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自然的论理

作者:杨珺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14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3.1(7.7折) 定价  ¥4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自然的论理 版权信息

自然的论理 内容简介

  《自然的伦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旨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依据《当代工业生态学》和《协同学》方法论的基本原理,突破多年来一直受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影响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的思维定势,强调区域性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目标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因此,有关区域经济生态化定向的基本界说就是:借助对区域性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协同认知,寻求使之与生物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相匹配的革新途径的经济发展定向。具体说,就是要以高效节约为目的的“循环经济”,零排放为目标的“清洁生产”,多企业、多行业协同运作的方式,促成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生态合理性优化配置”。换言之,所谓区域经济的生态化定向,就是要以“资源生态合理性优化配置”的系统化运作方式,对区域内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立体化协调,从而使之符合整体的生态系统法则的经济发展定向。而所有这些,既是区域经济生态化定向必须加以讨论的内容,也是《自然的伦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作者将详细加以阐述的方面。

自然的论理 目录

导言

**章 马克思自然观概述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基础
(一)古希腊自然观的人文精神
(二)德国古典哲学自然观的深刻理性
(三)近代自然科学提供的科学认识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一)“博士论文”时期:对人的自由展开伦理追溯
(二)“手稿”时期:逐步确立伦理的现实生活基础
(三)“资本论”时期:实践中寻求自然与人的矛盾的解决
(三)“笔记”时期:全球视角审视下的自然关切
三、马克思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一)“人本自然”论
(二)“非中心技术”论
(三)“物质变换”论
(四)“生态正义”论

第二章 马克思自然观与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在关联
一、研究内容的内在关联——同质性主体
(一)思想背景的同质异构性
(二)研究主体都是对象性存在
(三)关注问题的异形同质性
二、思维方式的内在关联——整体性思维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整体性思维
(二)生态伦理思想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转向
三、逻辑进路的内在关联——实践性进路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践根基
(二)生态伦理思想的实践旨趣

第三章 马克思“人本自然”论的生态伦理意蕴
一、“为我而存在”——交互主体性
(一)马克思自然观念中人与自然的交互主体性
(二)人与自然交互主体性的物质本源
(三)人与自然交互主体性的矛盾性呈现
二、自然的多重价值
(一)自然多重价值的本真
(二)对自然工具价值的颠覆性诠释
三、自然生产力——人的主体性原则与实践原则的内在一致性
(一)自然生产力的主体体认性
(二)自然生产力的公共利益性
(三)自然生产力的“应然”自在性

第四章 马克思“非中心技术”论的生态伦理意蕴
一、技术的非中心呈现
(一)技术内在于马克思自然观的研究视域
(二)技术要求与生态伦理追求的矛盾性
(三)技术发展与生态伦理完善的一致性
二、枷锁还是解放
(一)技术展开于人的有目的的活动
(二)技术异化使生活世界殖民化
(三)技术的解放力量
三、断裂抑或连续
(一)技术导致物质流断裂
(二)技术提供文明持续演进的条件

第五章 马克思“物质变换”论的生态伦理意蕴
一、物质变换中的循环与断裂
(一)循环生产中的节约
(二)物质变换“裂缝”说
二、物质变换中的伦理缺失
(一)自然条件与劳动的分离
(二)制度条件的伦理缺失
(三)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
三、裂缝弥合与自由的获得
(一)科技对于弥合裂缝的意义
(二)全球范围内才能根本解决
(三)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

第六章 马克思生态正义论的生态伦理意蕴
一、生态正义的伦理规制:生态共生
(一)生态正义何以可能
(二)共生中人的全面自由
(三)共生中实现正义
二、生态正义的全球表现:国际正义
(一)殖民化的反生态性
(二)全球化与生态正义
三、生态正义的伦理至善:改造“可持续发展”
(一)“中心”的转向
(二)“重心”的改变
(三)“维度”的转变

第七章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实践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学基础
(一)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学理根基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文关怀的认知立场
(三)生态文明的实现有赖于辩证的伦理建构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条件
(一)高度民主与有序竞争的制度条件
(二)多元碰撞与整合包容的文化条件
(三)先进的政治意识统领的技术条件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支持体系
(一)宏观层面
(二)中观层面
(三)微观层面

附录一:政治拷问中的生态因素
附录二:创新、绿色、发展
附录三:我们距离生态社会有多远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自然的论理 节选

  《自然的伦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具备了更直接催生生态思想的社会背景,一个世纪前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预言并未成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不断调适中扩大着自己的世界影响力,但是马克思关于自然生态世界性破坏的预言以及代际问题的关切都成为现实。传统伦理学发现,环境道德行为失范可能比传统道德行为失范具有更强烈的摧毁力量,当个体环境道德行为失范并演化成整体社会行为后,环境系统的反馈便具有了导致社会文化整体消亡的力量。古代非洲的玛雅文化、中东的两河文化,中国的楼兰文化的消失就是典型的事例。伦理学如果不把环境关切纳入研究视野,既不具有理论说服力,也缺失了实践指导价值。生态伦理思想便这样产生了,在传统伦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概念结构与话语体系。  相比马克思自然观产生时的资本主义阶段,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20世纪中叶以及后来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进入了“非典型”发展时期,呈现出一些新特征。资本“暴力”的政治意味日益淡化,资本与劳动的对立逐渐弱化,阶级对立的局面日益为多元阶层相互制约的情势所取代。生产社会化的深度与广度都极大提高,在许多新领域诸如电子信息、生物科技、宇宙科学等都出现了社会化趋势,生产的民族化与国家化程度不断提高,开始向国际化、全球化甚至宇宙化发展。私人资本的独立存在变得越来越困难,先是扩展为社会资本,并通过股份制向每个普通个体分散,资本运作的社会关联化成为常态。社会结构多元化、均衡化趋势明显,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结构上,而且表现在社会管理的人本化程度上。国家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越来越弱化了国家机器强制力的作用。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在不断积聚。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非典型”资本主义特征为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不同的自然生态的问题域。譬如资本与生态的矛盾在何种程度上具有可调和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否可以自觉建构自己的自然生态学?自然的内在价值在某种阶段确实可以超越人的存在而存在吗?阶层多元化确实模糊了生态恶化受害者的界限吗?世界性生产让跨区域全球性的生态合作成为可能?生态危机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成为全世界的难题,并且具有跨世代的可关照性?等等。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领域因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发展可以变得更广泛和深入。但是可以看出,无论具体问题如何丰富与多元,同马克思自然观一样,生态伦理思想同样产生于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与分析,只不过随着时代与历史的变迁有了新的视角与内容罢了。  (二)研究主体都是对象性存在  马克思认为,对象性关系是事物之间一种相互确证和表现对方的本质力量及其存在的普遍关系。马克思是这样阐述对象性关系的重要性和普遍性的:“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存在物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就是说,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可见,马克思认为,存在物只有在对象性关系中才能存在。①马克思对于“对象性关系”的描述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体现在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这样三个层面。首先,人与自我意识或主观能动性不是等同的,人是感性存在物,主观能动性是人的感官的特性,如果套用“分有”说的话语,就是自我意识“分有”自人的物质身体,而不是相反。由此出发,人面对自然时,人自身和自然界都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对象,正是因为人在与自然的交集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从而不仅在观念上认识了自然,也在实践中与自然融合,自然价值与人的价值在对方感性存在中得到认可,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互相确证。  在研究主体上,生态伦理思想要直白得多,就是人类在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时人类的伦理道德行为,但是这个主体也是对象性关系存在物。因为生态伦理思想始终保持了自然是在自身关系中建立自身的立场。这一点在罗尔斯顿那里*具代表性。在自然运行的过程中,人类个体和人类群体与自然系统之间,除了发生生产力的物质作用关系外,还存在一种精神和情感的互动关系——伦理道德关系。这是其他一切生命个体和群体与这个系统间所没有的关系。人依然是由于自身的自我意识或主观能动性而与自然相互确证。  ……

自然的论理 作者简介

  杨珺,1973年生,山西灵石人。伦理学博士。山西省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伦理学和生态文明。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