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柏杨曰-(全两册)

柏杨曰-(全两册)

作者:柏杨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1-01
开本: 大16开 页数: 全两册
读者评分:5分6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57.2(6.5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柏杨曰-(全两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020091331
  • 条形码:9787020091331 ; 978-7-02-009133-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柏杨曰-(全两册) 本书特色

    柏杨论史,一向以人性为本,藐视权力,向往自由,激情与理性兼存,思想与文字并美。《柏杨曰》一书史料运用独到,一事一议,角度新颖,语言优美,引人入胜;比教科书呈现更多历史真相,比传奇小说蕴涵更多人文关怀,是一部“现代视角下的中国历史启示录”。

柏杨曰-(全两册) 内容简介

《柏杨曰》是《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精华版,是柏杨本人从72册白话文《资治通鉴》中精选出862则,以“《柏杨曰》——读通鉴,论历史”为名重新结集,以示与原著“臣光曰”的不同立场。

    
《柏杨曰》可以说是《资治通鉴》*精彩的故事、*精彩的人物加上柏杨*精彩的解读与分析。

柏杨曰-(全两册) 目录

柏杨曰(上)

再版序
正名主义
赵无恤狡狯
君子和小人
田文当宰相
吴起
田因齐晋谒周王
不可思议
桂陵战役
马陵战役
田忌
公叔痤的话座
义利并不冲突
齐魏称王
合纵瓦解
一段奇异鬼话
把错误反而说成美德
芈槐轻浮
张仪、苏秦的贡献
赵雍“胡服骑射”
天下**脓包
人人都知团结好
**个饿死的君王
宋偃和希特勒
田地之死
小聪明与小动作
司马错与汉尼拔
英雄行径
论乐毅
形势比人强
互相出卖
赵胜 魏齐与须贾
丝袍之情
司马光语无伦次
福气和灾难
白起杀降
中途跳楼
魏齐
杜邮之祸
横挑强邻
荀况呓语
年号制度造成混乱
“人主”的威力
弱者有时更凶暴
孔斌论高士
传统史学的特征
魏无忌死于内斗
世界**奇计
英雄不敌鲨鱼
剧辛与庞熳
警觉太迟
茅焦神话
*精彩的鲨鱼
赵王赵偃之蠢
吕不韦是一代奇才
司马光诬陷韩非
诬以谋反的威力
贪污的学问
论荆轲
即墨城主
司马光承认国家利益在道义之上
赢政意淫
建立郡县
赢政坟墓
谁建万里长城
赢胡亥恐怖
李斯之死
宋义
张耳与陈余
秦王朝覆灭
猕猴与蠢驴
政治头脑贫乏
井陉关之役
修武夺军
螃蟹型人物
论项羽
刘邦称帝
刘邦杀丁公
张良辟谷远祸
叔孙通制朝仪
“大儒”真是活宝
白登之围
反对“住的追求”
娄敬的远见
隧道声音
口供主义
帮凶更凶
夺嫡
金钱挂帅的动物
王夫之论韩信
司马迁论彭越
论刘邦
樊哙被捕
人猪事件
死不认错的理论根据
诛杀三族
吕家班
南北和亲
人类的残忍
对人和对己不同
都是别人的错
宗爱弑君之谜
罪恶之家
何偃因何赦免?
人才缺乏
立子杀母
源贺谋反案
仁慈大家长
刘骏奸母淫妹
颜竣惨死
周朗的天真
官大学问大
刘子业之死
殷孝祖
浔阳政府倾覆
蔡兴宗先见
罩不上忠义
刘动
初期刘或

“读书人”
无官不贪
刘或式忘恩负义
刘或杀吴喜
政府已成制造工厂
狗是人唯一朋友
诛杀刘昱
“血”和“脑”
官场恶斗
任遐看透褚渊
王敬则
监狱代表国家
萧道成
“士大夫”
礼教吃人也吃鬼
绰号的困扰
拓跋宏厚薄
“宣”“灵”之事
躁进
摇尾奇功
拓跋英
元宏吞下中华文化
萧鸾和鳄鱼
李彪发明“木手”
三寸金莲
崔偃死于政治吊诡
萧衍与潘玉奴
萧宝晊
吉翂案
赵修
强棒战术
元勰之死
沈约
毁灭之旗招展
淮河大坝
一对混账兄弟
洛阳兵变
凶钱
师承
地万事件
萧衍的怪诞
胡太后
河阴屠杀
陈庆之
尔朱荣
不称“伪”
何智通案
元修浅碟子
元修企图独霸此瓮
卑屈的族群
元修下场
高澄通奸事件
诬以抢劫
一缕私心双目全盲
三流野台戏
应变能力
崔暹
权力痴呆症
萧衍
侯景投降南梁
高澄跳舞事件
安全互动
朱异
食言代价
柳仲礼
萧允酸话
饿死宫城
王思政被俘
兰京万岁
王琳故事
势利眼和报复心
殷不害寻母
萧绎读书万卷
尹德毅馊主意
政治狂犬病
宇文觉
陈霸先
舍身佛寺
元韶一言丧邦
窝里斗
陈昌走人虎穴
愚君政策
杰克上尉
高俨小娃
毕善昭杀父
黄龙汤
精密伎俩
斛律光
无力感
张雕、崔季舒
王琳
儒家成为儒教
以德报怨
高欢家族无善类
作践自己
奢侈的政治表演
高欢神话
传子不传弟
字文宪之死
王子犯法
高绍义
隋禁娱乐
隋击陈
禁止元宵花灯
千金公主
父尊子卑
杨坚侵南梁
亡国之君
王颁焚尸复仇
方块字的凝聚力
高颍妒心太重
弘演与任忠
刘孝孙
萧吉、王劭之辈
独孤是女权悍将
婆媳文化
杨谅起兵
王颊警语
杨坚五子同一母
官场友谊的可怕
云定兴出卖外孙
裴蕴与薛道衡
裴矩、郭衍、宇文述
张金称一
张须陀是名将
杨广是亡隋主凶
洛水对峙
杨广伏诛
自我作践
不明白的孩子呀!
朱粲吃人
宇文化及不过一猪
邺城贱民
窦建德之败
李世民斥苏威
窦建德之死
李渊杀萧铣
沼水之战
玄武门事变
无冤狱时代
《杨广文选》
李纲忠义
小报告的威力
李世民责备张元济
高昌模式
十个“要想到”
李世民评“文集”
张玄素与孙伏伽
李世民建屋论
韩国英雄杨万春
李世民检讨成功原因
李世民猜忌李世勣
隋唐人口
“人生有常”
武曌现身
向鳄鱼乞求
马屁精致化
许敬宗做对了一件事
小人
李世勣的漂亮报复
虚情假意过了头
高句丽王国
混世哲学
高真行一窝畜牲
名门世家内幕
论人标准
生子当如李俊
武璺演技
徐敬业起兵失败
刘仁轨害姜嗣宗
《罗织经》
郝象贤反击武曌
郭霸尝粪
娄师德唾面白干
冯小宝下场
契丹崩溃
张说拒绝伪证
特务果报
论武望
李显毒发身死
贾南风第二
李显冥顽
裴仙先传奇
孙俭
预知的惊恐
崔浞站错了边
半截症
伴食宰相
慷别人之慨
柳树林之役
父尊母卑
吴兢
征兵改募兵
杨思勖官升二品
浑天仪的发明
大门艺事件
杜暹势利眼灾难
李隆基潜在恐惧
药罗葛护输
齐擀麻察事件
王毛仲事件
姜子牙庙
杨国忠有四十余兼职
攻取石堡城
朔方兵变
中国极盛时期
火拔归仁下场
李隆基逃亡
马嵬驿
宴会的豪华
房琯之败
李亨反击安禄山
房瑁无耻
李亨出卖人民
李泌归隐
论张巡
割据开始
李隆基
李适受责
回纥攻入洛阳
冒充太子母
钱从哪里来?
军营已成火药库
斩将之谜
三救牌
郭子仪
错误的决策
卢杞深恨颜真卿
撒尿李元平
陆贽对猪弹琴
李适对萧复逆诈
李晟家书
朱、批不过一只笨黄瓜
李璀滥杀
李适贪婪
李泌
窦参案
八世纪的中国
贪污大王
李适
对狼弹琴
潘孟阳贪污案
李镝腰斩
刘晏平
沂州之屠
牛李党争
无田可归的解甲
汴州兵变
苏玄明张韶事件
定期“三把火”
“债帅”“债官”
卢龙兵变
宋申锡谋反案
司马光诬陷牛僧孺
官员结党
郑注的富民奇法
“亲笔”的功能
群官屠灭
王沐
李石装腔作势
维州事件
吴湘冤死始末
河州之役
李德裕为复仇而活
张义潮
鸡山惨案
韦廑事件
应不应向侄儿叩头
唐王朝的皇帝服毒求寿
李忱小太宗
新设定边战区
周重
庞勋招兵
父亲向儿子跪拜
崔荛喝尿
刘瞻荣归
杨知至应得*佳勇气奖
暴力索债
辛谠垂死忧国
侯昌业悲剧
邛州变民
黄巢末日
黄巢夫人义正词严
群驴时代
张全义保洛阳
零卖人肉
天才秦宗权
刘巨容炼金术
朱全忠孙儒交恶
孙揆锯死
成都围城
杨行愍马缰上金饰
李匡筹
董昌疯狂
李克用失去良机
屠杀宦官
博昌屠城
田颓愤怒
周隐愚昧
李克宁事件
沧州吃人
人渣刘仁恭父子
毛文锡力阻决坝
王建皇宫大火
刘山人受鞭打
刘知俊
杨刘之战
王延彬
王镕传子
刘郡一步百计
李存进战死
开封围城
郭崇韬整顿官场
李存勖死于众叛亲离
安重诲谋杀亲王
小宦官时代
王德妃
耶律突欲南奔
朱弘昭
安重诲
刘晌受部属冷落
石敬瑭儿皇帝
林省邹
安重荣
范延光死于财
刘岩这个人
赵延寿
“强行搜括”
杨光远下场
沈斌忠烈
张彦泽赤心为主
景延广
卖国贼的悲哀
李仁达*后一叛
石重贵母子
王章反知识
郑珙醉死
马家班倾覆
冯道
刘仁赡夫妻杀子
恶爹
王祚展示优越
李起的舌头
自宋宰相无座位
魏勃
刘邦嫡系屠城
乱世悲喜剧
张释之的利口
偷窃祭庙玉环
大儒和奴才
周勃之狱
《治安策》
文景之治

大酺
刘恒改革丧礼
晁错之死
桓将军
七国之乱
夺嫡斗争
郅都
周亚夫
王姑
独尊儒术
如何对待黄河决口
帝王绰号——谥
陈娇
李广公报私仇
中、匈关系
郭解事件
游侠
主父偃
官场奇才
张骞
张汤
周霸
刘安
谋的什么反?
汲黯
中匈决定性大战
李广
王温舒
腹诽奇罪
张汤案件
郡长自杀
栾大
桑弘羊与卜式
杜周
刘彻
吞并朝鲜
诛杀五族
历法改革
汗血马
李延年
割屌皇帝
暴政产生盗匪
巫蛊
进了疯人院
李广利
思子宫
“三王”“三代”
马何罗行刺
刘彻之死
真假太子
《盐铁论》
刘弗陵
侯史吴案
“人”与“非人”
出洞毒蛇
废一君立一君
老官崽吓死
夏侯胜
淳于衍
白马王子
路温舒
霍光灭族
避讳
制度杀人
锯箭杆
幼稚的裹胁
严延年之死
杨恽文字狱
五日京兆
张敞
儒家不可用
荀悦
中匈和平
评论刘病已
“建言”“进谏”极限
萧望之
浑球
表演忠贞
“君子”“小人”之争
各打五十大板学
官场蛆
糊涂不清的头脑
大快人心
崇古尾巴
王昭君
大儒与英雄不并存
“亲情已尽”
冯逡与匡衡
一日五侯
猪崽
工人暴动
诤友
帝王坟墓
刘立
四大无聊之一
刘骜
爱就是忠
黄河
赵合德
“耿育型”文妖
冯媛之狱
政策性冤狱
毋将隆
鲍宣哀呼
王嘉
刘欣
董贤
赵飞燕徒拥虚名
梅福诡异
严诩哭的是官
孔光
杀公孙闳
刘箕子之死
王莽的刚直
元旦非正月一日
丧钟都是自己敲
被豢养的情结
西汉王朝终结者
全都失败于吏治腐败
王孙庆悲剧
吕母
扬雄
笨鬼附体
范升真知灼见
王莽
人心思新
刘婴的先天悲剧
卓茂的功能
英雄不牢记小仇
彭宠之叛
邓奉
公孙述
不义侯
再出文妖
耿弁屠三百余城
帮凶和恶奴
吴柱之聋
隗嚣
阴家惨案
畜牲和毛虫
屠城之后
刘秀不杀战友
改朝换代型战争
韩歆之死
欧阳歙之贪
赵意
三代处理方法
董宣
吴汉
马援
匈奴内乱
梁松
刘阳
佛教输人
楚狱
耿恭
刘俎薄待亲娘
窦皇后杀梁贵人
霍延辱骂权贵
朱晖
梁郁
皇后家族的覆灭
何敞
燕然勒石
金微山战役
弑君疑案
班固死在监狱
迷唐叛变之谜
外患来自北方
匈奴内斗
四条人命代价
甘英
徐防
吉成事件
任尚
邓绥再雪冤狱
韩琮
张伯路
虞诩
中华人的懦弱
尹就
杜根
蔡伦
三年之丧
黄宪骗局
反应离奇
阴城公主
孝廉
捶击大臣
象林事件
西羌为什么“叛”?
李固举例错误
二钟
崔定
李文姬嘱弟
房植先下手
羌乱平息
抓头拉尾
胡广
刘悝被屠
桥玄属于奇禽异兽
宦官内斗
文妖不绝
封宦官
**个宦官时代
蔡邕
王允
告状也有罪
笮融
公孙瓒
祢衡陷鲨鱼阵
论成功失败
高顺
孙盛的邪恶
田丰
赵韪
袁绍脓包
审配
斗臭手段
苟悦
狗熊与英雄
机会岂会不再
隆中对策
鲁肃及时真言
张松
《自明本志令》
何以有此记载
宛县屠城
曹操畏战
关羽之死
“一脸忠贞学”
教化成功
事后圣人
王朝号国号
年号问题
刘晔的大谋略
曹丕谋杀于禁
魏延大战略
马谡
俘掳琉球人民
孙权与张昭
魏延
诸葛亮
刘禅厌恶诸葛亮
郭女王
袁宏
曹叡猴急
曹叡杀妻
曹叡挥霍无度
司马光反法治
吕壹事件
蒋琬非进取才
下棋怪事
孙霸
赦与罚
夏侯令女
清谈
司马懿
郭循
诸葛恪暴躁自负
夏侯玄
王祥传奇
孙琳斩朱异
成济
说得明白
魏舒
姜维
邓艾与岳飞
孙皓登场柏杨曰(下)
又是三年之丧
专制招牌
段灼
王褒
丧服与哀思
无力感的悲剧
人渣孙皓
熟透了的老奸巨滑
无耻之徒
“凶人吉其凶”
又一群猪
《徙戎论》
皇后通奸
陆机
李毅死有余辜
王澄
开头就烂
司马家族白痴遗传
王衍
裴妃
不过群猪
王导坚持穷嚼蛆
周圯死不瞑目
凶猪
鲁徽
淳于伯鲜血逆流
靳准
游子远事件
司马睿斩蔡豹
“妖言”“忠言”
周颉招祸
王允之呕吐故事
和稀泥
陶侃跳起来
巨混之一
山遐
慕容翰
“犯兽”
政客及官场
苻健横暴
一信抵万军
石琨不知历史
殷浩撤销学校
殷浩
关中之会
白鹿原战役
斩薛珍
殷浩逼反姚襄
亲娘都不认
“伪君子”“真小人”
千斤大牛
贾坚的控诉
段女士
明显谎言
“倨骄”“傲慢”
鼓励诈欺
太平盛世
无力感来自首领头顸头颟
怨声载道
猎鹰与命运
王猛之妒
慕容令与涉圭
三流江湖郎中
父子怪诞
法治出现奇迹
饭桶军阀
王猛
君臣相得
国亡得越早越好
苻坚盲点
苻坚大战略
上下交相骗
淝水之战
奇迹仅此一次
姚苌杀降
苻坚失败原因
*好不认识他
刘勃勃
王家少女
女性巨星
慕容麟
慕容盛
张华
无限权力病毒
王始
吕隆
报复
呼延平
李詹信
殷仲文
野心家与忘恩负义
莫题事件
慕容超英勇迈向死谷
拓跋畦
慕容超
桓姓家族屠灭
姚兴
严格执法
功臣
智者
王镇恶
“清议”
谋杀末代帝王
虎牢陷落
团结
统万碑文
一猪成名万骨枯
官场老手
沮渠蒙逊
檀道济
贪赃枉法
尹太后
冯弘
四学
五胡乱华时代
刘湛
因何而反
崔浩
垣护之
八百大梨
展开全部

柏杨曰-(全两册) 节选

春秋时代晋国(首府新田【山西曲沃】),长期以来都在魏、赵、韩三大家族控制之下,国君不过徒拥虚名。但形式上,晋国仍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封国,魏、赵、韩不过三大豪门。公元前403年,周王国(首都洛阳【河南洛阳东白马寺东】)国王(三十八任威烈王)姬午,下令擢升三大家族族长,瓜分晋国领土,分别建立封国,成为国君。晋国在被瓜分后,只剩下一小片国土。司马光认为这是历史上一件大事,所著《资治通鉴》就从这一年开始;又写出长长的一篇评论,指出姬午破坏礼教,不能正名,导致圣贤后裔当国君的封国,全部消灭;人民受到涂炭,几乎死绝。
司马光从没有一本专书或一篇专文,完整地表达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立场,却在《资治通鉴》“臣光日”评语里,陆陆续续、零零星星地透露无遗(这是写给皇帝看的,所以称“臣光”)。当十一世纪宋王朝宰相王安石先生推行政治改革,以图拯救正奔向死亡之谷的帝国之时,司一巧光率领传统保守的知识分子群,坚决抵制。结果改革失败,腐烂加速,半个中国,丧失在北方新崛起的金帝国之手。
在“臣光日”中,可以充分看出司马光的意识形态,他有一种崇古的狂热,和一种维持现状的固执。他关心的是官僚群和大地主群的利益,远超过关心人民的利益。我们了解他的基本立场后,才能了解他苦口婆心全力以赴的目的何在。
司马光*服膺的是孔丘的正名主义,现代人对正名的认知是:“是什么就是什么。”当选总统还没有就职,是“总统当选人”;就职之后,则是“总统”;下台摆地摊,则是“小贩”。而孔丘的正名认知,却恰恰相反:“是什么偏不是什么。”具体地说:“曾经是什么,就永远是什么。”楚王国早就是一个王国,身为首领的酋长早就是自称和被称国王,可是《春秋》却咬定牙关,硬称楚国王是“楚子”,你不是说你是国王么,我偏偏称你五百年前周国王初封你时的那个官位——“子爵”,因为你本来就是“子爵”!这种胶柱鼓瑟式讲礼教、定名分的正名主义,在当时不过是为了对抗动乱的一种手段,然而,发展下来却成为一种政治意淫,不切实际,而且把自己陷入一个被嘲笑的困局。
公元前478年,齐国国君(三十任平公)姜骜先生,跟鲁国国君(二十八任哀公)姬蒋先生,在蒙邑(山东蒙阴)举行高阶层会议,二人见面时,姜骜向姬蒋叩头(八世纪之前,中国人席地而坐——正确地说,是坐在自己的小腿上,所谓叩头,只是深深地把头俯下。这跟八世纪后必须屈辱地先行双膝跪地的叩头不同),这是所有礼节中*尊敬的一种。可是,鲁国国君姬蒋,却双手一拱,只作了一个揖。这情形跟现代社会交际场合,你先伸手,对方却不伸手,只微微地点一下头一样。姜骜跟他的随从大臣,都怒不可遏。鲁国宰相引经据典地说:“依照礼教的规定,国君见国君,不过作揖,国君只有见国王时才叩头,你们怎么连这都不懂?”齐国确实不懂,不过不久就懂了。四年后的公元前474年,两国国君在顾邑(山东鄄城)再度会盟,齐国早就准备妥当,届时一声令下,跳出几个壮士,抓住姬蒋,强迫他向姜骜叩头。这时礼教派不上用场,姬蒋只好叩头。齐国为这件事,还编了一首诗歌:“鲁国人冥顽不灵/多少年都不清醒/使我们难以为情/他们死守着儒书/引起无谓的纷争。”公元前五世纪二十年代就成为笑柄的这种礼教,司马光不但用来评论同为公元前五世纪九十年代的三家分晋,还在该笑柄发生后一千五百年的十一世纪,拿到桌面上膜拜。
司马光是一位正统的儒家学派学者,竭力反对古代所没有的任何东西和任何改革现状的措施。他跟宋王朝六任帝(神宗)赵顼先生之间,有一段生动的对话,充分表露出这种思想。赵顼曾经问他:“西汉王朝,如果一直守着它**任宰相萧何制定的法律规章,不加改变,你以为可以吗?”司马光回答说:“当然可以,岂止守着西汉王朝可以,即令夏、商、周王朝所制定的法律规章,一直用到今天(十一世纪)的话,也都十分适当。刘彻(七任武帝)改变祖宗的法,盗匪遂遍中国。刘爽(十一任元帝)改变父亲的法,西汉王朝因之衰弱。所以,祖宗所制定的法律规章,绝对不可有任何改变。”司马光的政治思想是一项狂热偏执的时代反动,跟鲁国国君(二十八任哀公)姬蒋先生一样,只能把事情搞得更糟。赵、魏、韩三大家族,瓜分晋国,司马光断定,如果周国王不加封爵,他们如果自称为封国国君,那就是叛逆,遇到像姜小白(齐国十六任国君桓公)或姬重耳(晋国二十四任国君文公)这样的人,就会兴兵讨伐。然而事实俱在,楚王国首领早就自称和被称国王,并没有人封他,那可是*早的和*典型的叛逆,而且跟姜小白、姬重耳同一个时代,撞了个正着,姜、姬二人岂敢给楚王一记耳光?对称“国王”的叛逆,都干瞪眼,怎么能预卜对不过称“国君”的叛逆,就动手把他干掉?封国林立下的国君们,他们自己互相攻杀,大吃小、强吃弱,从没有人因为谁是国王加封过的“圣贤的后裔”而饶了对方的。怎么偏偏赵、魏、韩会由于是国王加封的而没人敢碰?而且恰恰相反,碰他们的人可多的是,就在加封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01年),秦国就攻击魏国。
司马光还犯了举证的错误。周王国所以残存,不是因为他们国王遵守名分——仅只遵守名分,便可保持政权不坠,天下没有这回事。而是它太弱太小,不构成力量,而又有残余的利用价值。卫国比周王国生存更久,难道卫国比周王国更为美妙?至于子启先生之宁愿国亡也不愿当君王,不知道是听谁说的。史实是:子受辛先生以嫡子身份继承帝位时,根本没有人拥护庶子子启夺权!不是他不敢,而是他不能。犹如柏杨先生,不是我不敢当美国总统,而是我不能当美国总统。吴季札是另一种情势,他如果当了国王,才是遵守礼教;拒绝当国王,反而破坏礼教,因为老爹下令兄终弟及,哥哥们都严格遵守,只有吴季札公然背叛“君”“父”,以致引起流血政变。
司马光这位儒家学派大师,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中,没有民主观念,更没有人权观念,只有强烈的维护既得利益阶层的奴性。他要求的是,平民必须安于被统治的现状。等级不可改变,名分不可改变;君王永远是君王,平民永远是平民,夹在当中的司马光所属的以做官为唯一职业的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永远是士大夫。赵、魏、韩三大家族瓜分晋国,是一项可能促使平民惊醒的巨响,拆穿了礼教的,和等级、名分不可改变的神话。因为礼教、等级、名分,全部来自官位和权力。姬发先生如果不使朝歌(河南淇县)“血流漂杵”,他和他爹姬昌先生,哪里来的礼教?哪里来的尊严等级?哪里来的高贵名分?当平民觉醒,了解礼教只是保护既得利益阶层的铁丝网,尊严的等级、高贵的名分,自己同样可以争取到手时,士大夫才发生真正的恐慌。司马光看出平民借着三家分晋这件事的启示,可能培养出独立思考能力,不禁又气又惧,遂在“臣光日”中,要求皇帝重建统治者和既得利益者永恒的权威。不过,连司马光自己,也不能坚守他的立场,《资治通鉴》中,对叛逆的楚王国头目,只好仍称“楚王”,不敢称“楚子”。P1-3

商品评论(6条)
  • 主题:柏杨曰-(全两册)

    总体感觉,胜于单纯看历史书,获益匪浅。

    2019/1/14 15:50:52
    读者:xue***(购买过本书)
  • 主题:图书正版 内容新 分析全面

    图书正版,内容充实,价格便宜,值得购买。

    2018/11/7 17:28:01
    读者:zhs***(购买过本书)
  • 主题:

    很漂亮的书,对资治通鉴的点评比较客观的,通俗易懂

    2018/11/2 10:36:31
    读者:570***(购买过本书)
  • 主题:为苍生说话

    《柏杨曰》是一本真正需要人静下心来读的书,相信这种悲天悯人的视角能给一个人的胸襟与思考角度有所裨益。

    2014/7/20 15:43:01
    读者:fmg***(购买过本书)
  • 主题:柏杨评点资治通鉴

    以今人眼光评点资治通鉴,有新意,富有启发。

    2014/7/7 16:51:50
    读者:247***(购买过本书)
  • 主题:柏杨的资治通鉴简编

    这套柏杨曰是其资治通鉴的精粹简版,是以另一个角度去看司马迁所著的资治通鉴。

    2014/5/21 21:09:48
    读者:yua***(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