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育笔记

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育笔记

作者:薛涌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读者评分:4.7分6条评论
本类榜单:家庭教育销量榜
中 图 价:¥18.0(5.5折) 定价  ¥32.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育笔记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3054334
  • 条形码:9787213054334 ; 978-7-213-05433-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育笔记 本书特色

薛涌继《一岁就上常青藤》后*新力作,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养笔记,中美教养碰撞下的思考结晶。
  书中所述内容都是当下家长在教育中关注的重要话题,如:
  ◎未满6岁的孩子该不该读小学?
  究竟是十七岁还是十八岁上大学并无关紧要。但是,上哈佛还是上个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则有天壤之别。
  ◎怎样教孩子阅读和写作?
  教得太多并不好,可能会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她,压抑了她自己的创造力。我的角色是和她交流,启发她应该注意的某些亮点,不断向她提问:你究竟想说什么?这样才能把她内心的东西启发出来,帮助她从流水帐般的发散式读书笔记过渡到有目的、有主题的写作。
  ◎好爸爸有多重要?
  父爱和父教,在塑造孩子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方面,恐怕比母爱、母教还重要。
  ◎怎样用体育培养孩子的品格?
  游乐场是孩子们社会化过程的核心场所,塑造着孩子心目中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如果家长对这方面的现象熟视无睹,让孩子在游乐场中形成跟从心理而不是领袖心理,到了青少年期人格定型后,再矫正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怎样给孩子送礼物?
  父母送孩子礼物,其实并不是简单地送一件东西而已。礼物应该体现父母和孩子的共同经验,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
  家长能作的*有益的工作,还是帮助孩子发展出适应并不完美的环境的能力。
  ◎为什么不要学“虎母”
  我与蔡美儿在教育哲学上的*根本不同:她逼着孩子用功,我帮助孩子立志。逼孩子用功,就必须消减孩子的自由;帮孩子立志,则要给孩子尽可能充分的自由。
  ◎怎样让孩子练钢琴
  在练琴的问题上,关键不是孩子的钢琴水平有多高,而是在这方面的训练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

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育笔记 内容简介

《参与孩子的成长》是知名教育专家薛涌继《一岁就上常青藤》后,时隔四年,又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诚意之作,献给正在为子女教育发愁的中国父母。
  薛涌1995年赴美,旅居美国18年,时刻体会着中美教育的异同,在他看来,中美教育中都有值得家长学习的地方。美式教育强调“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培养孩子的信心、对世界的好奇,进而刺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在一生的奋斗中有更大的主动性。即“以孩子为中心”的启发式教育。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注意力时段很短,不愿意经受漫长、枯燥的训练,面对挫折容易灰心甚至放弃。孩子内心的火焰即使点燃了,烧一会儿往往也会灭掉。只有不断地加柴,火焰才能持续地燃烧。所以,如何延长孩子的注意力时段,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也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重要责任。中国式的教育则强调就是第二个面向。
  《参与孩子的成长》就是薛涌身为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受中西两种教育方式碰撞而出的菁华之作,书中既融入了当前美国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学,又有作者在育儿过程中的实操经验。是一本融合理论与实践的个性之作,正如小巫的评价:他不仅仅教是教你培育孩子之术,更是要您懂得培养孩子之道。从他的文字里悟道,开发出适合自己家庭状况的方法。

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育笔记 目录

序言 小巫:道不同,无予为谋
引言
**章 :学前期:让孩子的心灵自然绽放
认识婴儿的大脑
孩子的观察力超出你的想象
幼儿园战争
让孩子的心灵自然绽放
把教育留给孩子自己
家长应该干什么
好爸爸有多重要

第二章:小学:玩物也可以不丧志
“起跑线”之争:未满6岁该不该读小学
用**人称爱国
女儿,你想说什么——我教女儿写作文
怎样教育“富二代”
怎样用体育培养孩子的品格
玩物不丧志

第三章:在美国“小升初”
择校
在美国怎样准备“小升初”
中美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越考越傻的心理学基础
让美国的小学生回答“钱学森之问”
美国的“小升初”对孩子提出了什么挑战
等孩子“小升初”时买房

第四章:初中:让孩子独立思考
圣诞节:我向女儿道歉
我用了八年时间回答了3岁女儿的问题
怎样教女儿学历史
怎样教孩子写作和阅读
鼓励孩子做项目
关注生活的案例
确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矫正孩子的偏科,帮助孩子走出自我
让孩子面对生活的原初状态
要独立思考,就要先丢掉拐杖

第五章:为什么不要学“虎母”
你能逼孩子用功,不能逼孩子立志
我为什么鼓励孩子拿C
怎么培养孩子“不听话”

第六章:怎样让孩子练钢琴
孩子练琴是为什么
女儿从钢琴中学到了什么
跟上孩子的成长
结束早教的转型:还从学钢琴谈起
严厉的价值
让孩子专心
学钢琴的原则
初中——自我管理的危机
这个问题家长未必懂:怎样把握孩子的自由时间
结语:让孩子带着人生使命走出早教
附录:《一岁就上常青藤》专访
展开全部

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育笔记 节选

**章
  ◎把教育留给孩子自己
  什么是家长的雕琢呢?我不妨假设性地描述一个大家绝对不感到陌生的景象:
  一个“教育妈妈”带着宝贝女儿乘坐同样的列车,列车穿过同样的平野。这位“教育妈妈”丝毫不忘自己的本职,手指窗外叫着女儿:“宝宝快看,外面多漂亮呀!你还记得咱们刚刚学的诗吗?”聪明的女儿马上朗声背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啊,宝宝真聪明!”妈妈骄傲地鼓起掌来……
  应该说,在家教良好的家庭中,这一景象是相当常见的。这样的教育,比起完全没有教育来当然要好得多。应该说,那位母亲很有修养、很聪明,循循善诱,希望通过窗外的景色帮助孩子理解经典。但是在我看来,她这种教育方法本身却不自觉地扼杀了孩子天生的潜能。孩子除了背诵了一段一千多年来世世代代都在背诵的古诗外,没有显示出任何创造力。相反,大人无意中用古诗捆住了她想象的翅膀。孩子不是触景生情、自由思想,而是按照大人镶嵌于其心中的框架来感受。如果大家都这样培养孩子,孩子长大后也就千篇一律,难以特立独行。有时看中国的孩子表演节目,他们似乎很懂得大人眼中的“可爱”是怎么回事,而且非常熟练,本能地按照大人的期望来表现出“可爱”的样子,似乎是把自己的性格按照大人设计好的模子填进去的。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上,经常露出一丝早熟甚至世故,童心反而丧失了。
  这当然是教育的结果。我一直坚持,让孩子背古诗就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教育方法。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说背古诗的孩子都不行。相反,很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在各方面都优于他人。但他们之所以优秀,完全是出于不同的原因。道理很简单,除了智力上的因素外,背古诗需要大人监督。能背许多古诗的孩子,一般和大人的互动比较多,从父母乃至亲友那里得到的关注也比较多。这样,他们的情感发育比较充分,心理自信,学什么也就都会比较快。但是,在家长和孩子充分交流,并对其教育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前提下,背古诗恐怕就不如其他教育方法有效了。换句话说,只要家长充满爱意地和孩子消磨时间,孩子就可以获得许多感情的满足。如果孩子发现自己没有别的办法和父母处在一起的话,她就宁愿给父母背古诗以成为家里的小中心。不过,如果她有别的选择,她宁愿和父母一起做游戏、谈天说地,甚至做家务事。这些活动,可能都是比背古诗更好的教育手段。
  开篇提到的蒙台梭利(1870—1952),在儿童教育上的信誉恐怕是很难有人与之匹敌的。她是意大利的**位女医生,年轻时致力于教育那些智障、不幸福,甚至被认为是“不可教”的儿童。1896年,她在“教育议会”上就训练智障儿童进行的讲演,让在场的意大利教育部长心服口服,马上任命她主持一个智障教育中心。结果,在不久后举行的国家读写考试中,她的几名8岁的智障学生不仅通过了考试,而且分数高于考生平均成绩。这一成就被称为“**个蒙台梭利奇迹”。蒙台梭利的回答是:既然智障的孩子都能如此,她的方法在正常的孩子身上就更有效。于是她很快开办起自己的学校来。蒙台梭利教育法和蒙台梭利学校很快就遍及全球。如今不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就是在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蒙台梭利学校也都发展成卓有声誉的教育机构。下面是蒙台梭利的一段经典论述:
  “教育并不是由老师来完成,而是自然过程在人身上的发展。教育并不是通过聆听词语而获得,而是孩子通过对环境的反应而形成的经验。老师的职责不是说教,而是为孩子在特别的环境中准备和安排一系列从事文化活动的主题……这样,所造就的不是一个学校,也不是一套教育方法,而是人本身:一个通过他的自由发展来显示其本色的人,一个有着显而易见的伟大品格的人,乃至直接的思想压制已经对他无能为力、限制不了他的内在发展、征服不了他的精神。”
  我本节开篇时的两个场景对比也正要说明这个问题:孩子本身就是一首诗。女儿是在没有任何大人的指导和暗示的情况下对环境作出的自然反应。“破碎的美丽”实际上就是她创造的一行诗句,只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作诗而已。接下来假设的那位“教育妈妈”,则处心积虑地教孩子诗歌,但孩子除了会重复别人外,并不能作出诗来。孩子心中的“内在的老师”和“教育妈妈”这个“外在的老师”的高下,一比就能看出来。还是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好。
  
  ◎家长应该干什么
  那么,当把教育留给孩子自己时,家长应该干什么?当然不是无事可做。其中*大的一件事,就是帮助孩子心中的“内在教师”找工作:把孩子放在各种各样有益的环境中,让其心灵自发地感应。女儿两个月到十四个月这一阶段,我们全家住在日本的横滨市,家离海岸著名的山下公园很近。从一到日本开始,我就几乎每天都要带女儿到公园走一趟。因为海滨到处是海鸥,飞起来十分壮观。我是希望这场面对她有所刺激。我只记得我小时候和父母去颐和园时**眼看到昆明湖时那番美丽的震惊。我忘了是几岁,只是知道从小的多少教育我都没有记住,可这一瞬间的印象则终生难忘。我希望女儿早点有这番经验。但是,孩子实在太小。我经常还没有走到公园,她就在我胸前的婴儿挂袋里睡着了。我只好在公园里苦苦等着她醒来,而当她真看到海鸥时,似乎也不如我期望得那样兴奋。我实在是搞不懂她小脑袋里的“内在老师”是怎么工作的。
  和孩子的这番经历使我认识到,我并不懂怎么教育她,还是她自己更懂,而且她经常能教育我。我带她外出把她抱在胸前时总是让她脸朝前,以更好地观察外面的世界。而我则观察她,向她学习。一次,从一个购物中心出来,她眼睛一亮,头仰起来,两只小手上扬,嘴巴也不禁张开,仿佛是在惊叹:“哇!”我马上顺着她的眼神看去,面对的正好是广场上的一座巨大的抽象雕塑。我忘了她那时是四个月还是五个月,总之还不会说话。这大概是我观察到的她**次对外界有如此激动的反应。其实,这一雕塑坐落在我每天上学必走的路上,但我来去匆匆,从来没有太注意。女儿的反应,则使我开始仔细端详这尊雕塑,发现了其艺术气质。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不断地告诉我,这几个月的婴儿,确实比我敏感,心灵更加开放。我能做的*好的事情之一就是把她抱在胸前,让她脸朝前,在各种自然风景、城市广场和雕塑间走来走去。她心中自有“内在教师”给她讲解,比我高明多了。
  女儿长到三四岁以后,和成人建立了基本的沟通能力,我们有对她传授知识的机会了。但是,我们从来都坚持这样的原则:万事让孩子自己先经历体验,切不可事先给她一个框框或结论。做家长的,必须保持在孩子面前的谦卑以及对童年的崇拜。如果我们相信孩子是花朵的话,就让她自然绽放,也不要想当然地预期花开了后是个什么形状和颜色。用手去把花瓣掰开,即使能一时领略盛开的景象,那花也很快会枯萎。我们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对环境作出反应,孩子则根据她的内在直觉和经验对环境作出不同的反应。我们总怀疑自己的反应是平庸的,她的反应则是这个小生命对世界的新贡献。过早地对她“传授知识”,实际上就是用我们有时是陈腐的知识替代了她*有创造性的直觉。还是回到开篇:孩子要是太早就被传授了“白日依山尽”、脑子被成人的知识框住,可能就丧失了自己的感知能力,说不出“破碎般的美丽”来。

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育笔记 作者简介

薛涌,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北京晚报》、社科院政治所工作,后赴美就读于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在美国任教。已经出版作品有《一岁就上常青藤》《天才是训练出来的》《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等书。他还长期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他对美国社会和教育有着长期、细致的观察,一直是“通识教育”的倡导者。他特别强调精神和身体的全面发展,除了研究、教学、写作外,一直投身于严格的体育训练。他不仅倡导体育的健康价值,更强调体育的精神价值和教育价值,把“培养完整的人”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他的新浪博客有3000多万的访问量,新浪微博粉丝10多万,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的读者。2013年,创立薛涌留美预科。

商品评论(6条)
  • 主题:给内容点个大赞!

    作者的文字水准不次于林达。 而写这种书的思想深度远远超过国内几乎所有同类书。 就好像刘慈欣的书一出,之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科幻作品都别看了,都很显得小儿科。 这本书在教育类书籍里也有类似感觉

    2019/5/21 14:48:20
    读者:zzy***(购买过本书)
  • 主题: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的参与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的参与

    2017/3/10 9:39:27
  • 主题: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要是有本国产的就好了……

    2017/2/6 17:49:57
    读者:201***(购买过本书)
  • 主题:美国当代社会的观察随笔

    美国当代社会的观察随笔

    2016/11/22 15:12:52
    读者:197***(购买过本书)
  • 主题:内容品相均不错

    以前追过这个专栏,集结成册更好读

    2016/10/17 9:58:22
    读者:hah***(购买过本书)
  • 主题:真是太好了

    书好品,性价比高

    2016/9/9 14:34:15
    读者:rog***(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