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我从那条路上来

我从那条路上来

作者:毕方著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2-01
开本: 21cm 页数: 236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8.2(7.0折) 定价  ¥2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我从那条路上来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7109262
  • 条形码:9787207109262 ; 978-7-207-10926-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从那条路上来 本书特色

这套《晚华文萃》题材不一,体裁不同,由老作家自编自选,他们的作品体现出的民族使命感、家国情怀,他们的文字散发的独特艺术气息,是这个商业化的文学时代,永不褪色的珍宝,闪烁着水晶般的光泽,散发着高贵的气质! 毕方著的《我从那条路上来》为丛书之一,是作者从事文学创作六十余年来作品自选集,分为短篇小说和散文两部分。

我从那条路上来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小说 ; 散文 随笔两部分, 其主要内容包括: “二级半” ; 一篇待发的新闻稿 ; 透亮 ; 新年前夕 ; 障子的故事 ; 在大学的*后一课 ; 二加二等于四吗 ; 炎夏 ; 梁文友旅行记 ; 小杈子等。

我从那条路上来 目录

雪松的气质 迟子建
小说
“二级半”
一篇待发的新闻稿
透亮
新年前夕
障子的故事
在大学的*后一课
二加二等于四吗
炎夏
梁文友旅行记
说“窖”
小权子
老船工的后代

散文 随笔
煤海沸腾
他们在追赶春天
拳拳慈母心
龙血树下
我从那条路上来
大洋彼岸寻根
为钟涛遗著《梦与寻》写的后记
后记
展开全部

我从那条路上来 节选

  《我从那条路上来/晚华文萃》:  “二级半”1975年春天,一个星期天的午后,乌金河煤矿矿长赵洪奎走在去新五井的路上,他是去打听一个人下落的。这人叫薛咏梅,“文化大革命”前在这乌金河煤矿任技术员。  已经是四月了,北国边陲的这座矿山,还裹在浓重的寒气里,只有树枝上那不易觉察出来的、毛茸茸的绿色小骨朵,使人感到一点春天的气息。看来还得跟严寒搏斗几个回合,才能展开它的绿色翅膀,迎接姗姗来迟的春天哩!不知是赵洪奎走得发热了,还是心里装着一盆火,他敞开了袄襟,让山里的凉风吹掉浑身的燥热。  赵洪奎心里怎么能不焦躁呢?四届人大刚刚开过,会上,周总理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煤炭是工业的粮食,必须先行。而乌金河本来就是一个生产方式很落后的老矿,经过这些年的动乱,已经到了快要揭不开锅的地步。赵洪奎不久前才从“牛棚”里放出来结合进领导班子,他十分清楚,不采取一些重大的根本性措施是改变不了这个矿的面貌的。“文化大革命”前,他们就酝酿过把新建的三对斜井改建为一个现代化的皮带斜井。可是这件事情被六六年刮起的那场十二级台风,吹得烟消云散。整整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又在赵洪奎的心里活了起来。可四下看看,人呢?那些有专长、懂技术的人呢?已经星散了呵!总工程师六七年被逼上吊死了;其他的技术人员不是改行干了别的,就是靠边站,有的还在被审查。赵洪奎两手攥着空拳,再有雄心壮志也白搭呵!他下决心要把这些同志找回来。赵洪奎头一个便想到了薛咏梅,就是*初提出皮带斜井方案的那位技术员。  到了新五井,赵洪奎一连打听了好几个人,都说小薛两三年前就离开那儿了。有的说她在车站当售票员,有的说她在电影院当放映员。后来才打听到了确切的下落,薛咏梅是在地区的一家商店当售货员,家还住在矿上的老八井。本来,这些年人事上的变迁如同行云流水,瞬息万变,人们提起某个人的景况时,常常无动于衷;然而,关于小薛改行当售货员这事,赵洪奎心里却怎么也不能平静……说来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赵洪奎在乌金河老八井任井长那会儿,矿上要在他们井试用一台截煤机,赵洪奎事先便在井下和工人们一起作准备,随即有一伙人送机器下来,其中有一位小个子技术员留下来参加安装。矿井里黑咕隆咚的,虽说每人头上都有一盏矿灯,也只能瞧见跟前几步远的地方。再说人人都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除了个头大小,几乎一个模样:满身满脸煤黑,光剩下一嘴白牙和两只发亮的眼睛,哪分得出张三李四来。那小个子技术员,硬是跟大伙一样,两天两夜没有歇手。他几乎不大说话,许多零件的分量超过了他的体重。他跟工人一起抬抬搬搬,腰都快弓到地上了,稍不小心,手上不是割道口子,就是碰破块皮,他也跟别人一样,顺手捡过一张面包纸,擦一擦血,裹巴裹巴,找根炮线缠上,也不吱一声。  截煤机终于安装完毕,试刈了头一刀。这可不是个简单事儿,采煤工生平头一次不用打眼放炮,不用呛着煤面子弯着身子抡大锹.一个个咧着大嘴蹦高乐,哪还想到别的!当他们来到巷道休息时,才发现那小个技术员坐在一根坑木上,手里的面包只咬了一口。竟倚着棚腿睡着了,安全帽滑落在地上,露出一头短发,呵,原来是个女人!这个意外的发现惊得他们一个个瞠目结舌。  要知道,过去的矿山,从来没用过井下女职工。  新中国成立前,矿山的禁忌可多啦,妇女简直就是倒霉晦气的代名词。连绞车道要被妇女跨过,也认为要出事故,就凭这一条,也不能叫她们下井;再说,那会儿矿工们穷得叮当响,在井下光着身子干活,有块麻袋片也得留在井上遮羞,哪个妇女敢往这个堆儿里凑?新中国成立后,情况变了,二、三线也有妇女们参加工作,可从来还没有下井的,工人们瞅着面前这位累得睁不开眼睛的姑娘,一个个你瞅我一眼,我捅他一拳,全都不知所措,只好蔫不悄溜了。赵洪奎是井长,是主事儿的,总不能扔下人家不管呵!他一连招呼了几声:“同志,醒醒!”不知是他这炸雷般的嗓音突然变哑了,还是这姑娘睡得太沉.就是没醒。  他只好弯下身子搡了她两把,这才睁开眼睛。赵洪奎对她说:“在井下睡觉,要落病的。走,别人都升井了,快跟我一块上去吧!”眨眼工夫,这姑娘变成了另一个人。她捡起地上的安全帽,一下站起身来,使劲晃了晃脑袋,好像要把全身的疲劳统统甩走。她冲老赵笑了笑,露出闪光的白牙,什么也没说,竞抢在赵洪奎前面走了。那时,这种旧式斜井,上来下去全凭两条腿,他们必须爬五、六百米才能到地面,就连那些在井下干常了的大男子汉,在连轴儿转以后升井,腿肚子也得打哆嗦呢。可这位又瘦又小的姑娘居然连跑带颠,好像尽意儿要把赵洪奎落在后面;走在平巷时,她把漫过靴背的积水踢得老高,在风道里往上爬时,竞撇开木梯,三步并成两步迈。赵洪奎紧紧地跟在后面,越来越忍不住强烈的好奇心,终于说出了声:“你下过井?”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