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研究-基于环境群体性事件

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研究-基于环境群体性事件

作者:李雪梅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5.4(3.2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研究-基于环境群体性事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54831
  • 条形码:9787010154831 ; 978-7-01-01548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研究-基于环境群体性事件 本书特色

我国现行环境治理模式是政府单中心模式,其固 有的要素缺陷必然导致包括权力结构、行为结构和知 识一心智结构在内的结构性缺陷。并*终导致在利益 协调、行为激励和管理效率等方面功能性的削减与不 足。李雪梅编*的《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研究-- 基于环境群体性事件》以多中心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环 境治理的多中心合作模式。该模式包括三方面基本特 征,其中主体多元性是该模式的形式要件。其解决的 是谁来治理的问题;客体确定性决定了这些主体要素 如何组合,它是多元主体参与的载体和权力多向度运 行的保障;权力多向性是对整个环境治理系统运行的 描述。是该模式的核心问题。同时,本书还论述了环 境治理网络的形成、特征,并对多元主体在环境治理 网络中的博弈进行了分析。

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研究-基于环境群体性事件 内容简介

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我国各种环境矛盾的集结点和环境冲突的阶段性总爆发,集中体现了我国现行环境治理模式的弊端,其解决离不开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 我国现行环境治理模式是政府单中心模式,其固有的要素缺陷必然导致包括权力结构、行为结构和知识-心智结构在内的结构性缺陷,并*终导致在利益协调、行为激励和管理效率等方面功能性的削减与不足。 鉴于政府单中心模式的弊端,本稿以多中心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环境治理的多中心合作模式。该模式包括三方面基本特征,其中主体多元性是该模式的形式要件,其解决的是谁来治理的问题;客体确定性决定了这些主体要素如何组合,它是多元主体参与的载体和权力多向度运行的保障;权力多向性是对整个环境治理系统运行的描述,是该模式的核心问题。 多中心合作模式的运行离不开环境治理网络的建立。本稿论述了环境治理网络的形成、特征,并对多元主体在环境治理网络中的博弈进行了分析。 多中心合作模式能否*终建立,取决于环境治理的主要环节能否在治理网络这一多中心秩序中运行,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多中心的环境治理制度供给体系、建立合作式的环境治理制度实施模式以及建立多元的环境冲突解决机制三个方面。

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研究-基于环境群体性事件 目录

前言**章 绪论 **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及评析 二、环境治理模式研究现状及评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创新点第二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分析 **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原因、特征和演变机理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征 三、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机理 第二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危害及反映出的问题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危害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反映的问题 第三节 分析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初步结论第三章 环境治理的政府单中心模式 **节 政府单中心模式的内涵和表现 一、政府单中心模式的内涵 二、政府单中心模式的表现 第二节 政府单中心模式的理论假设及其分析 一、政府单中心模式建立的两个理论假设 二、对两个假设的分析 第三节 政府单中心模式的三重缺陷 一、要素缺陷 二、结构缺陷 三、功能缺陷第四章 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的构建- **节 理论基础:多中心理论 一、多中心理论的提出 二、多中心理论的内涵 三、多中心理论的主要特征 四、多中心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 多中心理论的应用 一、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二、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的框架设计第五章 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的有效条件 **节 主体的多元性 一、政府主体 二、市场主体 三、社会主体 第二节 客体的确定性 一、客体确定性的内容 二、客体确定性的意义 第三节 权力的多向性 一、权力多向性的表现 二、权力多向性的实现 小结第六章 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环境治理网络 **节 环境治理网络的形成 一、环境治理网络形成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引导作用的发挥 三、环境治理网络的形成机制一环境权益与责任分析 第二节 环境治理网络的特征 一、多元主体形成复杂的关系联结 二、主要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三、环境治理网络有自己的基本属性 第三节 环境治理网络的运行 一、环境治理网络运行的方式 二、环境治理网络运行的过程 三、环境治理网络运行的保障第七章 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的实现途径 **节 构建多中心的环境治理制度供给体系 一、我国环境制度体系的现状 二、转变环境立法的价值导向,确立“公民权利、社会利益”本位 三、调整环境立法模式,变单向度立法为开放式双向度立法 四、完善和协调立法内容,给予非正式规则发挥作用的空间 第二节 建立合作式的环境治理制度实施模式 一、环境治理制度实施现状 二、环境管理部门执法方式的转变 三、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四、其他主体参与环境治理制度实施的角色和能力的扩展 第三节 建立多元的环境冲突解决机制 一、政府单中心模式下的环境冲突解决机制 二、建立多元环境冲突解决机制的关键因素 三、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 四、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第八章 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的应用——以渤海环境治理为例 **节 构建渤海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一、渤海环境的现状 二、渤海环境治理的问题及原因 第二节 渤海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的构建 一、渤海环境治理的多元主体及其功能 二、渤海环境治理网络的形成 三、多元主体在渤海环境治理网络中的博弈 第三节 渤海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运行中的具体措施 一、制度供给环节 二、制度实施环节 三、冲突解决环节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环境治理多中心合作模式研究-基于环境群体性事件 作者简介

李雪梅,1976年生于辽宁省朝阳市。现任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环境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 近年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2项,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级项目1项;在《科技管理研究》等期刊发表本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多篇,代表作品《发挥环境NG0s在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论我国区域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