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有话可说

作者:郭立声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7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1.3(6.8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有话可说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635681
  • 条形码:9787516635681 ; 978-7-5166-356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有话可说 本书特色

★立场先生是一位内秀而善思的青年学者,他长期从事教育、关注教育、建言献策于教育,特别是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校园贷、游学等社会热点话题阐述了独到见解,既大声疾呼,又开出“药方”,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有话要说》视角本真、语言质朴、论述缜密,展露了立场先生的独特视角和把握大势的前瞻性、洞察力,不乏学术价值,值得一读、值得借鉴。 ——荆德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 ★《有话可说》是时评人郭立场的一部评论合集,书中文字已在主流媒体发表并颇受关注与好评。立场的文字,鲜有空洞的理论训导,多是发自肺腑之言。文字迎合时代、联系实际,以“建议”的形式娓娓道来,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王胜昔,媒体人,光明日报河南省记者站负责人 ★本书是作者近年创作的评论作品,主题涉及教育、社会、文化等领域。就业创业、文化传承、教育革新等这些严肃的主题被娓娓道来,有时效、节奏和新意,有激情又理性节制,让人体会到文字的力量,感受到作者对时代的热忱。 ——张树伟,中国教育报首席编辑,评论版主编 ★立场的《有话可说》,做到了“有立场”,不论是对时事的评说,还是对事理的探究,都旗帜鲜明:做到了“有话说”,不论是对大政方针的解读,还是对生活细节的阐释,都言之有物,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家国情怀,读之耳目一新,品之别有风味。 ——夏友胜,东方今报媒体运营策划总监,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有话可说 内容简介

  马克思说过,“历史上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翻开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在未来会以十分相似的方式重复出现。“文章合为时而著”,只有深沉的思考和精心的演绎,才使新的认知成为可能,才使新的思想成为可能,从而才可能丰富新的体验。立场的时评文章,固然是对当时发生的热点问题做出的反映,但透过历史时空,并不乏现实层面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立场先后被委派到国家教育部和省委组织部锻炼深造,立足于新的岗位做贡献,得到了认可。在繁忙工作之余,他仍能坚持思考、笔耕不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发表了数百篇评论文章,既让我感动,也让我欣喜。“多积尺寸之功”,看似稀松平常,然则日复一日地持续用力,乃至将其视作一种工作常态、生活方式和自觉追求,实属不易。  学者崔卫平说过:“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这篇集子,既有对民生、教育、社会等热点问题的深度思考,也有对日常教学、科研和工作的心得体悟,见证着立场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足迹,也足以印证其学识、思想、修养的渐趋成熟。较之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写作只是立场的“副业”,往往是在没有时间中挤出时间,从事他的创作,“以自己的方式评论与发声”,实为难得。  在这样一个有些浮躁的年代,静下心来做事也许尤为可贵,付出和努力终有所期。没有哪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哪个人的成功可以简单复制,成长成材其实就是一种修行。立场平素话语不多,却颇有见地;低调谦逊,却颇有韧性和张力。他数年如一日坚持思考和书写,洞幽烛微、言人未言,并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主流媒体积极发声和建言,在教学一线“倾囊而出”教书育人,有如此赤子之心和人文情怀,殊为可贵。

有话可说 目录


文章合为时而著/宋争辉
感念于此/杜超

**辑 就业与创业
大学生“回炉”读职校值得点赞
弹性学制不落地创新创业难腾飞
职场有冷暖“闪辞”须谨慎
毕业生质量排行榜不足采信
“90后”大学生“闪辞”不妨宽容视之
“被就业”折射就业率统计之弊
怎能以创业比赛替代创业教育
给“一哄而上”式创业泼点冷水
让创业扶持政策走出“深闺”
谁来帮大学生避开创业陷阱
不必急着对学分转换说三道四
“慢就业”不要拖成“面子就业”
从创业榜样身上到底该学啥
别让教育部门孤军奋战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大有可为
每个毕业生“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教授何妨卖“卤菜”
创业教育从植入创业基因开始
淘宝“卖”毕业生创意是个“宝”
创业教育尤需审时度势
再次吹响创新创业的集结号
大学生当保姆刷新就业观
小心创业冲动误了学业
就业质量报告不能丢了质量
别误读了“专科生就业率超博士”
“隐性就业”或成就业新常态
大学生就业不能“靠天吃饭”
失业补贴好政策为何“藏在深闺”
就业率不相信高校,相信谁?
对“就业质量报告”与其挑刺不如建言
“状元”务农树立成才样板

第二辑 变革与坚守
要警惕“全能宝宝”变成问题儿童
让实习“实”起来不能只靠学生自觉
高考填志愿不可抱“儿童心态”
……

第三辑 理想与现实
后记
展开全部

有话可说 节选

  《有话可说》:  近日,2016年中国721所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在网上广为流传。排行榜发布者武书连认为,在大学各项指标中,有两项指标对学生成才*具决定性意义,一是教师平均学术水平,二是新生录取分数线。而他的榜单也完全依靠这两项指标来制定。那么,此排行榜是否可信?该如何看待本科生质量?  本科毕业生质量历来是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很能触动公众的神经。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甫一出炉,便引发了公众围观和热议。据了解,一些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为考生及其家长提供了教师学术水平排名、毕业生质量排名等信息,是挑大学选专业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以教师平均学术水平和新生录取分数线简单相加对本科毕业生质量进行排名,为“成才”界定直观的量化指标,并不足以支撑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也不足以印证排行榜的可信度。  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新生录取分数等指标较好的学校,也即通常的名校,不过是选择了能力强的学生,但不同学校的教育本身差别并不大,并不能成为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的依据。每个人的天赋和能力生而不同,不同条件下的教育可能带来不一样的教育效果,也有可能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差别。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单一的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新生录取分数线等量化指标,显然过于简单和僵化。  随着高等教育步人大众化发展阶段,人才质量标准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化的特性,人才评价标准由单一变为多样。通常认为,人才评价是对人的能力、个人特点和行为进行系统评估,是评估某个人在整个人才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以往,对人才评价多是经验性评价,侧重对已有成果或资历作出判断。然而,当今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过多关注过去的人才评价模式有很多局限性,尤其不适合可塑性极强的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  评判本科毕业生质量,意在评判其是否成才,需要从主观和客观、外在和内在等多个角度来评估,坚持人本化、动态化、全面化等原则,分级分类分层次,而不是搞“一刀切”。很多人步入名校后,可能一生一事无成,不见得一定会“质量”高。社会进步需要更加有潜能、能创新的人,而这些人绝对不是单凭新生录取分数、教师平均学术水平就能看出来的。简而言之,进行人才质量评价,量化考核虽不可缺少,更值得推敲的是评价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人才时,怎样在现有指标基础上提供有效的补充来完善评价标准的不足,真正做到“以人才为名”。  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更多的是对大学声誉的检验,而不是对本科毕业生个人质量的客观评价。大学生质量评价抑或大学排行榜往往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进行的,现阶段社会公众的需求目标并不一定和大学的发展目标完全吻合。倘若某些大学因自己“榜上有名”而窃喜,甚至因此忘却了自身的使命,或者为了追求“榜上有名”而放弃办学初衷,非但就此失去了大学排行榜的内在意义,也不利于现代大学的发展。  ……

有话可说 作者简介

  郭立场,高校教师,时评人。中国教育报签约评论员,河南教育、东方教育时报等专栏作者,近年来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侨报等海内外媒体发表评论、随笔近千篇。出版有个人歌词集《天辰羽雪》,《大学生就业不能“靠天吃饭”》被评为“2014年度十大教育好声音”,部分作品入选公务员申论教材,部分作品被新华文摘、党政干部文摘等转载。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