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平安和

作者:李焱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58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24.3(6.4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平安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4502181
  • 条形码:9787554502181 ; 978-7-5545-021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平安和 本书特色

《平安扣》应该是一次对历史的轻微触碰,作者李焱为我们描绘了上世纪50年代迄今60余年的北方工业重镇唐城历史变迁。著名作家王家惠对小说给予很高评价:李焱用全部心神全部情感在为唐山倾诉;用真正勾魂摄魄之笔,描画了一组唐山人群像。“她在平凡生活的描写中为我们展示了唐山魂,揭示出唐山的本真风骨。”

平安和 内容简介

  《平安扣》是李焱继《新唐山,三十而立》之后创作的又一部力作。小说格外真实地表现了唐山人在三十八年当中走过的艰难历程。主人公王树生,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唐山工人,无论是在大地震的废墟下面,还是在震后三十八年的生活磨难面前,始终没有退缩,没有颓唐,始终高昂着正直的头颅,艰难地挺进。他勇敢,善良,正直,重情义,重操守。他艰难地重建自己的生活,却没有太多的奢望;他热切地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却不求回报。他说能够在唐山大地震中活下来,就已经是一种福分,想想大地震中死去的亲人,就不宜再有太多的奢望。这是经历过生死之后的开悟,一种真正唐山人的生命体验。在这个普通人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唐山人真正的魂魄。

平安和 目录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展开全部

平安和 节选

  《平安扣》:工人新村并不是一个村,也没有一个老村跟它对应或是被它取代。它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会儿,政府为市民盖的一大片住宅区。从空中俯瞰,一排排房子好像切得整整齐齐的豆腐块,由市中心向西南铺开去,依次是一街、二街、三街……九街,直到消失在塌陷坑形成的水洼边缘。房子结实、粗放,石头到顶,门窗油着一水儿绿漆。每家有个小院子,邻街墙上有的拉着铁丝网,有的栽着玻璃碴。其实这都多余,就算敞着门,也没听说谁家闹过贼。院门各式各样,好一些的松木做框,上下两块薄铁板纹丝合缝铆在一起,还刷上灰漆,让人一看,嗯,这家条件不柴。差一些的,弄些碎木板拼凑而成,唐城人叫排子门,搁不住孩子打架夜里报复时砸上一砖头。胡同不宽,勉强能并排通过两辆汽车。不过工人新村没一家有车,除了厂子敲锣打鼓送高产喜报外,胡同里很少进过汽车。洒着些煤渣的黄泥地面,让居民出出进进踩得很瓷实。墙根屋角,一丛丛草茉莉热热闹闹地开着。黄的,紫的,白的,杂色的,给灰扑扑的胡同增添些斑斓。路过的女孩随手掐一朵,闻一闻,别在耳朵上。男孩搜集小手雷一样的种子,再从别处撅一根蓖麻杆儿,一头劈开,把小手雷搁里面,立在嘴边吹……谁家葡萄秧爬过院墙,柔软的藤蔓在风中摆动着。淘气的孩子掐下一截,搁嘴里,那一点点酸水也够吧嗒一阵子了。饥荒虽已过去,吃饱肚子仍是唐城人头等大事。工人新村*有人气的地方是粮店。正对门的大木槽子,盛着大米、秫米、小米、棒子面。小槽子写着绿豆、黄豆、花生什么的,不过老是空着。旁边放着台秤,铲米铲面的高帮铁簸箕。靠墙立着几个油桶,油渍麻花的,插着带有刻度和油嘴儿的打油器。赶上庄稼收成不好,或是哪儿闹旱灾、发大水,居民就会蜂拥而至,预支下月粮食储备饥荒。遇上这情况,粮店只好连夜傲手脚,垛起一人多高的米垛、面垛,中间却是空的——这叫打假垛。居民柜台外一看,粮食这不挺多嘛,加上手头没那么多现钱,也就夹着米面口袋一哄而散。每条街还有家小商店,唐城人叫合作社。粮店亮堂干燥,合作社阴暗潮湿,空气中混杂着酱油、米醋、烂菜叶和肥皂味。一进门,迎面就能看到“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话是这么说,供给的东西总是缺这短那。售货员没好性子,卖肉的也拉着睑,在磨刀棍上喀喀喀来回磨刀。这时候,大伙都得赔着小心,谁要是挑肥拣瘦,准会惹恼了他。把剁骨刀和磨刀棍闶阆案板上一扔,扬长而去,丢下分割好的白条猪,和一群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的顾客。粮店、合作社天擦黑就上了门板。这倒没啥,该做晚饭了,缺少啥东西邻里之间就解决了,要根葱,扛勺盐,倒点酱油,倒也其乐融融。城市周边都是菜农,并不缺应季蔬菜。春天羊角葱、菠菜和水萝卜;盛夏瓜菜上市,茄子、豆角、黄瓜、西红柿主打;秋天有萝卜、冬瓜、土豆、雪里蕻;冬天,大白菜一统江山。霜降后,合作社门前码成一人高的白菜长城,家家去买过冬菜。唐城人爱做西红柿酱,腌雪里蕻,积酸菜,尽管如此,每家还是储存了几百斤大白菜。没这当家菜,冬天就没着没落的。这里的居民,从前是城市无产者,解放后是工人老大哥。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有着革命的热情和激情,也*容易被鼓动,成为各类运动的核心和骨干。在大字报、大辩论、夺权和反夺权年代,居民分化成“矿派”和“工总”两大阵营。一拨儿头顶带灯的矿工帽,手握镐把儿;另一拨儿戴着藤制安全帽,四棱木棒当武器。他们当街多次开战,伤亡惨重,后来总算握手言和,达成停战协议。协议里有句话唐城人耳熟能详——“谁撕毁协议,谁就是蒋介石;谁挑起武斗,谁就是法西斯。”几番折腾,大家身心交瘁,政治热情骤减。工人新村里,竞出现与那个火红年代不协调的景致:养金鱼,扎风筝,斗蛐蛐,抖嗡子,做红茶菌……居民像搞运动一样乐此不疲。没了火药味、口号声,工人新村重现往日的平静。每天蒙蒙亮时辰,院门吱呀呀打开,家庭主妇打着哈欠出来倒尿盔。不久,上班钟点到了,胡同里喧闹起来。趁自行车的,一劲儿摁着铃铛,叮铃铃招惹来不少羡慕。八点过后,工人新村安静下来。横扫牛鬼蛇神的红卫兵,大都已轰到农村去插队。他们还在上小学的弟弟妹妹,也摘下红小兵标志,乖乖地坐回课堂。胡同里,母鸡带着鸡雏悠闲地觅食。几个小脚老太太,戴着红胳膊箍儿巡逻,遇上生疏面孔总要盘问一番。不是担心小偷,是怕阶级敌人搞破坏,虽然搞不清楚阶级敌人来工人新村破坏啥。晌午孩子放学,短暂热闹了一会儿。骄阳晒化柏油路面时,可以看到当街树荫下停放着几辆拉煤的排子车。车把式光着黝黑的脊梁,奢侈地吃着肉包子。吃饱了,咕嘟嘟灌进去一行军壶凉白开,打了几个响嗝接着拉车。过午,连蝉都觉出了困乏,有气无力地叫两声便收了音。歇白班的小青年,退了休不睡午觉的老头,闹哄哄围在一起,啪啪地甩着扑克牌。孩子们悄悄爬上自家焦顶小平房,掴着印着飞机大炮的毛儿片。玩着玩着掐了起来,在屋顶咚咚咚地追逐打闹。下头传来母亲的斥骂:“死花子玩意,大晌午也不安生,都给我滚下来!”孩子们吐吐舌头,背起各自书包,攀着靠房的洋槐出溜下来——上学时间到了。……

平安和 作者简介

李焱,记者。环渤海新闻网总监,《唐山手机报》、《唐山范儿》总编辑。曾获中国新闻奖、全国五四新闻奖等奖项,已发表(出版)各类作品逾百万字。著有长篇纪实文学《新唐山,三十而立》,长篇小说《唐城兄弟》、《播火集――李焱新闻作品选》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