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

作者:杨斌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9.7(7.2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 版权信息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 本书特色

本书的研究成果主要基于2017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研究基金委托研究项目“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产业合作共赢研究——基于产业政策、产业竞争力分析”。全书共分4章,分别讨论“16 1”合作共赢的基础与进展、“16 1”合作共赢关键影响因素分析、“16 1”合作共赢建议和“16 1”合作共赢典型案例。本书除力求阐明的合作共赢概念和“16 1”合作共赢主要影响因素外,也注意从中东欧国家视角出发,提出合理、科学、可行且务实的合作分析与对策建议,尽量遵循“16 1”合作的“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核心理念。
本书适合政府和企业的相关从业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 内容简介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作者通过采访中东欧国家的商务或经济参赞获取*权威和可靠的资料,分析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合作现状,介绍中东欧国家对“16 1”合作的*想法与建议。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 前言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在10月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随即破茧而出,并获得全球众多国家的响应和共鸣。共同建设“一带一路”逐渐成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共同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双边或多边的产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截至2018年8月27日,中国已与10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118份相关合作协议,与法国、德国、韩国、奥地利等10多个发达国家建立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黄勇. 扩大产能合作,完善全球产业布局[N]. 人民日报, 20180615;李晋.光明网.https: //baijiahaobaiducom/s?id=1609949997998220614&wfr=spider&for=pc;http: //wwwgovcn/xinwen/201808/27/content_5316939htm. 2018年8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就下一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要求时指出,未来应“以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和生产能力拓展为合作重点,解决好重大项目、金融支撑、投资环境、风险管控、安全保障等关键问题,形成更多可视性成果,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推动这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有着良好的历史传统,尤其是2012年建立的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下文简称“16+1”合作),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16+1”合作提供了新的理念和目标。在“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的共同推进下,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多个领域的合作获得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产业合作也不断结出硕果。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前言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于2017年承担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研究基金委托的研究项目“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产业合作共赢研究——基于产业政策、产业竞争力分析”。我们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作深入研究后发现,“16+1”合作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机组成,是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合作共赢既是“16+1”合作的组成部分,又是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全方位深度合作的关键力量。“16+1”合作提出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明显增强,与波兰、捷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四国的合作尤为突出。未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中东欧国家作为一个地区板块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和核心资源优势,立足中国的产业、资金和市场优势,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准则,在优势互补中拓展合作共赢的空间,在交通设施、旅游、矿产、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寻求合作上的突破,全面推进中国和中东欧地区的友好合作关系。
  完成该研究项目之后,我们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形成了本书的研究成果。首先,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近5年的贸易(商品和服务)和对外直接投资情况进行梳理。其次,阐释“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产业合作的促进作用。然后,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维度评估中东欧国家的投资环境。*后,结合中国和中东欧地区的比较优势,综合评估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未来合作潜力,并就未来合作给出相关建议。
  研究过程中,我们有幸访谈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总负责人、前驻瑞典大使兰立俊先生,中国—中东欧合作事务特别代表、前驻罗马尼亚和捷克大使霍玉珍女士,以及中国保加利亚驻华使馆经济参赞Stoian Nikolov先生、斯洛伐克驻华使馆经济参赞Miroslav Tomo先生、爱沙尼亚驻华使馆经济参赞Merike Grünthal女士、波兰驻华使馆经济处一等秘书Jolanta Iwanicka女士等上述调研对象职务均为被采访时所任职务。,并获得了斯洛文尼亚驻华使馆经济参赞助理Zhuo Ling女士、马其顿驻华使馆三等秘书Bekri Ajdini先生、匈牙利驻华使馆经济参赞助理Yu Bowen女士、塞尔维亚驻华使馆经济公使Bojan Cvetkovic先生、克罗地亚驻华使馆经济处三等秘书Dalija Budia女士等对我们所提出的问题的书面回答。此外,在2017年12月我们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 中国—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研讨会”上,我们有机会聆听了中国—中东欧合作事务特别代表、前驻罗马尼亚和捷克大使霍玉珍和时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任、丝路产业与金融国际联盟理事长曹文炼分别作的题为“‘16+1’国家合作5年来的进展、挑战及对策建议”和“‘16+1合作’下的合作共赢与金融支持”的主题发言,以及前驻波黑、马其顿大使董春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前驻中非大使孙海潮,前驻阿尔巴尼亚、亚美利亚大使田长春,前驻匈牙利、荷兰大使朱祖寿等多位专家结合外交实践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给出的真知灼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涛涛教授、杨德林教授、段志蓉助理教授、谢真臻助理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杨震宁教授等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多次参与研讨,就研究过程的组织推进、研究内容和重要观点提出了宝贵建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周英超参与了部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在此,我们一并深表谢意。
  从合作共赢的视角探究不同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事项,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于书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请读者不吝指正。
  作者
  2018年10月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 目录

第1章“16+1”合作共赢的基础与进展1
1.1中东欧十六国概况2
1.2“16+1”合作机制建立及“一带一路”倡议
以来的国别合作18
1.3“16+1”合作机制建立及“一带一路”倡议
以来的合作走势30
1.4“16+1”合作共赢面临的主要挑战34
第2章“16+1”合作共赢关键影响因素分析43
2.1评价指标体系44
2.2政治因素46
2.3经济因素55
2.4文化因素66
2.5技术因素71
第3章“16+1”合作共赢建议78
3.1始终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783.2重点推动“窗口”产业的“走出去”与“引进来”81
3.3推动三方合作,对接欧洲发展战略96
3.4推动中资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的产业合作100
第4章“16+1”合作共赢典型案例104
4.1长虹在中东欧的合作共赢104
4.2万华在中东欧的合作共赢109
附录1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114
附录2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120
附录3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130
附录4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里加纲要139
附录5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151
附录6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菲亚纲要164
附录7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178
展开全部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 节选

第3章“16+1”合作共赢建议
  经济合作是“16+1”合作的重要抓手。中国与每一个中东欧国家的产业合作,都是“16+1”合作共赢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全方位深度合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东欧地区总人口超过1.2亿,人均收入在全球中居于高收入水平或中等收入水平。中东欧国家拥有不容忽视的市场需求,在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方面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加上毗邻西欧发达国家,与中国的产业合作潜力巨大。本章将就未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国际产业合作共赢提出若干建议。
  3.1始终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
  (1) 坚持“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国际产业合作,需要从中国大国外交战略的高度出发,充分考虑中东欧国家现实和长远的国家利益诉求,全面统筹规划,稳扎稳打,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国在人口规模、消费能力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因此“16+1”合作初始,必先以中国为主导,刺激中东国家经济增长,增加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的信任与重视。以旅游合作为例,2015年,中国居民出境旅游人数是外国人入境人数的5倍,同比增长10%(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2%),中国旅客境外消费总额达2 150亿美元,购买力全球** ,短期内“16+1”旅游合作*大受益方必然是中东欧国家。但长远看,旅游合作是“16+1”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重要载体。旅游合作不仅可增加中东欧国家经济增长对旅游业的依赖,进而重视“16+1”合作关系的建设,还可通过旅游增进两地区的民心相通,增加中东欧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减少中东欧地区公民和媒体对中国及中国企业的负面认识,为未来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其他领域的投资打下声誉基础。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第3章“16+1”合作共赢建议(2) 投资中东欧地区需提高风险规避和危机管理意识。投资中东欧国家离不开东道国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支持,企业需要先了解东道国重点扶持产业,其次与东道国工会、居民或社区建立和谐关系,同时学会与地方媒体和官方打交道。一系列的配套工作,可帮助企业加深对欧盟规则和欧盟消费者的了解,为企业风险规避以及危机管理打下基础。
  此外,我们还应鼓励政府联合企业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或基金会(由地方精英组成)等机构,这些机构可帮助政府了解东道国民意和总结意见,帮助企业收集投资信息和深入调查等,在关键时刻还可以替企业出面公关;提倡企业聘请欧盟规则审核人作为专家顾问,定期指导企业发展规划,杜绝不符合标准的管理措施。
  中国企业切勿将中东欧看作出口集散地或销售中心,要以提高地方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建立合作关系。近年来,中东欧地区的智库和媒体对中国的态度虽有转变,但反华声音依然可见。部分中东欧国家的政府官员表示,希望通过中国的投资带动地方就业和经济发展,强烈反对中国只是把中东欧看成销售中心。获取资源和占领市场固然能够*大化企业的利益,但却不是明智之举,因为这种心态无法建立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3) 需要充分顾及中东欧地区的各个利益相关方。中东欧又被称为德国的“后花园”,中东欧国家主要贸易和投资合作地区也以德国和其他欧盟成员国为主,这意味着在经济、政治和能源等领域,中东欧地区对德国非常重要。如今,中国和德国关系已进一步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企业进入中东欧地区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试水,熟悉欧盟法律法规,未来能够更顺利地进入包括西欧发达国家在内的整个市场。中国在深化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时,应该注重与西欧发达国家投资领域的重叠,切勿以抢占和分割西欧发达国家的利益为目的。客观来看,合作摩擦不能杜绝,但中国应该秉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态度建立“16+1”合作,尽量减少与其他欧盟国家的利益冲突。
  (4) 正确看待友好合作中的贸易、投资等摩擦,关键时刻要用欧盟和WTO的规则与法律保护自身权益。中国经济崛起增加了欧盟国家的压力和对中国的戒备心,所以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必会面临摩擦,国家和企业都应以平常心看待和冷静处理。首先,鼓励中国企业提高防范意识,采取提升产品竞争力、制定合理价格、抵制恶性竞争、多元化出口等经营策略,降低被起诉的可能性。企业如果被东道国起诉,也无须惊慌和急于妥协,在遵守欧盟和WTO各项规则的同时,也要学会使用欧盟和WTO的法律与争议解决程序维护自己的权利。以反倾销为例,企业首先要有健全和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积极应诉的同时,加强与商会、协会、政府和其他被诉企业的密切配合。遇到不公正的做法时可利用进口国内司法提出诉讼,并及时向中国政府反映诉讼中的问题,推动国家政府在世贸组织寻求争端解决保护。其次,中国政府可通过双边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加强两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国际产业合作取得更多的成果与进展。
  3.2重点推动“窗口”产业的“走出去”与“引
  进来”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未来的国际产业合作走向,需要充分考虑双方的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目标。
  通过将中东欧国家的特色产业、鼓励发展的产业与中国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对比(表31和表32),再结合中国、中东欧国家的比较优势,我们明确了既满足中东欧国家发展目标、又符合中国发展利益的合作领域和具体方向,本书称之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国际产业合作共赢的“窗口”产业(图31),分别为: 交通运输业下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服务业下的旅游业、采矿业下的石油和煤炭等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科学研究下的生物医学技术研发。表31中东欧国家特色产业与鼓励发展产业国家特 色 产 业鼓励发展行业阿尔巴
  尼亚农业、 工业旅游业、电力行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电信行业爱沙
  尼亚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IT和电信、金融业、化学工业、农业、旅游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新能源、通信续表国家特 色 产 业鼓励发展行业保加
  利亚纺织服装业、化工工业、玫瑰油产业、葡萄酒酿造业、乳制品加工业、旅游业制造工业、能源产业、计算机技术研发、教育和卫生、高科技领域波黑燃煤发电业、水力发电业、旅游业、林业和木材加工业、金属加工业、食品与农业加工业能源、矿产、水资源开发、农业、食品加工业、环保领域、旅游波兰农业、矿业和矿山机械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电子工业、木材加工业、轻工业、旅游业汽车、电子、航天航空、生物科技、现代服务业捷克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器电子工业、制药和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工程机械、高技术制造业、商业支持服务克罗
  地亚旅游业、造船业、食品加工业、制药工业、农业、林业基础设施、新能源、旅游设施拉脱
  维亚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畜牧业、林业大型长期投资项目、高新技术立陶宛木材加工业、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生物技术产业、激光产业、工业农业、高新技术行业、工业园/研发中心建设马其顿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业、金属制造/汽车/电器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编织和皮鞋业、建筑业、农业/农业综合产业、食品加工业、烟草和香烟业、旅游业汽车配件、软件开发、食品加工、医药、水能开发、精细化工、旅游开发等塞尔
  维亚农业、汽车制造业、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钢铁产业基础设施、旅游、交通、能源等斯洛
  伐克汽车制造业、电子工业、冶金和机械制造业、农业、旅游业旅游类高附加值产业斯洛文
  尼亚汽车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化学和医药行业、能源产业、电气/电子工业、信息和通讯业、旅游业、批发零售业工业生产、技术研发、旅游匈牙利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制药业、生物技术产业、电子工业、物流业汽车、生物制药、通信、电子、健康食品、食品加工、绿色经济等罗马
  尼亚农业、葡萄酒酿造业、零售业、化石工业环保、通信、研发、加工工业、IT注: 根据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整理。表32中国重点指导发展产业类型产业发展指导政策产 业 类 别富足产业《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走出去产业《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30号钢铁、铁路、有色金属、建材、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海洋等装备制造业升级产业《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30号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转型产业《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强化产业《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注: 根据国务院官网的相关文件资料整理。虽然《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表述中提出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电力、化工等12个国际合作领域,但我们认为国际产能合作应全领域覆盖,而这12个合作领域只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需求提出的重点推进合作领域。考虑到“16+1”国际产业合作是双向的,所以合作不仅要从中国利益出发,也要考虑中东欧国家的诉求,该12个领域并非都是中东欧国家重点推进合作领域。根据对中东欧国家的国家发展政策了解,我们认为“16+1”*佳合作领域应在两地区目前重叠的领域重点推进。
  图31“16+1”国际产业合作共赢领域
  3.2.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产业合作
  2017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建筑行业上榜13家企业(中国有8家),前6家来自中国。中国工程和建筑企业的规模与技术已位居世界前列,在承建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领域优势突出,交通基础设施可成为“走出去”重要产业之一。通过全面了解,多数中东欧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出现陈旧、老化现象。例如,爱沙尼亚的客运列车平均使用时间已达40年,机车严重老化,整体基础设施的国际竞争力偏弱。再如,波兰近达1/2路线*高行驶速度仅60千米/时,1/3路线需要维修与维护。因为其铁路网络技术严重退化,波兰铁路货运总量比重近年出现下降趋势。还有,罗马尼亚的铁路除了不能24小时运营、经常需要封闭维护、线路电气化程度低之外,还因技术和配套服务落后与管理不人性化严重影响其跨境运输效率,仅穿越罗匈边界就要耗费4~5小时。
  落后的基础设施影响了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得到中东欧国家的重视。为了发展本国的基础设施,个别中东欧国家甚至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提供优惠政策。中东欧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与重视增加了中国工程企业在中东欧地区的发展空间。根据泛欧交通运输网协议和中东欧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表33),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有三大方向: **,公路建设是中东欧地区市场规模*大的投资领域,以高速公路建设为主要投资方向;第二,铁路网络改造和能力提升是铁路建设的主要投资领域,以维修扩建、高铁新建、技术提升和现代化升级为重要投资方向;第三,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航运、港口基础设施是中东欧国家另一个重视的投资领域。续表表33中东欧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依欧盟要求,成员国须编制交通总体规划(目前要求规划到2030年)方可获得欧盟资金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目前关于详细基金资助金额尚未查询到。国家详细交通发展规划爱沙尼亚爱经济交通部2013年提出利用来自欧盟基金的4.47亿欧元改善国内交通网络,发展过境中转运输业。随后因资金有限调整政策,针对严重老化的公路采取“以修为主、以建为辅”。爱政府还计划建设一条“波海高铁”(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估计2017—2019年启动,2022—2024年完工,总造价36亿欧元,欧盟提供约75%的资金资助。除此之外,爱政府还规划了港口基础设施的增建,包括塔林港口、穆嘎港的扩建措施保加利亚根据《2014—2020年发展规划》和保加利亚公路基础设施署的报告,建设现代化全国基础设施需165亿欧元,其中公路需37亿欧元,铁路需33亿欧元。2017年9月6日,保总理博里索夫赴希腊访问时,与希腊签署铁路建设谅解备忘录,计划连通希腊萨洛尼基—卡瓦拉—亚利山德鲁波利斯—保加利亚布尔加斯—瓦尔纳—卢塞港口等多个城市波黑2017年7月,在特里雅斯特召开的欧盟和西巴尔干峰会期间,波黑提出价值1.2亿欧元的7个交通设施项目正在等待欧盟核准,包括波正在计划的泛欧洲5C高速公路和布尔奇科港扩建。据了解,波计划在2010—2020年内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0多个,总投资规模达218亿欧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是重点投资对象续表国家详细交通发展规划波兰波兰在《2020交通发展战略及2030展望》和《2023铁路发展计划》等规划中提到高速公路、铁路和码头的建设与整合,计划在2020年完成7 200千米的高速公路建设,提速和现代化大部分铁路,完成连接泛欧交通运输网,新建并扩建一批(深水)集装箱码头。按照计划,波政府在2023年前将在铁路基础设施方向投资675亿兹罗提,其中约510亿兹罗提源自欧盟2014—2020年环境和基础设施“连接欧洲”项目克罗地亚2010—2014年,因车速较低、铁路交通不便捷导致克全国铁路客运量不断下滑(由2010年的66.6万人降至2014年的39.8万人)。为改善铁路交通,克罗地亚海洋、交通与基础设施部规划重点建设3条国际铁路,国内称RH1(卢布尔雅那—萨格勒布—温科夫齐—贝尔格莱德)、RH2(里耶卡—萨格勒布—博多沃—布达佩斯)和 RH3(普洛切—涅姆—萨拉热窝—奥西耶克—栋博堡—布达佩斯)拉脱维亚拉政府对其铁路、港口、机场和高速公路都提出了改造计划,其中尤以波罗的海铁路(Rail Baltic)投资力度*大。拉希望借波罗的海铁路连接赫尔辛基—塔林—维尔纽斯—华沙,项目投资达37亿欧元,85%由欧盟基金融资,计划2020年开工,2025年连接塔林—里加—考纳斯段投入运营,2030年连接华沙罗马尼亚据罗《2011—2020年国家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和《2020交通发展战略》交通运输规划,罗计划改造其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设施,整个交通计划需要455亿欧元。2014—2020年实施计划道路共8条、铁路改造4条、码头改造10个,2021—2030年计划建设道路16条、铁路改造6条、码头改造3个,2030年后计划建设道路7条、河运改造2项。此外,罗还计划根据旅游人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机场承载能力,升级改造12个机场马其顿2017年2月14日,马其顿交通运输部部长弗拉多·米萨伊洛夫斯称,马将利用780万欧元的入盟援助资金修复韦莱斯—格拉德思科和斯科普里—库马诺沃的高速公路,哥斯迪瓦尔—基切沃和斯科普里—布拉切高速公路的建设规划正在进行中塞尔维亚塞政府将斥资4亿欧元用于现有道路的改造,并计划再建98千米高速公路,建设和改造超过120千米铁路,完成贝尔格莱德至巴尔港铁路改造,同时还致力于地方道路建设与现代化改造。2017年3月30日,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塞尔维亚“铁路线汇合点G—拉科维察—雷斯尼克”段铁路修复改造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这是中国公司使用欧盟资金在塞实施的**个铁路项目匈牙利匈牙利新闻报Magyar Hirlap于2017年8月报道,匈政府计划在2022年前加快跨境高速公路网建设,增加6个口岸,建设900千米的高速公路和双程分隔公路,已为此项目预留财政经费82亿欧元。其中包括M4号高速(布达佩斯—罗马尼亚奥拉迪亚)、M30号高速(米什科尔茨—斯洛伐克科希策)、M8号高速(Rábafüzes口岸—奥地利格拉茨)、M85号公路(Sopron口岸—维也纳)、M6号高速(Bóly—克罗地亚)、M3号高速(Vásárosnamény—乌克兰边境)斯洛伐克据斯洛伐克《经济报》2017年7月4日消息,斯国家铁路(SR)计划投入9 550万欧元对北部铁路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2018年末项目发布招标公告。另据斯《真理报》6月29日报道,斯铁路公司(ZSSK)拟安排6 000万欧元新采购10台机车,用于首都布拉边斯拉发和东部第二大城市间铁路提速,新机车运行时速将达到160千米捷克2017年6月,捷交通部部长焦克称,捷交通部提交的高铁建设报告已获得政府批准,该建设预计耗资276亿美元,计划开通布拉格—德国德累斯顿、布拉格—布尔诺及布热茨拉夫,设计时速约350千米,计划10~15年内完成建设。此外,捷交通部计划以PPP方式建设自布拉格至皮塞克市的D 4高速公路,目前正在遴选项目咨询顾问。这项总价值达440万美元的招标合同已经吸引了德勤、EEIP、White & Case(欧洲)和普华永道在内的4家咨询公司注: 根据各国驻华使馆经济参赞处提供的资料、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网等对外发布的公开信息整理。根据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海外资源整合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我们认为以下8个工程建筑类企业具备在中东欧国家投资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项目的能力。它们分别是: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太平洋建设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对于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公私合营(PPP)融资模式在国际上更受青睐。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指由私营部门为基础设施项目
  ……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 作者简介

杨斌,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组织行为与领导力、商业伦理、非市场策略、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李东红 ,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国际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走出去等方面的研究。
汤玲玲,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出站博士后,现任教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主要从事“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