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奔向健康中国春天——健康养生与慢病指导

奔向健康中国春天——健康养生与慢病指导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24cm 页数: 343页
中 图 价:¥29.2(4.3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奔向健康中国春天——健康养生与慢病指导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4678904
  • 条形码:9787504678904 ; 978-7-5046-7890-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奔向健康中国春天——健康养生与慢病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共30个专题, 以现代医学科学的视角并与中医整体观、辨证观有机的结合, 挖掘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阐述健康与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起居养生等内容。

奔向健康中国春天——健康养生与慢病指导 目录

健康与养生
奔向人类健康的春天
1.何谓“健康”
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3.养生之道释放人类生存与健康的正能量
4.健康养生就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
5.人与自然和谐是健康的基本条件
6.健康的关键是科学的生活方式
7.生活中常见的健康误区
8.当代的亚健康状态
9.“过劳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10.肥胖不是健康状态
养生之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11.养生之道出自庖厨
12.养生源于人类的生活实践
13.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
14.中医养生是健康的瑰宝
15.现代生命科学的兴起揭开了人类寿命的奥秘
16.养生强调形体与精神保持统-
17.养生之道倡导“防未病”思想
18.养生不可忽视“一溉之功”
19.养生是一种综合性保健
20.养生应因人而异
情绪不当是百病之源
21.何谓“精神养生”
22.养生之道对精神的认识
23.积极的情绪是延缓衰老的重要因素
24.不良情绪是疾病发生的土壤
25.情绪损伤是诱发精神疾病的主要因素
26.情绪过度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27.情绪异常对消化器官产生不良影响
28.精神因素与呼吸功能相互影响
29.精神创伤常是内分泌系统发病的基础
30.肿瘤疾病的发生与情绪不当有关
情绪健康是生命的乐园
31.语言是养生与健康的信息平台
32.清静养神怡情畅志
33.情绪乐观笑口常开
34.心气和平宽容淡泊
35.动静结合消除疑虑
36.修身养性熏陶情志
37.顺应自然适时调神
38.移情养性稳定心态
39.以情胜情调神养性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长寿的保证
40.何谓“饮食养生”
41.饮食养生的起源
膳食营养是人体健康与延缓衰老的基本要素
运动是防病健身的良方
有氧运动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方法
科学有序的起居生活是通向长寿之路
……

四季养生
五脏养生
体制与年龄养生
慢病养生
展开全部

奔向健康中国春天——健康养生与慢病指导 节选

  《奔向健康中国春天:健康养生与慢病指导》:  中国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一朵灿烂之花。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生命与健康至关重要,对养生的认识和研究从未间断。  我们的祖先早期的生活实践为养生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曾经出现了不同的学派。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九流十家”等诸多学术流派,促进了经济科技文化繁荣,古代自然哲学、社会科学、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生物学、军事学等学术流派基本形成,对养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底蕴厚重,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道德经》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人与自然密切相关和顺应自然的法则。《庄子·天运》日:“自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庄子·刻意》记载了“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的导引方法。《道德经》日:“淡然无为,神气自满。”庄子继承老子思想,提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水静犹明,而况精神”“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则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主张清静保神,与世无争,可以延年益寿。《中庸》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汉代董仲舒集中庸之大成。他在《春秋繁露》一书中说:“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中者,天地之所始终;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能以中和养身者,其寿极命。”这是追求心态平衡的精神养生调摄方法。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一切生活行为要适度,要求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劳逸结合。  在精神养生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养心莫善于寡欲”,认为“心以体全,亦以体伤”,不可过分追求欲望。孔子提出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气血即衰,戒之在得。”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饮食养生。《论语·乡党》指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食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讲究饮食卫生、适度、适时。  ……

奔向健康中国春天——健康养生与慢病指导 作者简介

  陈国源,研究员,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厦门市医师协会《厦门医师>杂志责任编辑,厦门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中医系学术顾问,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聘用专家,厦门市老科协医学分会副会长,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第五届秘书长,厦门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养生医学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厦门市海丝慈善协会高级顾问,厦门市思明区医院原院长。长期从事养生学科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擅长老年心脑血管病、肿瘤、消化道疾病、肾脏疾病、亚健康调理与穴位治疗。荣获国家、军队、省、市科技进步奖等荣誉奖30多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举办科普讲座200多场,出版专著12部。    陈德菻,厦门市中医院主治医师,硕士。    吴铭芳,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主治医师,硕士。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