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汉字的前世今生-汉字演进史趣说

汉字的前世今生-汉字演进史趣说

作者:彭军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1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8(4.9折) 定价  ¥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汉字的前世今生-汉字演进史趣说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5811000
  • 条形码:9787515811000 ; 978-7-5158-1100-0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汉字的前世今生-汉字演进史趣说 本书特色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脉络没有出现断层的国家,中国文明的发展让世界为之瞩目。在这之中,中国汉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相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字早已消亡。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汉字也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同时,作为老百姓应用*广泛的信息载体,文字也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与交际的重任。   本书旨在面向大众,介绍中国汉字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影响,普及汉字知识,关注汉字的普及与应用,唤起人们心中的汉字情结。全书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国学入门的经典读物。

汉字的前世今生-汉字演进史趣说 内容简介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发明的那天起,直到现在一直被世界华人使用。关于汉字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五千年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开端,所以我们通常说汉族有8000年文明史。   汉字以中华民族特有的造境方式,使中国人千年抒怀不已。喜怒哀乐,借助方块字,宣泄自己的感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发而为言,著之为文,绵延不绝流淌成为中国的文化长河,陶成精品,冶成箴言,铸就了巍巍的中华魂魄。

汉字的前世今生-汉字演进史趣说 目录

**章 汉字的由来
1. 关于汉字起源的四种传说及科学解释
(1)汉字起源的“八卦说”
(2)汉字起源的“结绳说”
(3)汉字起源的“刻契说”
(4)汉字起源的“仓颉造字说”
2. 文字的世界,世界的文字
(1)地球上的文字“国境线”
(2)汉字的“同龄人”
(3)汉字里的“另类”——女书

第二章 汉字变形记
1. 字之初,本为画
2. 汉字的“前世”——从甲骨文到楷书
(1)甲骨文:为卜筮而生
(2)金文:真正的“一字千金”
(3)篆文:秦始皇的“法定文字”
(4)隶书:偷懒儿偷出来的成果
(5)楷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3. 汉字的“今生”——近现代的汉字改革历程
(1)“五四”时期以前的汉字拼音方案
(2)“五四”时期的汉字拉丁化运动
(3)1949 年以前的汉字简化运动
(4)1949 年以后的简化字改革
4. 从“五笔字型”到“智能abc”——信息化时代的汉字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
1. 什么是六书
(1)象形字:*接近画的字
(2)指事字:强调重点的字
(3)会意字:古人的“拼图游戏”
(4)形声字:秀才识字读半边
(5)转注字:难分彼此
(6)假借字: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2. 正确书写汉字
(1)汉字的笔画
(2)汉字的偏旁部首
(3)汉字的笔顺
(4)汉字的间架
(5)中国历代书法名家
3. 拒绝错别字

第四章 洋腔洋调说汉字
1.“汉字文化圈”里的汉字流传
(1)汉字在日本
(2)汉字在朝鲜半岛
(3)汉字在越南
(4)汉字在新加坡
(5)汉字在西方
2. 汉字里的外来字词
(1)汉语外来字词的引进方式
(2)几个外来字词点评
3. 墙里开花墙内香:汉字与中国其他民族文字的交流
(1)兄弟民族对汉字的借鉴
(2)汉字对兄弟民族文字的反向吸收

第五章 汉字里的姓氏和数字
1. 中国姓氏的起源
(1)以“姓”解姓,中国人姓氏的由来
(2)中国*早的姓氏
(3)中国姓氏知多少
(4)解密《百家姓》
(5)中国古人的名、字、号
(6)中国古代姓名趣话
2. 一二三四说汉字
(1)“一”字其实不简单
(2)既知其“一”,又知其“二”
(3)说“三”

展开全部

汉字的前世今生-汉字演进史趣说 相关资料

市井的国学 平民的经典
  张颐武
  自从1980年考入北大,日升月落,寒来暑往,恍然已经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间,置身这座百年校园,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读书,先是以学生的身份读,然后又以老师的身份读。读来读去,人生也就这么过去了。
  读书的目的因人而异,往境界高尚的方向说,当然是为了增广见闻、陶冶情操;往平庸琐碎的方向说,其实也是为了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不管目的如何,我们生命也就慢慢苍老在了字里行间,被逗号、分号、句号划分出过去、现在和将来。看书的趣味当然不只是学习知识,也在消遣和娱乐,在于偶然的灵光一闪,觉得自己有所发现,不虚一读。话虽如此,各种以功利为目的的读书也是人生无法避免的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开卷有益”的“原动力”很可能只是工作需要、领导安排、复习备考、友人所托等等。今年7月,工商联出版社的朋友敦请我为他们即将付梓的丛书写篇序言,这成了我阅读这套书的最初动力。3个月以后,阅读完毕。抚卷长叹,感喟自己的生命又在不知不觉间溜走了一小段儿的同时,也终究还是因为这段时光没有虚度而感到些许欣慰。
  工商联出版社的这套丛书目前总计4本,据说以后数量还会增加。单就眼下已经问世的4本来说,大致都属于当下炙手可热的国学范畴。其中的两本主要通过平实朴素的语言阐释《老子》和《论语》这两部中国传统经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另一本是从《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选取精华,改编成通俗易懂、富有教义的小故事;还有一本则集中介绍了作为中华文明载体的汉字的前世今生。坦率地说,这4本书毕竟算不上什么高深之作。当然,这也并非工商联出版社的朋友们所刻意追求的。他们希望的,其实是想在这个国学热、传统热的时代,为最普通的国人提供一个和我们的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打造一套立足市井的国学、亲近平民的经典。借用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话来说,这套丛书很“普罗”。
  天下的任何学问,无论国学还是现代科学,其专业领域在现代学科体制下都属于少数专业人士研究的范围。这些学问在今天其实都有门槛,很难说有外行人能够轻易闯入,因为学科有自己的传统,知识自有专业的积累和学术训练的必要。但凡专业领域的事情,就一定有一个“知识共同体”,更通俗地说,也就是有一个“小圈子”在。很多时候,专业人士常常会觉得和公众交流有困难,在自己的专业学科里属于常识的事情,放到公众或者媒体里就可能是惊世骇俗的言论。“小圈子”里的某些话,往往就只能限制在这个圈子里,一旦越出界限,就可能引起公众的误解,甚至愤怒。因此,学有渊源、术有专攻自然就成了明明白白的道理。
  话虽如此,但学术也需要普及,需要公众的了解,需要社会的关注。“小圈子”的学问当然是不可缺少的,但“小圈子”的研究成果却也需要让社会了解。对于习惯高高在上的学术来说,通俗、普及并非天大的罪名,其实也有其价值和意义在。因为学问不能仅仅是书斋里的东西,它的成果应该也必然会对于社会产生影响,社会公众既有权利也有责任了解情况,这也是现代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的一部分。我的老师谢冕教授有篇文章,题目叫《窗子如花 开向春天》。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是讨论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诗歌,与本文无关,不过它的题目却可以在这里进行另一个层面的解读。栖身燕园三十年,我感觉中国大学和其他学术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在于它们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指的不仅是筑起高高的围墙,雇佣保安站岗放哨,还在于围墙里面搞的那套东西难以为市井平民所了解,围墙外面的鸡毛蒜皮、酸甜苦辣也不容易引起围墙里面的了解和关注。有形和无形的高墙,造成了墙里、墙外两群人头脑和心灵的隔膜。面对如此的尴尬,我们迫切需要在高墙上开几扇窗子。它们如花般灿烂,开向春天,开向整个民族心智和素养的提升。这其实也是五四以来,无数中国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目标。
  毋庸置疑,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学术研究都只能是少数人的“专利”,可是研究的后果却需要整个社会来承担。无论社会科学的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的研究,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有的直面当下,如转基因的农产品是否有害,试管婴儿引起的复杂的伦理问题等等;有的潜移默化,如国学对于人的精神的滋养。相比其他学科,国学在普及化、通俗化方面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
  所谓国学,按照季羡林先生的理解,“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因此一切传统文化都属于国学的范畴,国学最触手可及的存在则是前人留下的无数经典。如何让国学经典在当下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起作用,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在当今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时代,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国学经典对于我们精神的滋养,以及对于提高我们精神境界和修养的重要的作用。这些经典一方面给我们诸多人生启悟,让我们在获得应对复杂人生的智慧的同时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通过它得到一种精神的升华和具体的待人接物的方法;另一方面则给我们诸多美的享受,让我们品味人生的丰富和多样,感受生命本身具有的感性的魅力。它们一面启悟我们如何生活,如何看世界,另一面则让我们有更好的趣味和品味,让我们的人生有更丰富和更有趣的体验。
  国学经典的当下意义毫无疑问,然而中国先人留下的经典毕竟汗牛充栋,更何况现代人还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对“经典”的接受与否定、确立与解构的喧哗的时代。面对着图书馆里长长的书目,书店里琳琅满目的书架,普通读者的困惑和迷茫也就无可避免。这时候,可能就需要某些具有丰富阅读经验和个人眼光的朋友充当“书签”,为你在阅读的海洋中提供最重要的文化提示和最恰当的思考停顿。工商联出版社的丛书就是这方面最直接的努力。
  正是由于这些朋友的努力,若干国学经典得以切实地介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让普通读者更容易进入经典的世界。他们的工作不是让经典仅仅局限于高头讲章、鸿篇巨制,显得高不可攀,而是让它们变得生动活泼、具体可感,十分切合当下的实际,走入市井,慰藉平民。如此一来,“过去时”的国学经典摇身一变,成了“现在时”,重新活跃起来,为我们的头脑提供滋养,为我们的心灵提供抚慰,就如同它们为我们的先人所做的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说,工商联出版社这套丛书的问世,实在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