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纳米科学技术及应用

纳米科学技术及应用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9-01
开本: 24cm 页数: 549页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21.0(7.2折) 定价  ¥1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纳米科学技术及应用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0383606
  • 条形码:9787560383606 ; 978-7-5603-8360-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纳米科学技术及应用 本书特色

纳米科学技术是近年来飞跃发展的一门新兴科学,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纳米科学技术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扫描探针式显微镜;纳米材料;纳米级精密测量技术;纳米级超精密加工;纳米级表层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和纳米摩擦学;纳米电子学;微机械和微机电系统及其制造技术。本书内容丰富,不仅系统地讲述了纳米科学技术的基础原理和技术,同时还介绍了纳米科技的*发展和成就。 本书可作为相关专业科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作为机械类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材。

纳米科学技术及应用 内容简介

纳米科学技术是近年来飞跃发展的一门新兴科学,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纳米科学技术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扫描探针式显微镜;纳米材料;纳米级精密测量技术;纳米级超精密加工;纳米级表层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和纳米摩擦学;纳米电子学;微机械和微机电系统及其制造技术。本书内容丰富,不仅系统地讲述了纳米科学技术的基础原理和技术,同时还介绍了纳米科技的*新发展和成就。 本书可作为相关专业科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作为机械类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材。

纳米科学技术及应用 目录

第 1章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 1
1.1 纳米科学技术的特点 2
1.2 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 2
1.3 发展纳米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 7
1.4 发展纳米科技的重要性和各国纳米科技的发展情况 12
复习思考题 26
参考文献 26
第 2章 探针式显微镜 28
2.1 探针式显微镜发明前微观表面形貌检测技术的发展 29
2.2 扫描隧道显微镜 37
2.3 原子力显微镜 57
2.4 其他扫描探针显微镜 82
2.5 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和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 84
复习思考题 87
参考文献 87
第3章 纳米材料 90
3.1 纳米材料的发展与纳米材料定义 91
3.2 纳米颗粒(微粉)材料 93
3.3 纳米微粒材料(零维纳米材料)的制造技术 106
3.4 纳米薄膜材料 118
3.5 纳米块体材料 123
3.6 原子团簇 131
3.7 碳纳米管 137
3.8 纳米复合材料 161
复习思考题 167
参考文献 167
第4章 纳米级精密测量技术 169
4.1 纳米级的尺寸精度和位移的测量方法 170
4.2 纳米级精度的多维尺寸测量 175
4.3 纳米级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测量 177
4.4 超精密测量的环境条件 182
4.5 提高三维测量系统测量精度需注意的问题 186
复习思考题 190
参考文献 190
第5章 纳米级超精密加工和原子操纵技术 191
5.1 纳米级加工的物理实质和特点 192
5.2 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 194
5.3 纳米切削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99
5.4 三束加工技术 203
5.5 原子与近原子尺度制造 212
5.6 碳纳米管互连技术 228
5.7 原子操纵技术的发展和操纵机理的探析 238
复习思考题 240
参考文献 241
第6章 纳米级表层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和纳米摩擦学 244
6.1 纳米级表层物理力学性能的显微力学探针检测法 245
6.2 材料极薄表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实际检测 251
6.3 纳米摩擦学的提出 259
6.4 纳米摩擦学研究使用的实验测试仪器 261
6.5 纳米级摩擦副材料和摩擦表面形态 267
6.6 边界润滑与分子膜 272
6.7 薄膜润滑 283
6.8 平滑界面的微摩擦形态 291
6.9 纳米摩擦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03
复习思考题 305
参考文献 305
第7章 纳米电子学 307
7.1 概述 308
7.2 从微电子技术到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 309
7.3 量子电子器件的主要特征 316
7.4 量子电系统的基础元件 322
7.5 纳米级单电子晶体管 324
7.6 分子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器件 330
7.7 原子电子器件 340
7.8 纳米电子器件的集成和量子计算机 344
7.9 三代电子器件的比较和纳米电子集成电路的探索 351
7.10 二维半导体材料纳米器件 354
复习思考题 365
参考文献 365
第8章 微机械和微机电系统 366
8.1 微机械和微机电系统的提出 367
8.2 微机械和微机电系统的理论基础 369
8.3 微机械常用的材料 377
8.4 微机械和微机电系统的技术基础 383
8.5 微传感器 393
8.6 微致动器 408
8.7 微型机器人 417
8.8 微型惯性仪表 424
8.9 微飞行器 438
8.10 微型卫星 454
复习思考题 463
参考文献 464
第9章 微机械和微机电系统的制造 466
9.1 微机械与微机电系统的制造技术简介 467
9.2 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简介 470
9.3 微机械器件的薄膜制造技术 474
9.4 光刻工艺中的曝光技术 478
9.5 光刻工艺中的刻蚀技术和立体光刻技术 490
9.6 LIGA技术 497
9.7 牺牲层工艺技术 508
9.8 微器件基板的键合技术 512
9.9 精密微机械加工和特种加工等在微机电系统制造中的应用 520
复习思考题 534
参考文献 535
附录 537
附录1 中国纳米科技至2050年的发展目标和可能取得的重要突破 537
附录2 中国至2050年纳米科技发展路线图 542
名词索引
展开全部

纳米科学技术及应用 作者简介

袁哲俊 1926年生,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机械制造学科首批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被评选为哈尔滨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94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曾任机械工业部工具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切削组组长,全国高校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理事长等。 我国著名的刀具专家,长期致力于金属切削、刀具、精密加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刀具和超精密加工领域具有很深厚的学术造诣。从教50多年来,承担并完成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式出版教材、学术著作、手册等15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三等奖和其他科技奖项12项;培养博士生56人,硕士生50人,博士后5人。 杨立军,1972年生,辽宁建平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机器人分会理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阅人。主要从事微纳制造、激光制造、机械制造及光机电一体化装备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计划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国家数控重大专项项目及一批省部级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获省部级二等奖4项,发表SCI、EI检索的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袁哲俊 1926年生,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机械制造学科首批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被评选为哈尔滨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94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曾任机械工业部工具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切削组组长,全国高校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理事长等。 我国著名的刀具专家,长期致力于金属切削、刀具、精密加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刀具和超精密加工领域具有很深厚的学术造诣。从教50多年来,承担并完成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式出版教材、学术著作、手册等15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三等奖和其他科技奖项12项;培养博士生56人,硕士生50人,博士后5人。 杨立军,1972年生,辽宁建平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机器人分会理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阅人。主要从事微纳制造、激光制造、机械制造及光机电一体化装备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计划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国家数控重大专项项目及一批省部级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获省部级二等奖4项,发表SCI、EI检索的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