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

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

作者:杨立华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7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0.8(7.7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 版权信息

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朱子理学思想体系的当代阐释和重构。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基本学术方向。既有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取得的丰厚积累,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精髓奠定了基础。当然,如何用现代汉语的哲学概念,接续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深度、重现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辨内涵,将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转变成当代意义上的活的思想,而不是以现代汉语梳理传统哲学的文本脉络、概念关联,通过“翻译”和解释将“理”、“气”等传统哲学概念嵌入到现代汉语的哲学文本当中,始终是一个有待克服的难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在语言和写作范式两个方面,都做了新的尝试。
在结构安排上,本书基本依照《太极图说》的论述次第展开。*至第三章关注的是本体论问题,第四至第六章是有关心性问题的讨论,第七至第九章则着眼于儒家价值的现代阐释和论证。*后一章“一本”,是对理一元论体系建构中的要点的疏释和总结。
作为对两宋道学思理的接续,本书对于北宋五子及朱子的哲学的核心问题,如实体与生生、理气关系、心性关系、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仁包四德等,都以当代汉语的习见概念做了解析性的阐发和论证性的思考。而理一元论的取向,则是基于对朱子《太极图説解》的体系化思考的深入理解。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可以被看作对朱子的《太极图説解》的现代转写。出于理一元论体系的完整性的要求,本书关注的只是作为体系的必要环节的关键问题,至于相关问题的更为充分的展开,则不在这一写作的考虑当中。 本书是对朱子理学思想体系的当代阐释和重构。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基本学术方向。既有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取得的丰厚积累,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精髓奠定了基础。当然,如何用现代汉语的哲学概念,接续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深度、重现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辨内涵,将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转变成当代意义上的活的思想,而不是以现代汉语梳理传统哲学的文本脉络、概念关联,通过“翻译”和解释将“理”、“气”等传统哲学概念嵌入到现代汉语的哲学文本当中,始终是一个有待克服的难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在语言和写作范式两个方面,都做了新的尝试。 在结构安排上,本书基本依照《太极图说》的论述次第展开。*至第三章关注的是本体论问题,第四至第六章是有关心性问题的讨论,第七至第九章则着眼于儒家价值的现代阐释和论证。*后一章“一本”,是对理一元论体系建构中的要点的疏释和总结。 作为对两宋道学思理的接续,本书对于北宋五子及朱子的哲学的核心问题,如实体与生生、理气关系、心性关系、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仁包四德等,都以当代汉语的习见概念做了解析性的阐发和论证性的思考。而理一元论的取向,则是基于对朱子《太极图説解》的体系化思考的深入理解。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可以被看作对朱子的《太极图説解》的现代转写。出于理一元论体系的完整性的要求,本书关注的只是作为体系的必要环节的关键问题,至于相关问题的更为充分的展开,则不在这一写作的考虑当中。 理一元论体系的建构,当然是哲学上的努力。但作为接续两宋儒家哲学的思考的努力,它同时也是哲学史的写作。由于体系化写作并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形式,所以,即使像朱子这样的伟大哲学家,也不可避免地在某些重要的体系环节有语焉不详的地方。这一状况使得本书在某些问题的讨论上,引入了其他哲学家、甚至是非儒家传统的哲学家的论证和思考,以补足体系建构的某些缺失的环节。当然,这些表面上看并非儒家哲学的思想要素的引入,并不能影响本书的儒家哲学的基本取向。事实上,为儒家价值找寻当代哲学的表达形态和理论基础,正是本书的立言宗旨。

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朱子理学思想体系的当代阐释和重构。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基本学术方向。既有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取得的丰厚积累,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精髓奠定了基础。当然,如何用现代汉语的哲学概念,接续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深度、重现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辨内涵,将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转变成当代意义上的活的思想,而不是以现代汉语梳理传统哲学的文本脉络、概念关联,通过“翻译”和解释将“理”、“气”等传统哲学概念嵌入到现代汉语的哲学文本当中,始终是一个有待克服的难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在语言和写作范式两个方面,都做了新的尝试。

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 目录

绪言
**章 诚体与生生
一、对变化的恒常性的论证
二、使永恒变化得以可能的世界模式
三、分别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四、生生不已或永恒变化意味着差异的不断产生
五、对中国哲学史上相关问题开展的回顾
六、有无永恒质料的问题
七、程子、朱子对张载太虚概念的批判
八、总结
第二章 无独必有对
一、主动与被动
二、有限与无限
三、时间与空间
四、体与用
五、聚与散
六、始与终
七、虚与实
八、形式与质料
九、道与器
第三章 万物化生
一、邵子对万物化生的思考
二、作为质料的形式
三、能动的形式与纯形式
四、能动的形式与生命
五、心灵
六、关于“心即理”的讨论
七、质料主义的问题
第四章 心统性情
一、构成心灵的诸要素
二、心与性的分别
三、人之性与万物之性
四、论寂与感
五、性、情之别与时间性
六、情与知
七、基础的情绪
八、四端与七情:分化了的情绪或情感
九、欲的问题
十、志与意
十一、思与虑
十二、自与我
第五章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
一、用与生存境域的展开
二、感官
三、经验中的时间与空间
四、用的关联
五、语言和文字
六、对经验世界的认知
七、用与经验知识的产生
八、知识的专门化
九、经验知识的确定性
十、心灵的自我认知
十一、心灵的自我实现与德性之知
第六章 成己成物
一、再论自与我
二、欲求与权利
三、自我实现中的他者
四、对主观经验的超越:以庄子为例
五、论感
六、论自爱
七、论忧
八、忠诚
九、服从
十、牺牲
十一、嫉妒
十二、冷漠
十三、背叛
十四、颠覆
十五、沉沦
十六、礼俗
十七、政治
十八、历史
第七章 中论
一、天人之辨
二、心知**:时间与空间
三、心知第二:情绪与情感
四、心知第三:思
五、应然与自然
六、知与无知
七、为什么要“允执厥中”
八、中之用
九、敬畏与和乐
十、中与正
第八章 仁说
一、天地之心
二、尽心与知性
三、“性相近也”
四、“为仁由己”
五、“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六、“继之者善也”
七、“心之德,爱之理”
八、仁义阴阳
九、仁包四德
第九章 四德
一、价值与风俗
二、创造
三、节制
四、公正
五、开明
第十章 一本
一、理一元论的关键
二、理气
三、体用
四、心性
五、形神
六、内外
七、生死
附录:朱子理气动静思想的再探讨
展开全部

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 作者简介

杨立华,1971年3月生于黑龙江省。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性著作有:《宋明理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中国儒学史(宋元卷)》(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