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

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

作者:秦艳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2-01
开本: 大16开 页数: 215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4.5(7.0折) 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222102
  • 条形码:9787301222102 ; 978-7-301-2221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 本书特色

  《媒介与文化传播研究丛书: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重点探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手机媒介融合众多媒体的功能,所表现出的全新的传播特征,指出手机媒介冲击了既有的传播格局,重构了传统的传播学理论,由此实现的“人人皆媒体”的传播实践,不仅带来了大众传播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也体现了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媒介与文化传播研究丛书: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将手机媒介看作是当今时代*具活力的媒介传播形态,认为它带来了大众文化研究相关理念的重大变革,指出以手机媒介传播为中心的新兴文化市场的形成,极大地影响了公民的媒介素养和审美品格。

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探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手机媒介融合众多媒体的功能,所表现出的传播特征,指出手机媒介冲击了既有的传播格局,重构了传统的传播学理论,由此实现的“人人皆媒体”的传播实践,不仅带来了大众传播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也体现了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本书将手机媒介看作是当今时代*具活力的媒介传播形态,认为它带来了大众文化研究相关理念的重大变革,指出以手机媒介传播为中心的新兴文化市场的形成,极大地影响了公民的媒介素养和审美品格。

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 目录

引言 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
一、手机媒介与媒介融合
二、手机媒介与媒介互动
三、手机媒介与自媒体

**章 手机的历史及其媒介功用
一、手机的诞生
二、手机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手机的媒介功用

第二章 媒介演进与手机媒介
一、技术与媒介
二、媒介演进的五个阶段
三、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第三章 手机短信与信息传播
一、手机短信的诞生与发展
二、手机短信传播的特点
三、手机短信的传播形态

第四章 手机媒介的传播模式
一、传播关系多元化
二、传播层级消弭化
三、传播环境私密化
四、传播效果削减化

第五章 手机媒介与“把关人”缺失
一、从手机媒介的传播特性看“把关人”缺失
二、手机媒介“把关人”缺失的正面效应
三、手机媒介“把关人”缺失与传播伦理

第六章 手机媒介与传播学理论重构
一、关于“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二、关于“沉默的螺旋”理论
三、关于“使用和满足理论”

第七章 手机媒介的传播主体
一、手机媒介传播主体的泛化
二、手机媒介与公民权利
三、手机媒介传播主体权利实现的前提和途径

第八章 手机媒介传播的价值生成
一、在与政治的关系中生成价值
二、在与法律的关系中生成价值
三、在与道德的关系中生成价值
四、在与经济的关系中生成价值

第九章 手机媒介与公民新闻
一、构建与大众媒体的共生状态
二、公民新闻的“蝴蝶效应”
三、公民新闻的“共鸣效应”
四、公民新闻的“溢散效应”

第十章 手机媒介与草根媒体
一、手机媒介与审美泛化
二、草根文化与草根媒体
三、手机媒介的草根品格

第十一章 手机媒介的泛娱乐化

第十二章 手机媒介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附录 近年来国内外手机媒体研究概述

展开全部

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 作者简介

  秦艳华,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著作主要有《现代出版与20世纪30年代文学》《山东古代女杰》等,发表的论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      路英勇,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编审。现供职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出版著作、译著主要有《认同与互动——五四新文学出版研究》《恶灵》《五体不满足》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