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经学抉原 经学导言

经学抉原 经学导言

作者:蒙文通
出版社:巴蜀书社出版时间:2018-03-07
开本: 32开 页数: 195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古籍销量榜
中 图 价:¥26.6(7.0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经学抉原 经学导言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3111186
  • 条形码:9787553111186 ; 978-7-5531-1118-6
  • 装帧:精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经学抉原 经学导言 本书特色

  《经学抉原 经学导言》收录蒙文通先生经学著作两种及单篇文章、论学书札九篇。其中《经学导言》原题《近二十年来汉学之平议》,分九节论述经学的相关问题,即绪论、今学、古学、鲁学、齐学、晋学、王伯、诸子、结语等。在此基础上,蒙文通先生又写成《经学抉原》,该书为先生经学代表作,分旧史、焚书、传记、今学、古学、南学北学、内学、鲁学齐学、晋学楚学、文字等十节,详细论述经学的相关问题,极具学术价值。附录文章九篇,皆与经学有关,足见蒙文通先生早年的经学思想。

经学抉原 经学导言 内容简介

  《经学抉原 经学导言》收录蒙文通先生经学著作两种及单篇文章、论学书札九篇。其中《经学导言》原题《近二十年来汉学之平议》,分九节论述经学的相关问题,即绪论、今学、古学、鲁学、齐学、晋学、王伯、诸子、结语等。在此基础上,蒙文通先生又写成《经学抉原》,该书为先生经学代表作,分旧史、焚书、传记、今学、古学、南学北学、内学、鲁学齐学、晋学楚学、文字等十节,详细论述经学的相关问题,极具学术价值。附录文章九篇,皆与经学有关,足见蒙文通先生早年的经学思想。

经学抉原 经学导言经学抉原 经学导言 前言

  自井研廖先生据礼数以判今、古学之异同,而二学如冰炭之不可同器,乃大显白。谓二学之殊,为孔子初年、晚年立说之不同者,此廖师说之*早者也。以为先秦师法与刘歆伪作之异者,廖师说之又一变也。以《大戴》《管子》之故,而断为孔子小统与大统之异者,廖师说之三变也。仪征刘先生著论,以为东西二周,疆理则殊,雒邑、镐京,礼文复判,此刘师释今、古学之微意,而未大畅其说者也。四说虽立意不同,而判今、古为不可相通之二学则一也。文通于壬子、癸丑间,学经于国学院,时廖、刘两师及名山吴师并在讲席,或崇今,或尊古,或会而通之,持各有故,言各成理。朝夕所闻,无非矛盾,惊骇无已,几历岁年,口诵心维而莫敢发一问。虽无日不疑,而疑终莫解。然依礼数以判家法,此两师之所同;吴师亦日“五经皆以礼为断”,是固师门之绪论谨守而勿敢失者也。廖师日: “齐、鲁为今学,燕、赵为古学。鲁为今学正宗,齐学则消息于今古之间。壁中书鲁学也,鲁学今文也。”刘师则日: “壁中书鲁学也,鲁学古文也,而齐学为今文。”两先生言齐、鲁学虽不同,其舍今、古而进谈齐、鲁又一也。廖师又日:“今学统乎王,古学帅乎霸。”此皆足导余以先路而启其造说之端。壬戌秋初适渝,身陷匪窟,稽滞峡中,凡所闻见,心惊魄悸,寝不寐食不饱者殆月有余。忧患之际,思若纯一。绎寻旧义,时有所开。推本礼数,佐以史文,乃确信今文为齐、鲁之学,而古文乃梁、赵之学也。古文固与今文不同,齐学亦与鲁学差异。鲁学为孔、孟之正宗,而齐、晋则已离失道本。齐学尚与邹、鲁为近,而三晋史说动与经违,然后知梁、赵古文,固非孔学,邹、鲁所述,斯为嫡传。及脱险抵渝,走笔追述所得,尽三日之力乃已。爰益以旧稿,著论九章,以赞师门之旨。稿既脱,乃南走吴越,博求幽异,期观同光以来经学之流变。而戎马生郊,故老潜遁,群凶塞路,讲贯奚由。遂从宜黄欧阳大师问成唯识义以归。丁卯春初,山居多暇,乃作《古史甄微》。戊辰夏末,又草《天问本事》。则又知晚周之学有北方三晋之学焉,有南方吴楚之学焉,有东方齐鲁之学焉。乃损补旧稿以为十篇,旧作《议蜀学》一篇并附于末。于是文通适来讲斯院,滥竽经席。遂以此十篇之说,

经学抉原 经学导言 目录

经学导言
序目
六译老人听读《近二十年来汉学之平议》后记
一 绪论
二 今学
三 古学
四 鲁学
五 齐学
六 晋学
七 王伯
八 诸子
九 结语

经学抉原

旧史**
焚书第二
传记第三
今学第四
古学第五
南学北学第六
内学第七
鲁学齐学第八
晋学楚学第九
文字第十

孔氏古文说
议蜀学
廖季平先生传
井研廖师与汉代今古文学
廖季平先生与清代汉学
井研廖季平师与近代今文学
与陈斟玄先生论学书
与胡朴安论三体石经书
与章行严论疏经纂史书
展开全部

经学抉原 经学导言 节选

《经学抉原 经学导言》:  王褒言:“宣帝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是白虎本之石渠,石渠又本之武帝,讲论之端,盖自茂陵始也。武帝时,江公与仲舒并,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江公呐于口,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于是上因尊《公羊》家。兄宽善属文,见武帝语经学,上日:“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宽说可观。”乃从宽问一篇。褚大与兄宽议封禅于上前,大不能及,退而服日:“上诚知人。”韩婴与仲舒论于上前,其人精悍,处事分明,仲舒不能难也。盖武帝方好文辞,申公对以“为治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深乖其意。当时家学之废兴,悉视持论之善否以为断,俗学承风,而浮丽之论滋起,西京之学于是而一变也。夏侯建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又从五经诸儒问与《尚书》相出入者,牵引以次章句,具文饰说。胜非之日:“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建亦非胜:“为学疏略,难以应敌。”张禹先事王阳,后事庸生,采获所安,号《张侯论》。盖皆承浮丽之风,采获牵引,期于饰说应敌,自是章句滋而大道熄也。《前书·儒林传》:申公弟子称许生、徐公,皆守学教授。董生弟子称赢公,守学不失师法。张无故守小夏侯说,郑宽中守师法教授。至是能守师法殆鲜矣。严彭祖、颜安乐质问疑义,各执所闻。王式日:“闻之于师具是矣,自润色之。”孟喜改师法,秦恭增师法至百万言,故《章纪》诏书有云:“虽日师承,亦别名家。”浮华无用之言,至是而大炽。刘歆、班固、杨终所讥为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分文析字,烦言碎辞,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者,皆谓此也。徐防、樊准亦谓其妄生穿凿,竞论浮丽,则至东京而今文之弊极矣。班固言:“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讫于元始百余年,传业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盖利禄之路然也。”其弊皆自武帝启之,必谓汉人之学为皆笃信谨守者,未必然也。  汉初经师传学,繁于传记,略于训说,六艺经传以千万数。而《尚书》初出屋壁,时师传读而已;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疑;丁将军作《易说》三万言,训诂举大义而已。《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其于训说之略,大抵如是,则以师儒之皆致力于传记也。自罢传记博士而章句蔚起,委曲枝派.烦言碎辞,其弊遂至以遵师为非义,意说为得理。故徐防请策试:“宜从其家章句开五十难以试之,解释多者为上第,引文明者为高说,若不依先师,皆正以为非。”鲁丕亦言:“说经者传先师之言,非从己出,若规矩权衡之不可枉也。法异者各令自说师法,难者必明其据,说者务立其义,浮华无用之言不陈于前。”盖末流之害既深,故徐防、樊准皆思正言以救其弊。刘歆斥博士为信口说而背传记,许慎诟俗儒为怪旧艺而善野言,古文之学,遂乘之而起,则今文学者有以致之也。马融答刘壤,郑玄答何休,必日“义据通深”。李育、贾逵争论今、古学,必日“往复皆有理证”。盖承博士倚席不讲,儒者竞论浮华之后,徒言义理不足以振其颓,必以证据济之,以引文明者为高说,两京之学,至是而又一变也。  ……

经学抉原 经学导言 作者简介

蒙文通,四川盐亭人。曾任成都大学、南京大学、河北大学、北京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等校教授。著有《经学抉原》《古史甄微》《中国史学史》《周秦少数民族研究》等。在经学、史学、民族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商品评论(2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