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双重转型之路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双重转型之路

作者:陶春元著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1-01
开本: 21cm 页数: 241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2.3(7.7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双重转型之路 版权信息

  • ISBN:9787310057924
  • 条形码:9787310057924 ; 978-7-310-0579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双重转型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分理论篇和实践篇。内容包括: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双重转型 ; 目标聚焦: 培育特色学科竞争优势 ; 路径切入: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战略 ; 路径拓展: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等。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双重转型之路 目录

理论篇
**章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双重转型
一、由新建到新型:新建本科高校必须要爬的坡
二、双重转型:新建本科高校绕不过的坎儿
三、实现成功转型的标志性特征
四、借鉴国外高校转型的成功经验
五、实现双重转型的路径规划
第二章 目标聚焦:培育特色学科竞争优势
一、特色学科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培育特色学科的原则
三、特色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
四、特色学科的建设途径
五、以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
第三章 路径切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战略
一、创新创业教育:从理念到战略
二、创新创业教育对转型的作用机理
三、科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四、抓住关键要素,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第四章 路径拓展: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内涵
二、主动引导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三、不断健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四、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第五章 瓶颈突破: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转型发展的关键是教师转型
二、明确师资队伍建设要求
三、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六章 双重转型的驱动机制
一、领导驱动:着力加强领导效能
二、财力驱动:探索高校经营之道
三、文化驱动:着力塑造大学精神

实践篇(一)
学校教学工作现状分析与建议
满怀热情做好班主任工作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着力构建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课堂教学经验谈
创造教学剩余,推进我校教育供给侧改革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创新学生工作理念强化全员育人实效
整合资源滚动建设高效利用科学管理
紧扣“生杰”特色做强“化工”学科
……

实践篇(二)
展开全部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双重转型之路 节选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双重转型之路》:  三、科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范式。丁立群等认为:“大学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所提倡的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化。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即创业素质。”①在这一教育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创业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的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把高校创业教育定义为综合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在形式上的表现是在“创新”的后面加上了“创业”二字,其实质是内在规定了创新的应用属性,是指向创业的创新,重在应用的创新,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在“创业”的前面加上了“创新”二字,其实质是全面统领了创业的方向性,是创新型创业、机会型创业、高增长的创业,提高了创业的层次和水平。这就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既包含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又不与二者简单等同,是综合性、系统性的教育。其基本价值取向既包括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也包括创新创业行为方式、创新创业人生哲学的塑造,还包括创新创业型生活方式、创新创业型生涯选择。所以,新建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可表述为:培养具有创造创新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合作协作能力和创业气质的本科人才。其任务包括:  1.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教育方式。创业教育并不是单纯地教学生如何创办企业,它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以这一思想为指导,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教育方式,彻底改变“精英教育”的运行模式,既不是只针对商学院的学生,也不能只针对想要创办企业或是参与创业计划竞赛的少数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2.实现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两者的包容与整合。它以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为主体目标,一方面广泛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在现在或将来的岗位上创造性工作或服务,创造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素质;另一方面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就业岗位或创办企业实体的能力。这种创造性的包容和整合是对广义与狭义的创业教育关系更为全面、准确的理解。我们确实需要广义创业教育的高度,同时也需要狭义创业教育的深度,如果说前者是“顶天”,后者则是“立地”。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与充分兼顾,才能够使创新创业教育融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项主体功能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建立一个可持续、可推广、协调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有效共享资源、合理调配资源、充分利用资源的平台;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科学、有序、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4.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密切学校、教师与地方的联系,由政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逐步进化为协同创新体系,形成普遍、深入的学校与地方稳定的合作机制。  按照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以及实践经验,创新创业教育“三段式”是比较有效的模式。所谓“三段式”就是**阶段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第二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教育、第三阶段的专业型创业管理的“实战”教育。  1.创新创业“通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主要定位为“通识型”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创业精神”、植入“创业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工作”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在这里,之所以高度重视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是因为在人们缺乏创业精神准备,因此还不想自己创办企业的情况下,着重向他们讲怎样去创办企业是没有用的。通过这些启蒙教育,在学生的头脑之中植入强烈的创业愿望,种下对创业心向往之种子,以期这粒种子在将来遇有合适的水分和土壤发芽、开花、结果。  ……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双重转型之路 作者简介

  陶春元,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江西省九江市政协副主席、九江学院副院长,现为江西省生态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科研课题共20多项,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江西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