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修史撷英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读者评分:4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5.8(3.8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修史撷英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506158
  • 条形码:9787516506158 ; 978-7-5165-061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修史撷英 本书特色

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办公室编写的这本《修史撷英》是继《修史略要》之后的第二本修史简明实用手册,《修史略要》的内容侧重于修史规范等方面,而《修史撷英》的内容则更加侧重于修史实务,对于“笔杆子”们顺利转换角色,更好地完成航空史修撰工作,无疑具有更加现实的指导意义。

修史撷英 内容简介

  《修史撷英》是继《修史略要》之后的第二本修史简明实用手册,是各单位编写专业史、专题史的工作指南。《修史撷英》还精选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修史和学史方面的重要讲话和文章.编选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组的文章和对航空工业史研究的署名文章。《修史撷英》可以作为航史培训班上的讲课材料。更是我们第二阶段修史工作必不可少的教材。

修史撷英 目录

**编 习近平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习党史国史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第二编 学习与研究
光辉照耀航空奋斗成就伟业
立信史存真史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体现的历史观是党史研究中应掌握的科学方法
发端于航空工业的我国导弹工业
关于国防工业历史上的飞机与导弹之争

第三编 修史体会(一)
要对自己的历史有发言权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
写史回眸
推荐几本修史入门的教科书
史料收集的“三落实”和“八字方针”
修史体会
认真做好出版工作把好《航史丛书》质量关

第四编 修史体会(二)
让历史说话扬航空文化
修史五重奏
编 纂厂史重在反映企业发展规律
发挥整体优势共修一部史

第五编 修史讲义
打好修史三个基础
浅谈叙史
浅谈航空工业大事记的编 撰
留下创业光影重现精彩瞬间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的编 纂
《中国航空工业史丛书》行文规定(修订稿)

第六编 企事业史大纲
中航工业金城史大纲(节选)
中航工业西航史大纲(节选)
中航工业成发史大纲(节选)

第七编 企事业史稿
中航工业襄阳医院史(1972-2012)(节选)
中航工业贵航史(节选)
中航工业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史(1985-2010)(节选)
中航工业动控所史(节选)
中航工业东安史(节选)

第八编 企事业大事记
中航工业陕西航空工业管理局大事记(1973-2012)
中航工业洪都大事记(1984-2010)(节选)
中航工业哈飞大事记(节选)
中国一航安徽江淮航空供氧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大事记
后记
展开全部

修史撷英 节选

  《修史撷英》:  关于国防工业历史上的飞机与导弹之争  文安  在我国国防工业发展史上,曾有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争论,是关于飞机与导弹的关系,并相应地由此带来了关于尖端武器与常规武器关系的争论。这段争论时强时弱,延续近30年,*终也没有比较明确的结论,处于不了了之的状态。这个争论,曾对航空工业发展产生了一些重要影响。同时,我们还要值得警惕的是。在新的军事变革和空天一体化战争理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防止有些人未深入研究军事战争规律而片面地老调重弹或故伎重演。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导弹及其技术迅速发展后,当时西方国家一批专家和军事工业决策者,感到可能出现新的军事技术变革,带有想象性地不断扩展导弹技术的发展前景,高估了导弹技术的发展进程,认为“不久的将来只要有导弹,战争将唾手可得!”特别是在未经战争实践检验的情况下,就贸然提出了一些结论性意见。早在20世纪40年代,英国国防白皮书就提出过要导弹不要超声速飞机;50年代苏联也提出过导弹可以取代飞机;70年代美国还辩论过航空工业是不是夕阳工业的问题。当然,后来的实践完全否定了这些观点。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党中央政治局就提出“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1951年政务院和中央军委做出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1952年又颁发了《中央军委对航空工业建设的决议案》。1950年刘亚楼、何长工等空军与工业部门领导在《开始建设航空工业的意见》中提出“航空工业建设**年内需要投资2亿一8亿斤小米”。1951年周恩来总理听取聂荣臻、李富春等关于航空工业3-5年计划汇报时讲:“实现这个计划看采需要折合56亿斤小米,国家准备拿出60亿斤。”1953-1955年的三年,国家调给航空工业老干部300名。同时,中央领导几次提出“要把航空工业职工的工资提高一些”,甚至提出“航空工业工人工资可比其他部门高25%”等,可见,当时国家对发展航空工业是高度和充分重视的。  航空工业开始大规模建设不久,有些争论就出来了。根据查找的资料分析,这个争论一方面是受国际上的影响,即当时苏联的导弹技术迅速发展,而美国卫星发射屡次失败,苏联已掌握了推力空前大的火箭技术的新型燃料,卫星也比美国先进得多,重量大得多,于是赫鲁晓夫提出了一个有影响的说法:导弹技术将决定美苏竞争成败。这对西方产生了震慑,另一方面,国内主要是受钱学森同志的观点影响。  钱学森同志作为我国*著名的火箭专家,回国后向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国防事业的建议,得到了中央的尊重和采纳。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担任了国防部导弹研究局**副局长兼导弹研究院院长。不断对我国国防工业发展提出新的意见与建议。钱学森发表的意见中,关于航空航天方面的较多,也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开始时钱学森的基本观点是,飞机要比导弹复杂得多,根据我国的经济情况和防空的需要,应当走先发展导弹,再发展飞机的路子,也就是所谓“先导弹后飞机”,这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他的这种观点并没有否定飞机发展的重要性,只是有个根据国情明确发展顺序问题,其观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太为人所知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钱学森认识的变化,他的这种观点出现了大的改变。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钱学森同志提出了一个“空间时代的军事航空问题”,也就是飞机与导弹在“空间时代”的关系问题。为此,他做了许多研究工作,进行了具体分析。  钱学森认为,“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时代的开始。”而空间时代,“我们面临着一个要不要走在发展飞机的基础上发展导弹的老路子的问题。”  他对发展飞机与发展导弹所做的具体分析是:  一是飞行距离(应为速度,原文如此)上,导弹可以达到马赫数20,飞机只能到马赫数3-5,与导弹远无法比。  二是作战效能上,飞机载弹量大,但有了氢弹以后。重量不大的弹能产生很大的威力,此方面不能再成为飞机的优点。  三是二战期间,飞机平均使用次数(不被击落)约10次,而随着防空技术进步,现在飞机平均使用寿命至多不过4.5次,飞机不见得合算。  四是机动性上,飞机要有机场,导弹则不需要。  对比结果是:“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导弹都比轰炸机优越。”“飞机的强击任务可用中程导弹来代替,侦察任务可用飞航式导弹通过电视摄影取代,而在运输方面,苏联科学家说也有可能用跳跃式飞行的火箭飞机。”  ……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航空史参考资料

    虽然有些官样文章,但历史资料的总结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2023/2/4 10:14:57
    读者:gxn***(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