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记住乡愁

作者:唐玉霞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4.3(7.0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记住乡愁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9664361
  • 条形码:9787539664361 ; 978-7-5396-643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记住乡愁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11篇“行走”、13篇“艺”、12篇“访谈”、11篇“味道”、12篇“我说”、13版“我们的节日”,一共7个栏目100多篇文章、200多张照片、30多万字稿件,沿着乡愁的根系行走,寻找乡愁的源头,《行走》的文笔纵横,《味道》的生动活泼,《守艺》的娓娓道来,《我说》的冷静剖析,《访谈》的深度见解,以及《我们的节日》情感释放,“故事”的感染力,“记住乡愁”在体裁和文字风格上千姿百态,这种配合重大主题及时推出的系列、深度策划,通过栏目带动版面,立足本地文化特点,既将历史文化通过现代方式展现出来,也将**的新闻热点与本地文化内涵结合起来,以一年的时间,由点及面,软化、细化、实化、深化,展现了报纸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表达了纸媒对于新闻热点的解读价值,彰显了纸媒对文化推动力的贡献。

记住乡愁 内容简介

  乡愁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记住乡愁?记住乡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在哪里?《芜湖日报》从2015年年初开始,走进乡愁,组织了一个贯穿全年的策划——“记住乡愁”。从理论的高度探索乡愁,从情感的深度回味乡愁,从行走的步履中丈量乡愁,从传统手艺里解读乡愁,从曾经充分地表达乡愁的诗词歌赋中追溯乡愁,每周有一至两篇稿件或者版面的刊出。这些兼具新闻与副刊特点的深度报道、文化访谈,无论是对标题的斟酌、内容的选择,还是对事物本身的认知,对情感的理解,挖掘更深,表现更新,内容更活,手段更多,眼光更为独特,形式更富于个性,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敏锐的新闻触觉,抓住热点,踏准节点,善于发声。  因为热爱,所以记住——乡愁的情感分量  什么是乡愁?这是策划先落笔的部分。茅屋上袅袅的炊烟,牧童的短笛,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传统意义上具有物化标志的乡愁。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往上数二至三代,都来自农村,即便后来远离土地,记忆深处依然有泥土的气息、稼穑的过程。中华文明,是从农耕岁月里诞生、丰厚、完善、传承下来的,对于农耕文明的怀旧是如今大多数中国人记忆的底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而现代意义上的乡愁就是这样一种长期凝练出的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记住乡愁”的策划**步是走进这些具有物化标志的乡愁载体。立足本地文化特点,是我们的出发点。芜湖作为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城市,历史积淀深厚,很多古镇虽然日渐凋敝,但是久远的文化脉络依旧随处可寻。我们有三个接地气的栏目《行走》《守艺》《味道》,以实地采访调查为主。《行走》栏目是走进芜湖的古镇老街,探寻一座古镇一条老街繁华的历程与衰败的根源;《守艺》栏目是采访传统手艺人,记录草根手艺人,譬如裁缝、木匠、箍桶匠的技艺与生活,他们的手艺是手工技艺,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传承和生活习惯的积累,从而成为“乡愁”的内容;“味道”则是舌尖上的家乡与记忆,每个人的胃里都住着故乡,芜湖的美食又历来为人称道,食物特色的形成有着长期的生活磨砺,也是积攒在味蕾之上与记忆深处的一代一代家乡情感。

记住乡愁 目录

代序 乡愁的生命力离不开地域文化传承唐玉霞

行走系列
无城西望独蜀山
烟雨江南西河远
何湾深处问龙山
恋恋书香读胡湾
一脉乡愁寄中分
一纸风情话襄安
芦飞荻港归帆渺
秋到黄墓草未凋
秋风古道访花桥
始知平铺又冬深
清弋江村柳拂桥

老手艺系列
老街*后的铁匠
剃头匠:耄耋老人的推剪人生
牧蜂匠:追花逐梦酿甜蜜
竹编匠:竹篾为线编织生活
刻章匠:峨桥有位“郭铁笔”
糕点匠:我添故乡一抹香
歪树直木匠
石匠:雕刻石头的人
裁缝:巧手裁就百家衣
白铁匠:梆梆声中的热闹与冷清
钟表匠:老街的时光修理师
酱菜师:让岁月沉淀舌尖
篾匠:竹篾青黄编织多彩人生

味道系列
芜湖面条:面面俱关情
芜湖小笼汤包:包不住的故乡味道
芜湖野菜:舌尖上的家园
长江刀鱼:*鲜的故乡记忆
芜湖鸭肴:江城无鸭不成席
芜湖卤味:市井味中有千秋
芜湖家常菜:*朴实的家乡味
芜湖小吃:小吃大味道
芜湖豆干:指尖老手艺舌尖老味道
芜湖螃蟹:“蟹”逅在江城
芜湖炒货:炒不完的滋味和精彩
芜湖腊味:五味杂陈又一年
……

故事系列
访谈系列

后记
展开全部

记住乡愁 节选

  《记住乡愁》:  落户胡湾的胡姓人家,绝大多数世代务农。固然,中国农民都怀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但是自发自主办学是突破性创举。力主办学的胡宗璆、胡朝熙、胡宗琚三人都是补增(又称增生,即增广生员的简称,指在定额以外录取入府、州、县学者),在族人中颇有威望和号召力。胡宗琚曾被推举为芜湖县东南镇自治会议长。胡朝熙于安徽法政学堂毕业后,曾分发苏州任知事,后因母忧去职。胡宗璆曾在河南省某县任典史,辛亥革命后回家乡。胡宗璆早在求学时就接受康梁维新思想,回归故里后,更是积极支持废止科举倡办新学的举措。两斋小学创办时,除捐助部分资金外,他还将家里的桌椅几凳、内室门板和屏风(旧式穿枋屋的隔墙板)悉数运送学校供用。在新式学堂尚未被守旧观念的族人接受时,带头将次子胡稷咸送入洋学堂接受教育,以后逐步将稍小的四个儿子分送两斋小学就读。在他的带动下,族人陆续将子弟送到两斋小学读书。  当时的师资,是聘请胡氏一族中从洋学堂毕业的青年担任,学生也是胡氏子弟,招生不分男女,但是*初并没有女生入学。经费以本族公堂田的谷租(旧时宗族公有的祭祖田,平时租给少田或无田户耕种,种田户按时缴纳一定的租粮或租金)充用,学校开设国文、算术、艺体和英语课程,采用黑板、粉笔上课,一改先前私塾“坐学点书”旧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小学。  经过两斋小学教育的胡氏青年,得以走出胡湾,到全国各地继续求学。学有所成时,他们又积极回到家乡,用自己所学进一步促进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鼓励子弟安心读书,在胡宗璆倡议下,胡氏宗族增设了一条族规:凡是升学到外地读书的本族子弟,均按路程的远近给予津贴,费用在公堂田租中列支。彼时培养的学生以后成为教授的非常多,比如,被誉为“一门五教授”的胡宗璆一家,除长子胡朝麘外,其余五子皆为教授:胡稷成为北大教授,胡朝冕为江西师大教授,胡溅成为安师大教授,胡嶽成为江苏水利学院教授,胡豁成为河海大学教授。抗战前,两斋小学改为绵化小学,意为希望知识传播、教化能长久地绵延下去。胡氏重新规定:凡胡氏子弟,不论贫富贵贱,不分男女,人绵化小学读书一律实行免费;对本族大、中学生实行分等补贴,*高者每年可享受20石(约合3000斤)稻谷的补助。奖学措施极大地刺激了族人争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形成了胡湾办学的第二次热潮,不仅培养了众多的男性人才,也培养出不少的女性人才,如胡鸣秋(仲瑾)就是这时在绵化小学读书的,后来成为芜湖县**位女大学生、女教授,她的妹妹胡鸣波则在绵化小学毕业后走出胡湾,*终成为芜湖县**位留美女学生。  抗战时期,绵化小学易名为国民小学。那时胡湾属于半沦陷区,教学不能正常进行,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1946年秋,在国民小学的基础上,芜湖县**所农村中学——芜湖县私立白连中学在胡湾成立。原有小学附属中学,同时附设一个高中补习班。校舍除利用宗祠外,新扩建教室两幢21间,经费利用原学田收入,不足部分从白沙、十连两圩募集,再争取县政府补助一点。师资从上海、南京、安庆、芜湖等大中城市聘请教师,一时各科咸备,人才济济。附近乡村及邻县南陵、宣城等地青年纷纷前来报考就读,中小学学生骤增至近500人,形成了胡湾办学的第三次热潮。白连中学的教学质量非常高,学生后来成为教授的非常多,并且**次有了外姓人才。  1949年年底,胡湾学校由族办学校变成公办学校,学校也培养了很多的高级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由该村学校毕业后外出深造,且毕业于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学子百余人,取得副教授等以上高级职称者67人,其中任国内外大学教授者19人,从事高尖端科技工作者36人,获得博士学位和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研者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5人。应该说,在当时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年代,从一个缺乏教育根基的地方突然涌现出这么多高级知识分子,成果令人欣喜,现象更值得深思。  胡湾的兴学办教成功,亲历其中的胡功篱老人归纳为“校风正、学风淳”的优良传统。兴学、发展、自强、成才的教育理念不仅超前,且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招生不分男女性别,不论贵贱贫富,有教无类;普及小学教育,后期普及初中教育,还扩大到外姓外族;办学者意识超前,面向全国招聘老师,教师素质高,教育质量有保证。难能可贵的是,学生结束了在胡湾的教育后,该村采取奖学措施,鼓励学生继续深造,使人才的培养可持续。胡湾的教育走的是良性循环之路。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