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论辩(精 文学卷)
-
>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思潮(1897-1949)(精 文学卷)
-
>
(精)苏东坡文集(全六册)
-
>
(精)日趣2021
-
>
(精)日课2021
-
>
贵州戏剧史
-
>
人在胡同第几槐
不过是岁月变成了生活
¥18.6¥35.0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
¥16.8¥39.0青春
¥14.2¥29.0行者无疆
¥22.4¥32.0蚂蚁的活法
¥11.7¥23.8人生若只如初见
¥14.7¥30.0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
¥13.7¥28.0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6072428
- 条形码:9787536072428 ; 978-7-5360-7242-8
- 装帧:简裝本
- 版次:1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印刷次数:1
- 所属分类:>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本书特色
十四岁就失去父亲,一心想要独立生活的女儿,放下自己的事业与理想,告别爱人,从北京回到家乡小城,陪伴身患绝症的母亲,并记录下她生命中*后的半年。本书不仅仅是病中生活实录,更是通过亲人病危这个特殊时期,深刻反思了中国父母和儿女之间的爱与矛盾,控制与挣脱,以及家乡与他乡这个永恒的话题,足以引起两代中国人的共鸣与反思。书里有两代人的爱与痛,两代人的坚守与逃离,两代人的反抗和叛逆,更有一辈子的守候与不离不弃。
书里没有我们熟悉的那种文学作品里的母亲形象——那个忍辱负重,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光辉无私的母亲的形象,而是一个善良正直,但聪明自私、控制欲强、有血有肉的母亲,以为只有自己给对方的才是爱与关怀,以为只有自己才*宽容,却永远不知道,其实自己才给了对方*大的束缚与伤害。外表再坚强独立的母亲,内心也是弱小的,是需要被关爱的,因此才会向子女索取更多情感上的依赖。
和母亲一样,女儿也从来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女儿从小就生活在母亲的光环和阴影之下,虽然爱母亲,但骨子里却想摆脱母亲的控制,因此毅然离去,到更广阔的世界里闯荡,希望能向母亲证明,没有她的庇护,自己也能很好地生活,能骄傲地生活。在母亲的*后半年里,女儿心力交瘁,但她一边苦恼,一边仍在尽孝,*终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陪伴在母亲身边,直到*后一天。
再伟大的人,在父亲、母亲、女儿、儿子这些身份前,都只是普通平凡的个体,都会有结结实实的,相伴一生的爱与痛。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内容简介
曾经紧握你的那双手,有一天被你倔犟又拼命地挣脱
等到重新握住那双手,你却感到疼痛与隔膜
*后一次放开那双手,别忘记,她给过你世上*无保留的爱
这是一本能引起两代人共鸣与反思的感动之书,书里记录的是母女缘分的*后160个日夜,两代人各自跋涉的人生追忆。至亲至情,生离死别,深切真实,感人至深。身为父母,身为儿女,每个人都会有相伴一生的爱与痛。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目录
**章 你回来陪陪我吧
第二章 人老了就像一盏油灯
第三章 只能彼此守望,而非朝夕相伴
第四章 转瞬即逝的片段
第五章 三个人的年夜饭
第六章 眼泪是*没用的
第七章 生而向死的无奈
第八章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
第九章 只谈友谊,不谈告别
第十章 别走,你们别走
代后记 县城生活
一代一代的爱与挣脱:母亲和女儿 /沈睿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作者简介
赵敔
祖籍四川,生长于云南,一个有四分之一羌族血统的汉人。生性贪玩,以游走异乡为人生目标,用识得的几个汉字写些旅途见闻,因此误入图书编辑行列,也参与过一些旅游指南图书的编写与出版。年过四十,再遭人生大变故,提笔记录日常过往,以抒发个人情感,纾解内心压力。从此改弦易帜,加入朝不保夕的自由职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