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吕著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上部)

吕著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上部)

作者:吕思勉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354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12.5(3.3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18.8(4.9折)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吕著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上部)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5908145
  • 条形码:9787545908145 ; 978-7-5459-081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吕著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上部)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史》分析了历代社会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教育、宗教等典章制度的沿革。著名历史学家王家范说:“(吕思勉)关注民间社会的生计,大至水利、赋役、吏治,小至百姓饮食起居,历史考察深入至社会日常生活,尤精心发掘史籍中社会各项制度的变迁情节,这在同辈史家中应屑罕见。”  

吕著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上部) 内容简介

传统的历史大多偏重政治,然而政治的活动,全靠文化做根底。文化,是在政治的背后,做了无数更广大更根本的事情。不明白文化,是断不能明白政治的。《中国文化史》是完整理解中国历史的根基和命门。   国学大师吕思勉同类著作精华,为您阐述对历史的独特见解。   《三国史话》   《中国政治史(吕著中国通史下部)》  

吕著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上部) 目录

**讲 婚姻
第二讲 族制
第三讲 政体
第四讲 阶级
第五讲 财产
第六讲 官制
第七讲 选举
第八讲 赋税
第九讲 兵制
第十讲 刑法
第十一讲 实业
第十二讲 货币
第十三讲 衣食
第十四讲 住行
第十五讲 教育
第十六讲 语文
第十七讲 学术
第十八讲 宗教
附录

 

展开全部

吕著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上部) 相关资料

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著名史学家严耕望
  (吕著《中国通史》)纯从社会科学的立场上,批评中国的文化和制度,极多石破惊天之新理论。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
  (吕著)《中国通史》在述论“理乱兴亡”与“典章制度”两大方面均有出色成就,后者尤胜于前者。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
  一次考试,出四题,每题当各得二十五分为满分。余一时尤爱其第三题有关吉林省长白山地势军情者。乃首答此题,下笔不能休。不意考试时间已过,不得不交卷。如是乃仅答一题。诚之师在其室中阅卷,有数同学窗外偷看,余不与,而诚之师亦未觉窗外有人。适逢余之一卷,诚之师阅毕,乃在卷后加批。此等考卷本不发回,只须批分数,不须加批语。乃诚之师批语,一纸加一纸,竟无休止。手握一铅笔,写久须再削。诚之师为省事,用小刀将铅笔劈开成两半,俾中间铅条可随手抽出,不断快写。铅条又易淡,写不出颜色来,诚之师乃在桌上一茶杯中蘸水书之。所书纸遇湿而破,诚之师无法黏贴,乃以手拍纸,使伏贴如全纸,仍书不辍。不知其批语曾写几纸,亦不知其所批何语。而余此卷只答一题,亦竟得七十五分。只此一事,亦可想像诚之师之为人,及其日常生活之一斑。
  ——钱穆忆吕思勉
  他(吕思勉)指出:《古文观止》这部书是为科举时代学做八股文的人诵读的,做八股文要从没有话可说处硬找话说,因此《古文观止》所选的有相当一部分是说空话、发空论的文章。吕先生在选讲唐宋八家的文章时还不止一次地说:八家是能写好文章的,但选在这里的往往不是好文章,主要原因就是此书专要选空议论文章。再有一个原因,就是此书要选短文章,有些好文章篇幅长,就不予入选。吕先生还举《史记》为例,说司马迁的《史记》是有许多好文章的,但因为长,所以此书不予入选,尽选些短而空的文章。
  ——黄永年忆吕思勉

 

吕著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上部)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年)   1884年中法战争殃及东南沿海,吕思勉就在此时(字诚之)诞生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世家。青少年时期,康梁思想因战事而广为传布,吕思勉深以为是。因此,从十多岁开始,吕思勉就留心物价等生活细节,做大学教员期间曾撰文为食堂的碗筷消毒提建议。体现在治史上,则吕思勉突破了历史只为帝王将相做谱牒的片面性。随后,他又谨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这些治史思想和方法深刻体现在吕思勉的教书、著述之中,并产生了广泛影响。   据说,因吕思勉的新式思想和见解,其讲学授业充满意趣,门下多出名人。唐长孺自称吕先生的私淑弟子,杨宽在光华大学坐堂听课于吕先生,钱穆、黄永年、张芝联、赵元任等也都是他的学生。   新式思想和方法,辅以精读《二十四史》三四遍之功力,吕思勉一生著作等身。谭其骧说,以一人之力几乎写完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没有见过第二个人”。严耕望评价他为,在现代史学史上,惟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   1951年吕思勉和光华大学随院系调整并入华东师范大学。1957年逝于上海,终年73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