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反渗透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

反渗透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

作者:靖大为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0.1(7.7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反渗透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 版权信息

  • ISBN:9787122252234
  • 条形码:9787122252234 ; 978-7-122-25223-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反渗透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 本书特色

本书突出反渗透系统的各项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针对温度及污染等条件变化的运行特征与应对措施,分析了膜元件及膜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了纳滤系统设计及海水淡化系统设计。上述内容在国内图书中尚未得见。    书写过程中,通过大量的相关计算比较,进而得出设计方案,因此所述设计理论及方法具体可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可读性。    本书的另一特点是突出了在原有设备资源条件下,如何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以提高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水平。   本书主要针对大中小型水处理膜技术企业的工程技术及企业管理人员,也包括各类设计院的设计人员。书中关于数学模型及软件开发的内容将对高校的研究提供一个较高的平台,以促进国内针对实际工艺的科研水平的提高。

反渗透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 内容简介

本书突出反渗透系统的各项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针对温度及污染等条件变化的运行特征与应对措施,分析了膜元件及膜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了纳滤系统设计及海水淡化系统设计。上述内容在国内图书中尚未得见。    书写过程中,通过大量的相关计算比较,进而得出设计方案,因此所述设计理论及方法具体可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可读性。    本书的另一特点是突出了在原有设备资源条件下,如何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以提高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水平。

反渗透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 目录

第1章 概论11.1膜工艺技术的定义11.2膜工艺技术的历史11.3反渗透膜技术应用21.4反渗透膜产品市场21.5反渗透技术的发展41.5.1膜材料与膜结构41.5.2元件结构的演化41.5.3提高脱盐率水平41.5.4降低膜工作压力41.5.5提高抗污染能力51.5.6提高抗氧化能力51.5.7提高耐高压能力61.5.8提高耐高温水平61.5.9增大膜元件规格61.5.10增加膜元件面积71.5.11改变隔网的厚度71.5.12改进隔网的形状71.5.13增加膜袋的数量71.5.14改进膜元件端板71.6纳滤膜技术的进步81.7反渗透的相关技术81.7.1能量回收技术81.7.2超微滤预处理81.7.3膜生物反应器91.7.4电去离子技术91.7.5浓水利用技术91.7.6压力容器技术101.7.7膜清洗与保运10第2章 传统预处理工艺与技术122.1预处理工艺分类122.2砂滤与炭滤工艺142.2.1混凝砂滤工艺142.2.2砂滤工艺过程162.2.3砂滤工艺特征172.2.4活性炭滤工艺172.2.5多路阀与容器182.3水质的软化工艺202.3.1树脂软化工作原理202.3.2树脂软化工艺过程212.3.3树脂再生工艺过程222.3.4树脂的顺逆流再生232.3.5软化工艺设计参数242.3.6多路阀与软化装置242.4除铁及除锰工艺262.5精密及保安滤器262.6水体的温度调节272.7多级离心加压泵282.7.1水泵的不同类型292.7.2水泵的规格参数292.7.3水泵规格与节能312.8预处理系统流程322.8.1预处理的工艺顺序322.8.2预处理的流量梯度342.8.3预处理的压力梯度352.9预处理系统控制362.9.1恒流控制的系统特性362.9.2基频向下的调速方式372.9.3水泵的回流与截流控制37第3章 分离膜工艺的技术基础393.1膜分离的性能393.2膜分离的分类393.3膜过程的机理423.3.1多孔膜的筛分理论423.3.2致密膜的溶扩理论433.4错流运行方式443.5浓差极化现象453.5.1浓差极化的数学模型453.5.2浓差极化的系统影响463.6分级工艺处理47第4章 超微滤预处理工艺技术494.1超微滤膜工艺技术494.1.1膜材料及结构分类494.1.2膜组件结构与安装494.1.3压力方向与回收率504.1.4膜组件的径流方向514.1.5超微滤膜工艺性能514.1.6膜组件污染与清洗524.2超微滤膜工艺结构534.2.1分置式超微滤工艺结构534.2.2浸没式超微滤工艺结构544.3超微滤膜系统设计544.4超微滤膜系统运行564.4.1膜组件运行模型564.4.2洁净膜组件特性564.4.3污染膜组件特性574.4.4膜通量清洗特性584.5超微滤系统前处理594.5.1前处理必要性594.5.2叠片式过滤器604.6超微滤膜系统模型614.6.1膜组件微分方程模型614.6.2膜组件离散数学模型644.6.3膜系统运行数学模型644.7中空膜透水性测试66第5章 反渗透膜性能与膜参数695.1反渗透膜工艺原理695.1.1半透膜与渗透压强695.1.2反渗透膜过程原理705.1.3膜片及膜元件结构715.2膜元件的主要参数725.2.1膜元件的标准性能参数725.2.2膜元件的运行极限参数765.2.3膜元件给水水质极限参数785.3膜元件的恒量参数795.3.1膜元件恒压力参数795.3.2膜元件恒通量参数805.3.3膜元件膜压降参数815.3.4膜元件的三项指标815.3.5膜元件的透水压力815.4膜元件的运行特性825.4.1膜元件给水温度特性825.4.2膜元件产水通量特性825.4.3膜元件给水含盐量特性835.4.4膜元件的回收率特性835.4.5膜元件压降影响因素845.5元件各项水质特性845.5.1膜元件的透盐率特性855.5.2膜元件产水ph值特性865.5.3膜元件浓水ph值特性875.5.4膜过程的碳酸盐平衡885.6膜元件浓差极化度895.7各类物质的透过率89第6章 反渗透膜系统典型工艺 916.1系统结构与技术术语916.1.1系统典型结构916.1.2膜堆结构术语926.2设计依据与设计指标926.2.1系统设计依据926.2.2系统工艺设计946.3膜品种与系统透盐率946.4设计导则与元件数量956.4.1系统设计导则956.4.2系统元件数量976.5膜系统的极限回收率976.5.1难溶盐的极限收率976.5.2浓差极化极限收率1046.5.3壳浓流量极限收率1076.5.4系统的极限回收率1076.5.5软件中的极限收率1086.6系统结构与参数分布1086.6.1系统的串并联结构1086.6.2膜系统的分段结构1096.6.3沿流程的参数分布1116.7系统的运行能耗分析1136.8恒量运行的设备保证1136.8.1高压水泵规格1146.8.2浓水截流阀门1146.9阻垢剂的功能与使用115第7章 反渗透膜系统特殊工艺1177.1浓水回流工艺1177.2通量均衡工艺1197.2.1通量失衡相关问题1197.2.2首段淡水背压工艺1217.2.3首末段间加压工艺1227.2.4元件品种优配工艺1237.2.5均衡通量附加功效1247.2.6端通量比与膜品种1257.3分段供水工艺1257.4淡水回流工艺1267.5一级半脱盐工艺1277.6监测控制系统1287.6.1仪表监测手动控制1287.6.2仪表监测自动控制1297.7在线清洗系统129第8章 膜系统典型设计与分析 1318.1小型规模系统设计1318.1.1单段结构系统1318.1.2两段结构系统1348.1.3三段结构系统1358.1.4小型系统总结1368.2混型元件系统设计1368.3中型规模系统设计1378.4大型规模系统设计1388.4.1系统的段壳浓水比值1388.4.2大型规模的系统结构1398.4.3大型系统的膜堆特征1418.5系统的规模与成本1428.6系统设计基本要务1438.7设计软件计算误差143第9章 反渗透膜系统运行分析 1449.1膜系统中各项平衡关系1449.1.1系统的流量压力平衡1449.1.2系统功耗与功率平衡1459.2可调节水泵系统的运行1469.2.1收率变化的影响1469.2.2温度变化的影响1479.2.3污染加重的影响1489.2.4恒流量与恒压力1499.3无调节水泵系统的运行1499.3.1收率变化的影响1499.3.2温度变化的影响1519.3.3污染加重的影响1519.3.4回收率与产水质1529.4提高产水量的应急措施1529.4.1有调节水泵条件1539.4.2无调节水泵条件1539.4.3可调节水温条件1539.5提高脱盐率的应急措施1539.5.1改变工艺或参数1539.5.2改变膜堆的结构1549.6系统的装卸与启停过程1559.6.1系统的安装过程1559.6.2元件的装载过程1569.6.3系统的启动过程1569.6.4系统的运行过程1579.6.5系统开停机过程1579.6.6系统的停运保护1589.6.7元件的卸载过程1589.6.8系统的清洗周期1589.7膜工艺系统的中型试验1599.7.1中试的必要与可行1599.7.2中试过程注意事项159第10章 系统污染、故障与清洗16110.1污染的分类与分布16110.1.1膜系统的污染分类16110.1.2沿流程的污染分布16210.1.3沿高程的污染分布16310.1.4元件内的污染分布16410.2膜系统污染的影响16610.2.1无机污染的影响16710.2.2有机污染的影响16810.2.3生物污染的影响16910.2.4混合污染的影响16910.3系统的污染与运行17010.4污染的发展与对策17110.4.1膜系统污染的发展17110.4.2污染与通量的均衡17110.4.3污染膜元件的重排17210.5污染与故障的甄别17310.6在线与离线的清洗17410.6.1在线水力冲洗17410.6.2在线化学清洗17510.6.3元件离线清洗17610.7系统性能的标准化17710.7.1参数标准化基本概念17710.7.2海德能的标准化模型17810.7.3陶氏化学标准化模型17910.8元件性能指标测试18010.8.1运行条件下的测试18010.8.2标准条件下的测试18110.8.3衰减条件下的测试181第11章 元件及系统的数学模型 18311.1膜元件的理论数学模型18311.1.1元件理想结构模型18311.1.2元件理论数学模型18411.2膜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18611.2.1单一元件离散模型18611.2.2串联元件离散模型18911.2.3并联膜壳离散模型18911.2.4单一膜段离散模型19011.2.5多段系统离散模型19011.3膜系统的管路数学模型19111.3.1给浓水管道结构模型19111.3.2产淡水管道结构模型19411.3.3给浓水壳联结构模型19511.4膜元件的透水及透盐系数19611.4.1多元函数的回归分析19611.4.2透过系数的理论模型19711.4.3透过系数的实用模型20211.5膜元件的阻力与极化系数20411.5.1给浓水流道阻力系数20411.5.2膜元件浓差极化系数20511.6元件污染层的透过系数20511.6.1有机污染层的透过系数20611.6.2无机污染层的透过系数20611.7浓差极化层的透过系数209第12章 元件、管路及通量优化21012.1系统元件的优化配置21012.1.1元件指标与系统透盐率21012.1.2元件指标与系统通量比21212.1.3单指标差异元件的配置21212.1.4三指标差异元件的配置21212.1.5离线洗后元件优化配置21512.1.6新旧各半元件优化配置21512.1.7系统中的元件更换方式21612.2管路结构参数的优化21812.2.1系统径流方向的优化21812.2.2给浓管道参数的优化21812.2.3产水径流方向的优化21912.2.4膜元件的产水含盐量22012.2.5壳联结构与膜壳接口22012.2.6元件与管路混合优化22112.3通量优化与通量调整22212.3.1**费用的通量优化22212.3.2季节性系统通量调整22412.3.3峰谷性系统通量调整22712.3.4时变性系统通量调整228第13章 两级系统的工艺与优化 22913.1两级系统的工艺结构22913.2二级系统的工艺特征23013.2.1二级系统设计通量23013.2.2二级系统的回收率23013.2.3二级系统浓差极化23013.2.4二级系统元件品种23113.2.5二级系统流程长度23113.2.6二级系统段壳数量23213.2.7二级系统元件数量23313.3二级系统的给水脱气23313.3.1脱气塔工艺23313.3.2脱气膜工艺23413.4调整系统给水ph值23413.5两级系统的试验分析23513.5.1一级透盐率的影响因素23513.5.2透盐率与给水的ph值23613.5.3二级系统的透盐率特性23713.5.4两级系统的透盐率特性23813.5.5不同透盐水平系统配置24013.6两级系统清洗与换膜24113.6.1两级系统的清洗24113.6.2两级元件的配置241第14章 纳滤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24314.1纳滤膜工艺技术24314.2纳滤膜系统应用24314.3纳滤膜系统工艺24414.4纳滤脱除有机物24714.5氧化改性纳滤膜24914.5.1废弃反渗透膜现状24914.5.2氧化纳滤膜的制备25014.5.3氧化纳滤膜的稳定25114.5.4氧化纳滤膜的应用25214.6纳滤元件运行特性25214.6.1纳滤元件运行特性模型25314.6.2纳滤元件运行特性曲线25414.7纳滤元件透过系数25514.7.1纳滤元件系数特性模型25614.7.2纳滤元件系数特性曲线257第15章 海水及亚海水淡化系统 25915.1海水成分及总含盐量25915.2海淡工艺的脱硼处理26015.3海淡系统的工作压力26015.4海淡系统的**收率26115.5海淡系统的温度调节26115.6海淡系统的能量回收26315.7海水淡化的系统设计26415.7.1给水含盐量35g/l系统26415.7.2给水含盐量30g/l系统26515.8亚海水淡化系统设计26615.8.1给水含盐量20000mg/l系统26615.8.2给水含盐量15000mg/l系统26715.8.3给水含盐量10000mg/l系统26715.8.4给水含盐量5000mg/l系统267第16章 膜系统的运行模拟软件26916.1系统设计与运行模拟26916.2模拟软件的基本功能27016.2.1系统基本参数输入27016.2.2系统运行方式设置27216.2.3运行模拟计算报告27316.3系统参数的各项修改27416.3.1元件参数修改27416.3.2元件特性修改27416.3.3配管参数修改27516.3.4联壳参数修改27616.4系统模拟的程序框图27616.4.1系统模拟计算框图27716.4.2膜段内部计算框图27816.4.3膜壳内部计算框图28016.4.4单支元件计算框图28016.4.5模拟软件计算分析28116.5模拟软件的应用范例28216.6模拟软件的开发前景283索引284参考文献286
展开全部

反渗透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 作者简介

靖大为,天津城建大学,教授,1994年至2000年 任天津悠久机械有限公司(日资)总经理。 该公司为美国海德能公司反渗透膜的代理。 该公司业务范围包括产品销售与工程承包。 2001年至2014年 任天津城建大学教授 进行电气与环境专业的教学与科研。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设部与市建委科研项目。          在《膜科学与技术》、《水处理技术》、《工业水处理》          等核心期刊及普通期刊发表几十篇论文。          担任学校膜工艺技术研究生课程教学多年。          指导学校13届硕士研究生30余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