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

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388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1.8(7.5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145466
  • 条形码:9787520145466 ; 978-7-5201-4546-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一本论文集,由德国马普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李峻石和爱沙尼亚塔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亚研究专业的副教授郝时亚主编,由多位人类学家共同撰写。本书共九个章节,以尼泊尔、毛里塔尼亚、科特迪瓦、西非贝宁、苏联、泰国南部等具体案例入手展开分析,意在破解身份认同话语的迷思,挑战在社会整合、同一性和差异性之角色等问题上某些被普遍接受然而却是错误的假设。本书要挖掘沟通符号在语言和实践上的转换,聚焦人们如何策略地动用族群性、民族主义等话语以便实现社会整合。本书特别关注的是超族群以及大规模的整合形式,所涉范围从种姓制度到后苏联时空中的身份认同,以及历目前的帝国里出现的整合形式。与一般民族志惯常采用本地视角的做法不同,本书从变换的视角出发描述各种关系。本书尤为非同寻常的是将人们的互动形式,而不是参与互动的单元(群体和个人)作为核心聚焦点。对整合与冲突的动力机制进行剖析,是李峻石率领的研究团队长期以来一直持有的理论关怀,本书便是团队式合作的产物。本书意在提出一种打破常规的重要理论模式,书中深描式民族志个案研究也具有填补信息空白的重要学术价值。

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 目录

导言 论差异性与共同性作为社会整合的方式 李峻石(Günther Schlee)/001

1 距离与等级序列:在公共空间中争夺族群象征符号

  ——尼泊尔的个案研究 朱安娜·法弗-扎尔内卡(Joanna Pfaff-Czarnecka)/050

2 经由差异的身份认同:毛里塔尼亚先前奴隶的社会整合

  乌尔斯·彼得·鲁夫(Urs Peter Ruf)/078

3 国家认同与国家给予的身份认同 李峻石(Günther Schlee)/109

4 归属的政治与身份认同转变

  ——科特迪瓦北部以及布基纳法索的个案 尤素甫·迪阿罗(Youssouf Diallo)/128

5 一个非洲小镇的身份认同进程与政治史

  ——以西非贝宁的当基塔为例 蒂勒·格拉茨(Tilo Grätz)/150

6 跨国实践与后苏联的集体身份认同

  克劳斯·贝西·汉森(Claus Bech Hansen) 马库斯·凯泽(Markus Kaiser)/176

7 同生共存——泰国南部多元存在的变迁 郝时亚(Alexander Horstmann)/204

8 双族群共存:三种情形的比较研究 李峻石(Günther Schlee)/238

9 存异而治:一项关于帝国的比较研究 李峻石(Günther Schlee)/264

结语 李峻石(Günther Schlee) 郝时亚(Alexander Horstmann) 艾德森(John Eidson)/314

参考文献/322





图目录

图7-1 两个宗教的仪式(郝时亚 摄)213

图7-2 塔莫的农民为僧侣铺成活人地毯(郝时亚 摄)220

图7-3 “玛诺拉”展演者(郝时亚 摄)225

图9-1 18世纪晚期关于英国与印度的权力合法性之保守观点的简化示意图(图片版权所有: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281



表目录

表1 四个区域006

表1-1 1854年尼泊尔的“国家”种姓等级序列053

表8-1 阿努亚克人与努尔人之间的差异240


展开全部

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 节选

《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作为一种普遍的规则,村里的老人担当仪式活动专家,尤其是在祭祀祖先中。保障村子的安全,是那位由长老会选出来的大地祭司的责任。在祭司的引导下,村子里的老人们“迎接”地方神祗或者向它们献祭以表示感谢。对于祖先,也有同样的敬拜活动:祖先会为村子好而介入,这样就能让村子下雨,或者传染病就不会找到村子。创立村子的家庭享有创造人以及作为主人的地位,也是东道主。在这方面,大地祭司对于调停新来者与村子里神灵之间的关系也同样重要。正是调停人的角色,让博博人或者波瓦人的大地祭司成为土地政策的核心人物之一:决定或者实行允许新来者进入村子的政策,或者把可利用的地块分给他们使用。的确,这里的土地使用制度,对那些加入村落共同体的外来群体或者请求土地耕种的人都提出了条件。除了牧民,所有的人都需要满足一些仪式要求,以便获得使用土地的权利。在农耕者与牧民之间没有契约,尽管富尔贝人牧民在建立自己的营地之前,必须向村落头人请求给予土地。从农耕者的角度来看,游牧民与其他外来者不一样。他们与大地没有神圣的关系,并不坚守基于祖先崇拜的地方信仰,因为他们是穆斯林。要想获得对土地的使用权,富尔贝人不会被要求履行如农耕者一样的仪式责任。塞努福人和博博人一波瓦人村庄的口头传统,强调他们的定居生活方式,只提及特定个人或家庭群体小规模的变更居住地,这些改变大都基于寻找可耕地、猎物或者铁矿石。在这里,铁匠、行游讲故事人和狩猎人是其中*具有流动性的因素。这出现在许多关于博博人建立村庄的讲述中:人们会经常讲到,一位猎人先在那个地方安顿下来,先前居住地的其他成员随后加入进来。说书者(griots)的活动线路是由仪式活动(葬礼)来决定的。对铁匠来说,他们不断寻找着在打造农具时所需要的铁。相关讲述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铁匠们告诉村中的长者,何处是可以定居下来的好地方。在博博人一波瓦人和塞努福人的村落中,尽管多数居民是生产食物和经济作物的农耕者,但是村中也有很多其他职业群体。经由乐于接纳那些有着特殊技术和职业技能的群体,社会多样性得以再生成。过去,农耕者鼓励有特殊技能的铁匠,或者拥有新型农业技术的农耕家庭和他们一起定居。除了铁匠,木雕匠人、制革工和牧民都属于那些促进了村社经济和社会生活多样化的群体。富尔贝人擅长饲养牲畜,人们允许他们安顿下来,以便鼓励他们与当地人合作并开展贸易。许多富尔贝人牧民应农耕者当中那些有牲畜之人的要求,在村子里继续住下去。除了职业专门化、禁止跨族群联盟,在村落的整合与组织进程中,所在地也举足轻重。不同家庭生活在不同片区,但是彼此合作。他们让彼此有所区分,其标记可能是来源地、父系的姓氏,有时候是语言。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彼此保持着特殊关系。比如,富尔贝人被禁止与铁匠、说书者和乐手、制革人通婚,这些人属于与他们自己“可开玩笑者”这一类别。这种把亲近、互助和禁忌组合到一起的关系,对于避免冲突至关重要。……

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 作者简介

[德]李峻石(Günther Schlee),1951年出生于德国北部,1977年获汉堡大学民族学博士学位,1986~1999年,任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99年,德国马普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成立时,他是组建所长之一,并主持“融合与冲突”专题研究部直至2019年荣退。他长期在非洲(以肯尼亚、苏丹、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南部为主)从事田野调查,主要著作包括Identities on the Move: Clanship and Pastoralism in Northern Kenya(1989初版,2007再版),Wie Feindbilder entstehen: eine Theorie religiöser und ethnischer Konflikte(2006)(中文版《何故为敌:族群与宗教冲突论纲》,2017)。
[德]郝时亚(Alexander Horstmann),德国社会人类学学者,爱沙尼亚塔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亚研究专业副教授。主要在泰国、缅甸以及东南亚地区从事田野调查,曾经在日本东京大学、泰国玛希隆大学以及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做访问学者。他发表了大量关于泰国和缅甸克伦人的生活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Class, Culture and Space. The Construction and Shaping of Communal Space in South Thailand (2006),Building Noah’s Ark for Migrants, Refugees and Religious Communities (with Jin-Heon Jung,2015)等。
吴秀杰,旅德社会人类学学者,主要从事德语、英语人类学、科学史领域学术著作汉译工作。已出版的译作有《日常生活的启蒙者》《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何故为敌:族群与宗教冲突论纲》《科学史新论》等。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