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清朝涉外战争史

清朝涉外战争史

作者:徐圣言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
开本: 32开 页数: 703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38.6(7.0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清朝涉外战争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404945
  • 条形码:9787568404945 ; 978-7-5684-0494-5
  • 装帧:精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清朝涉外战争史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雅克萨之战、缅甸之战、安南之战、廓尔喀之战、靠前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西北边陲之战、甲戌之战、甲申之战、甲午之战、八国联军侵华之战、中英藏地之战等12场战争。作者以采集史述为主,稍加补缀而成,内容引述严谨,史料丰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清朝涉外战争史清朝涉外战争史 前言

 我是一名农业工程专业的科技工作者,2006年退休以后,终于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主要是看一些历史、地理、宗教和少数民族方面的书籍。这样无的放矢地看了近两年,觉得书海茫茫,无所适从。于是想缩小些范围,选某个朝代,围绕一两个主要问题,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学习。不久,又有了“梦想”:能否写一本普及型、知识型的历史书,作为非文史专业退休老同志的休闲读物及大学生、中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阅读材料。我一直喜欢看战争史及有关战争的小说,所以首先确定以“战争史”为阅读和写作的方向。在泛读了各朝代的战争史后,我把年代选定为“清朝”。清朝战争史著作非常多,要写一本有点特色的清朝战争史并非易事,又经过近一年的阅读和探索,终于找到了“涉外”这个内容。前后用了近两年时间,唯一的成果是选定了本书的题目。
  初拟的书名是《清朝的涉外战争与有关条约》。因为与国内战争相比,涉外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双方谈不拢就可能开打,战争过程中打打谈谈,甚至边打边谈,绝大多数情况下,*后是以签订条约的方式结束战争的。所以就涉外战争而言,主张谈判不是投降,签订条约未必卖国,关键要看条约的内容是否出卖了国家利益。所以,想在本书中尽可能地把有关条约的全文及谈判过程介绍给读者,由读者自己判断该条约是否卖国,卖到什么程度。后来考虑改为《清朝涉外战争简史》,主要是考虑书名应尽可能简短、精炼,突出主题、一目了然;题目中加入一个“史”字,想强调本书是本史学专著,而不是一本故事书。*初设想全书写四五十万字,后来收集的材料越来越多,又觉得对各次战争可以写得略为详细些,*终全书实际字数八十多万字,于是就把题目中的简字取消了。其实从每一章的内容来看,仍然是一部简史。
  选择这个题目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对这些历史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即对这方面的问题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第二,参考资料非常丰富。第三,这个题目避开了中国近代史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也避开了一系列国内战争,如清初一系列统一疆域之战、平定三藩之战、太平军、捻军、白莲教、西北与云南的回民起义等,从而便于集中篇幅描述涉外战争。第四,本书的题材有所突破,即把清朝发生的主要涉外战争集中介绍给读者,并试图从涉外战争”这个角度来解读这些战争。
  本书介绍了清朝发生的十二次*主要的涉外战争:雅克萨之战、缅甸之战、安南之战、廓尔喀之战、**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西北边陲之战、甲戌之战、甲申之战、甲午之战、八国联军侵华之战、中英藏地之战。
  我在写作中努力遵循以下原则:
  1.对清朝发生的十二次*重要涉外战争做比较全面的介绍,希望能突出重点,把重要事件介绍得仔细些。
  2.本书篇幅不大,但力求写成一部信史。对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事实,只记录目前的主流观点,对主流观点不统一的采取诸说并存的方式。
  3.主要介绍各次战争的过程,即只写“史”,不写“论”。本书对战争胜负的原因、战争结果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一般不探讨。甚至对有些具体的事件,也只做介绍,不予评说,请读者自己去评价。
  4.涉外战争史中有个现象是:官方资料中对中国的胜仗的描述得很详细,对中国败仗的描述往往寥寥数语。本书根据外国人写的资料适当做了些补充。
  5.对于战争过程的描述,本书大量摘引自军机处谕旨、中方主将的奏章及外方参战人员的回忆录等。但涉外战争中,中外双方对战争的描述会有差别,甚至有重大差别,想考证谁的描述是“客观的”“符合历史原貌的”,有相当难度。本书尽可能把双方不同的记述都介绍给读者,或注明双方记述出入很大。
  6.就涉外战争而言,不宜采用脸谱化的处理方式,将政府高官划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更不能简单下结论——主战派爱国,主和派卖国。但为了行文的方便,本书中有时还是沿用了此类提法。
  7.战争是政治用暴力方式的延续。要全面描述一场战争,除战争本身外,还必须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外交、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描述。考虑到本书只是一本普及性史书,限于篇幅,更限于作者的能力,只能主要介绍战争的过程及条约的谈判过程。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等问题,则通过概述一节做简要介绍。
  本书从1644年顺治人关写起,到1911年清朝灭亡为止,这样皇太极发动的对朝鲜战争就不在本书的范围内了。
  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和中俄《恰克图条约》放在**章,是考虑到这两个条约确定了中俄中段边界线。而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线。这些内容放在一章里,可以使读者对早期中俄边界线的形成有个全面的了解,而有关的战争与条约也确实有相当的关系。

清朝涉外战争史 目录

**章 中俄雅克萨之战
一 概述
二 沙俄入侵东北
三 中俄雅克萨之战
四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五 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哈图条约》

第二章 乾隆朝的三次涉外战争
一 缅甸之战
二 安南之战
三 廓尔喀之战
四 《钦定西藏章程》

第三章 **次鸦片战争
一 概述
二 战前阶段
三 战争**阶段
四 战争第二阶段
五 战争第三阶段
六 中英《南京条约》

第四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 概述
二 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
三 英军广州首战
四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之战
五 **次大沽之战与《天津条约》
六 第二次大沽之战
七 第三次大沽之战
八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九 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十 附录:中俄勘分界约

第五章 西北边陲之战
一 概述
二 张格尔之乱
三 浩罕入侵与议和
四 七和卓之乱与倭里汗之乱
五 阿古柏入侵新疆
六 俄国武装侵占伊犁
七 左宗棠西征之北疆之战
八 左宗棠西征之南疆之战
九 中俄收交伊犁谈判
十 附录:俄国侵占帕米尔地区

第六章 甲戌之战
一 概述
二 日本侵台的准备
三 日本侵台之战
四 中日《北京专约》
五 附录:日本吞并琉球国

第七章 甲申之战
一 概述
二 刘永福北圻抗法
三 清军北圻正式参战
四 台闽浙海战
五 北圻鏖战
六 中法议和

第八章 甲午之战
一 概述
二 东学党起义
三 不宣而战
四 中日陆海军大决战
五 日军入侵中国本土
六 辽东鏖战
七 威海卫之战
八 辽河平原之战
九 中日《马关条约》
十 三国干涉还辽
十一 台湾军民反对割台武装斗争

第九章 八国联军侵华之战
一 概述
二 义和团运动
三 八国联军进犯北京
四 清政府宣战与攻打使馆
五 东南互保
六 天津之战
七 北京之战
八 联军扩大战争
九 东北军民抗击沙俄
十 辛丑条约

第十章 中英藏地之战
一 概述
二 英国**次侵藏战争
三 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
四 《拉萨条约》与《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清朝涉外战争史 节选

《清朝涉外战争史》:
  (四)福康安远征廓尔喀
  福康安等于克复济咙后整顿兵力,“五月十三日启程前进。两面高山夹峙,石崖壁立,俯临大河,缘山一线窄径,乱石崎岖,步步陡折。”“步行一昼夜,于十四日黎明,始至摆吗奈撒地方,距热索桥尚有十余里,探得该处有大河一道,过河即系贼境。贼匪过河浮搭木板为桥,并于北岸三四里外索喇拉山上砌石卡一处,南岸临河砌大石卡二处,据险拒御。臣等带领巴图鲁侍卫及屯土兵丁至索喇拉山,直前攻扑,贼匪弃卡奔逃,我兵沿途追剿。热索桥南岸守桥贼匪见官兵追至,不及待其过桥,仓促撤去桥板。”“我兵一面伐木预备搭桥,一面施放枪炮隔河击贼。因河面宽阔,水深流急,贼匪阻河抗拒,枪声不断,我兵急切不能得手,因将各兵暂撤。十五日寅刻,派兵至河边作欲进之势,密遣阿满泰、岱森保等带领屯土兵丁,令由东面峨绿大山绕至上流潜渡。……我兵越过两重大山,已至热索桥上游六七里,当即砍伐大树扎为木筏,渡过南岸,沿河疾行,直扑贼卡。……贼匪见官兵骤至,出卡抵御,(我兵)杀死贼匪数十人,随即推倒头层石卡,所有正路官兵争先乘势搭桥,一时并济,复将后层石卡夺据。贼匪仓皇奔窜,……自相践踏,官兵奋勇进剿,直至贼境色达木地方,已过热索桥三十余里“。①
  清军进人廓尔喀国境,五月十八日行抵旺噶尔地方,沿途并无平地可以扎营,官兵均在石岩下露宿,深入敌境一百六十七里未遇阻击,至协布鲁一带,差人探知,噶尔西南协布鲁一带有敌军砌卡屯聚。福康安等“于十九日五鼓前往旺堆察看形势,该处当路有横河一道,水深流急,与热索桥形势相似,而山险尤甚,原有桥座业被贼匪拆毁。河岸之北,地名旺堆,山坡低下,河岸之南,地名协布鲁克玛,山坡极高。贼匪在南岸高砌上树立木城,木城西南里许临河筑卡据守。隔河对岸亦砌贼卡,又有贼寨数座,名克堆寨,在协布鲁克玛山东三十余里,高据横河上游,各寨内贼匪颇多。二十日,臣等领兵至旺堆,砍伐大树试往搭桥,贼匪居高临下,在木城内施放排枪,桥座不能搭起。随派士兵在山上用炮轰击木城,打死多人,贼匪犹不败退。……二十一日复往攻击,仍不能搭桥渡河。臣等以贼匪所拒之处甚得地势,一时难以攻克,必须先将克堆寨攻破,占据上游,从东面山上压下,……直至协布鲁对岸攻击贼卡,夹击西面,则协布鲁克玛一带贼匪亦可不攻自溃。二十二日令臣惠龄带兵仍由正路进攻,牵缀贼势,臣福康安、海兰察带兵……越过三重大山,于二十三日黎明绕至横河上游北岸,该处河道宽深,又因连日大雨,山水涨发,旧有桥座并两岸搭桥基址均被贼匪拆毁。适见南岸有极大枯树一株,倒人河中,……因督令各兵另伐大木,接于枯树枝,借搭为桥。无如贼匪枪声不断,无暇扎缚坚固,而流漩涡急,甫将大木接上,即被漂去,如此十余次未能即渡。日暮大雨,佯令各兵撤退,候至夜半,贼众俱各回寨,赶紧接缚大木,缘木过河。”“臣等恐仰攻徒费兵力,因令桑吉斯塔尔守桥,另分兵三路。……二十四日黎明,各路官兵并力压下,贼匪见我兵全已渡河,抵御不住,纷纷溃乱,各路官兵尽力追剿,杀死贼匪三百余名,焚毁贼寨五座。……协布鲁屯聚贼匪均弃木城石卡逃逸,复被我兵邀截,杀死贼匪二百余名。旺堆正路官兵亦即乘势搭桥过河,占住石卡,追杀贼众数十名”。①成德带领另一部官兵追击,于“二十六日探得前途铁索桥有贼匪屯聚,成德等带兵于树内潜行,骤将大河东岸贼卡夺据,遂在东山施放枪炮,乘夜夺桥。二十七日黎明复将西岸贼卡夺获,杀贼二十余名,余俱败窜,连次打仗共擒活贼二十七名”。②
  攻克协布鲁后清军继续向嘎多推进,自嘎多正路至东觉大山,此处廓尔喀兵部署周密,地势险峭高峻,有横河一道,断难带兵径渡。“自嘎多东南之雅尔赛拉博尔东拉山一带亦有贼匪屯聚,系属间道,与正路互为犄角。”雅尔赛拉博尔东拉一路,海兰察前往攻剿,领兵分作三队,七月初三日启程。“其东觉一路,臣福康安领兵前往攻剿,亦于初三日启程。臣福康安先至作木古拉巴截山梁,望见隔河东觉山巅贼寨、贼营甚多,半山以下俱有木城石卡,临河构筑,堵截正路。两山南北夹峙,壁立数千仞,下视横河仅如一线……断难从此径渡。探得上游嘎多普山系横河来源,其水稍浅,虽对面河岸亦多碉卡,防守甚严,而嘎多普山上巨石林立,树木茂密,尚可藏身。因留台斐英阿等暂缓下山进攻,仍用大炮轰击,使贼匪抵御正路官兵不得稍息。臣福康安即领兵……由山岭重叠之处潜往嘎多普,绕行两日,初五日带兵下至半山,临河石卡内贼匪放枪抵御。我兵且行且伏,于初六日下至山麓,浮水渡河。碉内贼匪亦尽出抵御,官兵一面奋勇剿杀,一面将近河各碉卡夺据。贼匪见近河碉卡已失,即从上绕来攻扑,我兵奋力剿杀,贼众始行败回,随即催兵直趋头座木城。屯兵数人鼓勇先登,被刀砍伤,并未稍却,攀援继上,立时攻克。其二座、三座木城贼匪俱出,至树木内攒集,吹号呐喊,乘高下扑,而木城两旁石卡内贼匪亦来邀截,我兵毫不退却,分头接战不及放枪,唯用弓箭、刀矛,将贼匪歼戮殆尽。……台斐英阿等探知大队官兵已由嘎多普渡河得胜,亦即乘势由正路下山搭桥过河,将正路之木城石卡攻得。追奔二十余里,遂将贼寨、贼营全行克服,共攻克大小贼寨十一处,贼营三处,石碉四处,木城五座,石卡二十余处,杀死贼目七名,贼匪四百余名,拿获大贼目一名,活贼七十六名”。“海兰察分路绕行,……连日潜伏步行,冒雨登涉,昼夜遄行抵博尔东拉前山,遥见木城三座、石卡七处当路砌筑,颇得地势。”“官兵于初六日黎明径登山巅,绕至石卡之上,前队之兵正拟压下,贼匪已蜂拥前来,势甚泼猛。”我二队、三队之兵亦接续前来,“自卯至午,往返追压十余次,……短兵相接,贼尸纵横遍地,杀死贼目三名,贼匪二百余名,当将木城石卡全行销毁。整队前进至玛木拉.复遇埋伏,贼兵堵截去路,臣海兰察率兵直前迎击,又杀贼百余名。维时东觉余贼业已败窜,臣海兰察即由博尔东拉山梁赶下,与臣福康安会合一处,尽力追剿,于初九日赶到雍雅地方。”③清军进军神速,廓军震慑,一面遣使诣军前乞降。同时,廓尔喀兵已在对面嘎勒拉山梁上据险设防。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