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那红红的萨日朗

那红红的萨日朗

作者:刘玉琴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68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40.0(6.9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那红红的萨日朗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4153848
  • 条形码:9787204153848 ; 978-7-204-15384-8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那红红的萨日朗 本书特色

《那红红的萨日朗》一书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赤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玉琴历时五载倾心创作。该书以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为时代背景,以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员和赤峰市乌兰牧骑队员为人物原型,以两支乌兰牧骑的经历和所发生的故事为双线结构,讲述了乌兰牧骑不畏艰难困苦,一心为牧民播撒欢乐、传播文化、真心服务的感人故事。是一部了解“红色文艺轻骑兵”工作、解读乌兰牧骑精神的文学读物。 刘玉琴是一位有着15年乌兰牧骑队员经历的老作家。她用五年时间,精心打造的这部作品,是一部乌兰牧骑的青春史诗。也是一代乌兰牧骑队员的精彩传奇。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官布扎布 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是内蒙古文艺的红色名片。本书以细腻、独特、激昂的笔调讲述了红色传奇背后的感人故事。 ——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主席满全 乌兰牧骑的芳华往事,对作家刘玉琴的艺术道路影响深远。岁月改变了她的容颜,但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是她对乌兰牧骑的无限热爱和深深眷恋。而今,她历时五载,呕心沥血,打造出一部讴歌乌兰牧骑的文学史诗。它传承了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和民族文化的鲜活血脉,将红色文艺轻骑兵服务草原人民的激情岁月完美呈现…… ——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樵夫

那红红的萨日朗 内容简介

作者以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和她自己所在的原赤峰市乌兰牧骑队的经历为双线结构,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乌兰牧骑的故事为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乌兰牧骑队员栩栩如生的形象,作者用文学给乌兰牧骑立碑作传,她在用爱给乌兰牧骑留下一部青春生态的史诗。此时出版这样一部作品,恰逢其时,恰逢其势,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的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很好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的红色读本,是“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学习乌兰牧骑精神的全民读本。

那红红的萨日朗 目录

上部
序幕
**章 遭遇狂风源头避险
巫婆保媒定亲莽汉
第二章 救病急阿希达花光彩礼
抗旱灾打出乌兰牧骑井
第三章 难舍民意演出成流水席
半路逃婚加入乌兰牧骑
第四章 拜师学艺会师大兴农场
带伤拉琴照片登上党报
第五章 共创一台戏慰问雷达团
同结互助组捐资助退婚
第六章 邵华为《拉兹之歌》遭诟病
司子健鱼水情深牵慧心
第七章 车陷沙海求夫救场舍亲子
万人工地留“不走的乌兰牧骑”
第八章 救民工共产党员争献血
堵洪水乌兰牧骑筑人墙
第九章 选队员“人尖子”“人样子”
排节目重人才重艺术
第十章 “人尖子”进队干千木跳芭蕾舞
“人样子”入画党报盛赞发短评
第十一章 赶先进车伯尔大练基本功
看报纸清格格苦寻金慧心
第十二章 千千木妖娆段子风痴癫画裸体
苏书记谨慎金慧心带队下基层
……

下部
展开全部

那红红的萨日朗 节选

  《那红红的萨日朗》:  驾辕的马叫黑子,是去年才被车老板子敖长根牵到乌兰牧骑的。从山沟里刚出来,它还没见过照相机。佟家琪抱着那么长的一个大家伙向它瞄准,它不知道那是什么武器,一下子就受了惊,两个后蹄一踩地,就把两个前蹄举了起来。驾辕的黑子一动,拉套的两匹年轻的红骠马立刻也把前蹄举了起来,一辆大车上的十二名乌兰牧骑队员被掀下去一半。  敖长根眼疾手快,一个箭步跳到地上,按下了车的手闸,又扬起鞭子,扫了两匹红骠马的耳朵,车才停了下来。  草原遇到干旱,沙子便拱破草皮趁机翻过身来。所幸,那被摔下去的一半乌兰牧骑队员大都没受伤,有的趁机来了一个后滚翻,滚得头上身上都是沙子。  朴真玉心思缜密,一贯能巧巧地利用时间,她嘴里唱着好来宝,两只手却握着两支扬琴槌在腿上练抡槌。打扬琴可不仅是腕子上的功夫,从手指节到手指尖,都得练出细如发丝的感觉,练这个功夫只有一个诀窍——多练,啥时候手中的琴槌掂在手里,就像用指尖托着两片柳叶,功夫就到家了。刚练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她还得接着练。车往后倾覆,她没来得及后滚翻,“骨碌碌”就翻下车去,夹在指尖上的两支琴槌无一幸免,全都被折断,和琴槌一起受伤的还有她的手指。手指扎破了不要紧,琴槌折断了怎么演出啊!耽误了演出,对一个演员来说,就是塌了天,她“哇”的一声就哭了:“琴槌……琴槌……我的琴槌——”  这副琴槌是她精心修理的,用刀片把槌柄一点一点地刮得薄如蝉翼,手心的汗水把它浸抹得光润而有弹性,一颤动,就像蜜蜂的翅膀在上下翻飞,那震动的频率要多快就有多快、要多急就有多急,又轻又飘,又稳又准。鲍龙斌还给槌头包了自行车的气线,使它打出来的声音饱满圆润;听旋律,犹如小溪流水;听节奏,宛若“大珠小珠落玉盘”。  潮洛濛在被掀下车的一刹那,双臂下意识地抱紧了怀中的手风琴,手风琴没受损,他的脖子在落地时却给扭了,疼得他龇牙咧嘴,大叫着:“来个有劲的,给‘草原红牛’正当正当脖子!歪脖子牛,顶着谁,就是一个斜着的窟窿。”  男队员中顶数跳舞的正月*有力气了,他扳住潮洛濛的脖子就要扭。鲍龙斌走过来推开了正月,怕他扭坏了潮洛濛的脖子。他有个木箱,里面装着理发和家电修理的工具,还有一个绣了红十字的小药箱,备了些常用药和银针、火罐等医疗小器械。农村牧区缺医少药,有了这些,还真能救急。  鲍龙斌扭正潮洛濛的脖子,转身朝一位女演员招呼了一声:“乌日汗,你来,给朴真玉的手上擦点碘酒,消消毒。女同志可别太娇气了,一点小事儿就哭鼻子,多浪费水呀,留着眼泪去抗旱呢。”  乌日汗是老队员,乌兰牧骑刚成立的时候,全队才六个人,她就来队里了。她也是牧羊姑娘出身,拥有满月般的脸庞、修长的身材、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她蒙汉语兼通,舞蹈跳得好,还是报幕员。蒙古语说得像小河流水,流利清澈;汉语说得像风铃临窗,清脆悦耳。牧民们都夸她“眼眉里都是戏”。她和家乡的一位牧民结了婚,有了一个两岁的儿子。儿子出了满月,就到了乌兰牧骑*忙碌的腊月,为了参加慰问部队的演出,她二话没说就给孩子断了奶,把孩子交给了婆婆。  乌日汗从药箱里找出碘酒,抓起朴真玉的手,说:“好嫩的一双手,好心疼哟,让戴眼镜的人看清楚,也会陪着抗旱呢。”说着,笑盈盈地瞥了佟家琪一眼。  脖子不疼了,潮洛潆对大黑马扬了扬拳头:“你这个捣蛋鬼,我白给你窝头吃了,这是沙地,要是深沟,就没命了。没了我们这十几个人,你会拉马头琴吗?你会唱长调吗?你会后滚翻吗?你会心疼人吗?真该把你拴在树桩子上,抽上三十鞭子,再戴上一副‘铜眼镜’,让你看清楚怎么走路。”  潮洛濛指手画脚地表达愤怒,大黑马无动于衷。马车老板子敖长根却不乐意了,打狗还得看主人,数落马,也是对车老板子的大不敬。  ……

那红红的萨日朗 作者简介

刘玉琴,笔名文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赤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为赤峰市乌兰牧骑演员、创作员、副指导员;后任赤峰市红山区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红山晚报》副总编辑。创作和编排电视专题片、电视文艺晚会、电视连续剧、电影、歌舞剧本150多部(台/集),其中30多部(台/集)获得赤峰市、内蒙古自治区、重量奖励。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那白的粉的花》,散文集《琴音集》《琴心集》《山水琴韵》《花香满径》《予人玫瑰——刘玉琴序跋评论集》《色彩与空灵——雪山·古道·戈壁·草原》,长篇纪实文学集《**梦想——范文军与水》,长篇小说《女儿如水》《女儿入画》《嫁接》。其中《女儿如水》获山西省第十一届图书节很好图书一等奖,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和中国作家协会在北京文采阁召开研讨会,并被改编成2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和40讲同名广播小说。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