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梦里孤山:丁天缺艺术人生

梦里孤山:丁天缺艺术人生

作者:丁天缺著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1-01
开本: 24cm 页数: 355页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69.1(6.4折) 定价  ¥10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梦里孤山:丁天缺艺术人生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0317529
  • 条形码:9787550317529 ; 978-7-5503-175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梦里孤山:丁天缺艺术人生 本书特色

丁天缺,原名丁善庠,1916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受教于西画系主任吴大羽。丁天缺的一生,坎坷蹭蹬,备尝艰辛。坚持绘事之余,他笔耕不辍,翻译大量西方画家作品及艺术理论。 本书围绕丁天缺先生的艺术人生进行讲述,缅怀中国老一辈杭州国立艺专艺术家的坎坷人生,钩沉中国主流艺术史之外的历史。

梦里孤山:丁天缺艺术人生 内容简介

  丁天缺的作品,以至真至美的内心情感观照世间万物,博大深沉,决不取媚时俗。他的每一件作品,虽在画布上完成,但总有一种雕塑的震撼,具备大刀阔斧、精微深刻的非凡功力。其人物肖像,惜墨如金,入木三分。文字内容以自传和论文两部分为主,加配图。文集是一本以阅读为目的的图书,全面展示了丁天缺的艺术主张和艺术实践。

梦里孤山:丁天缺艺术人生 目录


梦里孤山的撞钟人
我的先生丁天缺
《顾镜遗梦》节选
自序
引言
天上少颗星地上添个丁
顽皮的童年
家殇
望子成龙落了空
走进艺术的殿堂
友人之死
临国难而播迁
国立艺专
迁校昆明
丑的罪过
安江村
贵阳的奇遇
在重庆
寄寓成都
剑门天下雄
苏东坡的故乡
三台女中的风波
抗战的伟大胜利
第二次回乡
回到艺专的点点滴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学校军管
浙江医学院
韵玉的诞生
招聘团
公审大会
劳教生活
围垦拾遗
留场就业
遣送原籍
国殇
临时工
美术译丛
再度离校
20年后
申请去法签证
来到世界艺术之都——巴黎
60周年校庆
《赵无极自画像》的出版
白内障手术
校庆70周年
《艺舟夜楫》的问世
画展的筹备
朱德群突然来到杭州
展览会花絮
成家立业(附录)
巴黎画展的前前后后
顾镜遗梦
“这里+那里”在北京美术馆展出
噩耗
故乡行
师妹李尘生的来信(附录)
杭州画展
丁天缺绘画作品
论著与译文
绘事琐谈
忆法语教授黄纪兴先生
我们青年时代的朋友——抽象派大画家赵无极
怀念吕霞光先生——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吴大羽教授追悼会悼词——由大会沈柔坚先生朗读
《格特鲁德·斯坦因肖像》的艺术价值
毕加索其人其事
艺术专论译丛
二十世纪精神:视觉形象
色彩
色彩论
色彩赢得了独立
凡·高的思想
现代绘画的先驱者——塞尚
塞尚的模样
《毕加索评传》遗篇补译
赵无极八幅石版画释义
墨的游戏
后记
编后记
展开全部

梦里孤山:丁天缺艺术人生 节选

  《梦里孤山/丁天缺艺术人生》:  天上少颗星 地上添个丁  闲来无聊,揽镜自窥,发现自己丑得真是见不得人:塌塌的鼻子,小小的眼睛,大大的门牙,撅撅的嘴唇。人间或有丑八怪,我该当之而无愧。既然我父母都长得端正俊美,那么这丑模样又从何而来呢?我猜想:也许我原是天庭一名不甘驯服的小鬼头,得罪了上苍,他才给我一副丑嘴脸,罚我下凡,尝尝那不听话的滋味。说真的,这丑字真让我吃了一辈子的苦头。  有人说,我的家族原有一连串荒诞的传奇,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至少是我高曾祖的祖上。他排行老五,举人出身,家境富裕,尤爱摆阔。有一次,他坐着敞顶的小轿,到田头兜风。那是盛夏的一个傍晚,他斜倚着轿椅,轻摇折扇,四顾田园,自得其乐,一时忘情,手里的折扇落地了,当时随从抢着拾了起来,交还给了他,他就随手赏一吊钱。一吊钱,据说当时便可养家糊口,过上几个月的好日子。  这位祖爷爷当时已很有钱,只是越有钱越想发大财,深感务农收益太薄,决心兼事工商,于是就在村边办了一爿油厂。每年大豆上市的季节,他就雇上18条大船,北上常州。一靠岸,埠头上早就有好多人在迎候他了,只要谁抢先接到他坐船的铁锚,谁就会得到挂在锚头上的一吊赏钱。他还通知全市粮商,三日内大豆只进不出,好让全部大豆由他装足运回。由于上述种种阔绰排场,四乡就给他起了个绰号“五阎王”。这个绰号,是贬是褒,年代久了,已无从考证。只是他身后还有一段荒诞的插曲,可以引作旁证。  他已70多岁了,一清早便习惯性地坐在堂屋中央,等待子孙前来请安用膳。谁也没有料到,他虽端坐在太师椅里,却早已没有了呼吸,于是全家忙着料理丧事。按乡间迷信的旧习,在大门石阶西侧要放上一碗清水,浸上三支灯草,作为长明灯的象征。子孙亲友,都在堂屋守孝。谁知(当然是传说)这盏盛水的长明灯真的炎炎磷火,迤逦三五里,直达里塘渎的一座城隍古庙。庙里也是一片磷火明灭,而且从庙里到家门的沿途,有人还听到飘渺的乐声。于是四乡的村民都说:“五阎王上任城隍爷了。”后来,又不知谁做了个主,索性把庙里的城隍爷换了个姓,改姓丁了(传说,天下城隍都姓杨?)。  这位新上任的城隍爷,似乎威灵显赫,每逢久旱求雨,久雨祈晴,甚至飞蝗过境,求之必有灵验。于是乡民们除了庙里塑了泥像外,还给他刻了个活动的木身。每年4月间,在他老人家生日之际,乡民们便抬出木身神像,举行赛神会,巡行四方,真是热闹非常。*有意思的是神驾经过村头巷尾,会众便高呼:“城隍爷到了!”但来到我们家门前的时候便改口高唱:“丁太爷回来了!”  按惯例,神驾来到门前时,一定驻轿片刻,家人得在门前石场上摆设香案虔祭一番,鸣炮迎送。即使日寇占领时期,也没中断过。而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旧庙也许早改为民居,甚至夷为平地。  1916年,农历十二月初二凌晨,我便降生在这个荒诞不经的楼房里。偏偏那年迎来百年不遇的寒潮,据我祖母等长辈们的记忆,门前的小河湾都兜底冻了,一连封冻了45天,檐前的冰柱,长得直挂到地面。又说我生下来便没了气息,经接生婆在我的屁股上连击三掌,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就此活到今天。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