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院士的中学时代

院士的中学时代

还原中科院院士的青葱岁月!这是一本值得家长和学生共读的成长之书。

作者:雷宇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读者评分:5分11条评论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12.8(3.2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院士的中学时代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6087742
  • 条形码:9787216087742 ; 978-7-216-08774-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院士的中学时代 本书特色

该书由中国青年报与共青团湖北省委倾力打造,系共青团湖北省委青少年思想引领课题项目。中青报记者分别面对面采访了杨乐、王元、李德仁、张丽娜、朱英国、欧阳自远等12位中科院院士,讲述他们中学时代的学习经历、成长过程,着重表现他们的学习态度,总结他们的学习方法,颂扬他们的人生志向。“还原院士青葱岁月,追慕往昔教育图景,破解英才成长密码,滋养未来栋梁之心”。这是一本值得家长和学生共读的成长之书,为学生提供一份独特的精神食粮,为家长展现多元的教育观。

院士的中学时代 内容简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入选品种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同志倾力作序推荐怀抱青春、激情和梦想的中学生活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作为拥有中国科学技术领域*学术称号的院士群体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中学是人生中*好的时光。” 

院士的中学时代 目录

杨乐院士:学习要像跑一场马拉松
数学家杨乐的中学片断
王元院士:自由生长方能育精英
从“安、钻、迷”谈科学教育
欧阳自远院士:中学是读野书的自由时代
欧阳自远讲述中国人的“奔月”故事
齐康院士:艺术熏陶可以打开科学思维之门
媒体眼中的齐康
丘成桐院士:我从没放弃做大数学家的念头
用兴趣感受数学之美
李德仁院士:青年一代要敢于提问敢于质疑
李德仁忆中学时代
傅廷栋院士:智商情商之外还要有“逆商”
傅廷栋:“农民院士”的“油菜人生”
吕志涛院士:勤奋比天才更重要
吕志涛谈导师的责任
郭光灿院士:只盯眼前一点利益会迷失远方
甘坐冷板凳的研究生
杨焕明院士:爱上科学是一辈子*大的幸运
生命的魅力和美丽
郑永飞院士:从高考落榜生到当届*年轻的院士
郑永飞:百人计划帮我设定更高的目标
张俐娜院士:是金子总会发光
曾为毛主席专列研制刹车皮碗
展开全部

院士的中学时代 节选

《院士的中学时代》:
  在外界眼中,而今已经72岁的杨乐“年轻得不可想象”。
  他成名太早了,他在“科学的春天”跻身时代的学术明星谱,同时期出现的那串闪光的名字——华罗庚、陈景润、钱学森、邓稼先在当年人们的印象中已是一部翻阅已久的厚重大书。
  他的一生似乎被传奇与幸运之神所笼罩。
  初中立志一定要把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理写在未来的数学书上,20多年后,他和同事张广厚的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杨一张定理”。
  高中时,他在书皮上写下“中科”二字,而今与中国科学院已携手走过半个世纪,他曾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年龄*小的学部委员(院士),出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掌门。
  然而,杨乐更愿意将此解读为理想与坚持的历程——“我把我的一生献给了数学研究事业”。
  杨乐有一句名言:“永远不要放弃你的理想,不要为一时的得失所迷惑,这样才会不负此生。”
  在这背后,很多场合,杨乐则会和年轻人分享和强调华罗庚的名言:“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中学阶段做了上万道数学题
  杨乐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这个长江边上的城市“据江海之汇、扼南北之喉”,自古大家辈出,更有清末状元张骞办教育兴工业,被誉为“中国近代**城”。
  杨乐中学就读于江苏省南通中学,这所当地*好的中学被人称作“省中”,简洁中保持敬意。
  记忆中,那里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独立设置的理化实验室,这样的条件当时即使在大城市也不多见。
  其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整个社会一片欣欣向荣。1952年,**次全国大学招生统考的消息传出,让刚从懵懂中走出来的杨乐隐隐感受到了国家对人才急切需求的信号。
  杨乐的记忆中,中学的科目教学进程都很慢,上课认真听讲,当堂便能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每次老师都会布置4至6道作业题,他常常课间10分钟就能完成。
  这给杨乐课后留下了大量时间,家里哥哥姐姐留下的数学参考书不少,杨乐开始大量做课外习题。攻克一道道难题,自信心不断增强,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网络上广泛流传着杨乐的一段传奇——中学阶段做了两三万道数学题,杨乐坦承,自己没有专门统计过,“但肯定过万了。”
  勤奋的学习精神给他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他曾深有体会地说:“杂技演员走钢丝的本领,是长年勤学苦练的结果。要想靠小聪明侥幸获得成功,那只能从钢丝上摔下来。”
  初三时,杨乐找来全国大学统考的数学试题,发现只有一道题不会做,估计考个70分以上没问题——在当时,这样的分数足够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杨乐有了一个朦胧的想法:以后进大学读数学系,并且一辈子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当时,杨乐已经听说中国科学院是我国*高的学术机构,其中的数学研究所就是专门从事数学研究的,听说了在那里工作的华罗庚。
  高一时,发了新的教科书,杨乐用漂亮的画报纸包上书皮,悄悄地在书皮上写下了“中科”两个字,憧憬今后进人中国科学院专门从事数学研究。
  多年后回顾这段往事,杨乐笑言,之所以当时没有直接写上“中科院”,是怕同学看到后笑话,其含意成了隐藏在那个14岁少年心中的秘密。
  杨乐高中的后期,“向科学进军”风靡全国,在中学校园里,“课外小组”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
  杨乐选择了数学小组,并很快成了小组里的“小先生”。每周一次,这个班上年纪*小的中学生走上讲台,面对40多名同学,连续开讲10多次,内容还都是课堂的延伸。
  ……

院士的中学时代 作者简介

雷宇,中国青年报湖北记者站站长王兵,共青团湖北省委专职纪检员、研究室主

商品评论(1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