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闲情偶寄(2018版)

闲情偶寄(2018版)

严谨的底本筛选考订,古代生活美学典范,精装典藏全本。

作者:[清] 李渔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472
读者评分:5分7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5.8(3.8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闲情偶寄(2018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1818438
  • 条形码:9787551818438 ; 978-7-5518-1843-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闲情偶寄(2018版) 本书特色

  ◆《闲情偶寄》是明末清初戏剧家、文学家李渔的代表作,既收录其一生戏曲理论的精华,又集中体现他在居室、器玩、种植、饮馔、颐养等方面的生活感悟。全书机趣新颖,言词浅明隽永,堪称中国古代生活美学之典范。
  ◆此版《闲情偶寄》首次采用李渔成书的底本勘校,即《续修四库全书》中收录的《闲情偶寄》清康熙刻本(现珍藏于吉林大学图书馆)影印本,同时参校中国台北广文书局影印的清康熙十年翼圣堂刻本,又考以德国国家图书馆藏清雍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尽力修正了目前市面上流行各版本中多处存疑,努力还读者一本美好而纯粹的《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2018版) 内容简介

  《文学名著·果麦经典:闲情偶寄》是李渔的代表作,既收录其一生戏曲理论的精华,又集中体现他在居室、器玩、种植、饮馔、颐养等方面的生活感悟。全书观点机趣新颖,言词浅明隽永,堪称中国古代生活美学之典范,值得长久细读玩味。

闲情偶寄(2018版) 目录

  凡例七则
  词曲部
  结构**_008
  戒讽刺_012立主脑_015脱窠臼_016
  密针线_017减头绪_019戒荒唐_020审虚实_022

  词采第二_024
  贵显浅_025重机趣_027戒浮泛_029忌填塞_031
  音律第三_032
  恪守词韵_038凛遵曲谱_039鱼模当分_041廉监宜避_042
  拗句难好_043合韵易重_046慎用上声_048少填入韵_049别解务头_050
  宾白第四_052
  声务铿锵_053语求肖似_055词别繁减_057字分南北_060
  文贵洁净_061意取尖新_062少用方言_063时防漏孔_065
  科诨第五_066
  戒淫亵_067忌恶俗_068重关系_069贵自然_070
  格局第六_071
  家门_072冲场_074出脚色_075小收煞_076大收煞_077
  填词余论_078

  演习部
  选剧**_082
  别古今_084剂冷热_086
  变调第二_087
  缩长为短_088变旧成新_090
  《琵琶记·寻夫》改本_094《明珠记·煎茶》改本_101
  授曲第三_108
  解明曲意_109调熟字音_110字忌模糊_112
  曲严分合_113锣鼓忌杂_114吹合宜低_115
  教白第四_117
  高低抑扬_118缓急顿挫_120
  脱套第五_121
  衣冠恶习_122声音恶习_124语言恶习_125科诨恶习_127

  声容部

  选姿**_130
  肌肤_131眉眼_133手足_135态度_137
  修容第二_140
  盥栉_141薰陶_145点染_147
  治服第三_150
  首饰_152衣衫_155鞋袜_160妇人鞋袜辨_162
  习技第四_164
  文艺_165丝竹_169歌舞_172

  居室部
  房舍**_178
  向背_181途径_182高下_183出檐深浅_184
  置顶格_185甃地_186洒扫_187藏垢纳污_189
  窗栏第二_190
  制体宜坚_191取景在借_195
  墙壁第三_204
  界墙_205女墙_206厅壁_207书房壁_209
  联匾第四_212
  蕉叶联_214此君联_215碑文额_217手卷额_218
  册页匾_219虚白匾_220石光匾_221秋叶匾_222
  山石第五_223
  大山_224小山_226石壁_227石洞_228零星小石_229

  器玩部
  制度**_232
  几案_233椅杌_235床帐_238橱柜_242
  箱笼箧笥_243骨董_246炉瓶_248屏轴_251
  茶具_253酒具_255碗碟_256灯烛_258笺简_261
  位置第二_263
  忌排偶_264贵活变_266

  饮馔部
  蔬食**_270
  笋_272蕈_274莼_275菜_276
  瓜茄瓠芋山药_278葱蒜韭_279萝卜_280芥辣汁_281
  谷食第二_282
  饭粥_283汤_285糕饼_286面_287粉_289
  肉食第三_290
  猪_291羊_292牛犬_293鸡_294
  鹅_295鸭_297野禽野兽_298
  鱼_299虾_301鳖_302蟹_303零星水族_305
  不载果食茶酒说_307

  种植部
  木本**_310
  牡丹_311梅_313桃_315李_316杏_317梨_318
  海棠_319玉兰_321辛夷_322山茶_323紫薇_324
  绣球_325紫荆_326栀子_327杜鹃樱桃_328石榴_329木槿_330
  桂_331合欢_332木芙蓉_333夹竹桃_334瑞香_335茉莉_336
  藤本第二_337
  蔷薇_339木香_340酴醿_341月月红_342
  姊妹花_343玫瑰_344素馨_345凌霄_346真珠兰_347
  草本第三_348
  芍药_349兰_350蕙_352水仙_353芙蕖_355
  罂粟_357葵_358萱_359鸡冠_360玉簪_361
  凤仙_362金钱_363蝴蝶花_365菊_366菜_367
  众卉第四_369
  芭蕉_370翠云_371虞美人_372书带草_373
  老少年_374天竹_375虎刺_376苔_377萍_378
  竹木第五_379
  竹_380松柏_382梧桐_383槐榆_384
  柳_385黄杨_386棕榈_387枫桕_388冬青_389

  颐养部
  行乐**_392
  贵人行乐之法_394富人行乐之法_396贫贱行乐之法_398
  家庭行乐之法_400道途行乐之法_402春季行乐之法_404
  夏季行乐之法_405秋季行乐之法_407冬季行乐之法_408
  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_410
  止忧第二_421
  止眼前可备之忧_422止身外不测之忧_423
  调饮啜第三_424
  爱食者多食_425怕食者少食_426太饥勿饱_427
  太饱勿饥_428怒时哀时勿食_429倦时闷时勿食_430
  节色欲第四_431
  节快乐过情之欲_433节忧患伤情之欲_434节饥饱方殷之欲_435
  节劳苦初停之欲_436节新婚乍御之欲_437节隆冬盛暑之欲_438
  却病第五_439
  病未至而防之_440病将至而止之_441病已至而退之_442疗病第六_443
  本性酷好之药_445其人急需之药_447一心钟爱之药_448一生未见之药_449
  平时契慕之药_450素常乐为之药_451生平痛恶之药_452
展开全部

闲情偶寄(2018版) 节选

《饮馔部·笋》
  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记》曰:"甘受和,白受采。"鲜即甘之所从出也。此种供奉,惟山僧野老躬治园圃者得以有之,城市之人向卖菜佣求活者,不得与焉。然他种蔬食,不论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时有其乐。至于笋之一物,则断断宜在山林,城市所产者,任尔芳鲜,终是笋之剩义。此蔬食中**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但将笋肉齐烹,合盛一簋,人止食笋而遗肉,则肉为鱼而笋为熊掌可知矣。购于市者且然,况山中之旋掘者乎?
  食笋之法多端,不能悉纪,请以两言概之,曰:"素宜白水,荤用肥猪。"茹斋者食笋,若以他物伴之,香油和之,则陈味夺鲜,而笋之真趣没矣。白煮俟熟,略加酱油,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此类是也。以之伴荤,则牛羊鸡鸭等物皆非所宜,独宜于豕,又独宜于肥。肥非欲其腻也,肉之肥者能甘,甘味入笋,则不见其甘,而但觉其鲜之至也。烹之既熟,肥肉尽当去之,即汁亦不宜多存,存其半而益以清汤。调和之物,惟醋与酒。此制荤笋之大凡也。
  笋之为物,不止孤行并用各见其美,凡食物中无论荤素,皆当用作调和。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需之物,有此则诸味皆鲜,但不当用其渣滓,而用其精液。庖人之善治具者,凡有焯笋之汤,悉留不去,每作一馔,必以和之。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本草》中所载诸食物,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两擅其长者,莫过于此。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不知能医俗者,亦能医瘦,但有已成竹、未成竹之分耳。

  《饮馔部·面》
  南人饭米,北人饭面,常也。《本草》云:"米能养脾,麦能补心。"各有所裨于人者也。然使竟日穷年止食一物,亦何其胶柱口腹,而不肯兼爱心脾乎?予南人而北相,性之刚直似之,食之强横亦似之。一日三餐,二米一面,是酌南北之中,而善处心脾之道也。但其食面之法,小异于北,而且大异于南。北人食面多作饼,予喜条分而缕晰之,南人之所谓"切面"是也。南人食切面,其油盐酱醋等作料,皆下于面汤之中,汤有味而面无味,是人之所重者不在面而在汤,与未尝食面等也。予则不然,以调和诸物,尽归于面,面具五味而汤独清,如此方是食面,非饮汤也。
  所制面目有二种,一曰"五香面",一曰"八珍面"。五香膳己,八珍饷客,略分丰俭于其间。五香者何?酱也,醋也,椒末也,芝麻屑也,焯笋或煮蕈煮虾之鲜汁也。先以椒末、芝麻屑二物拌入面中,后以酱醋及鲜汁三物和为一处,即充拌面之水,勿再用水。拌宜极匀,擀宜极薄,切宜极细,然后以滚水下之,则精粹之物尽在面中,尽勾咀嚼,不似寻常吃面者,面则直吞下肚,而止咀咂其汤也。八珍者何?鸡、鱼、虾三物之肉,晒使极干,与鲜笋、香蕈、芝麻、花椒四物,共成极细之末,和入面中,与鲜汁共为八种。酱醋亦用,而不列数内者,以家常日用之物,不得名之以珍也。鸡鱼之肉,务取极精,稍带肥腻者弗用,以面性见油即散,擀不成片,切不成丝故也。但观制饼饵者,欲其松而不实,即拌以油,则面之为性可知已。鲜汁不用煮肉之汤,而用笋、蕈、虾汁者,亦以忌油故耳。所用之肉,鸡、鱼、虾三者之中,惟虾*便,屑米为面,势如反掌,多存其末,以备不时之需;即膳己之五香,亦未尝不可六也。拌面之汁,加鸡蛋青一二盏更宜,此物不列于前而附于后者,以世人知用者多,列之又同剿袭耳。

  《声容部·态度》
  古云:"尤物足以移人。"尤物维何?媚态是已。世人不知,以为美色。乌知颜色虽美,是一物也,乌足移人?加之以态,则物而尤矣。如云美色即是尤物,即可移人,则今时绢做之美女,画上之娇娥,其颜色较之生人,岂止十倍,何以不见移人,而使之害相思成郁病耶?是知"媚态"二字,必不可少。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惟其是物而非物,无形似有形,是以名为尤物。尤物者,怪物也,不可解说之事也。凡女子,一见即令人思,思而不能自已,遂至舍命以图,与生为难者,皆怪物也,皆不可解说之事也。吾于"态"之一字,服天地生人之巧,鬼神体物之工。使以我作天地鬼神,形体吾能赋之,知识我能予之,至于是物而非物,无形似有形之态度,我实不能变之化之,使其自无而有,复自有而无也。态之为物,不特能使美者愈美,艳者愈艳,且能使老者少而媸者妍,无情之事变为有情,使人暗受笼络而不觉者。女子一有媚态,三四分姿色,便可抵过六七分。试以六七分姿色而无媚态之妇人,与三四分姿色而有媚态之妇人同立一处,则人止爱三四分而不爱六七分,是态度之于颜色,犹不止于一倍当两倍也。试以二三分姿色而无媚态之妇人,与全无姿色而止有媚态之妇人同立一处,或与人各交数言,则人止为媚态所惑,而不为美色所惑。是态度之于颜色,犹不止于以少敌多,且能以无而敌有也。今之女子,每有状貌姿容一无可取,而能令人思之不倦,甚至舍命相从者,皆"态"之一字之为祟也。是知选貌选姿,总不如选态一着之为要。态自天生,非可强造。强造之态,不能饰美,止能愈增其陋。同一颦也,出于西施则可爱,出于东施则可憎者,天生、强造之别也。相面、相肌、相眉、相眼之法,皆可言传,独相态一事,则予心能知之,口实不能言之。口之所能言者,物也,非尤物也。噫,能使人知,而能使人欲言不得,其为物也何如!其为事也何如!岂非天地之间一大怪物,而从古及今,一件解说不来之事乎?
  ……

  《种植部·玉兰》
  世无玉树,请以此花当之。花之白者尽多,皆有叶色相乱,此则不叶而花,与梅同致。千干万蕊,尽放一时,殊盛事也。但绝盛之事,有时变为恨事。众花之开,无不忌雨,而此花尤甚。一树好花,止须一宿微雨,尽皆变色,又觉腐烂可憎,较之无花,更为乏趣。群花开谢以时,谢者既谢,开者犹开,此则一败俱败,半瓣不留。语云:"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为玉兰主人者,常有延伫经年,不得一朝盼望者,讵非香国中绝大恨事?故值此花一开,便宜急急玩赏,玩得一日是一日,赏得一时是一时。若初开不玩而俟全开,全开不赏而俟盛开,则恐好事未行,而煞风景者至矣。噫,天何仇于玉兰,而往往三岁之中,定有一二岁与之为难哉!

  《颐养部·行乐**》
  伤哉!造物生人一场,为时不满百岁。彼夭折之辈无论矣,姑就永年者道之,即使三万六千日尽是追欢取乐时,亦非无限光阴,终有报罢之日。况此百年以内,有无数忧愁困苦、疾病颠连、名缰利锁、惊风骇浪,阻人燕游,使徒有百岁之虚名,并无一岁二岁享生人应有之福之实际乎!又况此百年以内,日日死亡相告,谓先我而生者死矣,后我而生者亦死矣,与我同庚比算、互称弟兄者又死矣。噫,死是何物,而可知凶不讳,日令不能无死者惊见于目而怛闻于耳乎!是千古不仁,未有甚于造物者矣。虽然,殆有说焉。不仁者,仁之至也。知我不能无死,而日以死亡相告,是恐我也。恐我者,欲使及时为乐,当视此辈为前车也。康对山构一园亭,其地在北邙山[1]麓,所见无非丘陇。客讯之曰:"日对此景,令人何以为乐?"对山曰:"日对此景,乃令人不敢不乐。"达哉斯言!予尝以铭座右。兹论养生之法,而以行乐先之;劝人行乐,而以死亡怵之,即祖是意。欲体天地至仁之心,不能不蹈造物不仁之迹。
  养生家授受之方,外借药石,内凭导引,其借口颐生而流为放辟邪侈者则曰"比家"。三者无论邪正,皆术士之言也。予系儒生,并非术士。术士所言者术,儒家所凭者理。《鲁论·乡党》一篇,半属养生之法。予虽不敏,窃附于圣人之徒,不敢为诞妄不经之言以误世。有怪此卷以"颐养"命名,而觅一丹方不得者,予以空疏谢之。又有怪予著《饮馔》一篇,而未及烹饪之法,不知酱用几何,醋用几何,醝椒香辣用几何者。予曰:果若是,是一庖人而已矣,乌足重哉!人曰:若是,则《食物志》《尊生笺》《卫生录》等书,何以备载此等?予曰:是诚庖人之书也。士各明志,人有弗为。

闲情偶寄(2018版) 相关资料

  《闲情偶寄》是一部讨论生活艺术的书。李渔极富创作思想,对每件东西都有新颖的议论。他所创作的器具中,有许多至今为人所用。
  --林语堂
  《闲情偶寄》有与自然与人事的巧妙观察,有平明而又新颖的表现。
  --周作人
  "作为一个艺术家,你自编自导自演了许多迎合尔时世俗的戏剧……作为一个对于品质有真正理解和毫不妥协的人,你写了一部《闲情偶寄》,编了一部《芥子园画谱》,如今,还有人看。你在《闲情偶寄》中谈居室、器玩、饮撰、种植、颐养……后世做会馆的,创造享受清闲氛围的,都该向你学学。"
  --冯唐《三十六大》

闲情偶寄(2018版) 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浙江金华人。
  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文学家。自组家庭戏班至各地演出,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与演出经验,提出了较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
  曾在南京设芥子园书铺,出版《芥子园画谱》。
  一生著述丰富,流传于世的作品包括:戏曲《笠翁十种曲》,小说《肉蒲团》《连城璧》《十二楼》《合锦回文传》,文集《笠翁一家言》等。

商品评论(7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