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增订版]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增订版]

作者:杨奎松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446
读者评分:4.7分3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3.8(6.5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增订版] 版权信息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增订版] 本书特色

1、杨奎松教授*新力作。继“革命”之后,杨奎松教授将研究重心转向“建国史”,他的关注点首先放在了知识分子在新中国的命运变迁上,试图解释和理解他们对时代巨变的认识,以及采取的应变行为。 2、对知识分子“集体转向”的再思考。杨奎松教授力图从历史大环境和周围小环境中追索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他对这一时期的政治史有宏观认识,也能细致分析当时知识分子在国家力量、个人性格和社会环境中左支右绌的困境和苦衷。 3、完整修订,新增三万余字。杨奎松教授全面查核引用材料,除部分档案外,均按学术标准做了全面修订。此外,还新增三万余字的“余论”,从三位人物身上延伸开去,更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知识分子与政治”这个话题的观点。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增订版] 内容简介

对于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一个*大的历史悲剧就是,他们是*早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一群人,自认为*了解政治大势,*后却在政治场中*不知所措、动辄得咎、受人轻视。
本书讨论的三人,一位是燕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东荪,长期浸淫于政治活动之中,1949年后曾官居政务院委员;一位是报人王芸生,擅长政治评论,多年担任《大公报》主笔;一位是清华教授潘光旦,理科出身,对政治外行却一样曾积极想要为中国政治建言。三人在1949年以前都曾经在不同领域有过出色表现,1949年以后却先后遭遇滑铁卢,人生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杨奎松教授不满足于像过去一样笼统地发出质问:为什么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当年竟会停止思想,集体转向?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记录以及各种报刊、档案文献披露出来,他发现,事情并非那样简单。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增订版] 目录

前 言
**章 张东荪“叛国”案再研究
一、引言
二、“北平和平解放,张先生**功”?
三、中共为何重视张东荪?
四、去了西柏坡之后
五、寄希望于美国人
六、“勾结”美国案发经过
七、张东荪案的暴露与坐实
八、政治高压下的示弱与屈服
九、从“挤牙膏”到“彻底坦白”
十、“叛国”案的严重后果
十一、对张东荪涉案原因的简单讨论

前 言
**章 张东荪“叛国”案再研究
一、引言
二、“北平和平解放,张先生**功”?
三、中共为何重视张东荪?
四、去了西柏坡之后
五、寄希望于美国人
六、“勾结”美国案发经过
七、张东荪案的暴露与坐实
八、政治高压下的示弱与屈服
九、从“挤牙膏”到“彻底坦白”
十、“叛国”案的严重后果
十一、对张东荪涉案原因的简单讨论
第二章 王芸生与199年以后的《大公报》
一、引言
二、天津《大公报》揭旗“革命”
三、宣布“投降”的意外收获
四、报纸新闻性的初步丧失
五、新制度下的艰难挣扎
六、冲上阶级斗争**线
七、思想改造再获“解放”
八、求助北京的意外收获
九、誓以余力办《大公报》的决心
十、北迁合并后的内部危机
十一、整风运动中坦露心声
十二、报社内部的“反右”清洗
十三、毛泽东保护下没成右派?
十四、新手埋葬《大公报》
第三章 潘光旦的“思想”与“改造”
一、引言
二、1949年以前的“政治”历史
(一)罢考风波与加入“大江会”
(二)优生救国与精英主义
(三)人权论战中的“外行”
(四)主编《华年》的涉政言论
(五)身陷“一?二九”风波
(六)对学潮态度的转变
(七)寄希望于中央政府
(八)自由理想与苏俄阴影
(九)“一二?一”惨案时的矛盾心理
(十)李闻案的刺激与影响
三、建国后的适应与改变
(一)新政权区别对待的策略
(二)“抗拒改造”的典型?
(三)“愿以教读终老”的无奈
(四)为了跟上新时代
四、说不清的“历史问题”
(一)“非说不可了”!
(二)学周恩来做自我检讨
(三)“承认的就承认,不接受的就坚持”
(四)不能把进步说太多了
(五)越抹越黑的检查
(六)“连盟员的资格都不够”?
(七)落难之际的师生之情
(八)“从极落后的深渊中爬出来”
五、“跟党走”的尴尬
(一)为土家族争名而惹祸
(二)为“罗隆基小集团”陪绑
(三)费孝通反党活动“发明人”?
(四)帽子“戴”也容易“摘”也容易
(五)“改造标兵”奈何命运已定
六、结语
余 论
征引文献要目
后 记

展开全部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增订版] 节选

1、杨奎松教授*新力作。继“革命”之后,杨奎松教授将研究重心转向“建国史”,他的关注点首先放在了知识分子在新中国的命运变迁上,试图解释和理解他们对时代巨变的认识,以及采取的应变行为。 2、对知识分子“集体转向”的再思考。杨奎松教授力图从历史大环境和周围小环境中追索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他对这一时期的政治史有宏观认识,也能细致分析当时知识分子在国家力量、个人性格和社会环境中左支右绌的困境和苦衷。 3、完整修订,新增三万余字。杨奎松教授全面查核引用材料,除部分档案外,均按学术标准做了全面修订。此外,还新增三万余字的“余论”,从三位人物身上延伸开去,更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知识分子与政治”这个话题的观点。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增订版] 作者简介

杨奎松,历史学家,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方面的研究。曾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紫江特聘教授。

商品评论(3条)
  • 主题:作者学问做得好

    作者学问做得很好,此书是其代表作。

    2018/3/23 11:40:30
    读者:fal***(购买过本书)
  • 主题:忍不住的关怀

    历史著作,干货很多

    2015/8/14 23:23:57
    读者:sve***(购买过本书)
  • 主题:书买了,虽还没看,但杨奎松教授的著作水准在那儿摆着呢

    以前看过他写的《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西安事变新探》等,披露了大量以前大陆未曾公开的史料,环境使然,虽说“知”不能“尽言”,但能说一部分或“字中有筋”的表达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钦佩他作为历史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历史良知。

    2015/3/16 12:52:16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