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

以一幅沉睡在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古代中国地图为引子,从历史、地理、文字、法律和科学技术的角度,描述了400年前东亚地区海上贸易的盛况,以及其留给后世的深远影响和未解之谜。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读者评分:4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5.7(8.5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653532
  • 条形码:9787508653532 ; 978-7-5086-5353-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 本书特色

★漫长而奇幻的冒险之旅,海洋贸易帝国的激烈交锋,一个机遇无限、激动人心而又波谲云诡的时代……请带上古老的单筒望远镜,重新回到那片广阔而湛蓝的美丽海洋中吧.
★披露现代海权理论形成过程的里程碑式作品,海外著名汉学家深入浅出的讲述
★深入介绍东西方制图技法的异同及其深远影响,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全新篇章
★大航海时代东亚商业帝国全景勾勒,中外商业史角度的对比与反思
★"一带一路"与塞尔登地图关系密切,新形势下我国对外政策的有力参考——"中国周围海域历史上发生的事情,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全球经济的公司化和国际法的产生都密切相关:这些都恰好发端于塞尔登地图诞生的那个时代."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 内容简介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是知名海外汉学家卜正民*新力作,2014年《经济学人》推荐图书.
一幅被称为"塞尔登地图"的中国航海图:它凝聚着明代中国制图技法不为人知的精华,却流落他乡而长久被人忽视和遗忘.
2009年,这幅罕见的中国地图在牛津大学图书馆揭开尘封已久的面纱.这幅地图被人们遗忘在图书馆浩瀚的文献中近几个世纪,无论是汉学家还是制图专家,都未曾见过这样的一幅地图.它偏离了中国古代的制图传统,以至于专家们宣称这幅地图是伪造之物,尽管根据记录显示这幅地图确实是于1659年被辗转送到牛津的.这幅被称为"塞尔登地图"的珍贵文物由此成为待解之谜.
究竟是谁绘制了这样一幅地图?它又是怎样远渡重洋,并在数百前被西方人解读的?卜正民通过大胆的猜想与详尽的考证,为我们揭示出藏在这幅地图的惊人秘密.《塞尔登的中国地图》以一幅沉睡在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古代中国地图为引子,从历史、地理、文字、法律和科学技术的角度,描述了400年前东亚地区海上贸易的盛况,以及其留给后世的深远影响和未解之谜.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为中国航海史留下了*为浓重的一笔,然而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与开拓却没有就此结束.
四百年前,明代中国对世界的了解远远超出了西方人的想象;四百年后,我们又应该怎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 目录

**章超乎想象的地图
第二章海洋封闭论
第三章在牛津大学阅读中文
第四章约翰·萨利斯与中国船长
第五章罗盘图
第六章从中国启航
第七章天圆地方
第八章塞尔登地图的秘密
结语:长眠之地
附录一
附录二
插图索引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时间索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 节选

古老的地图很少能占据报纸头版位置,但马丁瓦尔德泽米勒于1507年绘制的世界地图,在2003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纳入收藏的时候,却成功做到了这一点.瓦尔德泽米勒地图被称为美国的出生证明,美国政府耗资1 000万美元才将其购入.它是由十二块精雕细琢的木质刻版印制而成的,十分精美,于1901年被耶稣会学校的老师重新发现.约瑟夫费舍尔一度以为它是伟大艺术家阿尔布雷特丢勒的作品,虽然它不是,但这个误解也有情可原.这些木制刻板印刷的巨型世界地图或许有几千张之多,然而,展示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大厅中的那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一张.
这幅地图之所以以天价售出,只是因为上面一个微小的细节.这是**幅以"亚美利加"(America)一词表示美洲的地图.马丁瓦尔德泽米勒把这个词标在南美洲的一个空白处,差不多是巴拉圭所在的位置.在该图左侧,从南极到北极的那片幽灵般的地形蜿蜒开来,"美洲"这个词所指示的区域并不明确,不过,美国国会却认为,它所覆盖的范围已经足够令他们满意.关键在于:这是一个新大洲的新名称,而这都是因为瓦尔德泽米勒是探险家和地理学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忠实支持者.如果他是哥伦布的支持者,他或许会把这片新大陆称为"哥伦比亚".但这并没有发生,因为韦斯普奇才是这片新世界的发现者.
这幅地图出版9年后,瓦尔德泽米勒放弃了1507年版原始地图的创新模式,删除了一些冗余的内容,转而采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设计,导致它成为一幅没有未来的地图.唯一一份副本得以留存,则要归功于一个名叫约翰内斯舍纳的人,他曾是牧师,后来成为一名数学家.此人购买了这幅地图,并将它一直保存到他逝世的1547年.地图被装在一个皮面装订的文件夹中,封存在德国南部的沃尔夫埃格城堡中.直到1901年,城堡档案保管员赫尔曼哈夫纳听说,一名住在离德奥边境不远的奥地利中学教师对历史文献颇感兴趣,于是将城堡图书馆交予这名教师管理,这份地图才得以重见天日.这位名叫约瑟夫费舍尔的中学教师,对维京历史极感兴趣,并且正在查找关于早期挪威人旅行方面的资料.要不是这些偶然的巧合,这幅地图或许永远不会从瓦尔德泽米勒所在的时代穿越过500年与我们相见.约翰内斯舍纳这个历史舞台上*接近原初地图的角色,担心后人对于可以藉由什么样的物品来考察历史毫无概念—事实上,任何物品都有其价值.1533年,他抱怨道,"你知道的,由于时间的关系",艺术和科学是"如此沉默,因而极易被忽视,我们不禁要担忧,它们会被那些愚蠢的人们抹去".
你将要阅读的这本书,却是关于另一幅地图—塞尔登地图的,它得名于1654年将它捐赠给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的英国律师约翰塞尔登.这是近700年来*重要的一副中国地图,它描绘了当时中国人所知的那片世界:西抵印度洋,东接香料群岛,南邻爪哇,北望日本.这幅地图之所以保存至今,是因为它落到了约翰塞尔登手中.塞尔登怀着同舍纳一样的热情,希望能够确保知识的延续性,不单是英语世界的知识,而是各种知识,甚至包括他根本读不懂的中文知识.他这样做,对这幅地图实在是一大幸事,因为与印刷了几千份的瓦尔德泽米勒地图不同,这幅地图是一份孤本,是纯手工绘制,再也没有第二份.
美洲(America)一词的发音,源自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的名字Amerigo.—译者注这幅地图很大,长度达160厘米(约63英寸),宽96.5厘米(约38英寸),虽然面积只是瓦尔德泽米勒地图的一半(前者为16平方英尺,后者则有34平方英尺),但塞尔登地图已经是它所在的时代*大的壁挂式地图.因为当时中国和欧洲都无法造出如此巨大的单片纸张,所以,制作如此规格的壁挂式地图需要格外精巧的设计.塞尔登地图的绘制者用到的*大单片纸张为65厘米×128厘米(25英寸 × 50英寸).为了解决尺寸的问题,制图师采用两张单片纸,把其中一张从中间纵向拦腰裁开,把其中半张粘到另外一张的侧面,然后再用剩下的半张裁出合适的尺寸,粘到两片纸的底部.瓦尔德泽米勒则是使用更小的单片纸张(42厘米×77厘米,合16英寸×30英寸)来制作地图.他并没有把这些纸张粘合到一起,而是把地图分成十二个部分,分别用十二个不同的木质刻版,印出十二张,然后由购买者把它们组合成一副完整的地图.随着地图设计的演进,几乎所有买家手中的成对的图纸都惨遭抛弃,其中只有一个例外,就是申内的那份,但它之所以幸存,也是因为它被埋没在图书馆浩如烟海的藏书当中,塞尔登地图得以留存的原因也是如此.如今,两幅地图都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瓦尔德泽米勒地图是在一百年前,塞尔登地图则是在几年以前.
两幅地图都极为重要,但意义却各不相同.瓦尔德泽米勒的地图是在新大陆刚刚为人所知的时候绘制的.新大陆的发现恰好迎合了欧洲的猎奇心理,这迫使他将现有的制图模板利用到极致,然而又不得不在九年后抛弃它,以顺应一种能更好涵盖整个地球的新几何学潮流.同样,塞尔登地图也是在中国受到在地球另一端发现新大陆的冲击下应运而生.绘图者深谙中国长期以来制图的传统,不过,他却能够不落窠臼,用以前中国制图师从未采用过的新方法来描绘这片土地.面对那个爆炸性的发现,那些家乡之外的陆地与海洋分布的崭新数据,与瓦尔德泽米勒地图一样,塞尔登地图的制图师重新设计了世界的版图.他还创造出一种重要而不失美感的方法,为亚洲东部的大片陆地点缀上山脉、树木还有开花的植物.当然,地图中偶尔还能见到一些略显奇怪的细节,其中我*喜欢的,要数戈壁沙漠上方乍现的两只飞舞的蝴蝶.
那幅为"美洲"命名的地图,花了一百年的时间,才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找到新家,它被恰如其分地陈列在一系列庆祝建国的奠基性文件所在的神圣位置.塞尔登地图的命运也会如此吗?经过2011年精心(而且昂贵)的修复,它如今在博德利图书馆展出.它的故事会终结于此吗?如果有人认为这幅地图在中国的国家认同中扮演着奠基性的角色,或许它的未来将会变得复杂起来.不过,塞尔登地图并不是中国的诞生证明.它上面既没有出现中国人说的"中国"这个国名,也没有出现"明朝"这一当时统治王朝的名称,此后中国又延续那么多年,以致二者已经都不再具有重要的意义.
塞尔登地图既然不是诞生证明,它会不会是一份潜在的收养证明呢?目前,中国就东海和南海几千个岛屿的主权问题,与东亚的每个临海国家都存在领土争端.其中*广为人知,也是争议*激烈的,就是台湾东北方向的钓鱼岛,以及中国南海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由于塞尔登地图是19世纪以前唯一从地理上详细刻画中国版图的文献,有人便寄希望于这份失传已久的地图,企盼它成为中国与邻国进行外交博弈的一张王牌.
在本书的考察当中,我将对这一观点提出自己的怀疑,并说明塞尔登地图跟这些主题毫无关联.然而,与纯粹的知识相比,爱国情感和国家利益的力量自然十分强大,所以,谁又能下定论呢?
塞尔登地图的保险估价是瓦尔德泽米勒地图的3/5.这只是对这件问世近400年的物品的随意估价.如果它真的重返市场,拍卖价格肯定会被抬高很多.
当然,我之所以用一整本书的篇幅来讲述一幅地图,绝不是要给一个古董的巡回展览做宣传.其实,我是要把这幅地图作为一个引子,来考察它所诞生的那个时代.那是一个极富创造性和变革性的时代.一幅幅崭新的图景在眼前展开,旧的知识和观念摇摇欲坠,许多根深蒂固的理论被颇具争议的新观点取代.
在那个时代,数以万计的普通人离开家园去寻找工作,既是谋生也是冒险.数以万计的船只往返于欧洲和亚洲各大港口之间.一个大洲的商品重新建构了另一个大洲的经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威廉莎士比亚首次公演了戏剧《暴风雨》,本琼森创作出音乐剧来取悦英王詹姆士一世,约翰邓恩迫于詹姆士一世国王的压力,不得不放弃绝妙的情诗创作转而写作精彩的布道文字.在众人当中,还有约翰塞尔登,这个彻头彻尾的伦敦人,本应研习的是法律,却在尽职尽责地快速写出一首首诗歌.无疑这些诗歌谈不上是一流的创作,这个年轻人依然需要在他的本行中谋取职位.他将在东方学和大陆法领域创作出里程碑式的作品.当然,与那些更负盛名的作者一样,他也确定无疑地改变了英国社会的结构.而这一切尚未结束,一幅以他署名的地图还将落入他的手中.
我并没有以地图本身作为本书的开端,因为在我们谈及塞尔登地图之前,还有许多别的问题需要思考.我们必须首先深挖其他的领域,部分原因在于基本上不存在任何文献能对这幅地图加以注解.这幅地图绕着地球转了半个圈,*后落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这里的人看待地图的角度,与制图者截然不同,这使得地图本身更为复杂,也使得它所包含的故事成倍递增.这幅地图绝不仅是对它所在时代的被动展示,这份凝聚大量心血的文献,将披露许多关于它的绘制者、鉴赏者和涂改者所在时空的信息.我们所知道的既可以说是比绘图者少,也可以说是比绘图者多,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如何阅读这幅地图.

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 作者简介

卜正民(Timothy Brook),加拿大著名汉学家.曾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校教授,现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历史教授.卜正民还是美国明史学会(Society of Ming Studies)半年期刊《明史研究》(MingStudies)编委会成员.自2008年起,卜正民成为哈佛大学六卷本《中华帝国史》的主编.卜正民曾于1975年秋进入复旦大学,师从文学批评史学者李庆甲教授学习中国古代文学,1977年,他在李约瑟的安排下参与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七分册的编写.
卜正民著述颇丰且广受好评,其作品《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曾获美国亚洲研究学会颁发的列文森奖和加拿大历史学会每五年评选一次的最高历史学奖项弗朗索瓦-泽维尔加诺奖,《杀千刀: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Death by a Thousand Cuts)曾获加拿大历史学会颁发的华莱士弗格森奖,《维梅尔的帽子》(Vermeer's Hat)则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基金会联合颁发的马克林顿历史奖.2006年,卜正民获得古根海姆学者奖.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古图激发新思考

    古图激发新思考,笔意纵横属大僚。还原真相写真史,重返航海靠材料。(送打油诗一首)

    2019/12/25 12:15:29
    读者:201***(购买过本书)
  • 主题: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

    老外的历史书总是有一个独特的切入点,然后铺开

    2017/4/24 19:21:00
    读者:775***(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