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She系列迷失在翻译中:在一种语言里新生的故事

She系列迷失在翻译中:在一种语言里新生的故事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0-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404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36.8(7.5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She系列迷失在翻译中:在一种语言里新生的故事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65117
  • 条形码:9787108065117 ; 978-7-108-06511-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She系列迷失在翻译中:在一种语言里新生的故事 本书特色

优美娴熟的文笔,深刻睿智的反思,本书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生而拥有的一种巨大能量——不仅能适应而且能重塑。在为自己找到新生活的同时,我们并不必丧失原本拥有的尊严和意义。 ——乔纳森·亚德利,《华盛顿邮报》 作为一本童年回忆录,它带有纳博科夫《说吧,记忆》的色泽与微妙神韵; 作为一个年轻的思想在伟大书籍之间游思徘徊的记录,它散发着《萨特自述》之回响; 作为一种移民经历的幽灵故事,一种自我被弃后又重新发明的复调对位故事,它堪与洛尔·西格尔的《他人之屋》与汤亭亭的《女勇士》媲美; 而作为一份对东欧移民生活、美国学界与曼哈顿上西城区的人类学般的探索,它绝不逊色于辛西娅·奥齐克笔力之刁钻古怪与深奥尖刻。 ——约翰·伦纳德,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She系列迷失在翻译中:在一种语言里新生的故事 内容简介

作为一份对进入新大陆与另一种语言的旅程的描述,作为一种对自我分裂但却因流放而丰富了的人物肖像的呈现,《迷失在翻译中》可说是一个充满洞察力、独异风格与微妙神韵的文学奇迹。它思考每个生命的独特性,思考文化对人的身体和心灵的渗透性,思考一个人完成自我的跨文化转型究竟意味着什么。本书分三个部分:“天堂”回溯了她在波兰克拉科夫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流放”描述了她在加拿大温哥华度过的迷茫困惑的青涩岁月,“新世界”则讲述了她逐渐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成为一个美国人的漫长同化过程。整本书极富穿透力、抒情性以及哲学洞见。

She系列迷失在翻译中:在一种语言里新生的故事 目录

【目录】

译者序

**部 天堂

第二部 流放

第三部 新世界


展开全部

She系列迷失在翻译中:在一种语言里新生的故事 节选

迷失在翻译中
全球化时代,生存在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的人越来越多,但能将这种身处其间所经历的冲击与挑战、挣扎与无奈、痛苦与喜悦等细致准确地捕捉住并生动地呈现出来的人却不多。恰巧有这样一位既有勇气与才情,又穿越了这般千山万水的作家,站在文化的风口浪尖,以一支充满文学魅力的笔探寻人类心理的暗区。她将自己从故土连根拔起,移入陌生国度,在新语言中挣扎,破茧成蝶的曲折经过,以纳博科夫式的敏感细致娓娓道来,于是就有了这本《迷失在翻译中:在一种语言里新生的故事》。
伊娃·霍夫曼,这位在中国尚少有人知晓的美籍波兰犹太裔女作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以这本自传式文学回忆录震惊了西方文坛。此书也很快被译成十种文字,在世界上流传开来,并随着时间流逝,进入了美国传记文学作品的经典之列。它被选入美国20世纪百部文学佳作之一,位居美国高中生阅读推荐书目的前沿,也被美国大学多门课程用作教科书,在跨文化翻译后现代文学、犹太流放文学与移民文学、传记写作、美国当代文化、女性成长与自我定位等领域皆放异彩。这部回忆录也为她此后文学创作的丰产埋下了一粒生命力旺盛的种子。 1959年,伊娃·霍夫曼随父母从波兰克拉科夫移居到加拿大温哥华,当时她才十三岁,一句英语也不会。但高中毕业时,她已成为年级**名,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南方名校莱斯大学。随后她在哈佛大学取得了英美文学博士学位,进入《纽约时报》,担任书评专栏的资深编辑,并成为美国当代文坛一位不可小觑的作家。她的经历,乍听之下就是一则成功寓言、美国梦的翻版,可细读之后,却翻出一层又一层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它如何有别于普通的成功寓言,如何成为一部具有先锋意义的后现代文学自传杰作,一部以自己的生命历程作注的跨文化启示录。
这本书的副标题—“在一种语言里新生的故事”,标示出语言跟她个体生命之间血肉相连的关系。伊娃离开温暖舒适的波兰家园,来到陌生的加拿大温哥华后,不久即发现她的母语在这片新大陆已无用处了,而新学的英语根本无法让她表达自己。她**次陷入了一片黑暗的人生海洋中,**次意识到语言不只是一种表达工具,更是一种与她个人身份密不可分的存在—帮她形成思想,助她成长,让她能够拥抱世界。于是她不得不痛苦地放开波兰语,一步步走上了在英语中寻求重生的道路,而这一旅途竟是如此漫长、如此坎坷,并充满荆棘。她在温哥华度过的少、女时代,基本上是挣扎在词不达意的尴尬与痛苦中的。这加重了她身处流放状态的悲哀与失落,让她更深地陷入乡愁的迷茫。“异化”与“孤独”写在了她的脸上,刻入了她的骨肉。在这种虚空与黑暗中,她几乎觉得自己不存在。但正是这发现自己迷失在翻译中的一刻,成了她在新语言中重生的起点。她深知,掌握英语是这个新世界接受她的先决条件。如她所言,若要克服自己“被边缘化的耻辱”,“只有让这些正确的声音从我的嘴里令人放心地发出”。于是她开始用英语写日记,有意识地用英语来取代她内心的波兰语。这样的写作也让她学会在孤独中探索自我,让她得以跟“另一个波兰语的我”保持交流:“我通过写作学英语,反过来,写作也给了我一个书写出来的自我。……这一语言开始创造另一个我。”正是在这种不断地书写、改写、重写的过程中,伊娃一次又一次地更新自我,并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而她在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挣扎着成长的经历,也让她能跳出自身,观察自我,并赢得了一种看世界的新角度,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现代人面临的种种困境,理解人性的脆弱与孤独。伊娃在新世界中的成长,是以她英语的进步作衡量尺度的。在不懈的努力中,她终于恢复了童年时代就有的那种对语言的敏感与热爱:“我对词语变得很着迷,我搜集它们。……如果我搜集到的足够多,我也许就可以把它们用进语言,把它变成我灵魂和身体的一部分。”而写作时,“我想使用词典中的每一个词,以积累起词汇的厚度与重
量,这样它们就能产生事物特殊的重力。我要从语词离散的粒子中,重造那无字的童年语言的全部”。由此看来,她以英语来回溯与审视童年,成功地用英语完成这部文学回忆录,应该是她在新语言里重建自我至关重要的一步。她在写作中展现的深厚英文功底,也正好证明了她经过漫长的跨文化之旅后的“到达”,一种语言上的到达。
这一以自我在新语言中重生为主线的故事,是编织在一层又一层美丽繁复的与此相关的故事中的。在叙述童年往事时,伊娃建构了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画廊,那些她无法忘怀的亲朋好友、老师同学们,在乡愁这半透明的雾纱笼罩中,熠熠闪光,谈笑风生。在描述移民流放境况里的众生相时,她展现了一种文化人类学家般的观察力。她自己的父母、妹妹,她在跨大西洋旅行的轮渡上见识到的各类移民,在新大陆遇见的各色波兰同胞:成功的、失败的、吝啬的、慷慨的、只在同胞圈里混的,还有东欧的流亡精英等,都在她锐利的笔锋下,栩栩如生地上演着移民故事。她借此也对几代移民的生存困境、对移民惊人的生存能力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伊娃·霍夫曼在莱斯大学求学期间,正值20世纪60年代美国轰轰烈烈的反文化潮流盛行之时,她对自己同代人故事的述说,也成为对那个特殊时代的珍贵记录与反思。而她对此后在纽约文化界职业生涯的描绘,则折射出美国当代知识界的风云变幻。伊娃在叙述中夹带的文化批评是相当尖锐的,
这或许跟她心灵处于流放状态有关。她对北美中产阶级的习俗、对西方物欲横流的现象,对“天使主义”的弊端等的批判入木三分,对禅学在西方盛行、对后现代语境中人性的困惑等的剖析极具心理学深度。同时,她也以细腻的笔触,记下了自己作为女性遇到的种种困惑、失落与收获。她青梅竹马之爱令人唏嘘的伤逝,她在新大陆的婚姻的曲折,都跟她在文化夹缝中成长的艰难息息相关。成长在一个犹太移民家庭里,也让她有机会考察大屠杀对她父母一辈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正负影响,让她不断地对自己身份定位中的犹太性加以反省。
伊娃·霍夫曼对语言的理解是充满乐感的,如她自己所言,她从小就追求一种表达上的清晰连贯。这本回忆录的叙述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清晰连贯,一种音乐与文学和谐共创的美境。这本书在结构安排中闪动着音乐家设计的奇巧,深厚的音乐教育功底让她谱写出这曲如此荡气回肠的人生乐章。由“天堂”“流放”“新世界”三部曲所构成的交响乐,在一种连绵起伏、起承转合与前后呼应中变奏着主题,低吟轻唱,回旋上升,而尾声的震荡则呼应着序曲。这样的回忆录仿佛是从音乐与诗歌起源的地方畅流出来的:一个意象带出一片情景,一片情景中埋藏着某个因素,而这一因素又会成为下一部曲的主旋律,连绵延展,并有复调的和谐共振。这本书也十分注重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呼应:《圣经》故事中从伊甸园被逐出、流放再到一个新世界的隐喻,就悄然埋在
此书回旋呼应的结构中;对跨文化过程中得失苦乐的哲学思考,也折射在叙述结构中的某些对称与失衡里。在叙事时态上,这本回忆录采用的是“现在时”。这样的安排,更易将读者带入“此情此景”中,让读者体会到当时那个“我”的苦乐忧喜,把握住“此时此刻”的感受。这样一来,一个移民一步步翻译自己,一步步转化重生的过程就会产生历历在目之感,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本书无疑也是伊娃·霍夫曼在美国人文教育中结出的一颗果实。因此她的叙述话语,散发着对美国现代文化传统、美国犹太知识分子传统、东欧流亡作家传统、美国移民与女性文学传统的重重回响。比如,在她乡愁主题的建构与解构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她内心深处与纳博科夫展开的对话。
尽管此书在西方已有很大影响,但它一直没有中译本。我选择翻译它,既出于学术爱好,也出于个人兴趣。我是在加拿大读博士期间首次读到它的,当时即生知遇之感:自己在文化间游走时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原来已有作家用如此劲峭的笔力呈现出来了。但翻译此书对我也是一种挑战。伊娃·霍夫曼对英语的热爱让她对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精心打磨,行文时也努力追求生动气韵与乐感节奏。但用汉语重现她这种缜密、圆润、清晰、遒劲,还真让我颇费斟酌。她精心织入文本中的许多成语典故,有些在转入中文语境时找不到对应,我或改写或重造或加注,努力避免遗珠之憾。这本书显示了伊娃·霍夫曼对西方深厚文学传统的把
握,也展现了她作为一名人文学者涉猎颇广的兴趣。书中的话题时而会深入心理学、哲学、宗教、社会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前沿,这让她的文本亦具有一些学术的厚重,译成中文时,我也细作探究,必要时一一加注。
尽管翻译十分辛苦,我仍有兴致去做,因为这是一部当代西方回忆录中的扛鼎之作、一部文学经典,值得我们中国读者阅读、欣赏。将它译成中文,我也是希望它能在跨文化方面给我们的读者带来启示。
2018年9月于美国波士顿

She系列迷失在翻译中:在一种语言里新生的故事 作者简介

伊娃·霍夫曼(Eva Hoffman):美籍波兰裔作家,1945年出生于波兰的克拉科夫,十三岁时随父母移民到加拿大温哥华。她从哈佛大学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纽约时报》。目前她居住在伦敦,专事写作 。出版有《回访历史:新东欧之旅》(1993)、《希德特尔:一个小镇的存亡与波兰犹太人的世界》(1997)以及 《了解之后:记忆、历史与纳粹大屠杀的遗产》 (2004)等。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整体评价还可以

    书到手品相不错,我很喜欢封面的设计。这本书对即将/曾有一段时间移居他国(也或许包含大城市?)经历的读者而言可能更容易产生共鸣。

    2023/1/9 22:21:03
    读者:******(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