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古代著名商人与商业

中国古代著名商人与商业

作者:徐潜主编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2-01
所属丛书: 军事与经济
开本: 24cm 页数: 188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8.3(3.2折) 定价  ¥2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古代著名商人与商业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215326
  • 条形码:9787547215326 ; 978-7-5472-1532-6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古代著名商人与商业 本书特色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的流通的经济活动。一般认为,商业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它的本质是交换,而且是基于人们对价值的认识的等价交换。我国古代商业自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念。许多商人,富而不忘本,大行义举;经商不忘忧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本市主要介绍了古代商人与商业、营国巨商——吕不韦、红顶商人——胡雪岩、官商大鳄——桑弘羊。 《中国古代著名商人与商业》由徐潜编著。

中国古代著名商人与商业 内容简介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的流通的经济活动。一般认为,商业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它的本质是交换,而且是基于人们对价值的认识的等价交换。我国古代商业自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少见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念。许多商人,富而不忘本,大行义举;经商不忘忧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本市主要介绍了古代商人与商业、营国巨商——吕不韦、红顶商人——胡雪岩、官商大鳄——桑弘羊。

中国古代著名商人与商业 目录

一、古代商人与商业
二、营国巨商――吕不韦
三、红顶商人――胡雪岩
四、官商大鳄――桑弘羊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著名商人与商业 节选

  一、我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  (一)秦以前的商业  商业发生的前提是交换。在氏族部落的接触中,物物交换可能已经产生了。在甘肃的遗址中发现有磨制的玉石、玉瑗和海贝,据推测,玉可能是从新疆来的,贝可能是从沿海来的,二者都可能是通过物物交换得来的。随着父权制取代母权制,部落之间的交换有了进一步发展。剩余粮食增多和交通便利成为原始社会交换的两个先天条件。资源条件和生产技术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产品在地区间的有无、巧拙,成为促使部落之间通过交换相互补充的原因。据《尸子》记载,舜“顿丘买贵,于是贩于顿丘,传虚卖贱,于是债于传虚”。这说明部落之间的商品交换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开始考虑交换的比例了。  在神农、黄帝和尧、舜时代,我国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期。虽然交换已经产生,但尚未发展到产生货币的程度,而某些自然物,如龟壳、皮革、齿角、工具等则在不同地区充当了等价物。到了夏代,原始公社瓦解而进入奴隶社会,私人之间的交换产生了。频繁的交换使某种商品从商品中脱离出来,成为专门用作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牲畜*先被用来作为货币,物字从“牛”便是证据。有了货币,商品交换才会分裂为买和卖两个对立的行为,商人才可能插入其中进行商业活动,才能够从生产者手中把商品购买过来,转卖给消费者。  从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这是商业资本产生的经济基础。夏启以后,社会分工又继续扩大,社会剩余产品比以前大为增加。生产者直接把产品出卖给消费者的交换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剩余产品进一步增加的需要,于是商业便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经济部门从生产者的副业劳动中分离出来。  在商代,因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所以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民有相当一部分专门从事商业经营。商品交换的发展使货币逐渐产生。海贝、骨制贝、铜制贝都曾作为货币进行交换。1958年在殷墟发掘中,就发现了铜贝。我国的铜贝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早的金属货币。商朝都城在当时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  到了西周,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土地开始租让,不过田地租让是要在周王朝大臣参与和监督下进行,出让的邦君要对邢伯等王朝大臣立誓,并由他们派遣司徒等官员去勘察田界。货币也有了新的发展。这时金属货币已经广泛使用,但同时杂以玉、布、帛和粟等。金属货币中以铜质铸币为主。在金属铸币不够用的情况下,以重量称的铜竟也被作为货币来流通。但金属货币毕竟有限,主要在奴隶主贵族和大商人之间流通。流通的还有珠、玉和贵重的皮张。而贫民之间生产用具和产品,如刀具、农具、兽皮、布、粟等则成为主要的货币流通手段。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重大的变革,铁器成为主要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一方面投向市场的商品增多了,另一方面从市场购习的商品也增多了。商品交换发展迅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交流频繁。在中原市场上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这些城市经济发达,都聚集着很多人口。贸易往来的增多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由于交易频繁化,一些日常用具被借用作为度量工具。  随着市场商品流通的发展,货币流通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春秋末年开始出现金属铸币。也开始征收关市税。在此以前,地区间的贸易是不征税的,关口的职责是稽查督察,维持治安。但到了东周就开始有关市之赋了。为了与商品流通发展相适应,要重视市场管理问题。《周礼》就有明确的市场行政管理的规定。  ……

中国古代著名商人与商业 作者简介

  徐潜,1957年1月生于北京,1976年高中毕业,在新疆兵团农一师五团六连屯垦戍边。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研究生班。从事出版20年,现为吉林文史出版社社长。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