩如烟海的中国史料穿成一串,来形成我们对于中国国家成长系统而独特的理解?
为什么用财政作为线索?如果看过侦破剧,你肯定熟悉侦探们的一个破案手法,那就是跟着钱的线索走,就能揭开表面复杂的谜团。对国家来说,钱就是财政,顺着财政这个线索,我们就能够对迄今为止不断成长的中华国家,有更加透彻的把握,直达它变化的核心。
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你用财政线索来重新理一遍中国的成长历史,从钱财的角度为你解释一些历史现象,和你一起探讨什么样的财政制度才是恰当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恰当的标准是否有不同。通过这本书,你会洞察中华民族艰难成长的历史,把握千百年来中国人在用财政工具治理国家方面的秘密与智慧,看明白历史发展的方向所指与力量所在。在书中,我将告诉读者的,不是在一般财政史著作甚至网络资料中可以查阅到的那些片段的、“知其然”的知识,我将尽力为读者做的是阐释其中的因果关系,让读者“知其所以然”,对财政史与民族史有一种整体的把握。
法国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那就是“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艺术上要想拥有发现美的眼睛,需要训练;要在财政中发现中国成长的秘密,要想对历史现象知其所以然,就需要一些概念与理论。这一章是导论,我将交付给读者概念和理论的眼睛,用来从财政方面透视三千多年的中国。这个被从财政视角进行考察的中国,就是本书书名所用的“财政中国”。 一、 财政与公共性
财政,有时又被称为国家财政、公共财政,它跟私人财务相对。私人财务是对个人钱财的收支与管理问题的处理,而财政就是对国家钱财的收支与管理问题的处理。国家财政与私人财务在形式上有些相似,但在性质上却有很大的差别。让我来说说其中的道理。
熟悉《隋唐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其中有一个“秦琼卖马”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忠义无双的秦二哥没有钱住旅店,只好上街去卖自己的黄骠马。在传说中,钱的问题也同样难倒过那个治水的大禹。有一个版本的传说是这样的,说大禹在治水过程中缺乏经费,没有钱财支持就无法继续治水。不过,跟秦琼不一样,大禹不需要卖马,他把天下划分为九个区域,要求每个区域内的部落根据土地出产情况缴纳贡物,甚至为他们规划好上贡的路线。有一次,他在会稽山这个地方召集各部落首领来开会,要求他们统一携带玉帛作为贡物。有一位部落首领叫防风氏,他不配合,有人说他迟到了也有人说他根本就没到,总之他后来被大禹抓住杀掉,以示惩戒。
故事和传说本身当然不一定是真的,但是缺钱时私人和君主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却肯定是真实的。为什么秦琼没钱时只能依靠市场交换而不能用他的金锏去抢,而大禹缺钱时却可以依靠强制手段来征收,甚至不惜杀人呢?此处的关键显然不是武力值的大小,而是大禹要钱是为了“治水”这个公共需要。就是说,满足公共需要是财政可以运用强制手段的唯一合法理由。
在清代人选编的《古诗源》一书的开篇,有一位老农开心地敲着木头唱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但他没有想过,没有帝王的力量,就可能会有外敌的入侵,有流氓的骚扰;而要让帝王有力量,他就必须缴税。所以,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说过这么一句话: 死亡与税收,是人生中无可避免的两件大事。无可避免是因为我们被强制给帝王或者说国家缴税,但在根本上税收是为了让国家有力量为我们做事,比如防止外敌入侵、维护内部秩序、提供必要的公共设施等等。
所以说,财政*为重要的性质,是它兼具公共性与强制性,并且只有为了公共的需要才能运用强制的力量。
也许你会说,财政的强制性谁都能体会得到,不缴皇粮国税要受罚甚至要掉脑袋,可怎么能看出它的公共性呢?自古以来不就是一帮“人上人”为了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靠暴力向老百姓强制性地要钱要粮吗?
没错,依靠暴力可以获得钱粮,但暴力并不能使之合法。就像秦琼如果靠金锏去抢钱财,就会沦落为他自己都不齿的强盗。唯一能让强制合法的途径,就是被强制者自己也会同意这种强制;而被强制者之所以会同意,是因为强制力量的运用是为了公共的需要。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装载强制力的国家有多种形态,掌握这种强制力的统治者也有不同的表现,越是在人类发展初期,公共性可能越不明显,让人只看到强制性;而越是到现代,这样的公共性就越发地凸显,强制性反而隐没在背后。换言之,强制力应该受到公共性的约束,只有到人类历史发展的后期,人们才会越来越明白这一点,国家制度中也会越来越体现这一点。具有公共性的强制力,我们称为公共权力,人类的历史可以看作是一部公共权力的实现史。 二、 国家与财政收入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文献中,人们已经习惯性地将国家获得的所有财政收入都称为“税收”,将为此而发生的财政征收行为通称为“征税”。但在19世纪德国财政学巨头斯坦因看来,并不是所有的财政收入形式都可以被称为“税收”,因为税收的首要特征是纳税人的同意。据此他认为,税收是仅存于由自由公民组成的现代国家中的财政收入形式。当然,除了斯坦因强调的民众同意外,现代税收还有其他一些特征,比如说它在征收形式上需要符合统一、平等、直接、规范等理性的特征。
在斯坦因的概念体系中,显然中国古代财政收入是不应该被称为“税收”的。但如果坚持这样的定义,就没有办法写《中国税收史》这样的书了。所以,学术界一般还是使用广义的税收概念,将古代财政收入也称为税,我们这本书在后面也会这样做。只是要提醒注意的是,古代的财政收入*多只能说是现代税收的雏形,在性质上二者并不相同。只有到了现代国家阶段,财政的征收才真正称得上是税收。
那么,在古代财政中收入形式是什么样子呢?要知道,国家具有不同的类型,在历史的时空中不同类型的国家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每一种类型的国家,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财政收入形式来支持自己。因此,在不同的国家发展阶段,财政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并因此体现出公共权力的不同实现程度。于是,财政的历史发展与国家的成长阶段、公共权力的实现程度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国家要获得财政收入总要依托某种工具,现代财政把这种依托工具叫作“税柄”。柄就是把手,靠门把手我们可以打开沉重的大门,靠税柄我们就能获得财政收入。如果从广义上将所有财政征收都称为“税”,那么根据税柄而划分的财政收入形式就有税人、税地、税商三种。以人口为税柄被称为税人,在财政收入上就是让人亲身服劳役或者按人头征税;以土地为税柄就是税地,在财政收入上就是按土地的面积来征收粮食或货币,传统财政中称之为“履亩而税”;以工商业活动为税柄就是税商,在财政收入上就是针对商品交易额、工商业从业者的财产与收益征税,或者采用许可、官营等形式分享商业活动的收益。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种税柄实际上都在使用,不过在不同的国家发展阶段,以某种特定的税柄为主体方式,由此决定了财政制度的不同类型、运行效果及其变迁动力。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需要交代一下我对国家类型和发展阶段的划分。
国家就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共同体,构成国家有三个基本的要素,即人口、土地和主权。根据这三个要素,我们可以把不同时空中具有不同形态的国家概括为三种类型: 城邦、帝国和现代国家。这三种国家类型,分别以上述三种要素中的一种作为自己的支撑点: 城邦以人口为支撑点,帝国以土地为支撑点,现代国家以主权为支撑点。总体而言,一个国家的主体财政收入形式与国家类型是高度相关的。
城邦一般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早期,相对于近乎无限的土地资源来说人口特别稀缺,于是组成以人口为支撑点的城邦。在城邦中,必然要有公共权力才能维持秩序、保障发展。只不过此时的公共权力主要由宗族、宗教或军队的首领的人格来承载,于是公共权力表现为结合了统治权与个人魅力的权威。或者说,一个群体中具有人格魅力的人,行使着公共权力,此时公共权力表现为高度的私人性。像前面提到的大禹,他因为治水的功绩和多年管理的能力,而成为共同体的领袖。我国商代和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就属于这种意义上的城邦。在城邦国家中,人们聚居在一起;聚居地之间相对孤立,呈点状分布,国与国之间尚没有明确的疆土范围。在这种以人口为支撑点的城邦时代,主要依靠税人来获取财政收入,比如说征收人头税或者让民众亲身服役。以西周时的周天子为例,他的主要财政收入来自千里王畿内民众的亲身服役,比如军事服务、耕种公田(古人称之为“借民力以助公田”)、为公共工程提供劳役等。除了税人之外,周天子还能获得他分封的诸侯国以及臣服于他的一些部落上缴的贡物。在周天子之下,各诸侯的财政收入大体相同。在后面我会将城邦时代的财政类型称为“贡助型”,以强调来自力役的“助”和来自臣服者的“贡”两种主体收入形式。
城邦之后的国家类型或者说发展阶段叫帝国。这是由于在城邦后期,随着人口繁衍,土地资源相对于人口来说开始稀缺,为了满足人对土地的欲求,此时必须要有新的国家类型,要么对外夺取土地,要么对内更有效率地使用土地。于是以土地为支撑点形成了帝国。在帝国内,公共权力与土地财产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君权,或者说公共权力借由君权来表现自己,君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并因此获得统治权。在中国,从战国至晚清,都属于中国的帝国时代,此时占有土地的人拥有统治该土地上人口的公共权力,中国的古人把它叫作“打天下者坐天下”。在帝国时期,依托于君权形成的官僚组织实现对内的和平秩序和对外的扩张或防卫,此时的公共权力已表现出一定的公共性,但仍与统治者人身或者其家族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以土地为支撑点的帝国时代,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税地,比如说依照土地面积并在区分土地等级的基础上,以实物或货币形式缴纳田亩税。在后面,我会将中国帝国时代的财政类型称为“家财型”,意思是帝国君主获得财政收入主要来自自己在法理上对天下土地的拥有或支配,收入来自自家财产,治国也如治家,由此名称也可突出家国一体的帝国财政制度特征。
到了帝国晚期,经过长年累月争夺土地的战争,在战争的铁砧板上打造出各国间领土的边界。在逐步固定的领土上,人口也相对固定,国家难以依靠向外扩张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能更多地依靠制度创新来协调内部关系。特别地,此时工商业经济发展使得整个共同体超越了农耕经济的层次,而工商业经济活动又高度依赖于个人的努力,需要国家为其确立私人产权关系与自愿交换制度。与此同时,由君主个人行使公共权力这一制度的弊病也日益突出。日益集权的君主,其作为个体的能力与欲望,对共同体的生存发展造成的可能危害越来越大。此时共同体的要求是,由基于个人权利并经公众同意而形成的组织来行使公共权力。此时,公共权力由制度化的各级组织来承载,而各级组织(其核心是代议制组织)又是经民众同意而设立的,公共权力表现为主权,它脱离了个人的人身而由组织来行使,因而*具有公共性。自晚清开始,中国逐渐走出帝国,不断转型成为以主权为支撑点的现代国家。作为现代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税商,围绕工商业活动而对私人财产与收益征税。后面我会把这样的财政类型称为“税收型”。
当然,上面说的三种税柄与国家发展阶段之间的联系是大致对应的,但并非唯一的。后面将会说到,在中华帝国时期虽以税地为主,但有时也会严重地依赖税人或者税商,或者采用某种混合的形式。只不过,税地在理念上始终是中华帝国的正统财政收入形式,家财型财政也是中华帝国的核心制度。正因如此,可以将帝制时期的中国称为“家财帝国”。
上述从有机体视角把握的国家,更多地用于研究历史(或者国际法),政治学者对国家也有自己的理解与使用方法。比如在我们比较熟悉的政治学者所用的国家/社会这一分析框架中,“国家”的含义大致指的是一套行使公共权力的政权体系(尤其是中央政权体系),或者说是一种组织机构,而社会则是由公共权力支配的稳定人群共同体。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可以描述为: 国家运用权力去管理、塑造和提升社会;而社会在利益和价值两方面,对国家的功能发挥与组织设置提出要求,在极端的时候干脆加以再造(即革命)。注意在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中的国家与我们从有机体视角所理解的国家,含义是有区别的。不过,由于国家转型、国家/社会这样的术语早已成为常用概念,因此在后面的叙述中,我不再刻意地强调二者的区分。

财政中国三千年 作者简介

刘守刚,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财政史、西方财政思想史、财政政治学。代表著作有《中国古代治国理财经典阐释》《西方财政思想史十六讲》《中国财政史十六讲》《家财帝国及其现代转型》《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等,主编“财政政治学译丛”和“财政政治学文丛”。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