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菲律宾穆斯林的“摩洛形象”研究

菲律宾穆斯林的“摩洛形象”研究

作者:彭慧著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
开本: 24cm 页数: 192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23.1(7.7折) 定价  ¥3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菲律宾穆斯林的“摩洛形象”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2259374
  • 条形码:9787562259374 ; 978-7-5622-593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菲律宾穆斯林的“摩洛形象”研究 本书特色

彭慧所著的《菲律宾穆斯林的摩洛形象研究》以东西方文化冲突为背景,以菲律宾南部穆斯林为对象,以作者的实地考察结果为**手资料,从“摩洛”这一称呼入手,对菲律宾南部穆斯林的“摩洛形象”的缘起、构建和现状以及“摩洛认同”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菲律宾穆斯林的“摩洛形象”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绪论 ; “摩洛形象”的“施魅” —— 从殖民到后殖民的“东方主义”式穆斯林形象 ; “摩洛形象”的“祛魅” —— 菲律宾南部穆斯林的自我认同与非殖民文化反抗。

菲律宾穆斯林的“摩洛形象”研究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节 历史背景与概况
第二节 理论背景和选题意义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 “摩洛形象”的“施魅”——从殖民到后殖民的“东方主义”式穆斯林形象
**节 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摩洛形象”
第二节 美国殖民时期菲律宾南部穆斯林“摩洛形象”的延续与变迁
第三节 菲律宾独立后“摩洛形象”的变迁及固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摩洛形象”的“祛魅”——菲律宾南部穆斯林的自我认同与非殖民文化反抗
**节 15世纪至19世纪菲律宾南部穆斯林的自我认识:人物·传说·历史
第二节 菲律宾独立过程中穆斯林的自我认识与“摩洛形象”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菲律宾南部穆斯林的反文化霸权运动——从传统到现代的“摩洛认同”的自我建构
第四节 穆斯林精英建构新认同的成果——达沃市区穆斯林认同状况的个案调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生存与反抗:菲律宾普通穆斯林的多样性与认同
附录二:菲律宾国内政治环境中的南部穆斯林
附录三:伊斯兰世界中的菲律宾穆斯林
后记
展开全部

菲律宾穆斯林的“摩洛形象”研究 节选

  《菲律宾穆斯林的摩洛形象研究》:  伍德如此坚决地反对并试图消除奴隶制,反映了其思想中“摩洛形象”已被奴隶制这一邪恶行为极大地玷污了,摩洛人作为奴隶主的残忍与落后深深地印刻在其脑海中。但如前所说,科比、戴维斯与伍德都是通过自身的观察而做出相应的判断的,尽管我们不能说科比与戴维斯得出的是正面的“摩洛奴隶主”的结论,但与伍德的印象仍相差甚远,那么问题就在于,为什么奴隶制度这同一件事物所产生的效果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笔者认为,这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解释。一是就美国人整体来看,与前文分析的观点一致,美国人虽然有引领先进文化的优越感,但也具备了理性与科学的思辨精神,这决定了他们不会以绝对的先入之见来看待同一事物,所以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与态度。二是就个体来说,相对于科比和戴维斯,伍德代表了当时典型的美国清教徒精神,自信、坚定、强调个人主义和美国文化至上的进化观点,曾被评价具有“十字军东征式的个性”,其精神状态总处于改造落后文明的渴望之中,这种类似西班牙人宗教狂热的状态往往使得事实与现实在其眼中被扭曲,甚至产生相反的印象与效果。由此,菲律宾南部穆斯林奴隶制的特殊性常常被有意识地过滤掉,粗俗、野蛮等等性质却被加以留意并突显出来,从而构成其负面“摩洛形象”的重要部分。三是伍德上台标志着美国摩洛工程的全面启动,全方位的改造政策被加以实施。而且,菲律宾南部总督被赋予的权力相当全面而独立,因此作为摩洛事务总策划的伍德,其“摩洛印象”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美国人心目中的摩洛人形象,奴隶制也成为美国人指责摩洛人劣性的必要因素之一。  总之,对菲律宾南部穆斯林教育、宗教、拿督制和奴隶制的处理方式体现了美国殖民者眼中“摩洛形象”的变化,这些内容都是美国人力图去除的摩洛负面形象。综合看来,主要包括:落后、无知、野蛮、邪恶、粗俗、愚昧等。但这些是从美国人角度来看,菲律宾南部穆斯林在这些改造过程中也绝不单单是被动的接受,其行为所造成的反作用对美国人的“摩洛形象”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菲律宾穆斯林的“摩洛形象”研究 作者简介

  彭慧,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2012年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史、华侨华人史。近三年来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香港城市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华中师范大学青年丹桂计划等多项研究项目,数次访问菲律宾马尼拉及南部其他城市,并在国内外重点研究期刊上发表菲律宾研究相关文章多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