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论语全解:全彩精华版

论语全解:全彩精华版

作者:方韬主编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6-01-01
所属丛书: 美丽国学
开本: 24cm 页数: 192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中 图 价:¥21.5(7.2折) 定价  ¥29.9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论语全解:全彩精华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0266155
  • 条形码:9787550266155 ; 978-7-5502-6615-5
  • 装帧:8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论语全解:全彩精华版 本书特色

南北朝人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序》中说:“然此书之体,适会多途,皆夫子平生应机作教,事无常准,或与时君抗厉,或共弟子抑扬,或自显示物,或混迹齐凡,问同答异,言近意深……”“应机”,其实就是抓住了人的真性情,从此入手,直指人心,言简意赅,立时悟道。《论语》二十篇,从头至尾,只是说见真性情,做真君子!如针砭治病,直指患处,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浮夸的言说,一片纯粹的反省精神,一份高尚的道德指引,默默融入中国人的精神之中。

论语全解:全彩精华版 内容简介

1.“仁”、“义”、“孝悌”、“君子”……孔子的谆谆教诲,弟子的勤勉好学,《论语》为您讲述不一样的智慧人生。 2.150余幅精美插图,讲述了孔子的人生轨迹,蕴藏着儒家的精神之光,《论语》的别样精美在这里展现。 3.通俗的讲述,简练的注释,如话家常的解读,《论语》的精髓被剖析出来,让你汲取知识的养分。 4.独具特色的装帧设计,每一个页面都会有惊喜,每一个细节都会有不同,阅读更精彩。 

论语全解:全彩精华版 目录

学而**共16章,此篇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对孔门“为学”、“孝悌”等基本范畴进行了发挥,引导初学者步入“道德之门”。为政第二共24章,此篇主要围绕“为政”、“君子”、“为学”等问题展开讨论。八佾第三共26章,此篇主要记录的是孔子论“礼乐”的内容。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孔子极力想恢复西周初年周公旦所创制的礼乐制度。本篇是我们观察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里仁第四共26章,此篇孔子仍然是围绕着“仁”、“德”和“孝”的主题有所议论。公冶长第五共26章,此篇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对众弟子以及对当世的著名人物和古人的评论。本篇集中体现了孔子臧否人物的标准和思想。雍也第六共30章,此篇主要记述了孔门众弟子的言行,以及孔子对他们的教导。述而第七共38章,此篇涉及孔门师徒间的对话并不多,更多记录的是孔子吐露自己为学和为人的心声。此外,孔子的起居形貌也散见本篇之中。泰伯第八共21章,此篇主要是孔子对古代圣贤的评赞。子罕第九共30章,此篇的主要内容是孔子提倡礼制,勉励弟子们好学不倦,以及记述孔子生平赞同和反对的事情。乡党第十共27章,此篇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正人君子。本篇中还记载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为人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先进第十一共26章,此篇主要论述孔子诸弟子的行为志向及孔子对诸弟子的评价。颜渊第十二共24章,此篇主要是孔子和弟子们关于“仁”的问题的探讨。子路第十三共30章,此篇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等。宪问第十四共44章,此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卫灵公第十五共42章,此篇内容涉及孔子“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季氏第十六共14章,此篇以箴诫为主,主要记录君子如何以礼治国、择友择乐、修身处世、学诗学礼等。阳货第十七共26章,此篇主要记录孔子教育弟子们要讲究仁德,阐发修德治民、以礼乐治国的道理。微子第十八共11章,此篇主要记录古今人才、贤士以及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的行为。子张第十九共25章,此篇主要记录的是孔子的弟子们对学问、品德的探讨以及弟子对孔子的敬仰与维护。尧曰第二十共3章,此篇记载的是古代先贤圣王尧、舜、禹、汤等的言论以及孔子对从政的看法。
展开全部

论语全解:全彩精华版 节选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子弟在家的时候孝敬父母,出外的时候顺从兄长,谨慎而有信用,广泛地亲近百姓,亲近仁者。在道德实践的空隙,则应该提高知识修养。”   圣人的智慧   这一章孔子讲了三个层次。首先,他强调了孝悌是为人的基础,父母和兄弟是人*先要面对的也是*基本的一个生活圈;其次,是面对他人的关系:要谨慎、讲诚信、尽量地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后,在家能做个好子弟,在外是个善良诚信的人,这时候就需要去读书学习圣贤之道,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了。孔子告诉我们:人的活动总是从*基本的家庭开始的,所以我们出生以后的**个角色是儿女。做儿女的本分就是应该孝敬父母。然后,我们渐渐长大,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自己也开始变成一个有更多交往关系的社会成员。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在人群中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有了这些基本的为人处世修养后,我们要想使自己再有所提高,就必须读书学习,因为古圣今贤的智慧在此隐藏。反观今天,我们片面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反倒忽视了做人处世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从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到博士毕业,许多人读书不少却缺乏一些简单的处世智慧。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所受教育的一个缺陷。看看孔子的言论,这里似乎并没有多少智慧,而是一些*简单的*基本的“规则”,如果按照这些规则去办事,去约束自己,便是处世为人的良方了。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敬重贤德替代喜欢美色;侍奉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献出生命;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我必然会认为他已经学习得很好了。”   圣人的智慧   这一章实际上是子夏重申孔子的观点。子夏强调了事父母竭其力——尽孝,事君王致其身——尽忠,对朋友重言诺——有信。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是有着崇高地位的。《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这告诉当时的人们,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王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子夏的观点充分显示了孔子的“学”的观点:道德先于知识,行为先于语言。   儒家学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夫妻、父子、君臣、朋友是伦理道德方面的重要内容,子夏继承孔子的观点,并进一步将之发扬光大,进一步对伦理道德的要求细化,提出“贤贤”“竭其力”“致其身”和“言而有信”四点要求。从目前看来,这些东西果真就成了陈腐的说教了吗?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人们能按照这些原则去做,那么做到“贤贤”就不会以貌取人了;做到“竭其力”就能报答父母的大恩了;做到“致其身”在事业上就能无所畏惧了;做到“言而有信”就一定能立足于社会,自己的人生就会更为完美。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谨慎就会没有威严,学问就不能巩固。行为上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圣人的智慧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举止庄重,没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学问就很难牢固扎实。交朋友也要有选择,不要和那些道德学问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在孔子看来,朋友的档次就代表了你自己的水平。孔子说:“不知其人,观其友可也。”知错就改,也是衡量君子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孔子说:“小人必文过饰非。”子贡也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掩盖缺点就如同掩耳盗铃一样危险,欺骗的只能是自己,当然受损的也是你自己了。   言而有信、选择益友、知错能改、知错不怕改是个老话题了,可是我们又遗憾地发现:人总是犯同一个错误。一个丢三落四的人,今天忘拿一件东西,明日依旧会落下另一样。我们有没有想过:怎样避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当不好的东西成为一种习惯后,就会减弱你的竞争力。人们常说:优秀是种习惯,当然指的是良好习惯。时刻对自己身上的不良倾向保持警惕,通过良师益友的帮助和自我的不断反省,一定会非常优秀的。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思远古的祖先,那么老百姓的品德就会回归于淳厚了。”   圣人的智慧   在儒家学说的体系中,对待祖先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谨慎认真地办好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人们就会知道自己对于祖先后代的责任和义务,民风也会因此变得淳朴。时代的变迁,有些东西会变得模糊,大多数人在父母逝世的时候,哀痛悲伤的心情到了极致,而谨慎戒惧的心情往往不足;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已经做到十分恭敬了,但感念思慕的精神却很少。这些不单单是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孝子贤孙,而是让我们知道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孤零零的,也不光是为了自己生活的。上有父母以至祖先,下有子女以至元孙。我们只是这个链条谱系中的一环,而并非全部。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虽然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面临着比祖先更大的生存压力,但是我们没有道理放弃这一切,更不要轻视生命本身。好好地活着,因为你身上流的血,有先人们的光荣还有后代的期盼!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夫子到了这个国家后,必然听得到这个国家的政治。是他从别人那里打听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回答说:“夫子通过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品德而得到,夫子求得的方式,大概和其他人求得的方式不同吧1   圣人的智慧   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两千多年来的道德准则,同时也是儒家为国人塑造的理想人格。“温、良、恭、俭、让”,可以说这是孔子毕生努力所达到的道德修为。他自内而外地把人温柔善良的本性展现出来,具有极强的道德人格魅力。同时,“温、良、恭、俭、让”又把东方人以“柔”为主的为人处世方式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我们今天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环境里,“温、良、恭、俭、让”已成了胆小鬼逃避的借口吗?是的,没有勇气和竞争意识就意味着失败。然而,你想过没有,除去追求成功,我们还有什么更该珍视的吗?善良的人性和从容的心态。当人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其实只需要你那一点谦让就能化解多少怨气和仇恨。古人常说“吃亏是福”,这里面不只是人生的一种苦楚和无奈,还有更高的智慧。老子说得好,“惟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真是至理名言啊!   ……

论语全解:全彩精华版 作者简介

方韬,男,陕西汉中人。1998年至2002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至2010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博连读),获文学博士学。2010年7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刘家和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左传》学与魏晋学术史。在《文史》、《中国文化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并出版古籍译注多部。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

    经过杨树达、王力与冯友兰的亲审,杨伯峻的错误要不骤减也是难的,但是,其中弥漫的郭沫若先生的套路则不可不辨。当然,序言和正文注译永远要分开来看,这是读国朝中文典籍的经验之谈,莫因序废文,莫因人废言,当代则更其反之亦然。小杨不时给出各种解释来说明自己为什么这般那般的翻译原句,也算是为入门操碎了心,也算是反驳了朱熹留下的诸多积重难返的常识性误解。考据功夫尽显于此,奈何质胜文显野,更其质亦平平,考据、文章、义理斯三者每况愈下。钱穆云:“今试以白话作注,亦较以白话直译原文远为合适。如《论语》一“仁”字,岂不可作为注语,详发其义?若必直作翻译,岂不难之又难。”可见句读与翻译,学养与通识,宾四与怀谨,扣其两端而竭之何其难矣,一本书盖有一本书之独见的任务吧。初读论语可兼杨伯峻、李泽厚与钱穆,再读则必孜孜上溯

    2020/5/28 13:01:07
  • 主题:

    书本,是人类的进步阶梯,只有阅读,才能弥补人天性中的不足与迷失

    2018/11/1 15:12:02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