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茅盾先生晚年

茅盾先生晚年

作者:商昌宝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28.5(7.5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茅盾先生晚年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2084632
  • 条形码:9787202084632 ; 978-7-202-0846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茅盾先生晚年 本书特色

  《名人晚年书系:茅盾先生晚年》在一个更广阔的大历史情境中,选择茅盾作为20世纪中国的公众人物作为切入点,并以现代意识为思想的武器和视角,在大量历史事实中进行一种追加的思想史意义上的评说。这本写茅盾晚年的书,显示了商昌宝驾驭文学史题材和分析作家内心矛盾的能力,虽然见解并非完全个人独创,但在整合茅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时时有个人的观察和判断。

茅盾先生晚年 内容简介

  《名人晚年书系:茅盾先生晚年》共分为五章,分别为今昔对比的反差、思想改造的轨迹、置身与政治风浪中、难以为继的写作、留声机的喧嚣与嘶哑。  《名人晚年书系:茅盾先生晚年》在一个更广阔的大历史情境中,选择茅盾作为20世纪中国的公众人物作为切入点,并以现代意识为思想的武器和视角,在大量历史事实中进行一种追加的思想史意义上的评说。这本写茅盾晚年的书,显示了商昌宝驾驭文学史题材和分析作家内心矛盾的能力。

茅盾先生晚年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编 今昔对比的反差
**节 美好蓝图 残酷现实
第二节 文化高官 身不由己
第三节 同为主编 天上人间

第二编 思想改造的轨迹
第四节 调整思想 紧跟主流
第五节 重学《讲话》 再造文艺
第六节 误读鲁迅 服务政治

第三编 置身于政治风浪中
第七节 批判预演 运动热身
第八节 胡风事件 推波助澜
第九节 反右运动 深陷其中

第四编 难以为继的创作
第十节 因文罹祸 命运多舛
第十一节 尝试创作 难产有因

第五编 留声机的喧嚣与嘶哑
第十二节 拳拳亲苏 不遗余力
第十三节 亲美反美 相机而动
第十四节 思考缺席 几近失语
尾声
后记
展开全部

茅盾先生晚年 节选

  回顾茅盾的一生,无论作为职业作家、半职业的革命家还是后来的政府官员,都与编辑生涯相伴相随。  不妨简单回顾一下:1917年主编商务印书馆的《中国寓言》、《学生杂志》,1919年主编《新乡人》(后改名为《新桐乡》),1920年下半年短期代理张东荪主政下的《时事新报》,1920年11月开始主编后来让他声名大振的《小说月报》,后参与、主持了《文学旬刊》(后改名为《文学周报》)、《民国日报》副刊《社会写真》(后改名为《航育》)、《公理日报》、《政治周报》、《汉口民国日报》的编辑工作,之后还合作主编、参与过《前哨》(被查封后改名为《文学导报》)、《文学》、《译文》、《太白》、《呐喊》、《烽火》、《少年先锋》、《立报-言林》、《文艺阵地》、《抗战文艺》、《反帝战线》、《大众生活》、《笔谈》、《旅行杂志》、《文联》、《文汇报·文艺周刊》(香港)、《小说》,1949年后又先后介入或主编《文艺报》、《人民文学》(1953年去职)、《译文》(1958年去职,刊物1959年改为《世界文学》),以及英文刊物《中国文学》。  可以说,编辑(或主编)的身份在茅盾,是如影随形的。而茅盾,也因编辑(或主编)的身份倍添了无限光环。为此,有研究者这样评价道:“茅盾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默默无闻的期刊编辑工作中度过的。编刊的胆识与魄力、理念与思路、经验与技巧,时间之长与影响之大,在中国现当代期刊史上没有人能超过他。他是期刊编辑的巨擘,期刊评论的先驱,对编辑学、传播学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此说有一定道理。  再扩展一点来说,自1905年科举仕途寿终正寝后,大量文化人被抛向社会,卖文为生成为这些人谋生的重要手段,于是现代稿费制度开始慢慢成熟起来。再加之现代意义上的学堂(新学)培养了大批潜在的受众,以及城市化进程中渐渐培育出来的市民群体,两相结合催生出一个供需两旺的文化市场,包括期刊、杂志、报纸在内的现代媒介,便是在这一过程中应运而生并逐步壮大起来。无论是立足于学术的《东方杂志》、《甲寅》,还是倡导新思潮的《新青年》、《新潮》,抑或是鸳鸯蝴蝶派的《礼拜六》、《绣像小说》,都曾经影响一时,成为那个时代的显著标志。茅盾后来暴得大名,也是仰仗主编和革新了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使之由鸳蝴派的言情文学期刊变成白话新文学的重要言论阵地。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的刊物主编具有极大自主性,《小说月报》成功转轨并获得极大声誉几乎可以说是茅盾凭借一己之力完成的。何以这样说呢?茅盾在接管《小说月报》的同时,便向东家商务印书馆提出了要求:馆方应授予主编办事全权,不得干涉刊物的编辑方针。在《礼拜六》给商务施加提起诉讼等压力、顶头上司王云五动摇之时,茅盾直言道:“文艺思想问题,北洋军阀还不敢来干涉,‘礼拜六派’是什么东西,敢做北洋军阀还不敢做的事情。”并声言“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包括商务的态度,用公开信的形式,登在《新青年》以及上海、北京四大副刊上,唤起全国的舆论”。面对王云五不打招呼便检查《小说月报》发排稿子一事,茅盾以原约定为据严正抗议,并以辞职相要挟。博弈的结果是,在茅盾留任主编《小说月报》第十三卷期间,“任何一期的内容,馆方不能干涉,馆方不能用‘内部审查’的方式抽去或删改任何一篇”,否则“仍将在上海与北京的四大报纸副刊上用公开信揭发商务当局的背信弃义,及其反对新文学的顽固态度”。正是有了这样的自主意识与自由理念,茅盾得以放开手脚,大胆革新,*终获得巨大成功,名留青史。  ……

茅盾先生晚年 作者简介

  商昌宝(1973~),男,吉林敦化人。1996年毕业后留校任职于延边大学多年,2005年考取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学者李新宇教授,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任职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曾先后在《二十一世纪》、《鲁迅研究月刊》、《文艺评论》、《扬子江评论》、《粤海风》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