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

收录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萧乾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各种特写、报道和回忆文章。

作者:萧乾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5-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354
读者评分:5分23条评论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7.9(5.6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54326
  • 条形码:9787108054326 ; 978-7-108-05432-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 本书特色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为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萧乾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各种特写、报道和回忆文章,共分为二战史话、银风筝下的伦敦、南德的暮秋、欧行冥想录、抗战在中国、跑江湖采访人生等部分。作者作为亲历欧洲二战现场的记者,具有独特的现场感和亲身体验,并有诸多对于战争与和平,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该书的文字真实可读,富有历史与文学价值。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 内容简介

萧乾是亲历欧洲二战现场的*杰出的的中国记者,《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一书即他所采写的是一部饶有趣味和历史价值的个人回忆录,但也是一部从现场记录的世界战争简史、外交小史。其中记述了伦敦轰炸时期的民众坚韧的精神和生活,表达了对于战争的反省,对于和平的渴望。本书文笔生动,具有历史现场感。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 目录

回顾与反思
 1 一个中国记者在二次欧战中的足迹
 2 一个中国记者对二次欧战的观感
 3 《慕尼黑协定》――二战的前奏
 4 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5 顶天立地戴高乐
 6 混世魔王希特勒
 7 纽伦堡审战犯
 8 二战史话
现场报道
 9 剑桥书简
 10 矛盾交响曲
 11 血红的九月
 12 伦敦三日记
 13 银风筝下的伦敦
 14 一九四○年的圣诞
 15 欧洲往哪里去?
 16 战时英国印象
 17 科学在第二次大战中
 18 战争与宗教
 19 滇缅路开放之前
 20 妇女在战争中
 21 活宝们在受难――空袭下的英国家畜
 22 舆论广播宣传
 23 进攻的故事
 24 一九四○年欧洲稗史大观
 25 疏散与失学
 26 到莱茵前线去
 27 南德的暮秋
 28 柏林那趟
 29 欧战杂忆
旧地重游
 30 达豪余生
 31 欧行冥想录
 32 北欧来鸿
跑江湖采访人生
 33 在洋山洋水面前
 34 我的旅行记者生涯
展开全部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 节选

萧乾报告文学*为重要的特点就是:文学性和新闻性的高度统一--这也是报告文学的科学定义,这一要求在萧乾的创作中得到了*为完美的贯彻实践,他自己也曾说"特写则实际上就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导",赵遐秋在文章中便指出萧乾的努力强化了中国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她认为萧乾没有被"真实性"这一报告文学的生命之喉所扼住,而是在创作中达到了一种他自己所说的在鼓面上跳舞的艺术手段和艺术魅力。
  在新闻观的形成上,萧乾深受在燕京大学求学时的老师埃德加斯诺的影响。他对"特写"这一新闻品种的特质以及表现方法,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萧乾认为"特写实际上就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导"。在回忆文章中,他提及年轻时曾对人生进行规划:通过记者生涯,广泛地体验人生,以达到从事文学创作的*终鹄的;并且认为他的预期目标基本达到。可以看出,萧乾有意识地在新闻写作中引入了一些文学笔法。
  萧乾在通讯、特写中展示的人生、社会场景丰富多彩,始终有一条闪闪发光的主线贯穿其中。这条主线,即作者热爱祖国和同情普遍民众之心。他自己在《人生采访》一书前记中讲过:"这些文字涉及的地方虽然不同,写作时期也不一样,但我有的只是一个企图,那就是褒善贬恶,为受蹂躏者呼喊,向黑暗进攻。这企图可毕直地与我另外一个野心相冲突,那就是怎样把新闻文章写得稍有点永久性,待事过境迁后,还值得一读。"
  由于借鉴了一些文学手法,萧乾的通讯、特写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又显得非常充实饱满。萧乾在作品中较多地运用了白描手法,无论是写人写景、摹情状物,寥寥几笔,就能跃然纸上。如《鲁西流民图》中的灾民群像,由年岁不同、情态各异的人物的素描组成的。萧乾在作品中很注重场景的描写以及细节的揭示。他的新闻作品通常都有着重大题材,但作者善于抓取典型事件,从细部着手进行描写,往往能做到"一叶知秋"。
  作为"京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萧乾的语言有着鲜明的个性,突出地体现他的新闻作品。他作品中的语言以北京话为基础,经过了去芜存菁的高度纯化,文字简洁流畅,叙事、状物凝炼干净,可以看得出古典文学对其语言风格的影响。萧乾的通讯、特写往往将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使这三者水乳交融,以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萧乾新闻作品的字里行间,不时闪烁着机智与幽默,强化了文章的个性色彩,也起到发人深思的效果。
  小说、散文
  萧乾的小说中带有自传性色彩,很多作品是自己童年经历一定程度上的反映。其次,爱国主义的主题在萧乾的作品中也有不少的体现。一部分作品也反映了萧乾对阶级关系的批判和同情。萧乾自小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在萧乾的小说中,经常将笔触着眼于细节描写。萧乾正如其他京派作家一样在自然和童心中不断寻找美,他的文字幽丽清逸,雅洁清通,讲究白描的贴切和真实,整个作品风格忧郁而清新。萧乾还非常善于描景抒情。
.......
广播还有一独特的作用:空中无国界,它能直接深入敌国人心,扰乱他们,挑拨他们,也鼓励反对者。战前,德国境内就游魂般存在着一个“德国自由电台”,专门广播反希特勒消息,它现在依然播放着。英国也曾出现过一个神秘的“工人挑战电台”,它用东伦敦口音广播着共产党的言论。开战后,德国电台即出现了英奸“好好贵族”(英奸,战时用英语替纳粹广播。原名威廉·乔伊斯,化名“好好贵族”。战后被处决),他由柏林用尖酸口气,挑拨英国人民,并且时常开玩笑。如五月间,有一天他说:“别以为你们那边的事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无事不知。譬如,这时是两点一刻,你们剑桥天主教堂的大钟却是两点十分,整整慢了五分钟。“于是许多人赶紧放下收音机去看,看完了还四下传。要不,“好好贵族”就说,德机某日将炸某地,使该地民众人心惶惶。

至于意大利的玩笑开得更大。七月间为了挑拨近东人民对英产生恶感,把十九世纪初叶的旧事当作新闻来广播。当时首相皮特的侄女斯坦诺普夫人在叙利亚居住,每年由英政府接济一千二百镑。她向一个土耳其人借了一千镑,到期不还。土耳其人向英交涉也无头绪。后来英政府停了她的接济金。她致函维多利亚女王说:“你祖父御批给我的,你的大臣竟敢擅扣......但我为还债起见,可以拒收。”这夫人一八三九年即已去世,想不到一九四O年又为罗马电台当作反英材料拿出来!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 相关资料

巴金:"我佩服这几个人的才华,一是曹禺,一是沈从文,一是萧乾,我自愧不如他们。才能要差好几倍。"

  冰心:"你真能写,哪都有你的文章,我篇篇都看。你真是快手!"

  钱钟书:"萧乾英文好,有才华。"

  文洁若:"他还是作为记者的才华多一些。萧乾把作家这个头衔看的很重要。其实,作为翻译家作为记者,萧乾的成就比作家更杰出,但他本人更看重作家,只是学生时代写的多,47年以后就不大写了。"

  舒乙:"萧乾先生的人生道路就是一种典型的路,它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成熟的象征。而这成熟的标志,就是精深而豁达,就是尖锐而不刻薄,就是通情达理,就是有理有节,就是乐观大度。"

  启功:"作家在家,有暇无暇。一挥十载,饱学五车。年登大耋,名满天涯。吾乡之望,祖国之华。"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 作者简介

萧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原名肖秉乾、萧炳乾。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先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燕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
  1931年到1935年间,萧乾和美国人埃德加斯诺等人编译了《中国简报》、《活的中国》等刊物和文学集。1935年他进入《大公报》当记者。1939年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是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还曾采访报道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审判纳粹战犯等重大事件。
  1949年后,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95年出版了《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次大战》,译作《尤利西斯》获第二届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

商品评论(23条)
  • 主题:

    内容还不错,视角新颖

    2023/6/17 16:36:14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相信品牌的力量

    2022/12/14 14:42:48
    读者:Wn1***(购买过本书)
  • 主题:

    这本书质量很好,不愧是三联出版的。看完能感受到当时战事的紧迫,还有战争中每一个人的命运与选择。

    2022/12/10 7:38:37
  • 主题:很经典的一本书

    这是我买过的第二个版本了,很喜欢

    2022/9/9 10:37:15
    读者:jin***(购买过本书)
  • 主题:书好又便宜

    平装小开本,阅读体验好,书内容不错

    2022/8/19 17:15:53
    读者:lin***(购买过本书)
  • 主题:

    此书当中有许多精辟的言论,发人深省,讲得很对,对一些盲目亲某一个国家的人应该有很大帮助。国家要在世界上有话语权终归要靠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很深刻。

    2022/8/6 9:39:55
  • 主题:

    封面的质感很特别,对二战史一无所知的我读起来难免有流水账之感,但这是我的问题不是书的问题,想看好这本书,还是要对历史有一定了解

    2022/8/3 14:38:34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00000

    中国记者的视角看二战,又不一样的感觉

    2022/7/19 17:42:25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挺好了解历史的一本书

    挺好了解历史的一本书

    2022/7/1 12:22:38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很好,特别满意

    2022/6/17 18:58:11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