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电力转型风能.太阳能和灵活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电力转型风能.太阳能和灵活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9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1.3(7.0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电力转型风能.太阳能和灵活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版权信息

电力转型风能.太阳能和灵活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本书特色

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正对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和低碳化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国际能源署(IEA)的所有情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风能和太阳能光伏(PV)发电量在未来数十年将继续显著上升。然而,波动性可再生能源(VRE)的并网仍是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面临的*紧迫挑战之一。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技术能否成为安全低碳的能源系统的核心支柱?若能,成本有多高?
《电力转型》全面解答了这些问题,肯定了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可发挥的核心作用,同时解释了成本会如何因情况而异。这是一项开创性研究,研究发现涉及范围广泛,我在此仅强调两方面。
*,这项分析呼吁转变观念。经典观点将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并网视为是将波动性可再生能源附加到现有系统中,其假设是系统其他部分不去调整适应。这种“传统”观点有可能使我们没有抓住要点。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挑战和机遇不仅在于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技术本身,也在于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因此,需要用全系统的方法看待并网问题。简言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并网不是仅仅将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接入现有系统,而是要转变整个系统。
本书强调了有哪些选项可实现这一转型。使用全系统方法,与完全不含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系统相比,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占比达45%的电力系统在长期并不会带来多少额外成本。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正对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和低碳化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国际能源署(IEA)的所有情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风能和太阳能光伏(PV)发电量在未来数十年将继续显著上升。然而,波动性可再生能源(VRE)的并网仍是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面临的*紧迫挑战之一。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技术能否成为安全低碳的能源系统的核心支柱?若能,成本有多高? 《电力转型》全面解答了这些问题,肯定了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可发挥的核心作用,同时解释了成本会如何因情况而异。这是一项开创性研究,研究发现涉及范围广泛,我在此仅强调两方面。 *,这项分析呼吁转变观念。经典观点将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并网视为是将波动性可再生能源附加到现有系统中,其假设是系统其他部分不去调整适应。这种“传统”观点有可能使我们没有抓住要点。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挑战和机遇不仅在于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技术本身,也在于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因此,需要用全系统的方法看待并网问题。简言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并网不是仅仅将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接入现有系统,而是要转变整个系统。 本书强调了有哪些选项可实现这一转型。使用全系统方法,与完全不含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系统相比,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占比达45%的电力系统在长期并不会带来多少额外成本。 第二,实现这一转型将是困难的,尤其是因为将会产生赢家和输家。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环境。在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的“动态”电力系统中(如在中国、印度和巴西),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可成为具有成本效益的满足增量需求的解决方案。这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若妥善投资,可在部署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同时,从一开始就构建一个灵活的系统。这与“稳定”电力系统中的情况截然不同。稳定电力系统的特征是用电需求停滞不增,目前很多欧洲国家中的情况即为如此。在许多这样的地方,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快速部署的成本问题已跃升为首要的政治议题。 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市场不会扩大。由于总量这张“饼”不增长,额外的可再生能源就要从现有装机容量中分得一部分。结果取决于基本的经济性;因此市场效应并不仅仅是波动性的结果。在这些市场中,系统转型的成本不只与新资产的费用相关。本文显示这些成本是可管理的。但更大的挑战也许在于管控缩减旧系统规模的相关成本。这就提出了棘手的政策问题。现有生产商需采取何种策略以适应这一转型?当基础设施在达到寿命周期之前就需要退役时,政府将如何处理分配效应?谁为搁浅资产买单? 只有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通力合作,才可能应对这些挑战。但我们不能忽视气候问题的紧迫性。若想以合理的成本实现使全球平均温升不超过2摄氏度的长期目标,我们不能再推迟采取进一步行动。

电力转型风能.太阳能和灵活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内容简介

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正对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和低碳化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国际能源署(IEA)的所有情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风能和太阳能光伏(PV)发电量在未来数十年将继续显著上升。然而,波动性可再生能源(VRE)的并网仍是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面临的*紧迫挑战之一。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技术能否成为安全低碳的能源系统的核心支柱?若能,成本有多高? 《电力转型》全面解答了这些问题,肯定了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可发挥的核心作用,同时解释了成本会如何因情况而异。这是一项开创性研究,研究发现涉及范围广泛,我在此仅强调两方面。 **,这项分析呼吁转变观念。经典观点将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并网视为是将波动性可再生能源附加到现有系统中,其假设是系统其他部分不去调整适应。这种“传统”观点有可能使我们没有抓住要点。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挑战和机遇不仅在于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技术本身,也在于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因此,需要用全系统的方法看待并网问题。简言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并网不是仅仅将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接入现有系统,而是要转变整个系统。 本书强调了有哪些选项可实现这一转型。使用全系统方法,与完全不含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系统相比,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占比达45%的电力系统在长期并不会带来多少额外成本。 第二,实现这一转型将是困难的,尤其是因为将会产生赢家和输家。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环境。在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的“动态”电力系统中(如在中国、印度和巴西),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可成为具有成本效益的满足增量需求的解决方案。这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若妥善投资,可在部署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同时,从一开始就构建一个灵活的系统。这与“稳定”电力系统中的情况截然不同。稳定电力系统的特征是用电需求停滞不增,目前很多欧洲国家中的情况即为如此。在许多这样的地方,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快速部署的成本问题已跃升为首要的政治议题。 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市场不会扩大。由于总量这张“饼”不增长,额外的可再生能源就要从现有装机容量中分得一部分。结果取决于基本的经济性;因此市场效应并不仅仅是波动性的结果。在这些市场中,系统转型的成本不只与新资产的费用相关。本文显示这些成本是可管理的。但更大的挑战也许在于管控缩减旧系统规模的相关成本。这就提出了棘手的政策问题。现有生产商需采取何种策略以适应这一转型?当基础设施在达到寿命周期之前就需要退役时,政府将如何处理分配效应?谁为搁浅资产买单? 只有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通力合作,才可能应对这些挑战。但我们不能忽视气候问题的紧迫性。若想以合理的成本实现使全球平均温升不超过2摄氏度的长期目标,我们不能再推迟采取进一步行动。

电力转型风能.太阳能和灵活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 1.2 环境 1.3 波动性挑战 1.4灵活性 1.5 案例研究地区 1.6 关于本书 1.7 参考文献 第2章 波动性可再生能源部署的系统影响 2.1 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的属性 2.2 电力系统的属性 2.3 并网影响和系统适应 2.4 参考文献 第3章 案例研究地区技术灵活性评估 3.1 案例研究地区和系统属性概述 3.2 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当前和预测的部署水平 3.3 发电水平和短期预测 3.4 长期预测 3.5 FAST2评估 3.6 参考文献 第4章 成本和效益: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价值 4.1 社会视角与私人视角 4.2 不仅考虑发电成本 4.3 并网成本和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价值 4.4 波动性可再生能源价值与发电成本的比较 4.5 其他效益 4.6 小结 4.7 参考文献 第5章 系统友好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部署 5.1 部署的时间和地点 5.2 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系统服务能力 5.3 基础设施的规模和弃风弃光 5.4 经济设计标准 5.5 技术结构 5.6 政策和市场考虑 5.7 参考文献 第6章 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并网的运行措施 6.1 发电厂的运行 6.2 输电和联络线运行 6.3 平衡区合作和融合 6.4 运行备用的定义和部署 6.5 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可视性和可控性 6.6 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预测 6.7 运行措施的市场设计 6.8 政策和市场考虑 6.9 参考文献 第7章 灵活性投资选项 7.1 衡量灵活性资源的成本和效益 7.2 电网基础设施 7.3 可调度发电 7.4 储能 7.5 需求侧集成 7.6 参考文献 第8章 系统转型和市场设计 8.1 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和系统转变 8.2 灵活性投资的战略 8.3 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系统总成本 8.4 市场设计 8.5 讨论 8.6 参考文献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9.1 目前的经验和技术挑战 9.2 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并网的经济性 9.3 系统转型策略 9.4 催化转型 9.5 未来的工作 附件 附件A 均化灵活性成本方法学 附件B 主要的建模假设 附件C FAST2的假设和案例研究属性 附件D 市场设计评分 附件E 缩略、缩写和测量单位
展开全部

电力转型风能.太阳能和灵活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作者简介

王帅,女,浙汀绍兴人,201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泽学院,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同年就职于酋都师范大学,中级翻译职称。曾担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研修班”翻译,译有《电力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德里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能源环境领域的研究报告。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