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西北地域文学研究-中国文学西北论坛文集

西北地域文学研究-中国文学西北论坛文集

作者:高人雄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428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1.8(5.5折) 定价  ¥7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西北地域文学研究-中国文学西北论坛文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46583
  • 条形码:9787516146583 ; 978-7-5161-465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西北地域文学研究-中国文学西北论坛文集 内容简介

  西北地域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西北地域文学研究,交流研究成果,西北民族大学举办了“中国文学西北论坛”,国内外专家学者四十余人参会,《西北地域文学研究:中国文学西北论坛论文集》即为会议论文汇编。内容涉及:西北作家研究、反映西北地域的文学作品研究、西北出土文献的研究、西部少数民族作家研究等,内容丰富,论证翔实,观点明确,具有学术前沿意义。《西北地域文学研究:中国文学西北论坛论文集》的出版可推进古代文学的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推进西北地区的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西北地域文学研究-中国文学西北论坛文集 目录

在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文学西北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
元代文学史研究的现状与期待
中古隐逸传统中被忽略的一环
——关陇高士及其对隐逸传统的建构
浩林·潮尔与胡笳:中古时代的喉音艺术
——以繁钦《与魏文帝笺》所反映的西北民族音乐为中心
唐诗中的北部边防重镇
——“金河”
北周关陇地域民族文化的沿革
和瑛《西藏赋》的民族文化交流功能
试论庾信文学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
杜仁杰在山东的文化活动及其贡献
李贺诗歌与唐代外来文明
兴的三重内涵表现形式及其演变
元大都多族士人圈的互动对元代“清和”诗风的影响
——以西域诗人趸贤为叙述中心
“陇头”文学元素解析
苏轼与人生
论《中州集》作家小传的文学史意义
金莲川藩府文人仕与隐的冲突
明清长篇世情小说女性丑怪身体的群像
黑水城出土《刘知远诸宫调》作期和著作权综考
黑水城出土《刘知远诸宫调》作期研究综述
(1932—2004)
元西域散文家及其散文成就
飞天形象的演变及当代诗人对其的描写
杜甫和睦平等民族观之具体表现
——杜甫与少数民族关系之二
论女真字文化的兴衰
石鼓文与游猎文学的发展
小议满族作家对北京话的贡献
中西交通视野下的《聊斋》狐狸精形象
——从《聊斋》中狐狸精的“籍贯”说起
满族文学之瑰宝——子弟书
李清照是**流词人吗
——由词学史引发的一段思考
清代甘肃诗人丛考
——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为中心
后记
展开全部

西北地域文学研究-中国文学西北论坛文集 节选

  (一)期待完整的元代文学史  元代文学的多元丰富性,可以看作元代文学的特点之一。这一点,在中国文学史上显得独特而突出。元代文学作品,其使用的语言,有汉语和非汉语,汉语中有文言有白话,白话不仅用于戏曲、小说,还用于公文和碑传;其作者有汉族和非汉族。非汉族作家创作的,有汉语和本民族语,有诗文和戏曲、散曲;用本民族语言创作的,有史传类作品和长篇叙事诗;就体裁来说,元代有诗文词赋,也有戏曲小说,抒情文学既有从前代继承来的诗和词,也有新兴的散曲,戏曲有杂剧与南戏,小说分白话和文言;文学理论批评也有传统的诗文批评理论与新兴的曲论,诗文批评领域除具有此前所有的批评形式外,还出现了集诗选、诗格、诗话于一体的诗学批评著作《瀛奎律髓》和**部赋学专著《古赋辨体》等。所谓完整的元代文学史,应该反映和展示这所有方面的内容。但文学史界有一种观点,说我们的文学史,应该是古典文学史而不是古代文学史,因为全面地研究和向人们介绍中国古代的文学,既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可能的。对一代文学来说,只要研究和认识了它的经典就足够了。其他的部分,既没有研究的价值,也没有研究的必要。按照这样的理论,本文提出和要讨论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就目前的文学价值评判眼光看,元代文学中*有价值的部分,应该还是元杂剧。但麻烦的是,只取经典的所谓“古典文学史”,这种看似既聪明又理性化的理论,恐怕是不能拿去指导文学史的研究特别是元代文学史的研究的。因为它经不起*为基础性的追问:什么是经典?中国文学史上哪些算是经典?因为一件作品是不是经典,在众多作品中哪些会成为经典,都并不仅仅取决于作品本身,而是取决于接受,取决于社会、时代和读者的选择。学者季广茂在《经典的由来与命运》一文中说:“经典不经典,并不取决于作家的创作态度,也不取决于文本某些先验的特质,而是取决于它是否在冥冥之中满足了一个时代的无意识欲望,把握了时代精神的走向。”所以在一个时代被奉为神圣经典的东西,在另一时代可能没人理会,所以“经典化之途有时异常漫长”,所以古人才有所谓“名山事业”,还有很多作家,一生困顿。,生不逢时,他完全没有料到他的作品在他去世后几百年成了经典。陶渊明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南朝时,人们只是把他视为品行高洁的隐士,对他的诗作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与当时的“时代精神”颇为不合:那时大家推崇的是华彩绚丽的文风,不爱朴素平淡的风格。即使到了唐代,李白、杜甫等人也不把他视为值得尊敬的前辈,只是到了王维、孟浩然、韦应物那里,才稍稍引人注目,因为他与当时的“审美风尚”格格不入:那时大家推崇的是激情浩荡,不喜欢他的素面朝天。只是到了宋代,陶渊明才算遇到了真正的知音,才开始受到广泛的推崇和膜拜。“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与经典自身关系小,与时势关系大。一个普通文本强身一变成为经典,肯定与它自身的特点相关,但与它自身的哪些特点相关,是无法确定的。”①因此,在任何时代,我们都不能只关注我们认为的有价值的、经典的东西,而抛弃那些我们认为不能成为经典的东西。元杂剧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具有说服力的例子。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