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逃离疯人院:TED心理学家的疯狂之旅

逃离疯人院:TED心理学家的疯狂之旅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52
中 图 价:¥34.9(7.0折) 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逃离疯人院:TED心理学家的疯狂之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396711
  • 条形码:9787509396711 ; 978-7-5093-9671-1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逃离疯人院:TED心理学家的疯狂之旅 本书特色

★推荐一:TED超人气演讲者,全球播放量破17 000 000次! ★推荐二:《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榜图书,占据英国畅销榜3年以上! ★推荐三:《出版者周刊》《洛杉矶时报》《奥普拉杂志》《波士顿环球报》《华盛顿邮报》等疯狂热评! ★推荐四:国博讲解员河森堡真挚推荐! ★推荐五:来自英国戒备森严的布罗德莫精神病院的**手资料。约克郡开膛手、斯托克韦尔扼杀者、莫尔斯杀人狂……如果被关进精神病院,你拿什么证明自己是正常人 ★推荐六:内含超准的精神变态测试表,请见书中P82-P83。

逃离疯人院:TED心理学家的疯狂之旅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疯狂的故事。一位科学家委托作者调查一本神秘图书背后隐藏的秘密,由此,作者走进了不可思议的精神病人的世界并开始了一趟疯狂之旅。在这趟旅途中,作者接触了多位精神变态患者,深入他们魅力与暴力交织的精神世界。他结识了很多知名精神科医生,并学会了通过精神变态测试表发现隐藏在正常人中的精神病患者。通过一系列离奇的故事,作者发现世界并不像那些阴谋论者所说,是由一群为非作歹的巨大蜥蜴在暗中统治着。相反,作者深入调查后发现,很多被诊断为精神变态的人其实是正常人。那么,如果你突然被关进精神病院,如何证明自己是正常人?

逃离疯人院:TED心理学家的疯狂之旅 目录

**章 找寻遗漏的拼图
第二章 装疯的人
第三章 精神变态患者的黑白梦境
第四章 精神变态测试
第五章 “图图”
第六章 活死人之夜
第七章 “正确”的疯狂
第八章 戴维 谢勒的疯狂
第九章 目标订得有点高
第十章 丽贝卡 赖利本可避免的死亡
第十一章 祝你好运

展开全部

逃离疯人院:TED心理学家的疯狂之旅 节选

  这是一个关于疯狂的故事。一切皆始于伦敦中部布鲁姆伯利(Bloomsbury)一家悦达咖世家咖啡店(CostaCoffee)里的会面。这家咖啡店是神经学家经常光顾的地方,转角就是伦敦大学神经学院大楼。当时,就是这样一位神经学家从南安普顿街(SouthamptonRow)走过来,有些拘谨地向我招手。她名叫黛博拉塔尔米(DeborahTalmi)。她看上去像是一位毕生沉浸在实验室里,不太习惯在咖啡馆见记者,也不太习惯与令人费解的谜团打交道的人。她还带了一个人来,那是一位高个子、没刮胡子、一身学究气的年轻人。他们坐了下来。   “我是黛博拉。”她说道。   “我是乔恩。”我说。   “我是詹姆斯(James)。”他说。   于是我问道:“那么,你带来了吗?”   黛博拉点了点头,默不作声地把一个小包裹横放在桌子上。我打开来,在手上把玩了一会儿。   “挺漂亮的东西。”我说道。   去年7月,黛博拉收到一个奇怪的包裹,是从正门邮件口递进来的。上面的邮戳显示包裹来自瑞典的哥德堡。内衬充气包裹垫的信封上有人写道:“待我归来,当更详告!”但寄件人并没有留下名字。   包裹里是一本书,只有42页,其中的21页,即每张纸的背面,都是空白页。但这本书很不寻常,从纸张到插图,再到字体,看上去都很昂贵。封面上是一张精美的怪异图画:两只手互相画出对方。黛博拉认出这是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C.Escher)原作《画手》(DrawingHands)的复制品。   这本书的作者署名“乔K”(JoeK)[这也许是影射卡夫卡笔下《城堡》一书中约瑟夫·K(JosephK)这个人物,又或是字母颠倒的“笑话(Joke)”]。而书名则是《存在或虚无》(BeingorNothingness),明显是对萨特在1943年发表的《存在与虚无》一文的影射。出版信息、ISBN号码、版权页等任何能够提供更多线索的部分都被人精心裁剪掉了。上面贴着一张便笺,写道:“警告!阅读本书前请仔细研读写给霍夫施塔特(Hofstadter)教授的信,祝好!”   黛博拉仔细翻看每一页后发现这明显是某种等待破解的谜题,到处都是剪掉字句造成另有含义的韵文和书页,凡此种种。她又仔细研读起“待我归来,当更详告!”这句话。那时候,她的一个同事恰好在瑞典访问,尽管她觉得以他的性格不会寄这类包裹,但她还是认定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包裹是他寄来的。   可等同事回来后,她询问他此事,他竟断然否认了。   于是黛博拉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她上网搜索,竟然发现自己并不是唯一一个遇到此事的人。   “那么,所有的收件人都是神经学家吗?”我问她。   “不,”她说,“大多都是神经学家,可是其中一个是中国的天体物理学家,另一个是伊朗的宗教学家。”   “总之,都是些学者。”詹姆斯补充道。   他们收到包裹的方式也都与黛博拉如出一辙——哥德堡寄来的有气垫的包裹,上面写着:“待我归来,当更详告!”这些收到包裹的学者在博客和留言板上彼此交流,试着破解这一谜题。   其中一个人留言怀疑这本书可能是一个基督教寓言,“就是‘待我归来,当更详告!’(明显是借鉴了耶稣重生的故事)这句话本身似乎也是对萨特‘存在与虚无’(并非‘存在或虚无’)这种无神论主张的挑战。”   一个名叫萨拉奥尔雷德(SarahAllned)的知觉心理学家表示赞同:“我隐约感觉此事像是某个宗教团体的恶意炒作,目的就是让学者、智士、科学家、哲学家们当众出丑。”   不过其他人并不赞同这一观点,诚如其中一人所说:“除非寄件人自认为算准了收件人一定会在网上讨论这个谜题,毕竟这种开销巨大的行为实在不符合恶意炒作的行为模式。”   很有趣的是,大多数收件人认为谜题的答案就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说,对他们的挑选存在一种尚未发现的规律,那么这个规律究竟是什么呢?或许是他们多年前都曾参加过某场学术研讨会?抑或这是某个绝密工作的应聘考题?   “这么说吧,也许**个找到答案的人会被录用?”其中一个澳大利亚学者如是说。   看来,显而易见的是一个与瑞典哥德堡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天才或是天才组织设计出了这么一个复杂的谜题,让他们这些聪明的学者都破解不了。又或者,他们破解不了是因为谜题本身不完整,也许它本身少了什么关键部分。有人建议把纸放在蜡烛上烤一下或者用碘酒擦一下看看有什么用无色墨水写的文字。   结果还是毫无进展。   *终他们放弃了,但转念一想,如果这个谜团学者们破解不了,也许应该找一些更豪放的人来试试,比如私家侦探或记者。于是黛博拉四处打听谁认识那种坚持不懈又对这种谜题抱有好奇心的记者。   他们筛选出了几个人。   *终她的朋友詹姆斯说:“你看乔恩罗森怎么样?”   ……   我对黛博拉和詹姆斯说我的调查打算从查看他们的工作室开始。我告诉他们我很想看一下黛博拉家的递信口,就是她*先发现包裹的地方。他们隐秘地交换了个眼神,似乎在说:“这种破案思路真是够古怪的,但我们又怎么能质疑伟大的神探呢?”   现在想起来,他们当时的眼神未必是这个意思,而更像是在说:“乔恩这么查案,估计没什么戏,我们的办公室有什么好看的?咱们可别是所托非人,这家伙该不会是有什么窥探癖,目的就是想看看我们房子里什么样吧?”   詹姆斯所在的部门——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学院位于罗素广场(RussellSquare)旁边一栋不起眼的混凝土建筑里。楼道走廊里挂着褪色的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旧照片,照片上的孩子们被绑在奇形怪状的可怕机器上,头上连着数不清的电线,诡异的是他们脸上的表情却仿佛在海滩享受阳光一样快乐。   出于美化的目的,一条走廊漆成了明亮的黄色。选择黄色是因为这里常对婴儿大脑进行测试,有人不知道怎么的就觉得黄色能让婴儿们保持安静。我反正是看不出这里面有什么道理。这就是这栋楼里*难看的地方,就像是自以为把塑料红鼻子放在死人脸上就能让他看上去像麦当劳叔叔一样荒唐。   我往办公室里瞅了瞅,每一个房间里都有一名神经学家或心理学家埋头案牍之间,专心于某种与人脑有关的研究上。在其中一个房间里的专家研究的课题是一名威尔士人能认出他放养的每一只羊,却不能分辨人类的面孔,包括他的妻子,甚至是镜子里的自己。这种症候被称为面容失认症——俗称脸盲。有这种症候的人由于无法分清面前的人是谁而造成对他人态度冷淡,不经意间疏远了自己的同事、邻居、伴侣等。哪怕别人知道他的无礼不是因为傲慢,而是因为生理障碍,还是免不了受到冒犯,毕竟恶感传播得很快。   另一个房间里的神经学家在研究之前一名医师留下的1996年7月的病例:一名英国皇家空军前飞行员大白天飞过平原,在空中转了个弯,15分钟后又飞了回来,飞回同一地方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地面上一个巨大的麦田怪圈,好像是突然出现的一样。整个图案足有4万平方米,包含151个单独的圆圈。这组历史上*著名的麦田怪圈,其形状仿自朱利亚集合(JuliaSet)的数学模型。当时这个麦田怪圈名动一时,甚至被印在T恤衫、明信片上。专家们开会研究它的成因。*终大家认识到麦田怪圈并非外来生物所赐,而是行为艺术家在夜里用木板和钢丝割出来的——但这个麦田怪圈不同寻常的地方就是,它仿佛生成于该皇家空军前飞行员往返巡视此地的15分钟间隔里。   这名神经学家研究的就是为什么飞行员**次飞过平原的时候未能发现这个麦田怪圈,它明明就是由一帮叫撒旦小组(TeamSatan)的概念艺术家在前一天半夜就做好的。   在第三间办公室,我看到一位欢快、开朗的漂亮女人,她的书架上有一本《聪明小女人》(LittleMissBrainy)。   我问詹姆斯:“她是谁?”   詹姆斯回答道:“埃茜维尔丁(EssiViding)。”   “她研究的是什么?”   “精神变态患者。”   我又打量了一下埃茜,她看见了我们,笑着挥了挥手。   “那一定很危险。”我说。   詹姆斯答道:“我听说有一次她采访一个精神变态患者,她给他看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一张充满惊悚的人脸,并请他说出这种表情背后的情感是什么,结果他说他不清楚这是什么情感,只知道他杀的人死前都会露出这种表情。”   我继续沿着走廊往前走,走着走着我又回头看了看埃茜维尔丁。我听詹姆斯说那段话之前从没想过精神变态患者是什么样的人,现在我却想见见他们了。世上居然还有像詹姆斯说的这种人,他们的精神病症使自己变成仿佛科幻电影里才存在的可怕生物一样。我以前隐约听一个心理学家说过,在我们西方社会的顶层,政商精英们之中有很多可以被定义为精神变态患者的人,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下,缺乏同情心有助于自己的事业发展。这会是真的么?埃茜又向我挥了挥手。我内心深处却摇了摇头,不,*好还是别掺和进精神变态患者的世界,尤其是对我这样一个容易过度焦虑的人来说。我礼貌地挥了挥手,继续沿着走廊走下去。   ……

逃离疯人院:TED心理学家的疯狂之旅 作者简介

  乔恩 罗森(Jon Ronson),英国知名的独立记者,大众心理学家,TED人气演讲者,作家,纪录片导演、编剧。乔恩·罗森的作品皆为国际畅销书,其中《瞪死一只羊:寻访美军首支神秘的特异功能部队》(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曾被改编为好莱坞同名卖座大片,其他代表作包括《他们:与极端主义者同行》(Them:Adventures with Extremists)、《千夫所指:社交网络时代的道德制裁》(So You've Been Publicly Shamed)。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