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消失的钻石:初中化学

消失的钻石:初中化学

作者:田学宾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01-01
开本: 32
中 图 价:¥5.4(4.9折) 定价  ¥11.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消失的钻石:初中化学 版权信息

  • ISBN:7202032082
  • 条形码:9787202032084 ; 978-7-202-03208-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消失的钻石:初中化学 本书特色

书评
河北人民出版社倾力推出的《中学学科故事》丛书是送给中学生朋友们的一份厚礼。它以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上述学科各年级现行教材,以各科教材讲述的知识点、公式、定理、定律或重要概念为中心或基本单元,从博大浩瀚的中外科学史及文明史上去发掘材料,讲述这些公式、定理、定律等知识诞生、发现、发明、发展的历程,讲述这些以公式、定理、定律为导引的科学家的故事以及这些知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此来激发中学生朋友们的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的基本素质。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这一套丛书做了有益的尝试。事实证明,让学生了解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及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比了解那些现成的知识结论更重要,因为知识复杂的形成过程蕴含了太多的我们从一般的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东西,蕴含了太多的创新和实践的因素。阅读这些故事,会带给我们许多启发,让我们看到科学家是如何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使我们的心灵和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会让我们悟出探索真理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使我们懂得如何去创造和探索;会让我们了解知识的价值,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套书既不同于一般的教辅读物,也不同于一般的故事书。它们讲述的内容是与同学们日常的学科学习紧密相关的,以数、理、化、生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知识为主线,讲述公式、定理、定律等知识背后的生动故事。这对同学们了解这些知识的生成、发展的过程以及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有直接的帮助。除了围绕教材中的知识点展开故事外,编写者在写作时还做了一些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这对开阔同学们的学习视野会有很大的好处,也为同学们开
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我乐意向广大中学生朋友推荐这套丛书。
朝清林
2002年11月25日

消失的钻石:初中化学 目录

1.惰性气体是怎样被发现的
2.原子学说的创立
3.确立分子学说的艰难历程
4.测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历程
5.化学元素符号、化学式的演变
6.当真理碰到鼻尖的时候——拉瓦锡推翻“燃素说”
7.以火灭火
8.炼金术十发现的元素——磷
9.小魔术引出大发现
10.索迪与同位素假说
11.氘的发现
1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13.“点石成金”的莫瓦桑
14.铅笔的历史
15.大火烧出的秘密
16.消失的钻石
17.给云层播种——人工降水
18.煤气的发现
19.染料化学的奠基者霍夫曼
20.马粪产生的气体——沼气
21.垃圾堆里发现不锈钢
22.神刀蒲元
23.贝塞麦转炉炼钢法
24.征服“地下妖魔”——钴的发现
25.宝石中发现的元素——锆和铍
26.备受权威责难的电离学说
27.格劳贝尔与三强酸
28.酸碱指示剂的故事
29.双喜临门——德维尔喜得贵子和硝酐
30.神奇的王水
31.伏打电池的发明
32.金属钾、钠的发现
33.碱士金属的发现
……
后记
展开全部

消失的钻石:初中化学 节选

11.氘的民现
氢有两个同位素——氘(deuterium)和氚(tritium)。氘也就是重氢,它的原子核中有 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与氧化合生成的重水是制造原子弹的重要材料之一。
在索迪提出同位素的概念之后,1919年,英国人阿斯顿又发明了质谱仪(一种可以分离不同的粒子并测定它们的质量的仪器),把同位素的研究带人了新的阶段。人们利用质谱仪先后发现了71种元素的202种同位素,但氢的同位素一直没有被发现。一时之间,氢的同位素的问题成了化学界所关注的一件事。化学家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和实验,但…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
1931年,伯奇和门泽尔在《物理评论》上发表了一封研究通信,提出氢应存在质量数为2的同位素,并且认为H-2、H-1的相对丰度比值为1:4500。但他们并没有根据这些理论研究结果进行实验以验证他们的结论。这时尤里在《物理评论》上看到了他们的这篇文章,他决定去发现氢的同位素。
尤里是何许人呢?他当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化学系的副教授,刚刚与人合作写了一本书——《原子、分子和量子》,后来这本书成了关于量子力学的名著。尤里因为在将要从事的工作中成功发现了氢的同位素氘而获得了193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为世界上**批原子弹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发明了重水和铀同位素的大规模分离技术,使原子弹的制造成为可能。他还在宇宙起源、地球生命起源的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
现在接下来我们再看尤里是怎样找到氢的同位素的。
尤里认为,由于氢的同位素含量很低,要想很好地观测到它,需要把它和氢分离。他决定采用蒸发液态氢的方法来分离氢和它的同位素。然而当时纽约没有合适的液态氢,于是他们找到了美国国家标准局。但国家标准局的机器正在检修,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给他们提供液态氢。这使尤里等人担心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被别人占了先。后来他们得知,当时确实有人在做类似的实验,只是没有成功。
在等待液态氢的期间尤里他们也没闲着,他们利用20年前玻尔提出的理论,计算了氢同位素的对应谱线波长。氢同位素的质量是氢的2倍和3倍,它们与氢对应谱线的波长差值是很小的,由于即使当时*好的罗兰凹面光栅仍然会产生一定的色散,这就难免出现“鬼线”。他们对氢光谱进行鉴定时,果然发现在理论计算出的位置上有谱线。但是尤里的科学态度十分严谨,他由于担心这些谱线是“鬼线”或是杂质的谱线而没有急于写论文,虽然这可能会使他丧失一次获得重大发现的机会。
液态氢送来后,尤里先是将5~6升的液态氢在20K和1个大气压下蒸发得到了2立方厘米的液体,然后对它进行光谱分析,但在理论计算的位置并没有发现相应的谱线。尤里认为这是氢的同位索含量过低的缘故。他又在三相点14K下制取了一份样品,再用分光镜一照,在理论计算的位置上果然发现了谱线。氢的同位素在人们苦苦寻觅了十几年之后终于被找到了。尤里将这个同位素命名为Deuterium。简写为D,它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第二”,中文译作“氘”。但是尤里等人没有发现原子量为3的氢的同位素。
后来英、美的科学家们又发现了质量为3的Tritium,简写为T,中文译为“氚”。至此,氢元素这一家子就全部被找到了。
1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上的一个基本定律,也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在化学上它是这样 表述的: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1711—1765)首先提出的,他当时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罗蒙诺索夫在上大学时就对“燃素说”持怀疑态度,认为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什么“燃素”。但他的想法缺乏实验的支持。后来在他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后,就决定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他准备了一个玻璃容器,把一块称好重量的金属块放在里面,然后把容器的颈部焊死,再放在加热炉上焙烧。焙烧后打破容器,称量烧渣的重量,发现它比金属原来的重量有所增加。
罗蒙诺索夫陷人了沉思。
“金属烧渣增加的重量是从哪里来的呢?莫非是燃素的原因。”
“也不对。根据‘燃素说’,金属在焙烧后里面的燃素会跑掉,烧渣应该轻才对啊。”
“但现在烧渣确实变重了,看来‘燃素说’真的有问题。”
“烧渣增加的重量到底从哪里来的呢?……容器里面除了金属剩下的就是空气了……嗯,对,一定是金属与空气化合了,所以得到的金属烧渣重量才会增加。如果是这样的话,烧渣增加的重量应该等于空气减少的重量。假如焙烧后不打破容器,那么整个容器的重量应该不变。”
想到就做,罗蒙诺索夫马上重做了一遍实验进行验证。结果正和他想像的一样,焙烧前后,整个容器的重量一点没变。这就是说在这个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的总重量确实没有改变。这应该是一个普遍的规律,罗蒙诺索夫进一步想。于是他又做了一些实验以证明他的设想,实验结果又证实了他的设想。他把这个规律称为物质不灭定律。
1760年,罗蒙诺索夫在他的著作《论固体和液体》中阐述了物质不灭定律:“自然界中发生的一切化学变化,是一种物质失去多少,另一种物质就增加多少的过程。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不会变为乌有,它只可能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
由于“物质不灭定律”更多的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表述,缺乏丰富的实验依据,特别是当时俄罗斯的科学还很落后,西欧对俄国的科学成果不重视,因此“物质不灭定律”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这与分子论确立的艰难历程如出一辙。可以看出,傲慢和偏见、因循守旧是科学发展的两个大敌。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