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民国新闻月刊1911-1919-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

民国新闻月刊1911-1919-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

作者:闻立欣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5-01
所属丛书: 民国新闻月刊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读者评分:3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9.1(4.9折) 定价  ¥38.9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民国新闻月刊1911-1919-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 版权信息

民国新闻月刊1911-1919-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 本书特色

《民国新闻月刊:1911-1919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首次以“报刊体”呈现*有民国范儿的风云历史,穿越百年回民国,品读原汁原味的民国时事,图文并茂,值得珍藏。

民国新闻月刊1911-1919-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 内容简介

从1911年“武昌起义”到1928年“东北易帜”,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波云诡谲的时期。此书真实还原这十八年之中的大事件,以报纸合刊的形式呈现,是对民国历史一次别开生面的全新解读,令二十八年风云变幻宛如昨天。

民国新闻月刊1911-1919-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民国新闻月刊1911-1919-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 前言

前言
历史是流动的、延续的,永远处于变化状态中的,社会变革仅有缓速显晦之别,没有停滞不前之状,而是以“一个变局趋向高潮而形成新的变局”为周期的。历史又是诸多侧面构建的综合体,是无数突发事件导致定向结局的集合体,其间充满着偶然和必然的交织。
二十世纪初,社会内部矛盾淤积和国际环境变化,中国持续两千余年的皇权架构跌入前所未有的动荡摇摆状态之中。无论是盘踞京畿腹地的执政者还是流落边关浪迹海外的革命者,都意识到既有统治基础的坍塌已在现实中成为可能。因此,统治中枢试图通过立宪运动等温和制度改良措施挽救朝廷危机,革命党人则寻找一切契机制造激烈制度革命以实现“变专制而共和”。时间至关重要。武昌起义虽是一个偶发事件,但就整个情势而言,革命党人显然在这轮与时间赛跑的竞技场上占了上风,“变局”赶走了皇帝,辛亥革命铸就了民国。然而这个“变局”只是开始而远非高潮。
孙中山所号召的“民族革命”旨在推翻清朝统治权,并非要赶尽杀绝前朝的统治者,“五族共和”原则体现了民族主义的理智性和以文化为基点的包容性。虽然革命难免要流血,但相对于一场社会制度更迭的“变局”而言,辛亥革命并没有如法国大革命的那般血腥惨烈,也没有将前朝皇帝像路易十六那样送上断头台。
然而,由于革命党团体早期活动的秘密性和联络会党倾向,既缺乏现代意识又没有形成严密统一的组织,因此更谈不上自身的军事力量,点燃“辛亥变天”导火索的革命党人是利用朝廷新军而获得首义成功的。这种依靠“体制内”军事力量推翻体制的制度革命所衍生的后果,就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昙花一现,政坛实力人物袁世凯继而登场,从此开始北京政府持续十七年的治理,即所谓“北洋时期”。这种军人专政的事实,是民国初年从专制到共和社会过渡期不可避免的历史后果。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袁世凯是截然不同的形象:“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如同一个硬币两个面。历史人物无法摆脱历史惯性,“忽然间”坐拥民国大总统宝座的袁世凯,对皇权“统治威严”难以释怀的崇拜心理,导致其帝制用心昭然天下而告别历史舞台,身后遗产除群雄并起的军阀割据、武人当道的北京政府,还有一个捍卫共和理念的西南护国政权。民国开始步入“非典型南北朝”状态。
在民族主义和工业主义双重动力驱使下,各国发展趋向势必打上国际因素印记。中国近代外交开始形成于晚清,民国初年则是中国外交向现代模式的演变时期,国内诸多标志性的历史事件,都与当时的世界大事存在联系。所以民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包含有相当成分的各种国际因素。
孙中山的国际视野显然要比其他民国政治人物开阔。在民国建立后,无论是短暂的临时大总统时日、为发展国家建设奔波海内外期间,还是在护国和护法岁月,他始终在为自己的事业努力寻求各国支持,拓展国际关系空间。一九二○年四月,伍廷芳上演的“携印出走”一幕酿成的外交事件导致广东军政府的破局,也为孙氏“回粤重新开府”创造了前提条件。孙中山次年在南方建立政权并称大总统,拉开与北京政府的政权对峙。几经磨难,孙中山*终在苏俄和共产国际的支持援助下,通过国共合作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建立黄埔军校,拥有了一支梦寐以求的“自己的武装”。孙中山逝世后,南方政权*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透过历史流动性角度观察,从辛亥革命共和肇始,至北伐告捷东北易帜为止,应该是二十世纪中国的**个“历史高潮期”。
在人们一般印象中,这段历史是一段纷繁复杂、波云诡谲、乱象丛生的岁月。从北国到南域,自畿辅至边陲,地方政权割据,国家四分五裂;政客纵横捭阖,军阀骄横恣肆,名目繁多的东征西讨致使黎民百姓陷于连年兵祸;上台下野如走马灯,仅北京政府就更换十三任总统(包括摄行大总统职、临时执政、军政府大元帅等),内阁有四十六届之多,“你未唱罢他登场,城头频换大帅旗”。
但是,这个时期又是从皇权统治到共和政体的转型过渡期,是革旧鼎新、百废待兴的时代,是国家开始融入国际社会的起步阶段。建立国会、制定宪法、普及新式教育、颁布施行各种国家社会治理的制度法规、开展新式外交事务等,为中国从封建王朝走向现代型共和体制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还是新文化在古老大地破土发芽的年代,是思想启蒙主义实践的年代,是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后,这个时期更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他们对中国走向现代文明国家历程的不同追求和各种努力,为中国之所以成为“二十世纪的中国”奠定了基础。
《民国新闻月刊》以“模拟报刊”形式,通过对一九一一年十月至一九二八年十二月间中国的历史事件和与中国相关的国际事件的筛选、记述,向读者展示民国初创阶段这个“历史高潮期”的多个场景。本书以月份作为编写单位,按时间顺序为经,以中外事件个案为纬,构成单位时间内的事件综合,采用不分段落形式撰写并配以相关图片。每月以一个或多个对开为阅读单元,所记之事时间以当月为下限,不设严格的浏览顺序,重大事件的过程依事态进程按月份延伸叙述。每月刊头页设要闻栏目。历史乃人与事的结合体,任何人物都是生活在特定时间段内的人物,对于当时之事,亦有其当时之认知与评判标准。本着“对历史人物要放在历史中观察”的历史道德原则,叙述内容多采用当时历史环境下人们对所发生之事的态度评价,包括细节描述、报刊评论、文稿演讲、函件通电、外界反应等。书后附有所征引图文资料来源的“参考文献目录”。
《民国新闻月刊》的编撰承蒙诸多人士建议和帮助:北京文通天下图书有限公司负责人石生琼、禹成豪提供了全力支持,刘君承担了全部图文版面的技术操作,编辑部和出版部的吕夏乔、毕晶、梁茵、李溪、李宁、马野、王艳等为本书*终成型付出了勤恳敬业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闻立欣
二○一二年四月

民国新闻月刊1911-1919-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 目录

目 录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
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
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
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
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
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
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
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
展开全部

民国新闻月刊1911-1919-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 节选

一九一一年十月
公元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辛亥年。武昌的枪声成为辛亥革命发端。对于中国历史而言,它动摇了绵延二千一百三十二年之久的中华帝国的根基;对于大清王朝而言,它预示着二百六十八年辉煌岁月行将画上句号;对于四万万中国人而言,它是帝制臣民角色的终结和共和国民身份的降临。用老百姓的话说:“变天了!”与中国历史上的历次革命性质不同,辛亥年的枪声,不是一个王朝取代另一个王朝的兵变,而是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的革命。中华大地跨入了“革命的时代”,民主共和成为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皇权在古老东方国度的崩塌也震撼了世界,欧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一划时代的事件。在中国,武昌起义是一条分界线,帝王此后由“主人、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公敌”。左图是英国报刊报道“中国变天”时所配的漫画,图中武昌新军起义者正在与清廷军队展开激烈搏杀;左下图是策马逃离城市的清廷官员;右下图是英国记者丁乐梅一九一一年十月在武昌拍摄的年轻革命军士兵照片,他们身着统一制式军装,腰间挂有子弹盒,肩上扛着“汉阳造”来复枪,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
鄂新军武昌举义 两千余载帝朝止于那一刻
中华大地宣告诞生共和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夜,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士兵率先发难,在武昌打响推翻清廷**枪,亦敲鸣埋葬统治中国逾两千年之久封建帝制的丧钟。是年夏末秋初,抗议清政府“铁路国有化”的保路风潮蔓延长江上游数省,尤以四川蓬勃。朝廷急命川粤汉铁路督办端方从湖北抽调新军入川镇压。湖北时为仅次于直隶的新军重镇,驻有第八镇及第二十一混成协,总兵力约一万七千人。援川军离鄂,后方留守力量锐减,而其中五成还是加入或联络革命党组织文学社、共进会者。革命党人宋教仁、谭人凤等乘机乔装入鄂与同仁协调起义事宜,决十六日举事,成立领导起义统一机关,推举文学社社长蒋翊武和共进会会长孙武分任起义军总指挥和参谋长,刘公为革命成功后的鄂军都督。九日那天,孙武在刘公位于俄国租界寓所内装配炸弹时不慎失手,闻声赶至的俄国巡捕收缴了起义的旗帜、文告和花名册等,机关遭破坏,刘公和孙武逃走。蒋翊武等决定当晚提前起义,以鸣炮为号,但因命令未及时送达致使计划流产,起义总部遭清廷破获,蒋翊武出逃,被捕三十余,问斩者三。次日,湖广总督瑞澂(琦善之孙)和第八镇统制张彪密令城内戒严管制,江面兵舰封锁,按名册大肆搜捕抓人。一时间,凡列名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士兵多有朝不保夕之感。晚七时许,第八镇工程第八营共进会营代表熊丙坤决定逆势而上,率困守营盘三百人高呼“造反”,楚望台军械库守军响应,队官吴兆麟即刻响应并被推为革命军临时总指挥,随后以两千义军对都督府发起猛攻。城内革命党人闻风而动,枪炮声遍及大街小巷。瑞澂见大势已去,凿穿衙门后墙逃往泊于江面的“楚豫”号兵舰,张彪则渡江奔向刘家庙车站。武昌为革命军所占,是为“公元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清宣统三年岁次辛亥,八月十九日”。当日下午,湖北军政府成立,宣告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持续二千一百三十二年的封建帝朝从此终结,中国诞生共和。
湖北军政府在武昌成立,代表全中国宣布共和诞生
月刊
革命党改历法,宣统三年变中华四○六九年
张绍曾、卢永祥在滦州发动兵谏,清廷一度拟迁热河避祸
宣统三年十月
鄂中无大将 “时势造英雄” 黎协统掌帅印
随着汉阳、汉口相继光复,“十八星旗”在武汉三镇上空飘扬,建立革命政权乃当务之急,但革命主角都未置身现场:孙中山在美国筹款宣传,黄兴赴香港募资联络。公推的革命军总司令蒋翊武和候任鄂军都督刘公杳无音信,踪迹全无;实际指挥起义者大多威望不足,缺乏号召力。这些光复武昌城的革命党人聚议组建湖北军政府之际,发现自身面临群龙无首局面。解决问题之道是另行推戴具有资历和背景之湖北籍人士出面主持。有人建议吴兆麟出任鄂军都督,吴当即自谦“官太小,压不住台”,表示“打天下尚可效力,坐天下实以难当”;又有人属意于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但众人皆称此公“素与革命无涉”,汤也坦言“本人不谙军事”,建议都督应从军界遴选可负重望者担任,如此方可拒南下清军于武汉三镇之外。于是有人提名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出任都督。与会者展开激辩,多人认为黎氏不但非革命党,且更公开反对革命,怎能让这样的人领导革命呢?然而另有人指出:选非革命党人做都督,表明革命党心胸开阔,能吸引更多人来参加革命;再者,黎氏向为湖北军人爱戴,拥有相应地位。大家说“言之有理”。十月十一日,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黎元洪就任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阅马场咨议局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府临时办公地。十六日黎明,黎元洪在阅马场举行祭告黄帝和革命誓师典礼,演讲中誓言“矢志恢复汉土”,并声明“请中山先生到湖北来领导革命”。
【黎元洪“被出任”军政府都督始末】黎元洪受过现代军事的训练,治军有方且待部下宽厚,也颇受士兵爱戴,人称“忠厚长者”,但不主张革命。武昌事发当晚,黎曾进行过反击,据说还手刃了一名来劝他起义的革命党人士兵,并警告部属“不得参与胡闹”。当情况急转直下而利于起义者时,黎元洪便躲藏起来了。革命党人决定拥戴黎元洪为领袖时,才发现黎已不见踪影。吴兆麟派人四下寻找,终于在其部下家中找到了这位候任“*高长官”,据说当时他“正躲在床帐后打抖”。革命党人表示要委任他做“新政体的都督”,还留着辫子的黎氏则说,革命党人闯的祸已经够大了,趁清廷援军尚未抵达赶快罢手回营。在被“迎驾”的革命军“护送”前往咨议局途中,黎元洪一再表示“我非革命党,担当不起这样的大任”,但护兵回答“去不去,都得去”,几乎是将他架到咨议局。当众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时,他口中连呼“莫害我”,不论周围人好说歹劝,就是不在安民告示上签字,结果被惹恼的张振武拔枪顶住黎的脑袋逼他签字。黎仍表拒绝,随后便干脆改为端坐无语,此时又有人扬言要杀掉他,幸好被汤化龙、吴兆麟及时制止。耗到*后,黎的态度开始软化,因为对革命党人的成就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当这个都督就面临身首异处的结局,终于十分勉强地“履行了手续”,成为鄂军政府“名义上”的都督。几日后,汉口、汉阳两镇也落义军之手,革命势头正猛,民众情绪高昂,黎元洪剪掉辫子,以一头短发的新面貌进入“行使职权”状态,做起了“真正”的都督。黎元洪在出任“中华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后,上书萨镇冰书谈及当时情形:“洪当武昌变起之时,所部各军均以出防,空营独守,束手无策,党军驱逐瑞督出城后,即率队来洪营,合围搜索,洪便衣匿室后,当被索执,责以大义,其时枪炮环列,万一不从,立即身首异处,洪只得权为应允。”
黎元洪
一九一一年十月
孙中山丹佛喜获起义告成 决意致力“外交疏通”欧美优先
武昌起义当天,孙中山正在美国大地旅途之中,从西海岸乘火车前往中东部,准备向当地华人华侨团体募捐,十月十一日抵达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几日前,孙中山曾接黄兴密电,但因密码本随行李托运而未得破译,及至旅馆方读得内容:“居正由武昌到港,报告新军必动,请速汇款应急。”鉴于孙氏当时并无款可汇,遂回电指示“暂时勿动”。由于连日奔波穿梭美国各地,忙于集会募捐筹款演讲,旅途劳顿且力乏精疲,电报未发即入睡安眠,次日临近中午方才起床。孙中山在去餐厅用膳途径回廊时,顺手在报摊上买了份报纸,醒目标题映入眼帘:“武昌为革命军占领!”读罢新闻孙中山惊喜万分,意外消息使其心情难于意表,如果此时即刻启程,则二十余日可抵上海“亲与革命之战”。但是,孙中山却另有考虑,认为应该首先去争取国际支持,因为“乃以此时吾当尽力于革命事业者,不在疆场之上,而在樽俎之间,所得效力为更大也”。于是复电黄兴告知“暂不返程”,先决意从外交方面致力,“俟此问题解决而回国”。孙中山随即展开美欧外交疏通之旅。
【美报刊关注武昌革命 《纽约时报》称“恐将结束满清统治”】美国各大媒体关注中国时局的突变,其中《纽约时报》在十月十三日、十四日连续刊载驻汉口、北京、东京、伦敦等地记者发回的消息和评论。发自汉口的文稿《武昌爆发反清革命,共和政体有望建立》中说,数月以来“困扰清国政局的革命形势终于明朗化”,湖北新军发难是“一个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有计划的革命运动”,并认为“如不发生意外,著名流亡革命家、反清革命领袖孙中山可能被推选为民国总统”。关于清政府的反应,在发自北京的《大清政府紧急调兵支援汉口前线》一文中写道:“大清政府意识到湖北革命已达到非常危急的关头,急派陆军大臣荫昌将军率军支援平乱前线……仓皇逃逸的湖广总督瑞澂已接到立即返回原地的命令,并称如他不能收复武汉将受到朝廷严惩。”一些报道中还对起义新军保护外侨的做法表示满意,称“义军已命令要对外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实行保护……湖北义军统帅发布了一条特别公告称,凡违反上述命令者立即处死”。
图为一九○一年《纽约时报》对《辛丑条约》的报道

民国新闻月刊1911-1919-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 作者简介

闻立欣,湖北省浠水县人,1961年出生于北京。民主斗士闻一多之侄。历史学者。现执教于北京大学。《赤诚爱国求索真理的无畏战士:缅怀闻一多先生》(为纪念叔父闻一多先生所作)
《拍案颂:闻一多纪念与研究图文录》《亚洲近现代史》《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国抗日战争丛书》《抢滩:跨海登陆经典之战》《中老胡同三十二号:老北大宿舍纪事(1946~1952)》
参与编纂《中国近现代史大典》(上下)《世界100战争排行榜》。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民国新闻月刊1911-1919-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

    全套口述史陆续收集中

    2015/2/9 15:42:25
    读者:775***(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