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盛衰之间-上海评弹界的组织化(1951-1960)

盛衰之间-上海评弹界的组织化(1951-1960)

作者:王亮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7-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326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2.4(8.1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盛衰之间-上海评弹界的组织化(1951-1960)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39625
  • 条形码:9787100139625 ; 978-7-100-13962-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盛衰之间-上海评弹界的组织化(1951-1960) 内容简介

  本书以评弹界shou个公营评弹团(上海评弹团)为研究对象,以该团成立的1951年至上海评弹界组织化完成的1960年为研究时限,通过架构评弹组织视角的理论,以解剖麻雀的方式——“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来研究该阶段的时代特征以及江南社会的变迁史。评弹组织视角的理论由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组织实践、组织权术五部分构成。组织结构视角关注在由单干私营到政府公营的组织化过程中,评弹艺人对自身命运的把握。即在梳理评弹界私营组织的基础上,笔者以上海评弹团为例,论述公营组织的思想来源、奋斗目标、成员变化、剧团缺陷及公营组织的推广情况等内容,来展示组织结构的变迁情况及时代特征。组织文化视角将着力点放置在组织化过程中评弹书目的建设上,在解放初期传统书目趋时更新及新编书目备受追捧局面形成之后,上海评弹团在整旧创新过程中逐步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即坚持“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演出形式由传统长篇向中短篇方向发展,演出内容由不完整的演出脚本向说表唱词等内容相对固定的演出剧本的转变,从而完成了该团文化形象的塑造。人力资源视角分为两个部分:对传统社会艺人的收入调节、对崭新社会艺人的培养操控。前者讲解单干的评弹艺人拆账制度的变迁概况,上海评弹团艺人工资制度的形成、调整及改革历程,即论述评弹艺人的收入由不固定的拆账制度向固定的工资制度的转变情况,以阐明组织化对艺人收入层面的影响。后者讲解评弹青年艺人的培养机制,即由跟班听书的技艺传承转变为集体教学的班级培训,以厘清组织化对艺人培养层面的影响。组织实践视角着力于评弹艺人在组织化过程中对于文艺演出要求的适应情况,即由追求艺术性到倡导政治性的转化。具体讲述国家借助文艺演出活动(如曲艺竞赛),并凭借上海评弹团的示范作用,加强对评弹艺人演出活动的管控力度,在评弹界组织化保障的基础上,成功将文艺演出转变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另外,与上述四个视角不同,组织权术视角并非限于某一固定领域,而是穿插于各个不同领域之中。这一视角关注于组织的领导集体或某一位领导个人,在组织结构的扭转、组织文化的塑造、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培养、组织实践的效能转换等方面,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调节和控制。由此可见,借助“评弹组织视角”的理论,既可形成对评弹组织整体的系统认识,又能避免就事论事的简单罗列和盲人摸象的孤立观点。
  丛书简介:苏州评弹由评话与弹词两个曲种组成,兴起于明末清初,与苏州市民社会的繁兴同步。“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从评弹与时代变迁间的互动关系出发,从评弹看江南社会,从江南社会看评弹,考察明清以来尤其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

盛衰之间-上海评弹界的组织化(1951-1960) 目录

分序
绪论
**章抉择:由单干到集体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行业组织的变迁
二 集体组织的初期试验
(一)彷徨选择:创新与守旧
(二)典型垂范:创办评弹团
(三)曲折发展:扩容与危机
三 集体组织的全面完成
(一)党与艺人的共和
(二)整顿思想与种植“试验田”
(三)评弹界的“大跃进”
第二章 宣教:书目的整旧创新
一 传统书目与“斩尾巴”运动
(一)传统书目的余晖与艺人的前进
(二)“斩尾巴”运动始末
二 新书的编创与中篇评弹的崛起
(一)内容与形式的革新
(二)中篇评弹的伊始与成就
三 “推陈出新”与传统书目的“去毒化”——以《白蛇传》为例
(一)存与删:整改的始末缘由
(二)得与失:影响的良莠不齐
四 反右运动与新编作品的“政治化”——以《黄“青天”》为例
(一)评弹界的反右运动
(二)描写评弹艺人的首部中篇
第三章 生活:收入的固定化
一 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拆账制度的变迁
(一)传统拆账制度的延续
(二)传统拆账制度的调控
二 工资制度的形成:试行与隐患
(一)工资草创与生活艰辛
(二)评级评薪与危机萌发
三 工资制度的调整与改革:缓和与再现
(一)调整:增津贴与分红利
(二)改革:艺人收入自理制度
四 工资制度的推广:调低与固化
(一)整风运动与新拆账制度
(二)区级团的固定工资
第四章 传承:育才机制的构建
一 传统社会艺人的技艺传承
(一)拜师、习艺与出道
(二)四类艺徒面面观
二 集体教学的开启:戏校评弹班的教育实践
(一)戏校评弹班的创立与评弹青年队的组建
(二)上海市戏剧青年汇报演出
三 集体教学的改革:评弹学馆的培训模式
(一)授徒机制的重启与推行
(二)评弹学馆的技艺传授与实习活动
第五章 选拔:艺术性与政治性的转换
一 发轫:春节戏曲竞赛
(一)全面剧改的基础
(二)时事政治的迎合
二 承继:国营剧团的示范
(一)服务对象的确立
(二)活动区域的限定
(三)演出时间的规划
三 升级:上海市曲艺会演
(一)突出政治性
(二)组织化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盛衰之间-上海评弹界的组织化(1951-1960) 节选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曲种繁多,百花齐放,而“苏州评弹是曲艺大花丛中的一对姐妹花”。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合称,出现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其间名家辈出,艺文荟萃,评弹艺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进步,终于迎来了其历史上*繁荣的时期。然而,这一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艺人个体成长往往面临来自外界的压力与挑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提高社会地位、增强整体力量,艺人走向联合,成立行业组织。这些组织确实在创立行业规矩、联系书场业务、传承评弹艺术、对抗外界压力等方面作用巨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组织接受领导,得到改造,而单干艺人也与官方合作。在上海,先后建立起市级的国营评弹团和区级的集体评弹团,实现了由单干到集体的身份转变,完成了组织化的进程。
  ……

盛衰之间-上海评弹界的组织化(1951-1960) 作者简介

  王亮,1984年生于山东潍坊,现就职于浙江理工大学。2004年,考入南昌大学历史系,初涉史学领域。2008年,保送南昌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走上专门史的研究之路。2011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攻社会文化史,2014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已在CSSCI等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并参与唐力行教授主持的国jia级课题项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