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4-01
开本: 23cm 页数: 405页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26.6(7.0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版权信息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内容简介

本书广泛借鉴国内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理念和成果, 紧密结合教与学的实践, 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面阐述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每一章都从真实的教育教学案例引入, 然后从理论基础、研究事实、教学应用等方面逐步展开论述。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目录

**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理解·反思·探究
阅读导航
**编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二节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第三节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第四节 心理理论
第五节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第六节 心理发展的辩证观
理解·反思·探究
阅读导航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节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注意
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感知与观察
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记忆
第五节 小学儿童的思维与想象
第六节 小学儿童的言语
理解·反思·探究
阅读导航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与情感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性格
理解·反思·探究
阅读导航

第五章 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节 智能差异与教育
第二节 人格差异与教育
第三节 认知方式与教育
第四节 性别差异与教育
第五节 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与教育
理解·反思·探究
阅读导航
第二编 学习心理与教学

第六章 学习的理论观点
**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第二节 学习的联结理论
第三节 学习的认知理论
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理解·反思·探究
阅读导航

第七章 学习动机的激发
**节 学习动机的实质与类型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第三节 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理解·反思·探究
阅读导航

第八章 知识的建构
**节 知识及知识建构
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
第三节 错误概念的转变
第四节 知识整合与学习迁移
理解·反思·探究
阅读导航

第九章 技能的形成
**节 技能及其类型
第二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第三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理解·反思·探究
阅读导航

第十章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节 学习策略的实质与类型
第二节 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第四节 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理解·反思·探究
阅读导航

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实质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创造性的实质及表现
第五节 小学儿童创造性的培养
理解·反思·探究
阅读导航

第十二章 社会规范学习与儡德发展
**节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第二节 儿童品德发展的理论与教育
第三节 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第四节 助人行为及其培养
第五节 侵犯行为及其矫正
理解·反思·探究
阅读导航
第三编 教学心理与教师

第十三章 教学活动的设计
**节 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 教学目标与任务的设计
第三节 教学媒体与环境的设计
第四节 教学模式与策略的设计
第五节 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
理解·反思·探究
阅读导航

第十四章 教师的职业发展
**节 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
第二节 教师职业素质及其成长
第三节 教师的角色与角色冲突
第四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理解·反思·探究
阅读导航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节选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2版)》:  一、心理发展的认知建构论  (一)儿童认知发展的机制  1.动作  皮亚杰十分重视动作在儿童认知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儿童的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皮亚杰强调儿童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正是这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儿童的心理不断地得以发展。而这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正是通过儿童的动作来完成的,动作的本质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adaptation)。儿童通过动作而完成的对于客观环境的认识,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比如,一个饥饿的婴儿会拿起奶瓶,将它做到嘴里,这就是一种适应性的行为。而一个少年在旅行时会通过看地图来找到正确的道路,这也是一种适应。随着儿童的逐渐成熟,他们会逐渐掌握越来越复杂的认知结构,这些结构能够帮助他们不断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环境。  2.图式  皮亚杰认为,图式即儿童对环境作出适应的认知结构。不同的主体对外界环境中的刺激会作出不同的反应,是因为每个主体的图式有所不同。  图式*初来自于遗传,一些低级的动作图式,如吮吸、抓握、行走等,都来自于遗传。这些基本的动作图式对于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通过抓握、举手、爬行等动作,儿童可以不断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因而逐渐获得有用的信息,并学会通过思维来解决问题。  在个体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会不断地得到改变和丰富,逐渐发展出一些更高级的图式。在任何年龄阶段,儿童都要依赖他们现有的认知图式来认识周围的世界。由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认知图式,因此他们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释同样的事物,并得到不同的结论。比如,很多3岁左右的孩子认为太阳是有生命的,因为它会在早上升起、晚上落下。皮亚杰认为,这就是因为这些孩子拥有着“会动的东西是有生命的”这样的基本认知图式。  3.同化与顺应  皮亚杰认为,儿童并不是天生就具有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的,这些信息也不是谁教给他们的,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经验逐渐建构起来的。孩子们每天都在观察周围的世界、触摸周围的物体、感受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适应了周围的环境。而适应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同化( assimilation)与顺应( accommodation)。  同化是指将周围的环境因素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图式。即使没有任何成人告诉过孩子太阳是有生命的,孩子们也会这样想。他们的想法是以他们的经验为根据的。他们看到过很多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当他们看到任何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可以动的时候,他们就会使用这种认知图式去解释它,认为它是有生命的。由此可以说,同化就是使用已有的认知图式去解释新的信息或经验的过程。  顺应是指主体改变已有的图式以适应客观的变化。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会看到越来越多会动却没有生命的东西,比如纸飞机、遥控玩具等。这时,儿童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就会产生冲突,从而出现认知的不平衡。于是,他们对“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图式加以修正,以合理地解释他们所遇到的事情。  同化与顺应并不只出现在儿童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任何时候,我们都在通过同化和顺应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以达到与环境的平衡。*开始,我们往往会使用已有的图式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新问题,这就是同化的过程。而渐渐地,我们发现自己已有的图式不能解决问题,而必须要修正它以更好地适应现实,这时就会出现顺应。  当然,生物性的成熟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使得儿童能够参与越来越复杂的认知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通过同化和顺应建构起越来越高级的图式。  4.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和平衡。  成熟主要是指神经系统的生长。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儿童某些行为模式的出现依赖一定的躯体结构和神经系统的机能。生理上的成熟为儿童的某些认知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是,单靠成熟本身并不能使儿童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  物理因素是指个体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获得的经验。仅仅为孩子提供一些物体是不能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的,还必须要使孩子与这些物体进行相互的作用,使它们成为孩子周围环境的一个部分。物理因素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它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符号等。它同样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皮亚杰认为,环境与教育只能促进或延缓儿童的心理发展,而不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