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振兴中华变革论

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振兴中华变革论

作者:田国强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442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31.9(5.5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振兴中华变革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645445
  • 条形码:9787508645445 ; 978-7-5086-454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振兴中华变革论 本书特色

改革是当下中国的时代命题!本书从过去170多年的历史长河,来回顾改革、理解改革、求解改革。作者从170多年乃至中国历代社会经济变革得失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经验是:面对改革的艰巨性,必须灵活运用 “明道、树势、优术、抓时”四位一体的改革方法论。 本书提出了全方位联动改革的设想,并据此鞭辟入里地分析了政治体制、法治建设、文化体制、对外开放、农村改革与城镇化、要素市场、金融体制、国企改革与民营经济、财税体制、社保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教育体制及房地产等改革和发展议题,对各领域深化改革应取的理念和方向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行动建议。 本书能够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公共政策制定提供更丰富的视角和思路,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中国改革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

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振兴中华变革论 内容简介

田国强教授一直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不仅在理论和政策讨论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在改革实践中以他十足的正能量引领社会和同仁。过去三十余年的改革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基本哲学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好在中国很幸运,始终顺利成功。可是,到今天这个转折口上,“摸石头”越来越难以持续。田国强教授跟陈旭东研究员合著的这部著作正是“雪中送炭”,为我们更加主动、明确目标和方向的改革铺路指引,这是关心中国发展前途和改革前景的同仁都应该细读的著作。   陈志武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   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历史逻辑与经济逻辑的交融。历史逻辑将中国改革置入近170多年来的四次大变革图景中;经济逻辑则是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改革路径的形成过程。两者结合,本书给出了一个中国改革内在逻辑的全面解读,对思考和推进中国未来变革很有启发。   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田国强、陈旭东二位的力作,大历史、宽角度,纵横交错,把对改革历史与现状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的高度;讲理论、重实践,相形得益,把对改革问题的探讨,建立在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之上。本书结构宏大,内容丰富,理论前沿,分析严谨,思想深刻,结论给力,故对所有关心改革者,该书均属“必读”之首选。    王一江 长江商学院教授   本书是海归之作。自近代中国留学潮以降,海归向有深浅之分。本书作者无疑是“深海归”:入外洋学海深,归本土士林也深。本书分明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好领略作者历经多年的思维对撞、融会和贯通,所练就的这门合成的经济学功夫。其中*精彩的看点,是依托机制设计理论,对中国改革的历程做出独到的系统梳理与总结。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振兴中华变革论 目录

吴敬琏序
自序
总论
1 探寻富民强国的中国现代化道路
    1.1 中国改革的起点、目标与演进方式
    1.2 非均衡改革路径下的问题与难点
    1.3 中国深化改革面临的“四个转向”
    1.4 富民才能强国的经济学内在逻辑
    1.5 正视改革艰巨性,用好改革方法论
    1.6 小结
**部分 回顾改革:历史由来与发展历程
2 近代以来中国的四次大变革
    2.1 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图强(1840~1911)
    2.2 辛亥革命与市场经济的探索(1911~1949)
    2.3 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的联姻(1949~1978)
    2.4 改革开放引领中国复兴之路(1978年至今)
3 改革的三大成就:发展、转型与全球化
    3.1 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
    3.2 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
    3.3 深度融入世界发展共同体
4 中国改革贡献了哪些经验
    4.1 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4.2 推行松绑放权的市场化改革
    4.3 实行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社会
    4.4 地方政府分权鼓励区域竞争
    4.5 以渐进改革策略促平稳转型
5 在思想交锋中寻求改革共识
    5.1 真理标准大讨论
    5.2 姓资姓社大讨论
    5.3 改革方向大讨论
6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三阶段
    6.1 拨乱反正和商品经济发展阶段
    6.2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设阶段
    6.3 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阶段
第二部分 理解改革:经济学与市场化改革
7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溯源与苏联模式
    7.1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市场制度的批判
    7.2 科学社会主义者对市场制度的评价
    7.3 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8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践(1949~1977)
    8.1 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2)
    8.2 全面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
    8.3 计划经济探索调整时期(1957~1977)
9 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9.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计划与市场大论战”
    9.2 计划经济的弊病:信息问题与激励扭曲
10 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10.1 市场机制及其功能
    10.2 市场机制的优越性
    10.3 市场失灵及其补救
    10.4 中国古代关于市场的思想
11 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11.1 现代经济学内在逻辑分析框架
    11.2 充分考虑约束条件才能做成事
    11.3 承认个人利益推进市场化改革
    11.4 发展与稳定的经济学内在逻辑
    11.5 促进地方政府竞争与对外开放
12 构建和谐社会与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一致性
    12.1 民主法治
    12.2 公平正义
    12.3 诚信友爱
    12.4 充满活力
    12.5 安定有序
    12.6 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部分 求解改革:瓶颈约束与顶层设计
13 中国模式论的实质、弊病及其出路
    13.1 中国模式还是中国路径
    13.2 三大误区与中国模式论
14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14.1 重政府轻市场
    14.2 重国富轻民富
    14.3 重发展轻服务
15 富民才能强国的经济学内在逻辑
    15.1 欲强国,必先富民
    15.2 欲富民,必赋私权
    15.3 保私权,必限公权
16 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间的治理边界
    16.1 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的政府基本职能与作用
    16.2 综合治理三大制度安排:政府、市场与社会
    16.3 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法治的有效市场
    16.4 构建维护市场的政府,形成有限和有效政府
    16.5 培育壮大公民社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16.6 “四个文明”协同发展,提升公民的幸福感
17 中国下一步改革发展要实现“四个转向”
    17.1 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乃至创新驱动
    17.2 从单一的经济改革转向全方位联动改革
    17.3 从发展型全能政府转向服务型有限政府
    17.4 从国际体系追随者转向未来世界领导者
    17.5 正视改革艰巨性,用好成功改革方法论
18 理顺十大基本关系,加强长效制度建设
    18.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8.2 国富与民富的关系
    18.3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8.4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8.5 内需与外需的关系
    18.6 城镇与农村的关系
    18.7 沿海与内陆的关系
    18.8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8.9 科教与人才的关系
    18.10 发展与生态的关系
第四部分 深化改革:理念方向与行动建言
19 政治体制改革
    19.1 兴亡周期律与现代国家治理四要素
    19.2 回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路
    19.3 下一步政治体制改革如何走出瓶颈
20 法治建设与法治改革
    20.1 改革开放下的法治建设进程
    20.2 法治建设的历史与国际视角
    20.3 中国下一步法治改革路线图
21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明价值认同
    21.1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轨迹
    21.2 进一步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3 文化体制改革需理顺三大关系
22 对外开放
    22.1 从历史和世界视角看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22.2 逐步融入世界体系的中国对外开放实践
    22.3 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态势及应对
23 农村改革与城市、城镇化
    23.1 改革为何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23.2 市场导向城镇化的战略性意义
    23.3 传统城镇化路径的不可持续性
    23.4 新型城镇化推进需要综合治理
24 要素市场与要素价格改革
    24.1 要素改革的全局意义
    24.2 “价格闯关”的启迪
    24.3 要素市场改革切入口
25 金融体制改革
    25.1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脉络及其经验
    25.2 以开放竞争重构金融业宏微观体制机制
    25.3 以人民币国际化倒逼国内金融市场改革
26 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
    26.1 国有企业改革三个发展阶段回顾
    26.2 国有企业下一步改革的战略方向
    26.3 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的若干课题
27 财税体制改革与国家公共治理模式
    27.1 财税体制改革历史脉络梳理
    27.2 现行财税体制的问题和不足
    27.3 财税体制改革下一步的方向
28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28.1 世界主要社保模式的优缺点比较与借鉴
    28.2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社会保障模式选择
    28.3 社保改革的原则、方向与政府的适宜作用
29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9.1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历程回溯
    29.2 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国际借鉴与启示
    29.3 中国下一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
30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30.1 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0.2 环境问题存在的经济学根源分析
    30.3 中国环境保护发展历程及其问题
    30.4 中国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与建议
31 教育体制改革
    31.1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历史回溯
    31.2 教育问题诊断与下一步改革方向
    31.3 促进九年义务教育向十二年迈进
    31.4 破解制度难题打造世界一流大学
32 房地产市场改革
    32.1 近年来中国房价持续上涨的几大动因
    32.2 对当前中国房价水平的两个基本判断
    32.3 当前房价表象背后的四大结构性失衡
    32.4 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行业长效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振兴中华变革论 作者简介

田国强,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硕士、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美国德州A&M大学Chalk讲席教授;陈旭东,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院长助理。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