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

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

作者:傅祖芸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8
中 图 价:¥32.2(7.0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121226700
  • 条形码:9787121226700 ; 978-7-121-2267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地论述信息论与纠错编码的基本理论。共有9章,内容包括:信息的定义和度量,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信息熵,信道和信道容量,平均失真度和信息率失真函数,三个香农信息论的基本定理: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和信道编码定理,若干种常见实用的无失真信源压缩编码的方法,以及信道纠错编码的基本内容和分析方法。   本书深入浅出、概念清晰、系统性和可读性强。

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论述信息论与纠错编码的基本理论。共有9章,内容包括:信息的定义和度量,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信息熵,信道和信道容量,平均失真度和信息率失真函数,三个香农信息论的基本定理: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和信道编码定理,若干种常见实用的无失真信源压缩编码的方法,以及信道纠错编码的基本内容和分析方法。 本书深入浅出、概念清晰、系统性和可读性强。

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信息的概念
  1.2   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 
  1.3   信息论发展简史与信息科学
第2章   离散信源及其信息测度
  2.1   信源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2.2   离散信源的信息熵    
     2.2.1   自信息    
     2.2.2   信息熵   
  2.3   信息熵的基本性质
  2.4    信息熵的唯一性定理  
  2.5   离散无记忆的扩展信源    
  2.6   离散平稳信源    
     2.6.1   离散平稳信源的数学定义
     2.6.2   离散二维平稳信源及其信息熵
     2.6.3   离散平稳信源的极限熵    
  2.7   马尔可夫信源    
     2.7.1   马尔可夫信源和m阶马尔可夫信源的定义
     2.7.2   m阶马尔可夫信源的信息熵   
  2.8   信源冗余度与自然语言的熵    
  2.9   意义信息和加权熵  
  习题    
第3章   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3.1   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3.1.1   信道的分类   
     3.1.2   离散信道的数学模型
     3.1.3   单符号离散信道的数学模型
  3.2   平均互信息及平均条件互信息    
     3.2.1   信道疑义度    
     3.2.2   平均互信息    
     3.2.3   平均条件互信息
  3.3   平均互信息的特性    
  3.4   信道容量及其一般计算方法
     3.4.1   离散无噪信道的信道容量
     3.4.2   对称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3.4.3   准对称信道的信道容量    
     3.4.4   一般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3.5  离散无记忆扩展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3.6   独立并联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3.7   串联信道的互信息和数据处理定理
  3.8   信源与信道的匹配    
  习题    
第4章   波形信源和波形信道
  4.1   连续信源和波形信源的信息测度
     4.1.1   连续信源的差熵    
     4.1.2   连续平稳信源和波形信源的差熵 
     4.1.3   两种特殊连续信源的差熵    
  4.2   连续信源熵的性质及*大差熵定理 
     4.2.1   差熵的性质    
     4.2.2   具有*大差熵的连续信源
  4.3   熵功率    
  4.4   连续信道和波形信道的信息传输率
     4.4.1   连续信道和波形信道的分类  
     4.4.2   连续信道和波形信道的信息传输率
     4.4.3   连续信道平均互信息的特性    
  4.5   高斯加性波形信道的信道容量    
     4.5.1   单符号高斯加性信道    
     4.5.2   限带高斯白噪声加性波形信道
  习题    
第5章   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5.1   编码器    
  5.2   等长码   
  5.3   渐近等分割性和ε典型序列
  5.4   等长信源编码定理    
  5.5   变长码    
     5.5.1   唯一可译变长码与即时码
     5.5.2   即时码的树图构造法   
     5.5.3   克拉夫特     (kraft)不等式
     5.5.4   唯一可译变长码的判断法  
  5.6   变长信源编码定理    
  习题    
第6章   有噪信道编码定理
  6.1   错误概率和译码规则
  6.2   错误概率与编码方法
 *6.3   联合ε典型序列   
  6.4   有噪信道编码定理    
  6.5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定理
  习题    
第7章   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
  7.1   失真度和平均失真度    
     7.1.1   失真度    
     7.1.2   平均失真度
  7.2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7.2.1   信息率失真函数   
     7.2.2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 
  7.3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参量表述及其计算
  7.4   二元信源和离散对称信源的r(d)     函数
     7.4.1   二元对称信源的r(d)函数   
     7.4.2   离散对称信源的r(d)函数   
   7.5   连续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  
     7.5.1   连续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
     7.5.2   高斯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
  7.6   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
  7.7   联合有失真信源信道编码定理
  
7.8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的实用意义
  习题    
第8章   无失真的信源编码
  8.1   霍夫曼(huffman)码 
     8.1.1   二元霍夫曼码   
     8.1.2   r元霍夫曼码
     8.1.3   霍夫曼码的*佳性 
  8.2   费诺(fano)码    
  8.3   香农—费诺—埃利斯码
  8.4   游程编码和mh编码  
     8.4.1   游程编码    
     8.4.2   mh编码   
  8.5   算术编码    
  8.6   字典码    
     8.6.1   lz-77编码算法
     8.6.2   lz-78编码算法
     8.6.3   lzw编码算法  
     8.6.4        ky(kiefferyang)编码算法      
     8.6.5   lz复杂度和lz码性能分析    
  习题    
第9章   信道的纠错编码
  9.1   差错控制的基本形式
  9.2   纠错码分类与基本概念 
     9.2.1   纠错码的分类   
     9.2.2   纠错码的基本概念及其纠错能力
  9.3   线性分组码的数学基础    
     9.3.1   群论基础    
     9.3.2   环与域   
     9.3.3   多项式理论
     9.3.4   有限域的性质和代数结构
     9.3.5   有限域上的线性代数   
  9.4   线性分组码    
     9.4.1   生成矩阵与一致校验矩阵
     9.4.2   伴随式及标准阵列译码    
     9.4.3   缩短码、扩展码和增删码 
     9.4.4   汉明码    
  9.5   循环码    
     9.5.1   循环码结构及其描述
*9.5.2   由生成多项式的根定义循环码 
     9.5.3   循环码的译码    
  9.6        bch码    
     9.6.1   bch码的结构及其描述
*9.6.2   rs码和goppa码
  9.7   卷积码 
     9.7.1   卷积码的解析表示 
     9.7.2   卷积码的图表示  
  9.8   分组码性能分析    
  习题    
附录a   凸函数和詹森不等式 
附录b   随机过程
  b.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b.2   马尔可夫链    
  b.3   平稳随机过程    
附录c   熵函数的函数表
附录d   ldpc码简介
  d.1   ldpc码的基本概念    
  d.2   ldpc码编码算法    
  d.3   ldpc码译码方法    
  d.4   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  
  d.5   ldpc码的应用与展望
参考书目及文献
展开全部

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 作者简介

傅祖芸,自1968年至1979年在中国科技大学,1979年至1983年在中国科技大学,1983年至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三十年一直主要讲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信息论与编码》或《信息论基础》。自1980年起就编写《信息论与编码》方面的教材,所编写的《信息论基础》于1986年和1989年两次入选全国高等院校电子类第二轮、第三轮统编教材。1989年出版的《信息论基础》于1992年1月荣获第二届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