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易学基础

作者:汪显超著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475页
读者评分:4.8分4条评论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18.2(3.8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易学基础 版权信息

易学基础 本书特色

  《易学基础》立足于易学客观真实的产生和发展历史,阐述易学的真实思想、方法及其发展源流,揭示易学的功用和意义,旨在传承和发扬其中有生命力的内容,宣传和推广中华文明的精髓。
  《易学基础》内容包含四大部分:□□部分为易学发展历程概要,简述易学发展的历史;第二部分为应用易学基础理论,阐述八卦理论的原理、方法及五行理论;第三部分为《周易》的构成及解释方法,阐述通行本《周易》的体系构成以及《周易》经传的解释方法和依据;第四部分为《周易》释义,用白话文解释《周易》经文和传文的含义。

易学基础 内容简介

《易学基础》立足于易学客观真实的产生和发展历史,阐述易学的真实思想、方法及其发展源流,揭示易学的功用和意义,旨在传承和发扬其中有生命力的内容,宣传和推广中华文明的精髓。   《易学基础》内容包含四大部分:**部分为易学发展历程概要,简述易学发展的历史;第二部分为应用易学基础理论,阐述八卦理论的原理、方法及五行理论;第三部分为《周易》的构成及解释方法,阐述通行本《周易》的体系构成以及《周易》经传的解释方法和依据;第四部分为《周易》释义,用白话文解释《周易》经文和传文的含义。

易学基础 目录

绪论
上篇 易学基础理论
□□章 易学发展简要历程
□□节 原始易学的诞生及其发展
一、八卦的诞生是易学创立的标志
二、原始易学的发展历程
三、原始易学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节 原始易学的失传与流变
一、原始易学的失传
二、汉代应用易学的重大变化
三、汉代应用易学技术和理论简介
四、失去原始易学原理之后各种应用易学技术的独立发展
五、原始易学流变小结
第三节 儒家易学的诞生、发展和变迁
一、儒家易学的诞生
二、汉代儒家易学的发展和变化
三、儒家易学的变迁
四、小结
第四节 易学的精华与基础
一、易学发展现状
二、易学的正宗
三、易学的精华
四、两大理论基础的特殊意义
五、两大基础理论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原始易学理论
□□节 八卦创立原理
一、原始易学理论的内涵
二、伏羲氏观象的具体方法和所观察的具体对象
三、伏羲氏“观象”的具体结论
四、伏羲氏作卦的逻辑
第二节 卦象表达具体变化法则的方法
一、八卦表达“乾道生男,坤道生女”规律的方法”
二、八卦对“刚柔配合,相反相成”法则的表达方式
三、八卦对“穷上反下”法则的表达方式
四、八卦对精神与形体生成规律的表达方式
五、八卦对生死规律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 八卦表达吉凶法则的方法
一、八卦表达贞道的方法
二、八卦对吉凶内因的表达方法
三、八卦对吉凶外因的表达方法
四、八卦创立原理小结
第四节 八卦应用原理
一、伏羲氏创立八卦的目的和应用八卦的方法
二、圣人“设卦”的原理和方法
三、圣人“观象”的原理和方法
四、伏羲氏易学创立原理小结
第五节 《周易》的原理及方法
一、《周易》的绝对变化观及其卦象表达方法
二、《周易》筮法原理和操作形式
三、《周易》占法原理及其具体形式
四、《周易》的原理小结
第三章 五行理论
□□节 先秦五行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学说的历史
二、先秦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理论的重要工具
第二节 五行与天干地支的对应方式
一、天干与五行的对应形式
二、地支与五行的对应形式
三、五行与天干地支、时间空间的统一
第三节 汉代五行理论与原始易学走向融合
一、五行与阴阳的融合概况
二、五行与阴阳结合之后的理论
三、五行与阴阳融合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章 《周易》的构成及解释方法
□□节 通行本《周易》的构成及解说流派
一、《周易》的诞生时间
二、通行本《周易》的体系构成
三、《周易》的注释历史及解释流派
四、正确注释《周易》经传的前提
第二节 通行本《周易》经文的拟写方法
一、《周易》易象理论是经文拟写的基本依据
二、《周易》静卦卦辞的拟写方法
三、《周易》动卦爻辞的拟写方法
第三节 《周易》经文中静卦的解读方法例说
一、展示《周易》经文解读方法的□佳角度
二、《周易》静卦解读方法例说
第四节 《周易》经文中动卦的解读方法例说
一、初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二、第二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三、第三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四、第四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五、第五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六、上爻发动的卦象观察方法
第五节 《周易》经文的特点和性质
一、《周易》经文的特点
二、经文展示着卦象应用方式的多样性
三、《周易》经文的性质
第六节 通行本《周易》的儒家解释方法说明
一、儒家解说《周易》的目的
二、先秦儒家解说《周易》的方法
三、儒家易学解释方法的变迁
四、儒家易学对应用易学的影响

下篇 《周易》释义
上经
1.(乾)(乾下乾上)
□量.(坤)(坤下坤上)
3.(屯)(震下坎上)
4.(蒙)(坎下艮上)
5.(需)(乾下坎上)
6.(讼)(坎下乾上)
7.(师)(坎下坤上)
8.(比)(坤下坎上)
9.(小畜)(乾下巽上)
10.(履)(兑下乾上)
11.(泰)(乾下坤上)
1□.(否)(坤下乾上)
13.(同人)(离下乾上)
14.(大有)(乾下离上)
15.(谦)(艮下坤上)
16.(豫)(坤下震上)
17.(随)(震下兑上)
18.(蛊)(巽下艮上)
19.(临)(兑下坤上)
□0.(观)(坤下巽上)
□1.(噬嗑)(震下离上)
□□.(贲)(离下艮上)
□3.(剥)(坤下艮上)
□4.(复)(震下坤上)
□5.(无妄)(震下乾上)
□6.(大畜)(乾下艮上)
□7.(颐)(震下艮上)
□8.(大过)(巽下兑上)
□9.(坎)(坎下坎上)
30.(离)(离下离上)
下经
31.(咸)(艮下兑上)
3□.(恒)(巽下震上)
33.(遁)(艮下乾上)
34.(大壮)(乾下震上)
35.(晋)(坤下离上)
36.(明夷)(离下坤上)
37.(家人)(离下巽上)
38.(睽)(兑下离上)
39.(蹇)(艮下坎上)
40.(解)(坎下震上)
41.(损)(兑下艮上)
4□.(益)(震下巽上)
43.(夹)(乾下兑上)
44.(姤)(巽下乾上)
45.(萃)(坤下兑上)
46.(升)(巽下坤上)
47.(困)(坎下兑上)
48.(井)(巽下坎上)
49.(革)(离下兑上)
50.(鼎)(巽下离上)
51.(震)(震下震上)
5□.(艮)(艮下艮上)
53.(渐)(艮下巽上)
54.(归妹)(兑下震上)
55.(丰)(离下震上)
56.(旅)(艮下离上)
57.(巽)(巽下巽上)
58.(兑)(兑下兑上)
59.(涣)(坎下巽上)
60.(节)(兑下坎上)
61.(中孚)(兑下巽上)
6□.(小过)(艮下震上)
63.(既济)(离下坎上)
64.(未济)(坎下离上)
系辞上传
系辞下传
说卦
序卦
杂卦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4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