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汉学研究大系法国作家与中国:16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

汉学研究大系法国作家与中国:16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9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4.8(7.2折) 定价  ¥9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汉学研究大系法国作家与中国:16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7757743
  • 条形码:9787507757743 ; 978-7-5077-5774-3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汉学研究大系法国作家与中国:16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 内容简介

本书为列国汉学史书系之一。本书是在西学东渐、中西交融的文化大背景中,以法国作家追寻“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为主线,系统地描述包括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及现代主义诸流派在中国流布的历史轨迹,并从接受理论的角度透视出中国人在西方文化潮流中拒受两难的真实心态。通过考察法国作家的故乡、故居和遗址,走访与他们相关的亲属、朋友及专家、学者,检索研究他们的著述和资料,从而揭示法国作家怎样了解中国,中国又怎样接受法国文学。

汉学研究大系法国作家与中国:16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 目录

序 初版序(附法文原文) 引言:中国,你在哪里?——法国作家对中国形象的追寻 章人文主义、古典主义作家与中国 节西勒纳斯盒中的珍藏——拉伯雷与中国 第二节每个人都包含着整个人类的形式——蒙田与中国 第三节无法模仿的喜剧家——莫里哀与中国 第二章启蒙主义作家与中国 节孕育今世纪的巨子——孟德斯鸠与中国 第二节中国:一个新的精神的和物质的世界——伏尔泰与中国 第三节真理的战士,自然的骄子——卢梭与中国 第三章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与中国 节伟大的、亟待发现的诗人——雨果与中国 第二节两次"革命"的见证人——大仲马与中国 第三节天生的小说家,深情的靡娜瓦——乔治·桑与中国 第四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中国 ……
展开全部

汉学研究大系法国作家与中国:16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 节选

  《法国作家与中国:16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  李健吾对莫里哀译介的热衷反映了他们主客体间强烈的心灵吸引,同样,李健吾自身的早期戏剧创作也反映出二者契合的近亲心理机制。和莫里哀一样,李健吾既是翻译家、剧作家、理论家,也是一个戏剧活动家,从1920年他饰演《幽兰女士》中的小丫头成名始,他就成了一个熟识戏剧舞台的文人,这便使他也格外关心演剧出身的莫里哀,经历上的认同和亲近,并没使他一开始就从事喜剧创作。直到30年代作为戏剧家的李健吾才有更深的文化同质面,这与他此期所受的教育有关。他的留学生涯,使他成为莫里哀的一个崇拜者,尤其是他一回国,又翻译了老师王文显的英文剧《委曲求全》和《梦里京华》。美国人对该剧评价甚高:“这里笑着一种柔和的、恶嘲的微笑,自然是王文显先生在那里微笑,这是法国人*得意的舞台笔墨,然而这里来得更加漂亮,实在是中国人对喜剧的贡献。”②老师的成功,激发李健吾对莫里哀格外亲近。同时,《委曲求全》的成功公演,说明不止一个戏剧家“感到在国民党反动派高压下的言论不自由,想演出一出喜剧发泄一下心中郁闷之气”③。1937年后,李健吾便开始了他的喜剧创作实践,以此讽刺旧制度的世态人情,鞭挞丑恶和虚伪。其中《以身作则》和《新学究》是两则典型的莫里哀式的喜剧,用他的话说,作这两出戏是:“梦想抓住中国的一切,完美无间地放进一个舶来的造型的型体。”④说它们是典型的“莫式喜剧”*重要的标志是运用古典主义的喜剧手法,尤其是用“三一律”来创作。他30年代前的《这不是春天》等四个戏剧和上面提到的两出戏,其戏剧结构都符合“三一律”,所有的时间都集中在一两天内,地点只有一两个场景,戏剧冲突集中在高潮的边缘。莫剧正是用这种原则,形成了古典主义喜剧的风格。作为“莫式喜剧”的第二个标志是李健吾创作也是从人物性格出发,表现人物自身矛盾,通过言行和环境,巧合情节形成喜剧冲突。他的戏剧由人物性格统摄情节,这显然是从莫氏那儿得到的濡染。莫里哀的喜剧特点*重要的是把矛盾、生活和性格写透。他的舞台效果接近自然,也是以言行为符号的“姿态喜剧”,从人物单一化性格典型来看,莫里哀喜剧的风格痕迹在李健吾的这两出戏中是显见的。然而,这些相似的标志仍是表象和肤浅的,这是李健吾选择莫里哀后的**步,即通过物理现象(舞台手段,戏剧化手法等)进入李健吾审美心灵中的莫里哀,正在寻找着精神内质的沟通。而李健吾的下一步是寻求双方心理的契合,将奠里哀的美学影响真正化人自己的创作,成为他自己特有的而不再是“莫氏”的风格。能够相互默契,这是因为施受主客体拥有相当的心理同构。我们知道,莫里哀在王权专制的17世纪,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有人性”①的人。他用他的“人性”来写那些不“人性”的东西,在喜剧的笑闹之外,传达出他对“人性”的期望,以及他对“无人性”的社会和人感到的悲哀。“莫里哀……广泛地了解人类的情欲和恶习。……”②这正是他的伟大所在,这个“描写自然的作家”,在写人性、写自然的心理层面上,却与李健吾不谋而合,李健吾说:“我爱广大的自然和其中活动的各不相同的人性。”“作品应该建立在一个深广的人性面前,富有地方色彩,然后传达出人类普遍的情绪。”③李健吾写“人”,挖掘“人性”,施受双方再次达到协调。当莫里哀的影响成为某种有机体进入李健吾的创作后,我们不难发现施予者被接受后还存在一个走向问题:是继承、排异还是扬弃?这个走向随着李健吾创作经验和戏剧借鉴上新的积累,随着外界的要求而变化着。应该说,莫里哀对李健吾的创作影响是从李的“模仿”,走向“融合”直到把莫里哀变成自己某一方面来借鉴。  ……

汉学研究大系法国作家与中国:16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 作者简介

钱林森生于1955年3月,籍贯浙江临安。现为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比较文学方面有较深研究,著作有《中国文学在法国》《法国作家与中国》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