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长安古乐研究

长安古乐研究

作者:李健正
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9-01
开本: 16 页数: 414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72.5(4.9折) 定价  ¥1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长安古乐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810973564
  • 条形码:9787810973564 ; 978-7-81097-356-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长安古乐研究 本书特色

这是世界上罕见的古老乐种。它*珍贵之处就是一千多年来一直使用着唐代发明的音乐记谱法——俗乐半字谱。它用半字谱为人类保存了数以千计的中国古代乐曲。

长安古乐研究 内容简介

从现存的古乐曲谱中找寻唐代古乐,看起来似乎不可能,这不能不引发人们的质疑。因为现存的古乐曲谱,传抄的年代大都在明清两代,*远也不过宋元时期,何以会认为其中保存了唐代的古曲呢?

长安古乐研究长安古乐研究 前言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煌煌盛世,其盛世标志之一就是艺术的高度繁荣,并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遗产,让我们今天仍然有幸欣赏李白、杜甫的诗歌,颜真卿、张旭的书法,阎立本、王维的绘画,甚至也可以通过绘画而领略唐人的优雅的舞姿。但是万分遗憾的是,我们却独独听不到唐代的音乐与歌声。“此曲只能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从李世民的《秦王破阵》到唐明皇的《霓裳羽衣》,还有李白作词、李龟年作曲的《清平调》,等等,这些曾经让我们产生无尽遐想的乐曲,难道今天真的再也听不到了吗?我们多么渴望有人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复原这些精美绝伦的音乐啊!可惜的是,由于留存下来的唐代音乐文献太少,古人所记录的歌谱像天书一样难懂,所以,虽然有当代音乐家对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根据敦煌曲谱等破译了一些唐代的古曲,但是这些古曲距离真正的唐代音乐究竟有多远,至今仍然难以定论。
李健正先生也是一位把毕生精力都用在大唐音乐破解之上的杰出音乐家。所不同的是,他对唐代音乐的破译,并不独独依靠近世发现的敦煌曲谱或者在日本保留的唐代音乐曲谱等材料,而主要依靠现存于民间或者传承于后世的相关材料来进行历史的复原,这显然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他坚信,大唐的音乐在当时虽然没有用录音录像的方式保存下来,但是却仍然会通过古代艺人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传承,至今仍然以各种形态一一特别是在现存的古琴、琵琶古曲以及昆曲和各种地方戏当中以活的形态存在着。他以自己身在西安的独特优势和对古代音乐的熟悉,搜集了大量的长安古乐曲谱,早在1992年就发现了六首唐代的古曲。此后又经过了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又发掘出十二部唐代古乐,这无疑是在唐代音乐研究方面值得注意的大事!
从现存的古乐曲谱中找寻唐代古乐,看起来似乎不可能,这不能不引发人们的质疑。因为现存的古乐曲谱,传抄的年代大都在明清两代,*远也不过宋元时期,何以会认为其中保存了唐代的古曲呢?虽然从理论上来讲,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因为中国古代的音乐向来就是通过文字符号记谱与口传心授相结合的方式代代相传,我们不能否定通过这种传承方式所保存的文献的重要历史价值,它里面一定会保留着唐代古曲古乐的相当丰富的历史信息。但是,在这种传承的过程中,不免有信息的丢失与变异,如何在这些文献当中把唐代的古乐发掘出来呢?如何认定所发掘出来的古乐一定就是唐代的原生形态呢?李先生为此而确定了四条原则:“**,发掘必须有古谱,这是根本。第二,发掘必须符合历史记载。第三,发掘必须能用当时的音乐理论来进行解释。第四,发掘必须有同名的歌词相配合。”正是根据这四条原则,李先生在上千首古代乐谱中仔细地搜寻、排查、甄别、考证,再结合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一一进行对比分析,始有这十二首唐代古曲的发现。

长安古乐研究 目录

序 赵敏俐/1
一、长安古乐综述/1
西安《古乐》今昔谈/2
西安古乐谱概述/13
西安古乐的演奏形式之一——行乐/29
西安古乐的演奏形式之二——坐乐(上)/46
《西安古乐的演奏形式之二——坐乐》译谱/55
西安古乐的演奏形式之二——坐乐(中)/76
西安古乐的演奏形式之二——坐乐(下)/85
论工尺谱源流/101
西安古乐曲体考释/114
一种中国传统的音乐结构分析法/128
长安古代歌曲结构分析/139
长安古乐的歌章/157
长安古乐乐种说/160
伊州歌与侧商调/166
福建南音与长安古乐的音律研究/177
长安古乐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06
长安古乐调与日本雅乐调的比较研究/223
附录:“申遗”还是长安古乐好——李健正研究员访谈录李铠/240
二、外十四篇/245
陕北曲项琵琶/246
陕北艺人说书图创作的前前后后/251
我国近代杰出的古琴家张友鹤/253
中国音乐分类法研究/267
中国音乐发展的必由之路/323
陕西戏曲音乐的一大特色——清商调/332
梨园文化亟宜开发/350
唐代梨园与梨园音乐/355
略论中国戏曲音乐/368
唐代梨园、梨园行与梨园学/380
文化工作研究/384
开掘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事业/385
乐谱现代化与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研究/392
关于开发骊宫唐代音乐风情旅游景区的设想/400
发明于长安城的唐代主奏乐器——琵琶以及高度发达的唐代音乐文化/405
展开全部

长安古乐研究 节选

六、韵曲和谱本
“韵曲”就是大家在一起视唱乐谱,这是西安古乐的特点之一。演奏前必须韵曲,背熟后才拿乐器演奏。所以西安古乐演奏时从来不看谱。
先生给学生抄谱子叫“开曲儿”,就像医生开药方一样。开的曲谱只能当场念,不许带走。崔世荣先生的谱本中至今还夹着一张“诗家彦乐沙薹”的乐曲,曲前注明“光绪十一年六月廿八日开立”,是用白麻纸写的。
先生所用的谱本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积累的曲谱非常多,据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说:“我们于1952和1953年曾对陕西‘鼓乐’作过两次采访。当时曾见到民间私人抄藏的乐谱,有七十几本之多。其中署明抄写年份的,有十六本;除何家营的一本其署作‘唐开元五年六月十五日立’,不大可信,可以不计外,余下抄写年代*早的是雍正九年(1731)(第989页)。”
其实民间抄本远比这个数目多。仅圣泉和尚从白道峪蔡和尚处拿来的乐谱就有九十余本。从东关洪福寺也拿来数十本。这些曲谱中有明代宣德九年(1434)的抄本,有明代嘉靖三年(1524)的抄本。圣泉和尚去世后,这些遗物传给了他的徒弟赵果善,五十年代赵果善还俗后在西安市药材公司制药厂工作,1974年去世,75~76年其妻仲玉霞将全部珍贵的古乐谱当废纸毁了。现在只有白道峪蔡和尚送给圣泉和尚的明代双云锣还在大吉昌乐社梁国栋处借用着。
据我们了解,现在有些老艺人手中保存着一些十分珍贵的古乐谱,但都不愿意拿出来,这是有原因的。过去我们一些文化工作者,不注意工作方法,把民间散存的古乐谱尽行征收了去,束之高阁,连副本也不给人家留下,致使民间艺人缺乏资料,中断了演奏,艺人们对此十分不满。因此,对所余的古乐谱他们再也不敢往外拿了。
*近,我们在老艺人崔世荣家核对一个资料时,崔老手边正好放有一本古乐谱,年久发灰的麻纸封皮上清楚地用墨笔写着“大清康熙二十九年六月吉日”。这个年代(1690)比杨荫浏先生见到的*早本子(雍正九年)早了四十一年。据我们知道崔老手中现仍保存有古乐谱八至十本,但就是不愿再拿出来了。其实只要尽快安排复制过去征收来的古乐谱,用原来谱字、形式复印出来,发给各乐社及音乐工作者,作为研究资料和演奏依据。只有这样,艺人们才可能把散存的古乐谱拿出来。否则,不仅散存在民间的乐谱无法收集,等这一代老艺人去世后,原来收集到的古乐谱也将会因无人通晓而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流传了千余年的古乐艺术,将一旦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长安古乐研究 作者简介

李健正,男,1940年11月9日出生于西安市,祖籍陕西华阴。音乐学家,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南音学会理事、中国泉州南音集成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国际乐谱现代化协会(MNMA)会员。出身书香门第,酷爱音乐、文学,14岁即在西安“群众堂”登台为国际友人表演笛子独奏,1955年考入西北艺专附中,师从平湖派琵琶大师杨少彝先生和蜀派古琴大师喻绍泽先生,1962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先后在陕西乐团、陕西省歌舞剧院歌舞团任首席琵琶演奏员、拨弹乐声部长之职。1980年主动要求参加筹建“唐代燕乐研究室”工作,后合并为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其音乐学研究注重以中国传统乐学、律学为主,善用音乐实践来验证科研成果。熟识中国古代音乐,能解读五六种中国古谱。出版专著《最新发掘唐宋歌曲》(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在《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交响》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专业性很强

    内容丰富,也不太容易读懂。

    2015/7/16 13:01:14
    读者:tan***(购买过本书)
  • 主题:算得上是言之有物

    作者本身就是演奏行家,因此和那些空疏理论家不同,值得一读,然亦须小心。

    2015/1/27 21:40:03
    读者:wui***(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